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java获取当前线程id_Java并发基础系列之Synchronized解析

每一个刚接触多线程并发编程的同学,当被问到,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段代码,发生并发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我相信

每一个刚接触多线程并发编程的同学,当被问到,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段代码,发生并发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

我相信闪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用synchronized,用锁,让这段代码同一时间只能被一个线程执行。

我们也知道,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用在方法上,也可以用在代码块上,如果要使用synchronized,我们一般就会如下使用: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doSomething() { //do something here}

或者

synchronized(LockObject) { //do something here}

那么实际上,synchronized关键字到底是怎么加锁的?锁又长什么样子的呢?关于锁,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概念需要我们去认识,去学习,去理解的呢?

以前在学习synchronized的时候,就有文章说, synchronized是一个很重的操作,开销很大,不要轻易使用,我们接受了这样的观点,但是为什么说是重的操作呢,为什么开销就大呢?

到java 1.6之后,java的开发人员又针对锁机制实现了一些优化,又有文章告诉我们现在经过优化后,使用synchronized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那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到底是做了什么优化?

那今天我们就尝试着从锁机制实现的角度,来讲述一下synchronized在java虚拟机上面的适应场景是怎么样的。

由于java在1.6之后,引入了一些优化的方案,所以我们讲述synchronized,也会基于java1.6之后的版本。

锁对象

首先,我们要知道锁其实就是一个对象,java中每一个对象都能够作为锁。

所以我们在使用synchronized的时候,

  1. 对于同步代码块,就得指定锁对象。
  2. 对于修饰方法的synchronized,默认的锁对象就是当前方法的对象。
  3. 对于修饰静态方法的synchronized,其锁对象就是此方法所对应的类Class对象。

我们知道,所谓的对象,无非也就是内存上的一段地址,上面存放着对应的数据,那么我们就要想,作为锁,它跟其它的对象有什么不一样呢?怎么知道这个对象就是锁呢?怎么知道它跟哪个线程关联呢?它又怎么能够控制线程对于同步代码块的访问呢?

Markword

可以了解到在虚拟机中,对象在内存中的存储分为三部分:

  1. 对象头
  2. 实例数据
  3. 3 对齐填充

其中,对象头填充的是该对象的一些运行时数据,虚拟机一般用2到3个字宽来存储对象头。

  1. 数组对象,会用3个字宽来存储。
  2. 非数据对象,则用2个字宽来存储。

其结构简单如下:

长度 内容 说明 32/64bit Markword hashCode,GC分代年龄,锁信息 32/64bit Class Metadata Address 指向对象类型数据的指针 32/64bit Array Length 数组的长度(当对象为数组时)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锁相关的信息,是存在称之为Markword中的内存域中。

拿以下的代码作为例子,

synchonized(LockObject) { //do something here}

在对象LockObject的对象头中,当其被创建的时候,其Markword的结构如下:

bit fields 是否偏向锁 锁标志位 hash age 0 01 从上面Markword的结构中,可以看出

所有新创建的对象,都是可偏向的(锁标志位为01),但都是未偏向的(是否偏向锁标志位为0)。

偏向锁

当线程执行到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时,此时会利用CAS(Compare and Swap)操作,将线程ID插入到Markword中,同时修改偏向锁的标志位。

这说明此对象就要被当做一个锁来使用,那么其Markword的内容就要发生变化了。

其结构其会变成如下:

4b2ae6f99c0c76bc462ae4de002b4dbc.png

可以看到:

  1. 锁的标志位还是01
  2. “是否偏向锁”这个字段变成了1
  3. hash值变成了线程ID和epoch值

也就是说,这个锁将自己偏向了当前线程,心里默默地藏着线程id, 在这里,我们就引入了“偏向锁”的概念。

在此线程之后的执行过程中,如果再次进入或者退出同一段同步块代码,并不再需要去进行加锁或者解锁操作,而是会做以下的步骤:

  1. Load-and-test,也就是简单判断一下当前线程id是否与Markword当中的线程id是否一致.
  2. 如果一致,则说明此线程已经成功获得了锁,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
  3. 如果不一致,则要检查一下对象是否还是可偏向,即“是否偏向锁”标志位的值。
  4. 如果还未偏向,则利用CAS操作来竞争锁,也即是第一次获取锁时的操作。
  5. 如果此对象已经偏向了,并且不是偏向自己,则说明存在了竞争。此时可能就要根据另外线程的情况,可能是重新偏向,也有可能是做偏向撤销,但大部分情况下就是升级成轻量级锁了。

以下是Java开发人员提供的一张图:

63d1eb52e0dec5440dacacb8ac5f68cb.png

“偏向锁”是Java在1.6引入的一种优化机制,其核心思想在于,可以让同一个线程一直拥有同一个锁,直到出现竞争,才去释放锁。

因为经过虚拟机开发人员的调查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同一个线程去访问同步块代码,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引入了偏向锁,只需要用一个CAS操作和简单地判断比较,就可以让一个线程持续地拥有一个锁。

也正因为此假设,在Jdk1.6中,偏向锁的开关是默认开启的,适用于只有一个线程访问同步块的场景。

锁膨胀

在上面,我们讲到,一旦出现竞争,也即有另外一个线程也要来访问这一段代码,偏向锁就不适用于这种场景了。

如果两个线程都是活跃的,会发生竞争,此时偏向锁就会发生升级,也就是我们常常听到的锁膨胀。

偏向锁会膨胀成轻量级锁(lightweight locking)。

锁撤销

偏向锁有一个不好的点就是,一旦出现多线程竞争,需要升级成轻量级锁,是有可能需要先做出销撤销的操作。

而销撤销的操作,相对来说,开销就会比较大,其步骤如下:

  1. 在一个安全点停止拥有锁的线程,就跟开始做GC操作一样。
  2. 遍历线程栈,如果存在锁记录的话,需要修复锁记录和Markword,使其变成无锁状态。
  3. 唤醒当前线程,将当前锁升级成轻量级锁。
轻量级锁

而本质上呢,其实就是锁对象头中的Markword内容又要发生变化了。

下面先简单地描述 其膨胀的步骤:

  1. 线程在自己的栈桢中创建锁记录 LockRecord
  2. 将锁对象的对象头中的MarkWord复制到线程的刚刚创建的锁记录中
  3. 将锁记录中的Owner指针指向锁对象
  4. 将锁对象的对象头的MarkWord替换为指向锁记录的指针。

同样,我们还是利用Java开发人员提供的一张图来描述此步骤:

ac49c792d33194dd5ea892aebb3f6665.png
0dcd891e4c8d02a1feacb2973c0b11a4.png

可以根据上面两图来印证上面几个步骤,但在这里,其实对象的Markword其实也是发生了变化的,其现在的内容结构如下:

f23a21ac7430dbbf74a9cf4396171f25.png

说到这里,我们又通过偏向锁引入了轻量级锁的概念,那么轻量级锁是怎么个轻量级法,它具体的实现又是怎么样的呢?

就像偏向锁的前提,是同步代码块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同一个线程访问的时候。

而轻量级锁的前提则是,线程在同步代码块里面的操作非常快,获取锁之后,很快就结束操作,然后将锁释放出来。

但是不管再怎么快,一旦一个线程获得锁了,那么另一个线程同时也来访问这段代码时,怎么办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下面所说的锁自旋的概念了。

自旋锁/自适应自旋锁

来到轻量级锁,其实轻量级的叙述就来自于自旋的概念。

因为前提是线程在临界区的操作非常快,所以它会非常快速地释放锁,所以只要让另外一个线程在那里地循环等待,然后当锁被释放时,它马上就能够获得锁,然后进入临界区执行,然后马上又释放锁,让给另外一个线程。

所谓自旋,就是线程在原地空循环地等待,不阻塞,但它是消耗CPU的。

所以对于轻量级锁,它也有其限制所在:

  1. 因为消耗CPU,所以自旋的次数是有限的,如果自旋到达一定的次数之后,还获取不到锁,那这种自旋也就无意义。但在上述的前提下,这种自旋的次数还是比较少的(经验数据)。
  2. 当然,一开始的自旋次数都是固定的,但是在经验代码中,获得锁的线程通常能够马上再获得锁,所以又引入了自适应的自旋,即根据上次获得锁的情况和当前的线程状态,动态地修改当前线程自旋的次数。
  3. 当另一个线程释放锁之后,当前线程要能够马上获得锁,所以如果有超过两个的线程同时访问这段代码,就算另外一个线程释放锁之后,当前线程也可能获取不到锁,还是要继续等待,空耗CPU。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当线程通过自旋获取不到锁了,比如临界区的操作太花时间了,或者有超过2个以上的线程在竞争锁了,轻量级锁的前提又不成立了。当虚拟机检查到这种情况时,又开始了膨胀的脚步。

互斥锁(重量级锁)

相比起轻量级锁,再膨胀的锁,一般称之为重量级锁,因为是依赖于每个对象内部都有的monitor锁来实现的,而monitor又依赖于操作系统的MutexLock(互斥锁)来实现,所以一般重量级锁也叫互斥锁。

由于需要在操作系统的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切换的,需要将线程阻塞挂起,切换线程的上下文,再恢复等操作,所以当synchronized升级成互斥锁,依赖monitor的时候,开销就比较大了,而这也是之前为什么说synchronized是一个很重的操作的原因了。

当然,升级成互斥锁之后,锁对象头的Markword内容也是会变化的,其内容如下:

6ba5ad5fc30631a581243f547de36ac3.png

每次检查当前线程是否获得锁,其实就是检查Mutex的值是否为0,不为0,说明其为其线程所占有,此时操作系统就会介入,将线程阻塞,挂起,释放CPU时间,等待下一次的线程调度。

好了,到这里,对于synchronized所修改的同步方法或者同步代码块,虚拟机是如何操作的,大家应该也有一个简单的印象了。

当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的时候,在java1.6之后,根据不同的条件和场景,虚拟机是一步一步地将偏向锁升级成轻量级锁,再最终升级成重量级锁的,而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因为一旦升级成重量级锁,则说明偏向锁和轻量级锁是不适用于当前的应用场景的,那再降级回去也没什么意义。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如果我们的应用场景本身就不适用于偏向锁和轻量级锁,那么我们在程序一开始,就应该禁用掉偏向锁和轻量级锁,直接使用重量级锁,省去无谓的开销。

总结

在这里总结一下,在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的时候,本质上是否获得锁,是通过修改锁对象头中的markword的内容来标记是否获得锁,并由虚拟机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锁进行升级。

简单地将上述几个零散的markword变化合在一起,展示在下面:

3bb0c9083802dd43a3466907e7c16766.png



推荐阅读
  • Android工程师面试准备及设计模式使用场景
    本文介绍了Android工程师面试准备的经验,包括面试流程和重点准备内容。同时,还介绍了建造者模式的使用场景,以及在Android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 [详细]
  •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的并发编程与性能优化
    本文主要介绍了Java内存模型与线程的相关概念,探讨了并发编程在服务端应用中的重要性。同时,介绍了Java语言和虚拟机提供的工具,帮助开发人员处理并发方面的问题,提高程序的并发能力和性能优化。文章指出,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器的能力和协调线程之间的并发操作是提高服务端程序性能的关键。 ... [详细]
  • Android中高级面试必知必会,积累总结
    本文介绍了Android中高级面试的必知必会内容,并总结了相关经验。文章指出,如今的Android市场对开发人员的要求更高,需要更专业的人才。同时,文章还给出了针对Android岗位的职责和要求,并提供了简历突出的建议。 ... [详细]
  • Tomcat/Jetty为何选择扩展线程池而不是使用JDK原生线程池?
    本文探讨了Tomcat和Jetty选择扩展线程池而不是使用JDK原生线程池的原因。通过比较IO密集型任务和CPU密集型任务的特点,解释了为何Tomcat和Jetty需要扩展线程池来提高并发度和任务处理速度。同时,介绍了JDK原生线程池的工作流程。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Java高并发程序设计中线程安全的概念与synchronized关键字的使用。通过一个计数器的例子,演示了多线程同时对变量进行累加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最终值会小于预期的原因是因为两个线程同时对变量进行写入时,其中一个线程的结果会覆盖另一个线程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保证线程安全。 ... [详细]
  • 重入锁(ReentrantLock)学习及实现原理
    本文介绍了重入锁(ReentrantLock)的学习及实现原理。在学习synchronized的基础上,重入锁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功能。文章详细介绍了重入锁的特性、使用方法和实现原理,并提供了类图和测试代码供读者参考。重入锁支持重入和公平与非公平两种实现方式,通过对比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重入锁。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操作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包括操作系统的本质、用户界面以及系统调用的分类。同时还介绍了进程和线程的区别,包括进程和线程的定义和作用。 ... [详细]
  • Java 11相对于Java 8,OptaPlanner性能提升有多大?
    本文通过基准测试比较了Java 11和Java 8对OptaPlanner的性能提升。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硬件环境下,Java 11相对于Java 8在垃圾回收方面表现更好,从而提升了OptaPlanner的性能。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Java集合库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方便地重复使用集合以及下溯造型的应用。通过使用集合库,可以方便地取用各种集合,并将其插入到自己的程序中。为了使集合能够重复使用,Java提供了一种通用类型,即Object类型。通过添加指向集合的对象句柄,可以实现对集合的重复使用。然而,由于集合只能容纳Object类型,当向集合中添加对象句柄时,会丢失其身份或标识信息。为了恢复其本来面貌,可以使用下溯造型。本文还介绍了Java 1.2集合库的特点和优势。 ... [详细]
  • Spring Batch中多线程配置及实现例子
    本文介绍了在Spring Batch中开启多线程的配置方法,包括设置线程数目和使用线程池。通过一个示例演示了如何实现多线程从数据库读取数据并输出。同时提到了在多线程情况下需要考虑Reader的线程安全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法。 ... [详细]
  • Java在运行已编译完成的类时,是通过java虚拟机来装载和执行的,java虚拟机通过操作系统命令JAVA_HOMEbinjava–option来启 ... [详细]
  • 网卡工作原理及网络知识分享
    本文介绍了网卡的工作原理,包括CSMA/CD、ARP欺骗等网络知识。网卡是负责整台计算机的网络通信,没有它,计算机将成为信息孤岛。文章通过一个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网卡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集线器Hub时代的网络构成。对于想学习网络知识的读者来说,本文是一篇不错的参考资料。 ... [详细]
  • SpringBoot整合SpringSecurity+JWT实现单点登录
    SpringBoot整合SpringSecurity+JWT实现单点登录,Go语言社区,Golang程序员人脉社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Android开发中使用软引用和弱引用的应用。如果一个对象只具有软引用,那么只有在内存不够的情况下才会被回收,可以用来实现内存敏感的高速缓存;而如果一个对象只具有弱引用,不管内存是否足够,都会被垃圾回收器回收。软引用和弱引用还可以与引用队列联合使用,当被引用的对象被回收时,会将引用加入到关联的引用队列中。软引用和弱引用的根本区别在于生命周期的长短,弱引用的对象可能随时被回收,而软引用的对象只有在内存不够时才会被回收。 ... [详细]
  • linux进阶50——无锁CAS
    1.概念比较并交换(compareandswap,CAS),是原⼦操作的⼀种,可⽤于在多线程编程中实现不被打断的数据交换操作࿰ ... [详细]
author-avatar
燕门雪_346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