作者:伊华Zhu | 来源:互联网 | 2023-08-24 16:33
一、抢占进程调度的原则●时间片原则。各进程按系统分配给的一个时间片运行,当该时间片用完或由于该进程等待某事件发生而被阻塞时,系统就停止该进程的执行而重新进行调度。时间片原则适用于分
一、抢占进程调度的原则
●时间片原则。各进程按系统分配给的一个时间片运行,当该时间片用完或由于该进程等待某事件发生而被阻塞时,系统就停止该进程的执行而重新进行调度。时间片原则适用于分时系统和大多数实时信息处理系统。
●优先级原则。每个进程均赋于一个调度优先级,当一个新的紧迫进程到达时,或者一个优先级高的进程从阻塞状态变成就绪状态的时,如果该进程的优先级比当前进程的优先级高,OS就停止当前进程的执行,将处理机分配给该优先级高的进程,使之执行。
●短进程优先原则。当新到达的作业对应的进程比正在执行的作业对应进程的运行时间明显短时,系统剥夺当前进程的执行,而将处理机分配给新 的短进程,使之优先执行。
二、linux抢占发生的时间
最后在了解下linux抢占发生的时间,抢占分为用户抢占和内核抢占。
用户抢占在以下情况下产生:
● 从系统调用返回用户空间
● 从中断处理程序返回用户空间
内核抢占会发生在:
● 当从中断处理程序返回内核空间的时候,且当时内核具有可抢占性;
● 当内核代码再一次具有可抢占性的时候。(如:spin_unlock时)
● 如果内核中的任务显式的调用schedule()
● 如果内核中的任务阻塞。
基本的进程调度就是发生在时钟中断后,并且发现进程的时间片已经使用完了,则发生进程抢占。通常我们会利用中断处理程序返回内核空间的时候可以进行内核抢占这个特性来提高一些I/O操作的实时性,如:当I/O事件发生的是时候,对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被激活,当它发现有进程在等待这个I/O事件的时候,它会激活等待进程,并且设置当前正在执行进程的need_resched标志,这样在中断处理程序返回的时候,调度程序被激活,原来在等待I/O事件的进程(很可能)获得执行权,从而保证了对I/O事件的相对快速响应(毫秒级)。可以看出,在I/O事件发生的时候,I/O事件的处理进程会抢占当前进程,系统的响应速度与调度时间片的长度无关。
三、
自旋锁与linux内核进程调度关系
如果临界区可能包含引起睡眠的代码则不能使用自旋锁,否则可能引起死锁。自旋锁的实现形式如下:do { preempt_disable(); __acquire(lock); (void)(lock); } while (0)
注意到“preempt_disable()”,这个调用的功能是“关抢占”(在spin_unlock中会重新开启抢占功能)。从中可以看出,使用自旋锁保护的区域是工作在非抢占的状态;即使获取不到锁,在“自旋”状态也是禁止抢占的。了解到这,我想咱们应该能够理解为何自旋锁保护的代码不能睡眠了。试想一下,如果在自旋锁保护的代码中间睡眠,此时发生进程调度,则可能另外一个进程会再次调用spinlock保护的这段代码。而我们现在知道了即使在获取不到锁的“自旋”状态,也是禁止抢占的,而“自旋”又是动态的,不会再睡眠了,也就是说在这个处理器上不会再有进程调度发生了,那么死锁自然就发生了。
咱们可以总结下自旋锁的特点:
● 单处理器非抢占内核下:自旋锁会在编译时被忽略;
● 单处理器抢占内核下:自旋锁仅仅当作一个设置内核抢占的开关;
● 多处理器下:此时才能完全发挥出自旋锁的作用,自旋锁在内核中主要用来防止多处理器中并发访问临界区,防止内核抢占造成的竞争。
参考:http://www.embedu.org/Column/Column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