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线程事件机制详解与应用实例分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线程事件机制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多个线程在不同状态下的交互过程,如线程1、2、3处于等待连接状态,而线程4则负责检测服务的运行状况,并在检测完成后通知其他线程开始连接。该机制有效提高了多线程环境下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系统响应速度。

版本一:

from threading import Event,current_thread,Thread
import time

event=Event()  #造一个对象,内部维护一个全局变量,状态为False

def check():
    print(%s 正在检测服务是否正常.... %current_thread().name)
    time.sleep(3)     #模拟检测过程
    event.set()     #把全局变量由False改为True


def connect():
    print(%s 等待连接... %current_thread().name)
    event.wait()    #循环等待全局变量是否变了,直到event.set()执行了全局变量才会变
    print(%s 开始连接... % current_thread().name)

#模拟链接请求
if __name__ == __main__:
    t1=Thread(target=connect)
    t2=Thread(target=connect)
    t3=Thread(target=connect)

    c1=Thread(target=check)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c1.start()

打印结果

Thread-1 等待连接...
Thread-2 等待连接...
Thread-3 等待连接...
Thread-4 正在检测服务是否正常....
Thread-1 开始连接...Thread-2 开始连接...Thread-3 开始连接...

版本二:

对尝试链接次数进行约束限制,如果链接次数大于3,结束链接操作


from threading import Event,current_thread,Thread
import time

event=Event()

def check():
    print(%s 正在检测服务是否正常.... %current_thread().name)
    time.sleep(5)
    event.set()

def connect():
    count=1
    while not event.is_set():  #判断全局变量是否被设置过
        if count ==  4:
            print(尝试的次数过多,请稍后重试)
            return
        print(%s 尝试第%s次连接... %(current_thread().name,count))
        event.wait(1)
        count+=1
    print(%s 开始连接... % current_thread().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t1=Thread(target=connect)
    t2=Thread(target=connect)
    t3=Thread(target=connect)

    c1=Thread(target=check)

    t1.start()
    t2.start()
    t3.start()
    c1.start()

打印结果:
技术图片技术图片
Thread-1 尝试第1次连接...
Thread-2 尝试第1次连接...
Thread-3 尝试第1次连接...
Thread-4 正在检测服务是否正常....
Thread-1 尝试第2次连接...
Thread-2 尝试第2次连接...
Thread-3 尝试第2次连接...
Thread-2 尝试第3次连接...
Thread-1 尝试第3次连接...
Thread-3 尝试第3次连接...
尝试的次数过多,请稍后重试尝试的次数过多,请稍后重试尝试的次数过多,请稍后重试
View Code


线程Event


推荐阅读
  •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最小生成树(MST)来计算严格次小生成树。在处理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所有边权重相等的情况,以避免错误。我们首先构建最小生成树,然后枚举每条非树边,检查其是否能形成更优的次小生成树。 ... [详细]
  • QUIC协议:快速UDP互联网连接
    QUIC(Quick UDP Internet Connections)是谷歌开发的一种旨在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的传输层协议。它基于UDP,并结合了TLS级别的安全性,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互联网通信方式。 ... [详细]
  • 深入理解 Oracle 存储函数:计算员工年收入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Oracle 存储函数查询特定员工的年收入。我们将详细解释存储函数的创建过程,并提供完整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1:有如下一段程序:packagea.b.c;publicclassTest{privatestaticinti0;publicintgetNext(){return ... [详细]
  • 深入理解Cookie与Session会话管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HTTP响应和请求处理浏览器的Cookie信息,以及如何创建、设置和管理Cookie。同时探讨了会话跟踪技术中的Session机制,解释其原理及应用场景。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一款用于自动化部署 Linux 服务的 Bash 脚本。该脚本不仅涵盖了基本的文件复制和目录创建,还处理了系统服务的配置和启动,确保在多种 Linux 发行版上都能顺利运行。 ... [详细]
  • Vue 2 中解决页面刷新和按钮跳转导致导航栏样式失效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配置路由的 meta 字段,确保 Vue 2 项目中的导航栏在页面刷新或内部按钮跳转时,始终保持正确的 active 样式。具体实现方法包括设置路由的 meta 属性,并在 HTML 模板中动态绑定类名。 ... [详细]
  • 2023 ARM嵌入式系统全国技术巡讲旨在分享ARM公司在半导体知识产权(IP)领域的最新进展。作为全球领先的IP提供商,ARM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广泛应用于90%以上的嵌入式设备中。此次巡讲将邀请来自ARM、飞思卡尔以及华清远见教育集团的行业专家,共同探讨当前嵌入式系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 ... [详细]
  • 国内BI工具迎战国际巨头Tableau,稳步崛起
    尽管商业智能(BI)工具在中国的普及程度尚不及国际市场,但近年来,随着本土企业的持续创新和市场推广,国内主流BI工具正逐渐崭露头角。面对国际品牌如Tableau的强大竞争,国内BI工具通过不断优化产品和技术,赢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 [详细]
  • 本文总结了2018年的关键成就,包括职业变动、购车、考取驾照等重要事件,并分享了读书、工作、家庭和朋友方面的感悟。同时,展望2019年,制定了健康、软实力提升和技术学习的具体目标。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进行配置文件的读写操作,涵盖常见的配置文件格式(如INI、JSON、TOML和YAML),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在计算机技术的学习道路上,51CTO学院以其专业性和专注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2012年接触计算机到2014年开始系统学习网络技术和安全领域,51CTO学院始终是我信赖的学习平台。 ... [详细]
  • Linux 系统启动故障排除指南:MBR 和 GRUB 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 Linux 系统启动过程中常见的 MBR 扇区和 GRUB 引导程序故障及其解决方案,涵盖从备份、模拟故障到恢复的具体步骤。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jQuery根据元素的类型(如复选框)和标签名(如段落)来获取DOM对象。这有助于更高效地操作网页中的特定元素。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在 Xcode 中使用快捷键和菜单命令对多行代码进行缩进,包括右缩进和左缩进的具体操作方法。 ... [详细]
author-avatar
lLing微_308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