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万字杂谈:CryptoWeb3Metaverse

Crypto-Web3-Metaverse思想-范式-哲学DAONo.1DAOs是Metaverse的原始部落形

Crypto-Web3-Metaverse

思想 - 范式 - 哲学

DAO

No.1

DAOs 是 Metaverse 的原始部落形态,是数字人类聚拢在一起生存发展的原始 / 原生社会形态,有了这个科技人文历史观的视野,我们就会发现,当前对 DAO 的设计科学是基于控制论思想的产物,对 DAO 的协同设计与治理策略,是人类的自由意志对工程系统的悖论博弈。DAOs 最终是要进阶为 DAS,需要摆正 DAO 这个概念的历史位置,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明确控制论思想对组织系统的局限性,另外一方面,我们要以“社会构建”的思维把控“系统设计”在历史观上的局限性与不足。

 

No.2

我的思考配比 Crypto:20% - Web3:30% Metaverse:50% +,Token,NFT,DAO 则是贯穿这三个阶段,业内对 NFT 的思考是以“物化”为单位的,NFT 为何不可以是一个“事件”,该事件存在多种状态,loot 提供了一个静态事件的思路。NFT_DAO 的 NFT 就不仅仅作为凭证的功能,还可以是一段经济叙事,这个路径是可行的。 

No.3

NFT+DAO 是趋势,因为 DAO 是 Web3 社区最好的载体,一个天然基因没有结合社区的 NFT 项目,其文化 IP 的策划,就会不可避免往零售消费领域的品牌营销策划的思路去运营,这就是为啥大多数 NFT 沦为消费品的原因。因为长期作为项目方角色,所以评估一个项目会去评估这个项目操盘手的认知思维以及价值观理念,这些都可以通过其阶段性的运营步骤可以进行评估掂量…

No.4

确实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完全去中心化的任何组织,这个是自然规律决定的,如果从文明周期的历史视野来看,我们处于人类数字文明时代的原始时代,而 DAO 这个概念,其实就是一个原始崇拜的理念,就像原始人对自然现象的原始崇拜而将其图腾化,敬畏自然进而基于故事叙事的艺术手段,将其自然崇拜的敬畏逐步演化成为指引原始人类与天地相处的神话故事,这可能是文化的起源范式之一。NFT,DAO,DEFI 某种程度也是我们作为数字文明时代的原始人,对于技术力量的原始图腾式崇拜。

图腾可以是不成熟的,图腾的意义在于精神文化的象征,在于内在的精神确保其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回归历史,其实是站在现代人的视野来看,图腾文化也是时常互相矛盾的,甚至存在逻辑与伦理意义的缺陷。但在原始时代,正是图腾凝聚了显性可视化的精神共识,一种具有仪式性与召唤性的文化力量,驱散了早期部落文明的社会迷雾。引导并构建原始人在自然当中的心灵秩序,于外界的巨大不确定性当中,找到内心的确定性,赋予了个体在生命,生活与生存的自然关系,这就是图腾的价值与意义。

所以,DAO 作为文化图腾的意义与价值,我们以非理性的文化信仰而接纳,而当我们基于 DAO 的文化信仰开始构建真实意义的 DAO 时,我们就要明确图腾的方向指导意义,而非实际落地的意义。

 

No.5

支撑 Crypto 发展的,不仅仅是投资价值与投机利润,还有寄托加密思想的文化精神,改造现实社会的愿景。我们时常谈 Crypto native 作为加密的原住民,并不仅仅是指炒币的某个个人或者某个群体,例如资金盘跑路去迪拜的那群炒币的仅仅是盘圈,和加密圈有经济利益交集但无文化人格特征体现,我们并不认可其 Crypto native 的文化属性…Crypto 这条路径的显性文化特征,是社区运动文化与技术工程文化的两种显性的文化特征,而 Web3 的产权回归思想,会赋予第三种显性文化特征,即构建链上数据权益系统的追求个人完善与社会义务的文化特征。权益的数据是个人的,权益的价值是集体的,个人与集体的经济利益与价值增益会在 NFT_Sub DAOs 的形式当中得以构建。

 

No.6

如何构建美好社会文化的进步意义的脉络似乎逐渐清晰,为何构建社会文化的理论对于 Web3 如此重要,因为当 DAOs 网络发展得足够多元且多样的时候,我们会迎来一个更高层级的概念统称,DAS( Decentrialized Autonomous Society)去中心化自治社会 DAO↣DAS,这是 DAO 的发展路径,也是 Web3 承接 Metaverse 的基石。从分布式自治的数字社会的理论与模型,倒推 DAO 与 DAS 的实现路径。而社会文化凝聚并指导了集体长期生存发展的方式,这就是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No.7

中国文化历史的“流民”叙事,与西方文化的“流民”叙事有较大的差异,中文 Web3 的从业者有必要理解下西式“流民”的文化叙事,这样我们才能合理对待 DAOs 作为一种 Web3 的消耗品意义。在中文语境下,我们对“流民”概念或许会有贬义的惯性认知,而古希腊的流民流窜于各城邦之间,罗马城的起源则是一群流民在一片无人管辖的河岸浅摊而建立起来的。而中国的流民历史叙事,因为中原文化的特点呈现两极端的特点,而这样的特点无法在早期经营起一个小而自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DAO 的技术叙事背后的文化体系,注定了早期 DAO 的研究与探索,需要以西方治理文化的演进为主线。中文 Web3 有不少脱离 Web2 传统体系的待业青年,这样的待业青年构成了 Web3 现代版的数字游民,DAOs 的启蒙运动会在这群人中开始诞生。

 

No.8

DAO,Sub DAO,DAOs,Social DAO,DAO StartUp…随着业内对 DAO 概念的探索研究,DAO 的衍生公式很快会迎来爆发,DAO 作为 Web3 的核心主角的作用力,会逐渐显示出其优势。要确保社区的文化生命力,支撑 DAOs 网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DAOs 才能发挥其消耗品的业务价值。

 

No.9

DAO 的治理文化会重拾希腊城邦自治文化,接下来 DAOs 的早期发展趋势,也会符合西方源自希腊的城邦小社会治理文化,这是一条相对明确的路径,例如每个 DAOs 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社区文化,以及治理模式,DAOs 之间有秉持自由开放的交流合作原则,这些都是希腊城邦文化的体现。然后在恰当的某个节点,例如某个 DAOs 的某种协议因过于强大,开始进行混乱的吞并与联盟…而具有东方哲学的治理文化会在该阶段介入,即一种调节平衡的和谐治理方式,可能 DAOs 网络反而会在这个时候进入一个高速黄金发展期,大大小小的 DAOs 可能在整个 Web3 世界达成某种共识,建立相对分布式的和谐发展路径。所以,华语世界的 DAOs 会在这个阶段开始收获文化优势,而实现发展一致性的组织动员能力。而到了这个时候,内部和谐与利益诉求的一致性,往往就会很顺利地开始投入对旧世界的大规模改造当中。目前的投研 DAO 在未来 Metaverse 的历史纪事中,还属于“结绳记事”的原始阶段,但 DAOs 的发展路径是相对比较清晰了。

 

No.10

DAO 理念的初衷是试图构建一种完美秩序的想法,其实这也是人类数千年文化里一直持续追求的一种幻觉,而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我们试图通过借助原始崇拜的力量,宗教神话的力量,或者 ZZ 权威的力量,达成心目中完美秩序的世界,而在技术文明的时代,我们对于 code is law 的崇拜,而试图构建技术社会的完美秩序, 也许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完美幻觉…代码对行为的绝对量化指标,某种意义上也会成为一种技术暴 Z

 

No.11

关于社区治理与决策的价值观深层研究,就会涉及到文化哲学与 ZZ,对商业 / 技术 /ZZ 的干涉与影响,正如 Juno 社区对于巨鲸的提案事件,某种程度上是资本与道德,在正义天平上的正当性问题,Web3 的文化,是对全球社会问题的文化研究,Web3 的真实历史文化有别于眼下 NFT 市场以某种营销策略而营造的 MEME。

社区治理的兔子洞是 ZZ 哲学的历史文化所塑造的社会价值观,为了社区文化真正有意义的成长,这是必须深入探究的问题,也涉及到复杂的跨学科历史视线。当然,我们借助历史辩证分析文化发展的路径,而路径分析往往存在差异,例如,马克思认为宗教改革是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必要结果,而韦伯则认为宗教改革是后者的原因。而眼下我们对于历史与文化的洞察与解释,决定了继承哪些文化的脉络,带领 Web3 这股启蒙文化的力量,走向 Metaverse 何种未来,《雪崩》的那个社会,肯定不是我的理想,核心原因就在于,在构建 Metaverse 之前,没有解决实在主义与解构主义对形而上学的否决,以及资本异化兼容多元文化的社会理念,让狭隘的自我完善主义,埋下了社会多元而割裂的苦果。

未来的 DAOs 是一个分布式的正态分布的组织网络,不会存在完全均衡的 DAOs 网络,DAO 与 DAO 之间的治理模型与合作协议,其技术与业务的特征是数字社会的文化价值观体现,而这个正态分布的 DAOs 网络达到阶段性的成熟,历史进程就将永远无法逆转。

 

No.12

异构经济与差序格局,会是接下来完善 DAO 理念的两个重要的概念。目前 DAO 的基础设施,提前隐藏了一个价值观背景,即预设了每一个 DAOs 成员都基于一种理性经济人的价值观背景,默认了每一个 DAOs 成员享有完全一致的决策成本与价值判断。执行动作与隐藏价值观存在悖论的机制注定长久不了。

POW 与 POS 的共识机制对 DAO 的治理机制设计,在目前看来还是造成很大的惯性认知的影响。这也是为何目前的 DAO 更适合作为一种狭义理解,即作为投研活动的链上资产协作组织,无法支撑 DAO 的理念在一个广义范畴的概念与模式的实现。Web3 产品设计的功能背后,对需求的解决方案其实隐藏着对需求的理解维度,对实现需求的业务流程设计背后潜藏着项目方的价值观,例如质押权重投票,贡献权重投票等,都是 POS/POW 的原生价值观体现…而一旦提升到对 DAO 的广义价值观理解,那么兼容复杂多元的价值系统,by case,会直接打乱资产分配与管理的 POS 权益的投票治理的价值观体现。

我们理解 DAO 作为一种数字原生组织的新范式,该定义下的概念相对明确了 DAO 的认知边界。DAO 可以是人类社会的新型组织协同方式,但作用对象又不仅仅局限于人类自己,这个区别会直接决定 DAO 的发展上限,其背后也是某种数字原生世界观的体现。

 

No.13

DAO 在现阶段是一个极其不成熟的组织模式,为了完善这个概念使其更具有落地可行性,以及可持续发展,那必须从社科理层面进行概念,理论,模型的补充完善。DAO 其实是 Web3 中对现实社会影响力最大的,社会发展依赖于组织发展,************(危险言论)DAO 的链上治理工具目前还是以“投票治理 + 协同工具”为产品体现,但这些并不在“兔子洞”的范畴,都是相对显性可执行的,但并没有解决 DAO 这个路径跃升成为 Web3 当中的核心地位。民主投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的公共 ZZ,“权力,制度,文化”的交叉融合决定了 DAO 的治理方式,治理策略承载着集体价值的最大化的内在诉求,所以集体决策的本质其实是一种集体生存发展的博弈,目前 DAO 的治理方式极少看到对集体博弈论的研究与思考。一个 DAO 治理价值观背后的博弈无非两个方向,猎兔博弈与猎鹿博弈,从可持续发展上看,我们希望一个 DAO 治理价值观背后是一个猎鹿博弈的模型。

 

No.14

 一个项目的发展从名义上“去项目方”,早期就引入社区的发展共识与发展路线图,初创团队作为 DAO startup 的定位,名正言顺作为整个项目 / 社区 / 生态的早期发起人 / 团队,但在基础共识上与社区成员是一种身份平权关系,所有的 Token 持有者均可进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DAO startup 的小组成员作为社区的早期发起力量,可以名正言顺作为早期参与者的优势发起货币政策的提案与投票执行,根据项目的发展阶段,持续引入不同类型与数量级的社区成员,这个发展路径更符合 Crypto-Web3 的原教主义精神,也是未来的趋势,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经济利益的共同体关系更加紧密,那么整个经济系统就更加稳固以及可持续发展。

但这个路径的发展其难度在于当前基础设施的不完备,无法支持项目发展过程所需要应对的各种复杂情况。其次,当前业内治理机制的结构性权限也会导致,以经济权重为主导的投票决策是违背一个项目早期的创业需求的,需要解决 DAO 的协作系统,治理机制以及共识协议以契合复杂的业务,以及摆脱靠“以经济强权”的投票治理方式,这已经不仅仅涉及到货币政策的制定问题了,是对整个原生社会系统的构建了。

Token 作为一种可编程货币,我们仍旧低估了加密货币的可能性。或许,这种自下而上的货币政策可通过制定多种 Token 协议在整个 DAOs 网络当中执行,可作为一种对抗加密市场的反脆弱机制,这也许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值得探索。

No.15

当一个操盘手以零售品牌策划的思维去运营一个 NFT 项目时,这个 NFT 项目大概率就是一种消费品,这个经营误区普遍存在于 jpg 领域。NFT 的潜质之一,在于数字艺术收藏品,这个门槛其实是非常高,大多数 NFT 项目连艺术的门槛都勾不到,仅靠社区 fomo 支撑下泡沫,但这个必不长久。

 

No.16

NFT 更多需要考虑一种结合身份的资产权益属性,唯有这个发展路径,NFT 和 DAO 才能天然结合,NFT 与社区的利益才能形成真正有效的链上利益链条。而有效的经济基础是文化的土壤。

  No.17

NFT+DAOs 是接下来 NFT 或者 DAO 项目的主流趋势,当前 NFT 的运营操盘与文化构建大部分还是以 Web2 的运营手段去进行,而作为一种文化标的而实现身份认同这个需求,不需要 NFT 也可以实现,持有同一种 TOKEN 的价值认同本身就是身份属性的一部分,身份认同源自文化价值观的构建而影响个体与集体的活动偏好与方式。NFT+DAO 的优势在于,让 NFT 的持有者共同以 DAO 的方式实现共同利益的建设,NFT 作为一种权益凭证,获得在 DAOs 网络的经济利益关系。基于 SocialFi 的模型设计下,得以进一步解决 NFT 的价值发现与交易流动性这两个问题,这个会使 NFT 和 DAO 的生态往前推进一大步。

 

No.18

一个 DAO 组织的文化内核,决定了一个 DAO 组织的性格特点,而集体性格才是塑造一个 DAO 组织 VIBE 的关键。MEME 更多是基于这种蕴含文化内核的集体性格,与社会文化的碰撞融合而产生了具有传染力的社交媒介:仪式符号的图形化表现,某种意义上是文化图腾的进化,传播,融合…集体沉淀于特定的文化,而又凭借文化成为集体。是的,VIBE 和 MEME 都是集体性格的文化体现,是一个个真实而具体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体现的一种文化符号与仪式。这也是为何在某个维度上,我们对于社区文化氛围总会试图联想到宗教,因为宗教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生存方式,告诉我们是谁,以及未来将从何而去。所以,DAO 组织的 MEME 与 VIBE 的文化体现,要以集体性格特征进行符文仪式的抽象提炼,进而持续构建…或许,DAO 组织形态背后的技术哲学,不仅仅是为人类提供一种更好的生存方式,而是这种生存方式的背后有着我们对于某种生活哲学的信仰。信仰与文化塑造了集体性格的力量。

 

No.19

DAO 是 Metaverse 的原始部落,通过 NFT 塑造 DAOs 与文化的图腾构建,是帮助其定义从“链上协同组织”,到“数字原生组织”的蜕变。

 

No.20

若是从模式公式上进行推演,DAO 应该定位为一个缀词,和 XFI 一样,SocialFi,MediaFi 等各种模式组合而成一种模式;DAOs 定义为 DAO 的各种模式,正如 NFTs,Social-DAO=DAO+(DID↔NFT↔POAP…)+ 社交协议____________基础工具 +L2 我们接下来尽量不讨论广泛意义的 DAO

 

No.21

一个 DAO 项目需要白皮书吗?目前看来,还是需要的,但是 DAO 的治理协议与成员权益,以及任务与资金的流动性有很多值得探索与创新的地方。链上的工具是为一个 DAO 组织提供了业务动作的执行,而不仅仅是因为链上的 DAO 工具定义了 DAO 的组织性质与形态。

 

No.22

DAO 是一种技术政治的正当性诉求,试图通过技术约束行使权利的公平性保障。这本书还是挺值得一看,区块链技术是一种被天然政治化的技术,而不仅仅是金融属性的体现。例如以太坊的正当性问题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被提出来了。

 

No.23

DAO 是一个难而理想的方向,是不是正确的方向其实我不太确定,因为任何社会组织系统皆是复杂系统,当前的 DAO 思想是理性工具思维的产物,对复杂个体的容错率极低,人的七情六欲绝非数据可量化,个人意志也绝非数据协议可限制。基于 DAO 的理念实现自下而上的社会自治,试图解决社会发展的公平与信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更像是精英的一种傲慢,因为 DAO 本质上是一个技术与政治经济学问题,而加密领域的精英们却又大多数天然回避此类问题。

 

No.24

得益于 Defi 与 Staking 权益质押的发展,使得基于 DAO 的社区因 Crypto 的原生需求而获得行业广泛认可的发展(因为 THE DAO 的失败导致 DAICO 概念的夭折,DAO 是在质疑与批判声中探索出来的),这个路径带来的思想改变是,代币持有者的权益诉求要在整个社区当中得到实质性的权利执行的体现,而不仅仅是过去“被动持币等升值”。证券市场并不支持小股东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当中,而 DAO 社区的思想理念则是允许每一个 token 持有者尽可能广泛参与到社区的经营管理当中,token 持有者与整个社区的经济利益一体化的身份关系,而不仅仅是投资关系。

从根本上来说,正是因为权益经济关系的改变,使得当前阶段 Web3 社区运营的主流思想遵循了 Crypto 的原生发展路径,实际上我们在正在步入一个新的秩序时代,这里不仅仅是 DAO 作为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而是数据权益的关系重构与主体回归。权益不仅仅是代表经济权益,而是在社会生存发展的权益,权益意识的全面觉醒会是 DAO 社区治理开始面对的一个较大的关键难题。

而如何构建权益关系在社区治理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又会进一步涉及到对“权益”的价值观设定问题,价值观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并赋予权益的多种可能性,价值观决定了社区长期的发展原则并指导经济权益 / 信用权益 / 贡献权益等不同权益类型的治理权重。价值观是当前任何一个 DAO 社区治理过程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从这一层面上看,DAO 社区的核心是如何在统一的价值观框架内凝聚经济关系的共识。

 

No.25

NFT 方向的 PFP NFT 使得社区成员从一开始就有超越经济关系的共识——身份认同感,身份认同是社区价值观极为关键的那一部分,也是社区持续构建社交活动的基础共识。floor price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构成社交身价的资本而被消费,缓解了经济权力对身份权益的标的。围绕身份认同的社交活动是多方面的,也因此可以顺利成章的设计经济权益 / 信用权益 / 贡献权益的综合权重系数在整个社区的治理权重,这大大扭转了以 staking 为治理权重的 DAO 所面对的,巨鲸的经济权重对社区价值观的破坏。

 

No.26

FPF 社区的身份认同自带价值观,但若是进一步探索,身份认同所带来的价值观共识是弱共识,FPF 的身份认同来自于持有者背后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认同交织的部分,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意志凝聚了身份关系的利益共同体实现社会关系的构建,因为价值观仅仅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系统的的构建才能推动从群体的身份认同实现族群式的组织质变。

 

No.27

现阶段的 DAO 设计模式,都没有脱离 DAICO 这个范式。如果 THE DAO 没有发生黑客事件,基于 DAICO 的范式所构建的 DAOs 网络会在 Defi Summer 得到更广泛意义的发展。而 DAO 治理机制的共识协议,其背后价值观的文化体系,似乎是停滞的,POW 与 POS 的论证之争还在进行,L1 与 L2 也在缓慢发展,背后的技术价值观决定了我们治理上的共识协议。

 

No.28

如何解决 DAO 在治理共识以经济权重为主导地位的治理模式,其实从技术层面无解,无论是 POW 还是 POS,或者 DPOS,最终还是需要从文化共识层面解决,由文化的价值观取向决定了协议的功能与作用,这是一个新的思路与突破口,然而难度在于,文化构建需要将抽象落实到具体的执行路径,而当前 Web3 人才还是以业务与技术为主,文化如何从意义上,激活 Web3 作为启蒙运动兴起,这是也是当前业内急需要做的工作。

 

Web3

No.29

Web3 还是需要一套道德哲学理论,目前所想的是人类对本真性的追求,以及天赋人权的绝对意义,这样才能合理解释,你为什么需要拥有自身数据的所有权,以及我们为什么需要公开透明且可溯源的数据链条,仅仅说我们需要一个“公平可信任的社会系统”,还不足以解释更高层级的哲学需求。

 

No.30

Web3 的商业叙事,要侧重解决“数据产权与数据权益”这个问题。数据产权应该分为“公共数据的产权”以及“个人数据的产权”,例如 DAO 组织的数据资产如何进行界定,需要一套共识协议机制进行保障。在个人数据的产权问题上,则是要验证原生数据的真实性。

区块链只能保障链上数据的原生可信,但无法保障业务生产环境的可信,这是当前较为明确的难题。Web3 当前的一个基本共识是,用户将重新具备自身数据的所有权,其背后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是基于对中心机构的不信任,用户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自我资产保护。所以,在讨论 Web3 的商业叙事的时候,不可避免需要涉及到对现有社会经济结构的批判,指出其不足且不可信任的一面,进而通过新的技术方式带来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这里存在的核心逻辑是,Web3 要符合破坏式创新,而非旧系统的修复。在 Web3 的经济理念中,不可避免需要讨论“富人给穷人放贷的利与弊”,但讨论这个问题的前置条件是“社会中资产的公平配置”,我们需要一个良性发展的经济社会,那就意味着社会财富的生产与配置需要偏向正义的一方。Web3 的产权回归运动,是需要考虑社会经济的道德意义。我们试图通过产权回归运动,实现一种“机会均等”的分布式秩序的新经济未来,但是技术先行者不可避免会抢占某种数字资源配置的“技术特权”,例如 Crypto native 的巨鲸们。

 

No.31

早些年 IXO 的社区运营几乎就是 Web2 社群流量运营的模式,流量模式下的社区运营本质上是流量变现,持币用户本质就是炒股用户运营的思考,尤其是 TOKEN 证券化的金融操盘思维占据了主流地位,从思想层面让曾经的币圈在社区运营上走了弯路(个人认为),这也是我们为何应该警惕非 Crypto native 精英挂着 title,刚进入 web3 就秉持拿来主义经验套用在 Web3 说道,哪怕是旧世界的大佬也都应该警惕,在行业早期遵循原生路径是非常有必要的 。

 

No.32

其实我们保护的是一种合法利益的正当性隐私,黑客的隐私到底是不是隐私,其实还是可以保护黑客的隐私,因为保护隐私是 Crypto 一个坚定的核心路线,而当触碰了破坏合法利益的行为时,那么黑客的隐私就要从公平隐私网络当中除名,非正义的行为构成了隐私网络的正当性威胁。Crypto 明面上是全球自由市场经济,其实背后是技术与文化的政治经济。

跨链虽然脆弱,但这个路径还是对的,主链生态应如江河湖海,水络系统互相交织,构成整体性的生态环境。多链与跨链并行,有种像 DAG 式的结构。

 

No.33

数据溯源的金融价值是构建可信任的经济网络,因为我们相信,信用将造就了一个更加自由交流的市场经济。然而信用背后的哲学,往往代表着一种对客体的诚实性质诉求,而黑格尔却认为这种诚实是一个伪君子的体现,缺乏真正的自由,因为诚实是一种服从于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典型。“自由在于否定当下的伦理价值,在于通过不根据当前与将来的历史困境把自己藏身其中来克服个人个体性历史的要求”。因此,当我们对信用假寐的“诚实”价值观给予否定性批判时,本真性就浮现出来,这是 Web3 运动最核心的哲学价值观。

 

 No.34

产权运动回归既是空前的自由权利解放,但也会带来空前的狂欢后,虚假繁荣与精神空虚的伴随,进而导致 Web3 native 跌落狭隘的自我完善主义,这是古典文化的警惕与预言。本真性诞生于浪漫的个人主义,而又有别于个人主义,本真性具有积极自由的内在动机,而个人的独特性嵌套于背景的同一性,本真性的同一性通过承认与斗争而达成共识。正因为如此,才能为你所认可的价值,赋予共同价值诉求的权益关系。

我们必须重新塑造一套文化观念,这套文化观念构建了一个新的价值观框架,这个框架解决了个人与社会在价值认同上,合理兼容了价值诉求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权利自由是一个威力巨大的自由运动,这个自由的另一面是自决,自由与自决构成了 Web3 native 对数据权益的基本价值理念。自决性决定了个体行使权利的共同承认,而经济权重为代表的治理,在经济不平等的情况下,与共同承认形成了对立的冲突,违背 Web3 native 的产权回归的共同承认,经济权重的共同治理冲突正是长期阻碍 DAO 发展的重大难题。

 

No.35

声誉系统是文化权力的集体认同。

 

No.36

Web3 既不解决技术难题,且似乎又在以一种低效耗费的方式重新解决需求,甚至制造一些不能理解的需求。Web3 并不是为了解决需求,也不是创造需求,Web3 更多是在重构需求。以一种技术范式与价值理念,重构尽可能的需求,尽管存在泡沫,但合理的泡沫正是促进行业生命力的表征。和非行业的好朋友解释,应该以“重构”需求作为谈话的前置语境,如果被拐入到“解决”需求的前置语境,那就会造成认知背景的冲突。

 

No.37

对于 Web3 的讨论不能按照 Web2 迭代到 Web3 的思考路径,而是要基于 Crypto 的业务扩容与迭代,构建成 Web3 的基础雏形这样的一个思考路径。从技术社会的发展历史重新回顾与复盘,回到 2009 年比特币诞生的那一天,Web2 盛行的移动互联网仍在酝酿当中,Crypto 与 Web2 是同一时期孕育的产物,是早期互联网两条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所以,Web3 并不会完全淘汰 Web2,本就是两个遵循不同理念而发展的信息科技范式。Crypto-Web3-Metaverse 代表着一种数字社会的新范式,为个体提供得以真正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网络空间。

 

Metaverse

No.38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控制论”在现代自由乌托邦主义的结合下,诞生了目前赛博朋克模因主导的对 Metaverse 的文化认知。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成为数字人类而迁徙到元宇宙的世界。如果底层的技术支撑始终隐藏着的权力逻辑是由一种“宗教精神与资本主义”通过“控制论”的工程实现,那么,所谓的元宇宙多元文明构建就是建立在一个“单一文明系统”下的多元,而非从最基础的逻辑概念实现多元系统构建,从深层构建上,违背了元宇宙作为一个科技哲学概念的核心定义。Metaverse 既可以是人类集体文明的产物,也可以是人类个体的产物,更可以是原生虚拟人的产物,我们可以寄希望于 Metaverse 给我们带来更为美好的世界,但我们不必限定 Metaverse 按照设计好的或者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而发展,just let it go

 

No.39

商业模式,经济模型,文化系统,以后正经项目的“三合一”,这里指 DAO 和 Metaverse 相关概念的项目,Web3 工具类项目不需要。经济模型与文化系统如何融会贯通,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可作为切入,这里会涉及到对于货币权力的一种新的解读方式,这个方向值得重点研究,是必然的趋势。

 

No.40

做一名 Metaverse 的 philosophy native 似乎更有吸引力,我认为本真性是人类对抗异化的命运之战,这是 Web3 从哲学根源上的时代使命,而从政治经济的范畴,Web3 是产权回归的启蒙运动,Crypto 的加密思想保护了个人主体性的利益,为产权关系回归创造了必要的基础,Web3 的核心经济理念是个体与社会的权益经济体系,有别于 Crypto 的自由平等的多元货币理念,权益经济体系背后依赖于治理共识对价值的重新定义。

 

No.41

并不能因为更换了一个 FPF 头像就意味着因为从经济价值上验证了自己的某种身份认同,标志自身成为一个具有身份意义上的数字新物种。人类即将进化成为数字物种,这个物种不仅仅是数字人类,Avatar 也并不意味着一种身份认同的表征,而是要将 Avatar 放置在 metaverse 时代背景中,Avatar 可以是任何非人类的物种形态,根据自我的内在认知,决定我们以任何超验形式而存在。构建自我内在道德的同一性,以及具身认知的肯定性,FPF 才真正代表一种具有文化存在之链的真正身份意义。而目前的 FPF 作为 Avatar 的原始形态,更多是一种社交资本与商业品牌体现。

 

MEME

No.42

MEME,中文“模因”,是一种文化传递的基本单元。复制与模仿是 MEME 在社交媒体的主要传播方式。得益于西方宗 jiao 文化的传播背景,MEME 是比较符合西方文化下的理解语境,如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宗教 bu 道精神的结合,使得文化具有可进化的基本单元。但对于中文有文化语境上的隔阂感,这也是国内很多人难以理解 MEME 的原因,甚至对于“模因”这个概念也都比较陌生。NFT 是 MEME 的天然载体,因为 NFT 技术结构特征与 MEME 的文化结构特征,有着天然的契合度。中国文化是一个内生性的文化系统,情感特征是中国文化的 MEME,这点很难在 NFT 上建立契合度,反倒是 DAO 的 VIBE 有一定的可能性。

 

No.43

从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文化是一种人为建构的现象,文化作为 一张整体性的大网,嵌套了社会结构,文化符号,精神信仰,经济规律与道德法则等等,文化塑造了我们对言行举止与任何事物的意义上的共同认识。而正是文化意义上的共同认知,决定了我们的价值观取向。MEME 作为体现文化生命力的传播因子,附着于相似的文化符号,转化了隐喻、转喻,甚至是根隐喻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符号出现。韦伯说过“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的动物”,所以,文化意义是 MEME 母体,MEME 是文化意义之网开始编织的现象。

 

No.44

文化构建需要通过历史进行编织,而历史理论与叙事,才是真正决定了文化范式与文化表达的关键,例如 MEME 是一种文化性格的媒介体现,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而 Crypto MEME 裹挟的金融价值使得文化从内因发生被解读为外因功利模型,这也是文化 MEME 难以复制的原因。

 

No.45

当意识到 MEME 是结构主义视角下的一个概念时,那就意味着我们可以根据概念的定义逻辑,抽象提炼 MEME 的构成公式,MEME 的起源是文化因子,而这个文化因子必须置身于某个特别的文化背景 / 系统,因子是这个文化环境当中某个文化因素的【隐喻,转喻,根隐喻】,MEME 在传播表征上,具备【复制,模仿】两种功能,复制是从媒介载体到另一个媒介载体的表达,这是 mfers 的 MEME 主要体现方式,而模仿则是文化环境当中,存在相同的文化因素的隐喻,两者以一种共同的抽象符号实现了文化环境的跨越,这是 MEME 在传播中作为文化生命力的体现。所以,尝试将 MEME 公式化,即【文化因素的隐喻实现跨媒介的传播】

 

No.46

从表情包到宗教图腾,mfers 目前表现出一种极强的文化腐蚀力,从图像符号上看,mfers 是一种基于类 emoji 形态的文化图腾符号,权益上目前是使用权的完全开放,后续发展值得观察…

有几个特征值得长期关注

1,使用权完全开放自由

2,类 emoji 表情 MEME

3,多元文化腐蚀性

mfers 的文化内核,其主调是一种身份认同的消极自由主义,因此既不会是屌丝,也不是朋克,mfers 不会代表任何一个身份群体,但 mfers 又会是任何群体的某种身份认同的自由精神特征…

“摆烂,摸鱼,躺平”等消极网络现象背后的文化土壤,是消极自由主义与斯多葛生活主义的某想有机会结合,而 mfers 作为一种自带戏谑属性的网络符号,在当前的网络文化土壤中,似乎具有挺强的生长力。

但是,随着 mfers 的 floor price 的价值显现,有较大可能性因为其“文化腐蚀与自由开放”的特征被加以利用,例如引发宗教 /ZZ 等争议现象,所以,mfers 社区把自己玩砸的概率并不低,但文化精神不死,也许又会以新的形态出现。

 


推荐阅读
author-avatar
风语飘散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