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Ubuntu系统中安装配置KVM虚拟化环境

这个KVM跟控制台切换器之类的东西一点关系没有,KVM全称Kernel-basedVirtualMachine,是基于Linux核心的虚拟机。之前曾经写过基于XEN的虚拟化,最终linux世界还是没有选择XEN。KVM被正式导入Linux是在2007年的2.6.20核心上,以替代XEN,不过相对XEN来说,KV

这个KVM跟控制台切换器之类的东西一点关系没有,KVM全称Kernel-based Virtual Machine,是基于Linux核心的虚拟机。之前曾经写过基于XEN的虚拟化,最终linux世界还是没有选择XEN。KVM被正式导入Linux是在2007年的2.6.20核心上,以替代XEN,不过相对XEN来说,KVM要求CPU硬件上支持虚拟化技术,即Intel-vt或者AMD-v的支持。这对于2008年之后的机器来说几乎是标配的。对于这一个时期的CPU都一个劲的堆核心,内存也空前的便宜,硬盘也逐步到了320G起板的水平,可以大胆的玩虚拟机了!

再此之前,还是先确认系统的CPU是否支持虚拟化:
#egrep ‘(vmx|svm)’ /proc/cpuinfo

应该有返回,如果没有返回,且确认您的CPU支持虚拟化的话,建议去看看BIOS设置,大多数的主板都支持关闭此技术的。

还是以最常用的Ubuntu Server 做例子,desktop的可以直接apt-get install ubuntu-server之后,用server的核心启动。如果你全程参考本文,个人建议还是通过后一种方式来做,因为本文的过程需要X环境。

首先,设置好桥接,由于我使用的机器在远程,操作全部通过ssh,桥接的过程断开过网络。让机房重起数次之后,找到了最稳妥的方法,虽然也要断网,但好在会自己恢复。

#sudo apt-get install bridge-utils uml-utilities

#vi /etc/network/intefaces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auto tap0
iface tap0 inet manual
up ifconfig $IFACE 0.0.0.0 up
down ifconfig $IFACE down
tunctl_user root

auto br0
iface br0 inet static
bridge_ports eth0 tap0
address 192.168.1.3
netmask 255.255.255.0
network 192.168.1.0
broadcast 192.168.1.255
gateway 192.168.1.254

注意这个br0,我通过前端防火墙做的DMZ通道,所以设置了内网地址。主机通过这个ip访问。所有的虚拟主机也直接设置到192.168.1.0/24网段。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断网了,等待几分钟后网络恢复,直接ifconfig

br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2:0b:b1:f7:79:01
inet addr:192.168.1.3  Bcast:192.168.1.255  Mask:255.255.255.0
inet6 addr: fe80::b:b1ff:fef7:7901/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506941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73391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45469237 (45.4 MB)  TX bytes:654152049 (654.1 MB)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e4:1f:13:95:82:cf
inet6 addr: fe80::e61f:13ff:fe95:82cf/64 Scope:Link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1367878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541493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
RX bytes:689206805 (689.2 MB)  TX bytes:1062795975 (1.0 GB)
Memory:81a80000-81aa0000

eth0: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e4:1f:13:95:82:cf
inet addr:192.168.1.2  Bcast:0.0.0.0  Mask:0.0.0.0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Memory:81a80000-81aa0000

桥接成功!

相对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图形化的管理工具,命令行实在太痛苦

#apt-get install virt-manager libvirtd kvm libvirt-bin

看看是否安装成功

# ls /dev | grep kvm

直接用ssh通道执行gnome-session就可以连到远程桌面,执行系统工具里的“虚拟系统管理器”。添加连接中选择本地,QEMU/KVM。



然后建立新的虚拟主机,个人觉得这块跟用VM之类的工具没有什么区别了,直接跳过了。不过在第五步的时候,请将网卡设置为桥接设备,除非仅仅用于NAT方式联网。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跟我一样通过远程连接,直接打开主机的控制台的时候,键盘会不听使唤。这不是切换键盘设置可以搞定的问题,我尝试过不同的X客户端和操作系统,涵盖了windows mac linux,全都如此。只能认为是一个bug。我的最终解决方法是通过ssh通道,将远程主机的5900 VNC端口转接回本地,然后再通过vnc客户端连接本地才得以通过,键盘的问题得以解决。很傻,如果你有更好的方式,敬请赐教了!

照旧建立一个虚拟主机,我还是选择了Ubuntu Server 1110 64bit,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安装好之后,配置好了ssh。从此就可以直接抛弃vnc和宿主主机的X访问了。

在虚拟主机上安装定制的内核:

#apt-get install kernel-virtual

重起的速度那是嗖嗖的!直接lsmod发觉真的是定制内核,和标准的server内核比起来一点多余的没有:

root@www:~# lsmod
Module                  Size  Used by
psmouse                73882  0
serio_raw              13166  0
lp                     17799  0
parport                46562  1 lp
8139too                32177  0
8139cp                 27412  0

对比一下性能吧,还是那道题目的python原版,稍作优化:

虚拟机:

root@www:/home/litrin# python TimeCost.py
10240
Cost: 0.508388996124
root@www:/home/litrin# python TimeCost.py
10240
Cost: 0.507208108902
root@www:/home/litrin#

宿主机:

root@vserver:~# python TimeCost.py
10240
Cost: 4.35039806366
root@vserver:~# python TimeCost.py
10240
Cost: 4.35194683075

我开始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虚拟机的性能竟然强于宿主机。后来检查了python的版本才明白,宿主是py2.6而客户机是2.7,版本不同,性能有差距,但可以肯定的是,从这一点上来说虚拟化的性能损失不大。

最后一步,去掉虚拟机上不需要的东西,精简主义者!

这次就直接用宿主的命令行操作吧:

#virsh

virsh # list
Id Name                 State
———————————-
30 www.server110.com       running //我的虚拟主机名为www.server110.com,请注意!

virsh # edit www.server110.com

删掉vnc, pty, mouse, graphic

virsh # destroy www.server110.com

virsh # start www.server110.com

这里有一个问题也凸现,就是无法使用宿主机的reboot和halt命令,只能强行的destroy。

你同时还可以配合DHCP和主机克隆,大规模快速甚至自动化的架设多个虚拟机,本文不再探讨。

尽管现在“云”已经被用滥了,搞个虚拟机就敢号称云托管的大有人在。个人觉得其实对于少数几台主机的虚拟化来说,更多的是节约机房的托管费用和主机成本,这对于稍微大一点的项目并没有什么太多的优势。如果配合上open stack之类的故障平滑迁移技术才是虚拟化方案的终极利器。


推荐阅读
  • PyCharm下载与安装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从官方渠道下载并安装PyCharm集成开发环境(IDE),涵盖Windows、macOS和Linux系统,同时提供详细的安装步骤及配置建议。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一款用于自动化部署 Linux 服务的 Bash 脚本。该脚本不仅涵盖了基本的文件复制和目录创建,还处理了系统服务的配置和启动,确保在多种 Linux 发行版上都能顺利运行。 ... [详细]
  • 在Linux系统中配置并启动ActiveMQ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环境中安装和配置ActiveMQ,包括端口开放及防火墙设置。通过本文,您可以掌握完整的ActiveMQ部署流程,确保其在网络环境中正常运行。 ... [详细]
  • 在Ubuntu 16.04 LTS上配置Qt Creator开发环境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Ubuntu 16.04 LTS系统中安装和配置Qt Creator,涵盖了从下载到安装的全过程,并提供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 Linux 平台上安装和配置 PostgreSQL 数据库。通过访问官方资源并遵循特定的操作步骤,用户可以在不同发行版(如 Ubuntu 和 Red Hat)上顺利完成 PostgreSQL 的安装。 ... [详细]
  • 掌握远程执行Linux脚本和命令的技巧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Python的Paramiko库实现远程执行Linux脚本和命令,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这一实用技能。通过具体的示例和详尽的解释,让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pydoc工具的方法,并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命令行和浏览器查看Python内置函数的文档。此外,还提供了关于raw_input和open函数的具体用法和功能说明。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SSH协议使用Xshell远程连接到Ubuntu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确保Ubuntu系统已安装并配置好SSH服务器,并保证网络连通性。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在Linux Mint系统上搭建Rust开发环境,包括安装IntelliJ IDEA、Rust工具链及必要的插件。通过详细步骤,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 ... [详细]
  • 在Ubuntu 8.04中安装美观的Cairo-Dock桌面增强工具
    本文介绍如何在Ubuntu 8.04系统中安装和配置Cairo-Dock,这款桌面增强工具以其精美的界面和高效的功能备受用户青睐。文章将指导您通过简单的步骤完成安装,并提供一些实用的配置建议。 ... [详细]
  • 选择适合生产环境的Docker存储驱动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生产环境中选择合适的Docker存储驱动,并详细介绍不同Linux发行版下的配置方法。通过参考官方文档和兼容性矩阵,提供实用的操作指南。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预装Ubuntu系统的笔记本电脑上安装Windows 7。针对没有光驱的情况,提供了通过USB安装的具体方法,并解决了分区、驱动器无法识别等问题。 ... [详细]
  •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与文件传输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为嵌入式应用开发搭建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并提供了通过串口和网线两种方式将文件传输到开发板的具体步骤。适合Linux开发初学者参考。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为何相同的HTTP请求在两台不同操作系统(Windows与Ubuntu)的机器上会分别返回200 OK和429 Too Many Requests的状态码。我们将分析代码、环境差异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 [详细]
  • Python 工具推荐 | PyHubWeekly 第二十一期:提升命令行体验的五大工具
    本期 PyHubWeekly 为大家精选了 GitHub 上五个优秀的 Python 工具,涵盖金融数据可视化、终端美化、国际化支持、图像增强和远程 Shell 环境配置。欢迎关注并参与项目。 ... [详细]
author-avatar
灵11135_748_744_769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