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事情正在发生2021 年 3 月,美国设计师 Beeple 以超过 690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了自己的 NFT 作品,这个 NFT 是将他 5000 天内创作的所有作品合成为了一个图像,名为《
2021 年 3 月,美国设计师 Beeple 以超过 6900 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了自己的 NFT 作品,这个 NFT 是将他 5000 天内创作的所有作品合成为了一个图像,名为《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
这个售卖价格使得 Beeple 跻身在世艺术家的前三名,同时此事件也引爆了圈外很多人对 NFT 的兴趣,随后越来越多的明星、企业、普通用户加入了这场 NFT 浪潮。
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过去半年来,自己作为一个 Web3 新人,也在积极探索 NFT 的各类项目,本文将总结一下自己的 NFT 经历,也算是给 Web3 新人提供一些 NFT 入门的建议。
在开始讲述我的 NFT 探索之旅前,我们先来看下 NFT 的基础概念。
什么是 NFT 呢?
简单说,就是将一张图片或其他类型文件放到区块链上,而区块链是一个全球共享的大账本,公开透明,你拥有这张图片或文件,就会给你一个凭证,这个凭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被称为 NFT(Non-Fungible Token,指非同质化代币)。
加密货币也是基于区块链的,比如比特币,这类资产则是同质化代币,因为我的一枚比特币和你的一枚比特币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我的一个 NFT 和你的一个 NFT 则不同,不能等价交换。
那 NFT 有什么用处呢?
NFT 不仅可以存在于数字世界,证明原创艺术品和游戏装备等数字资产的所有权和真实性,还可以将现实世界的各类实体资产都放在区块链上并证明这些资产的所有权,比如股票、房地产等,真正实现了资产确权。
在 Web2 世界中,也就是在传统互联网,一张图片你可以随意复制、使用、传播,甚至你都不知道创作者是谁,也不知道哪个是原件;而在 Web3 世界,NFT 基于区块链技术,在区块链上存储和记录独特的信息,这意味着每当 NFT 被创建时,只有一个 NFT 是可核查的存在。
通过 NFT,你可以以数字的方式证明资产的真实性,艺术家可以轻松证明某件作品是原创。
NFT 缓解了欺诈和剽窃等问题,这是所有非同质化物品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而数字艺术品只是 NFT 颠覆传统世界的一个例子。
再比如你经常玩一款游戏,但是突然这个游戏平台停止运营了,那么你在这个游戏中的社交关系、游戏装备等资产都找不回来了,但是在 Web3 世界,这些数字资产都可以做成 NFT,为每个用户自己所拥有,并且可以迁移到其他平台。
可能这些概念理解起来依旧非常抽象,接下来就看下我的 NFT 探索之旅,可以直观体会下到底什么是 NFT。
1.域名 NFT
由于很多 NFT 项目只是单纯的收藏品,有庄家控盘和炒作,自己也看不懂其价值,所以自己观望了很久都没有购买 NFT。
但自己是因 ENS 而入局 NFT 的,最开始购买的 NFT 就是 ENS 域名(Ethereum Name Service,以太坊名称服务)。
域名 NFT 是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 NFT。
什么是域名呢?
在 Web2 时代,你如果想打开百度的网站,搜索【www.baidu.com】即可,这个就是域名,背后其实是服务器 IP 地址,格式大概是【172:2737:22】。
在 Web3 世界,每个用户的身份其实是一长串字符的地址,其作用类似银行卡账号,不同用户可以用地址进行交易,但是这种字符串难以记忆,很难在社交场景中使用,因此出现了域名。
ENS 可以将自己的区块链地址映射为一个可记忆的名称,同时有了域名 NFT 之后,自己在所有的 Web3 产品中都可以使用自己的域名,比如域名是【yue.eth】,其背后实际的以太坊地址则是【0x8bFf51015B51464672198e259a0C26079hC567s4】。
ENS 是去中心化域名领域的龙头,未来的价值非常大,域名是刚需的 NFT,可以说是 Web3 用户人手必备一个,所以自己前前后后也买了多个。
由于 ENS 只能在以太坊链上使用,所以市面上还有其他区块链的域名项目,比如 BSC 的 SPACE ID、Polygon 的 Lens。
这两条链发展的比较好,用户量较大,它们的域名项目自然发展的较好,自己也分别购买了这两条链的域名项目。
Lens 域名
SPACE ID 和 ENS 的底层逻辑基本一样,但是 Lens 非常特殊,属于 Web3 社交赛道的新兴项目。
首先,用户获得一个 Lens 的 NFT,持有该 NFT 的地址真正拥有个人主页的所有权,包括创作的内容、关注、转发、收藏等,这就使得用户可以掌握自己的社交网络。
Lens 项目最核心的优势是在于它是一个可定制化和可组合性极强的去中心化社交基础设施。
所有社交通用模块(关注、转发和收藏)都已经被 Lens 团队开发好,这些模块是开源的,其他开发者可以直接基于 Lens 的模块开发自己的产品,这样就使得 Lens 生态越来越繁荣。
2.收藏品 NFT
NFT 圈子很流行拿 NFT 做头像,为了融入这个圈子,自己自然也想买一个 NFT 作为头像。
Bored Apes(无聊猿)是 NFT 领域的蓝筹或者说顶流,即 NFT 世界的劳斯莱斯,具有非常强的社交炫耀属性,但是目前最便宜的一只猴子在熊市里也要 84ETH(10 万美元,折合人民币 70 万元),自己根本没有资本购买。
可是后来看到了热度排名很高的一个系列,也是猴子形象,其实就是山寨猴,所以自己就购买了一个,售价是 0.055ETH(60 美元),现在已经跌到了 30 美元。
为什么同样是猴子形象,一只无聊猿价格达到 10 万美元,而山寨品只有30 美元呢?
这类收藏品类型 NFT 的价值到底怎么衡量呢?难道只是用来做头像?
收藏品 NFT 的价值主要通过稀缺性来衡量,人类有收集稀有和高级物品的欲望,因此收藏品 NFT 可以被看作是 Web3 世界的数字奢侈品。
而一个收藏品 NFT 是否有稀缺性,则非常依赖项目方的运营,因此 NFT 背后代表了某一类文化、观念、社区。
无聊猿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项目团队的成功运作。
许多 NFT 项目创建者在最初的销售后就不再为他们的项目提供任何进一步的更新或发展,但无聊猿创建了一个未来路线图,并不断给持有人发放各种权益,比如给持有无聊猿 NFT 的用户发放狗狗 NFT 作为礼物(空投)。
另一方面,项目方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稳住了 NFT 的底部价格,并通过不断讲故事拉升价格,这就使得 NFT 持有者对项目更有信心,同时吸引了新用户进入项目。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猴子形象,一只无聊猿价格达到 10 万美元,而山寨品只有 30 美元,它们价格背后是项目方的长期运营以及社区的共识支撑。
3.SBT
SBT(Soulbond Token,灵魂绑定代币)的概念非常火,顾名思义,就是绑定于用户账户或钱包的 Token,一旦生成则不可交易。
SBT 可以用来代表承诺、资格、从属关系等,其作用类似于履历表,由用户对应的相关方账户进行发行,作为相应社会关系的一种证明。
具体来说,一个账户(Soul)可以绑定各类 SBT,如学位证书、工作经历、以及作品(文章或艺术成果)等。相应的,这些 SBT 通常是由此人社会关系的各相关对手方所发行或进行证明的,如大学、企业、其他机构或个人。
举例来说,某大学所绑定的账户(Soul)也可以向其毕业生发放代表学位证书的 SBT。
社会中的每一个体,包括自然人和组织,都有一个唯一账户(Soul),并可以相互发放 token,这种 token 代表了社会关系,因此可以将原来线下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线上的社交网络,该种不可交易但可被对方撤回。
所以,简单说,SBT 可以实现将现实世界的社交关系放到区块链上。
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币安趁着热度首先发行了 SBT,听说会有其他项目对持有这个 SBT 的人进行空投,自己就免费铸造了一个。
自己确实领了一身币安风格的衣服,但也没有其他福利了,目前的使用场景还非常少。
不过,最火的 SBT 是帕劳共和国发行的数字 ID。
帕劳共和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也是第一个发行数字身份证的国家,具有很强的标杆意义,以太坊创始人 V 神也铸造了帕劳的数字 ID。
帕劳共和国的数字 ID 算是我购买的最贵的 NFT 了,一共 248 美元(折合人民币 1700 元左右)。
关于这个帕劳 ID,官方列出了一些权益,但是对于我来说,还没有体验到什么价值,数字身份这个赛道还是比较早期。
- 购买保险
- 信用贷款
- 现实世界的民主投票
- 开设银行或经纪账户
- 获取帕劳虚拟电话号码
- 注册公司
4.任务类型 NFT
免费的才是最香的,看到很多“撸空投”暴富的传闻,自己也加入进来了。
所谓“空投”,就是很多项目为了吸引用户,会发布一些任务,主要是关注项目方的 Twitter、加入 Discord 社群、体验产品等等。
完成这些任务,项目方就会给你发一个 NFT,这个 NFT 本质是一个链上凭证,证明你完成了项目方的要求。后续项目方会对持有这些 NFT 的用户进行奖励,比如空投代币等。
由于这种机制,出现了专业薅羊毛的人,甚至成立了工作室,他们有很多的设备和身份,专门做任务、撸空投。
当然项目方为了自己项目生态的繁荣,想要获得的是高质量的真实用户,而不是这些被少数人控制的大量虚假账户,因此会设置很多反女巫(一个人有很多身份,因此被称为女巫)的措施。
随着道高一尺,自然魔高一丈,所以撸空投的门槛越来越高。
而自己由于不想投入那么多的精力和资本,所以基本都只用一个号,也就是一个地址来做任务。自己的核心目的是体验产品,顺便获得一些奖励,也算是边学边赚,Learn to Earn。
前前后后,自己大概获得了 100 多个任务类型的 NFT,但是空投还没有获得一个。
对于 Web3 新人来说,可以先去一些任务平台做任务,通过 Learn to Earn 的方式进行学习,比较知名就是 Galxe、兔子洞(Rabbit Hole)。
这种任务 NFT 的机制是类似的,都是需要完成一些任务,体验 Web3 产品就可以获得 NFT。
5.游戏类型 NFT
GameFi(Game+Finance,区块链游戏)是 Web3 非常重要的一个赛道,因为只有游戏才能吸引大量的圈外用户,给整个行业带来增量。
NFT 目前最好的应用场景,一个是艺术品,另一个就是游戏,因此很多游戏都会结合 NFT。
GameFi 的玩法目前比较固定,前期需要投入一定资金购买游戏角色 NFT,然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获得代币奖励或者装备奖励,其中装备就是 NFT,可以在市场中售卖。
在传统互联网中,游戏总是被垄断在中心化的企业实体手中,游戏的开发商或发行商对游戏中的虚拟经济有严格限制。
玩家不能自由交易他们在游戏中的物品和资产,通常需要非法使用第三方平台,依靠不安全的场外交易来完成。更重要的是,游戏中的数字资产由开发者拥有和控制。
但是在 Web3 世界,开发者可以基于区块链开发去中心化游戏,游戏中的数字资产由用户所有,同时不同游戏可以交叉协作,甚至与现有的金融去中心化应用组合,为玩家提供金融服务。
为了体验 GameFi,自己主要去玩了两个游戏,一个是 GameFi 的头部产品 Axie,另一个是刚上线一周的新游戏 The Beacon。
Axie 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品,游戏模式是卡牌对战,打赢后会获得代币奖励。
这个项目从 2018 年就上线了,对于这种比较成熟的项目,用户量也很大,当然自己就赚不到钱了。前期投入了大概 15 美元,购买了 4 个人物角色,玩了三个月仅回本了 8 美元。
而 The Beacon 则不一样,是一个非常早期的项目,自己入局非常早,因此实现了快速回本。
游戏模式主要是每日闯关,闯关完成后可以获得宝箱,宝箱可以开出装备,然后把装备放到市场售卖。前期投入了 40 美元购买了人物角色,玩了两周完全回本,但后边能不能赚到钱就要看项目后续发展了。
6.明星类型 NFT
很多明星都发行了 NFT 项目,比如周杰伦、姚明、陈冠希,由于他们在现实世界有大量的粉丝,所以他们发行的 NFT 自带流量,具有很强的用户基础。
这类明星 NFT 项目也算是粉丝经济的深化。
不过,对于大多数明星 NFT 来说,常常刚开始炒得火热,但是后面会经历价格跳水。这是因为 NFT 非常依赖项目方的持续运营,而很多明星的团队并不专业,常常是明星的经纪公司在运营,不懂 Web3 的玩法,因此难以维持 NFT 价格,甚至是圈完粉丝的钱就跑路了。
特朗普 NFT 的初始售价是 99 美元一张,自己购买了 2 张,后来最高涨到 800 美元一张,但自己并没有卖掉,目前维持在 200 美元左右。
但特朗普后续可能继续竞选美国总统或者发生去世等大事件,那么这个 NFT 还会有更高的升值空间,而不只是眼前的几倍收益。
不过,特朗普是美国前任总统,也算是历史名人了,自己更多是想做收藏,因此会长期持有。
特朗普 NFT 的现价
总结
通过上面描述的 NFT 探索之旅,我们可以直观体会到什么是 NFT 了。
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 NFT 项目,我也体验了许多 NFT 衍生的金融项目,比如 NFT 碎片化(也就是一群人拼团购买一个 NFT)、NFT 借贷(可以通过质押自己的 NFT 借出资金),这些项目本质都是为了提高 NFT 的流动性。
由于自己进入 Web3 世界的时间还比较短,体验的产品还不够多,同时还有很多新项目不断涌现,因此自己这段时间的体验也仅仅是初窥到冰山一角。
虽然 NFT 市场目前充斥了各种炒作,NFT 的价值也难以评估,但是 NFT 作为一种新的数字资产类型,不仅可以作为艺术品或收藏品存在,其背后还可以代表诸多权益,实现与现实世界的紧密结合,因此应用场景非常广阔。
Web3是Web2的深化,Web2时代仅解决了信息的数字化,而Web3在做资产的数字化,构建一个全面的数字经济时代。
NFT 代表了我们将实物资产数字化的新模式。随着世界进一步数字化,数字经济会持续增长,而NFT填补了这一空白,并有很大潜力改变我们社会的运作方式。
我们正在接近一个数字乌托邦,未来几乎所有的实物最终都会被数字化、代币化, 潘多拉已经跑出了魔盒,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它。我们能做则是为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甚至加速前往这个新世界。
Web3 行业全景地图: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
Web3 漫游指南:元宇宙、比特币、DAO、NFT 到底都是什么?
··················END··················会和你聊聊职场和产品经验,也会漫谈生活、电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