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私有云的采用一直是企业机构的关注热点。然而,只有少数私有云项目最终取得成功并投入规模化生产。因此,基础设施与运营领导者须克服一系列挑战才能驱动私有云项目的成功。
在本周的Gartner CIO峰会期间,Gartner高级研究总监季新苏(Kevin Ji)为参会CIO们带来了关于“让私有云和混合云运之掌上”的精彩演讲。以下为演讲精华内容。
Gartner预计,到2021年,少于30%中国企业的私有云项目可以真正实现企业预期的业务价值。本地内部私有云不能成为企业的主流选择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私有云对于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而言并非唯一选择方案。未来将是一个公有云和私有云混合的时代,如何实现私有云的价值以及将适当的应用迁移至私有云上是企业机构部署云的关键。
第二,除了技术挑战,私有云转型成功的最大挑战并不是技术而是来自人员与匹配流程的转型。
第三,云的互操作性十分重要。由于从只由企业自身负责软硬件一体化的运维和交付转换至传统基础设施、私有云、公有云三种运维和交付并存的方式对IT能力的要求极高,目前传统企业流程尚未对混合交替模式做足充分准备。
此外,通过混搭式IT架构调整和流程匹配来构建自身混合式IT交付而非混合云是企业机构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最后,企业机构如何将部分能力外包至第三方,以让自身专注于能将业务价值最大化的项目上,亦是一大挑战。
私有云和公有云的选择方法
私有云可拆分为“私有”与“云”两个词。“私有”表示基础设施不再存在。它并非一定要部署在企业机构自身的基础设施中,亦可部署在外包基础设施之上。而“云”一般体现四项能力——高可弹性、自服务、按需或时间计算资源以及编辑。
(点击查看大图)
目前,企业机构必须选择私有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私有云更符合企业机构的安全性与合规性。其次,在性能方面,企业机构可以通过私有云来解决功能紧耦合或时延要求较敏感等问题。第三,在财务估算方面,某些工作负载迁移至私有云对企业机构而言更加划算。第四,在兼容性方面,传统数据中心的部分代码很难被修改和迁移至公有云上。第五,在应用的生命周期方面,若应用的生命周期尚未结束,企业机构不会对其进行大规模投入,而会通过转移部分平台来使私有云发挥作用。最后,在内部能力要求方面,私有云是企业机构内部基础设施的延伸、更加符合内部能力特点。
未来,企业机构部署私有云的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当前传统应用部署得更加明确;二是尽可能多地自动化自身基础设施,使其最终成为一个类似公有云的私有云。
然而,Gartner研究发现,全球只有7%的私有云真正实现了类公有云的私有云。据此,Gartner不建议企业机构将私有云打造为类公有云的私有云或者参照公有云来构建私有云。原因在于,从应用架构角度来讲,当前应用架构呈现的趋势为“微服务”(Microservices),即企业机构出于敏捷性和数字化转型等需求的原因,需要将应用架构改造为微服务状态。然而,微服务对整个系统平台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要求极高,因此很多传统应用架构难以被改造。对此,Gartner建议的改造方式为“中间服务”(Miniservices)。
(点击查看大图)
事实上,“中间服务”(Miniservices)是对当前传统应用架构的“现代化改造”。相对而言,大部分“微服务”(Microservices)应部署在公有云上,而“中间服务”可放置在私有云上。企业机构打算拥抱“微服务”来应对数字化转型,公有云即是更好选择。
总结来讲,企业机构在选择云计算时可参考以下原则。首先,不是所有的应用都需上云,有些应用其实更适合传统方式。第二,有些应用应等到生命周期结束后再迁移至云上,而不应强制“上云”。第三,在快速迭代、交付以及创新方面,私有云的能力难以匹敌公有云。企业机构若参照公有云方式来对私有云进行创新迭代,会面临很大的危险和挑战。
使私有基础设施现代化以支持数字化业务的方式
由上可知,真正建成一个类公有云的私有云对企业机构而言极具挑战,因此,明确私有云真正需要的能力是重中之重。其次,企业机构需设立合理可达的目标。事实上,很多的业务需求需要落地,因此企业机构无需构建一个类似亚马逊或微软这样的云,而是应通过私有云来实现业务目标。很多私有云失败的原因均在于企业机构自身承诺的太多,但给自己的时间太少。
所以,企业机构的首席信息官在构建私有云前,需要评估关键核心问题。第一,应把哪些服务部署在私有云上,是“微服务”(Microservices)还是“中间服务”(Miniservices)?第二,应支持哪些用户到私有云,是“终端用户”还是“开发者”?第三,基于用户能力,应如何匹配IT自服务,是IT使用自服务、终端用户使用自服务还是部门业务使用自服务?这些会定义私有云的对外交付。最后,到底要构建何种私有云,是类公有云的私有云还是只是需要资源的快速迭代及交付?很多技术专家只热衷于将最先进的技术落地至私有云,但缺乏对业务的认知。事实上,业务的真正核心——快速迭代和交付对于云的衡量并无过多诉求。
(点击查看大图)
四个能力对云的构建十分关键。第一是标准化。标准化是分布式计算的前提,企业机构的硬件和软件版本越集中,它未来的弹性和自动化能力就越强。私有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构建真正的标准化。
第二是虚拟化。虚拟化实际是池化,即把孤岛式的资源变成资源池。当前,一些企业已建立两个资源池——生产资源池和非生产资源池。这些企业把测试、开发放入非生产资源池,池中的资源可以快速移动。同时,企业的应用不再是基于某一机器来分配,当应用在CPU使用率降低时,企业便可释放资源池中的部分资源来进行调配。这种方式能够提高资源的使用率,让企业随时动态调配资源。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能力,自动化。自动化是实现效率真正提升的方式。谷歌的经验公式指出,若一个标准流程一年运行超过10次,那么该流程就值得进行自动化。
最后是指标化。俗话说“可衡量才可评估”。企业机构只有建立一个全面的评估体系,才能了解标准化、虚拟化和自动化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有多少、对业务价值的迁移有多大。
(点击查看大图)
基础设施的敏捷化和稳定性并不具有相关性,因此,传统基础设施的能力和“上云”基础设施(无论私有云还是公有云)的能力不尽相同。
目前,传统基础设施关注高可靠性,而应用关注业务逻辑的实现。但在未来的分布式平台上,基础设施主要以敏捷、快速迭代、自动化的方式来交付同质化的硬件产品,被称为“不可改变的基础设施单元”——虚机、存储、网络等可通过自动化实现一步到位。但是,诸如虚机的稳定性不如原先的小型机。因此,在平台整体稳定但某一机器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机构应考虑如何构建一个优质的业务平台或应用平台来降低不稳定因素。简言之,应用不仅要考虑业务逻辑和场景,也需考虑如何构建新平台、实现高可靠。
未来,原本各有分工的基础架构与应用架构将逐渐融合成为“解决方案架构师”(Solution Architect),即他既要关心业务逻辑,又要关心新平台的高可靠性。首席信息官需重点考虑此部分,不能默认私有云会带来高可靠性。
成功构建私有云的方式
首先,企业机构需要评估可供选择的云落地模式。第一是虚拟化加自动化(Virtual Automation)。它可以解决企业机构快速迭代、交付的需求。拥抱虚拟化和自动化对企业机构内部人员的改造、能力提升以及成本而言是一个速赢方案。第二是构建强大的私有云。若业务对敏捷性和整体计价要求较高,那么构建私有云是较好选择。但即便如此,企业机构也需尽量避免定制化,因为定制化会增加未来迭代的维护成本。第三,使用公有云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这也就是构建混合云。如前所言,并非所有应用都应部署在私有云上。如果企业机构需要“微服务”、需要快速迭代和交付以加速数字化转型,那应首先考虑公有云。公有云的另外一个优点是无需拥有资源便可快速迭代。
(点击查看大图)
其次,考虑构建私有云的替代方案。第一,在基础设施中构建可以快速迭代、交付的超融合方案。然而,由于超融合在CPU、存储、扩充、同步、IO方面具有短板,并非所有应用都适用超融合,因此,企业机构可用超融合的方式将资源进行实化改造。第二,虚拟化加自动化。通过此方式,企业机构可专注于利用商用软件来加强自身能力,并将IT能力专注在与业务相关的应用开发上,因此这是目前最为可靠的方案。第三,构建私有云。将核心应用部署在私有云容器中对技术要求较高。当前中国正在提倡自主可控,“自主”虽然重要,但不完全意味着“可控”,因为一旦相关技术领导者离开,企业机构便会面临巨大挑战。这亦是有些企业机构会倾向于外包的私有云的原因。
避免致命错误。在私有云部署中,企业机构转型至私有云的能力最为重要,平台选择是其次。首先,企业机构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应用的业务逻辑来看,私有云更具业务价值。根据Gartner的近期评估,在全部私有云部署中,私有云的构建占整体成本的36%,而应用迁至私有云的费用占整体应用成本的64%、平均代价非常昂贵。其次,企业机构需建立一个私有云的构建流程和架构。如果硬件都变为孤岛,那么它们不可能迁移至私有云上。因此,建立新团队将现有业务流程自动化对企业机构而言至关重要,而标准化、虚拟化、自动化和指标化是现有流程改革的关键。最后,企业机构需定义成功的标准。这些成功的标志需和企业机构的最终指标相吻合,例如硬件交付的时效、资源扩展的时效以及平均修复时间是否明显缩短。
最后需强调的是,企业机构一定要把公有云的能力提到议事日程上,因为在未来,大部分私有云对基础设施、现有应用的调整和优化更为敏捷。公有云对于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尤其是创新,更为合适,因此,在构建私有云的过程中,企业机构一定要考虑未来对公有云的兼容与拥抱。
先进制造业+工业互联网
产业智能官 AI-CPS
加入知识星球“产业智能研究院”:先进制造业OT(自动化+机器人+工艺+精益)和工业互联网IT(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产业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产业智能化平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版权声明:产业智能官(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涉权烦请联系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rp_vi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