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厂鸿海,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富士康,花了9100万美元,收购旺宏电子位于台湾新竹的一家6英寸晶圆厂,用来生产碳化硅(SiC)晶圆。大家都知道,晶圆是用来生产芯片的。有了这个碳化硅晶圆,就能够组装碳化硅功率模块(芯片),用在主逆变器的控制上。那么,这个主逆变器是干什么的呢?其实就是把电动汽车电池组的直流电转换成三相交流电,给汽车提供动力。
之前,大部分电动车的主逆变器用的都是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芯片)模块,将两个或以上的IGBT芯片和快恢复二极管芯片(FRD)贴片到DBC板上,然后进行封装。其中的FRD,均以硅作为主要材料。
2018年特斯拉另辟蹊径,在交付的Model 3中,首次将IGBT模块换成了碳化硅模块。
特斯拉之所以要这么干,原因也很简单:碳化硅属于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自己明显的优点。在相同功率等级下,碳化硅模块的封装尺寸明显小于硅模块,开关损耗降低了75%;在相同的封装下,碳化硅模块具备更高的电流输出能力,能够达到更高的功率。
很多业界人士一开始看不明白,因为当时碳化硅模块的采购成本要比已经量产多年的IGBT模块贵不少。后来才发现,特斯拉是从TCO(总体拥有成本)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的:
主逆变器功率器件由 IGBT 替换成碳化硅之后,采购成本确实上升了将近1500元,但是却带来了整车效率的提升,导致电池装机量的下降,从电池端把成本又省回来了。例如,80 度电的中高端纯电车型,按照5%的效率提升,可节省约4度电池装机量。按照目前三元锂电的成本,电池端就可以节省4000元。里外里这么一算账,单车成本反而下降了不少。
而且,如果碳化硅模块成为了主流配置,由于规模效应,价格自然也会降下来,甚至降到与目前主流IGBT同样的水平。
此后,尝到了甜头的特斯拉,将碳化硅模块从一款Model 3,逐渐推广到了旗下的其他车型,实现了全线产品覆盖。
如今,别的电动车厂也都醒过味来,纷纷开始装备碳化硅模块。2020年7月上市的比亚迪“汉”四驱高性能版上,专门搭载了比亚迪自主研发、制造的碳化硅模块;美国电动车厂商Lucid,也在发布的首款车Lucid Air上搭载碳化硅模块的主逆变器。此外,现代、奥迪、大众、奔驰和通用等传统汽车大厂,也都在加紧研发碳化硅的解决方案。
需求的突然上升,进一步造成了碳化硅供应链的全球性短缺。要知道,以目前的状况,一片碳化硅晶圆也就装备两台电动汽车。也就是说,以目前全球碳化硅晶圆60万片的年产能,最多也就能够满足120万辆电动汽车的需求。
再看特斯拉。2020年,特斯拉全球交付了将近50万辆电动汽车;今年上半年的交付量已经达到了38.6万辆,预计全年的交付量至少是75万辆。也就是说,目前全球碳化硅晶圆的产能,满足了特斯拉之后,也就没剩下多少了。
那么,全球碳化硅晶圆主要都有哪些玩家呢?2020上半年,按照出货量计算,美国CREE占据了全球45%的市场份额,日本罗姆的子公司SiCrystal占据20%,II-VI占13%;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还比较低,其中天科合达占到了5.3%,山东天岳则为2.6%。
再看碳化硅晶圆下游的碳化硅模块。最早拿到特斯拉订单的ST(意法半导体),市场份额也是一马当先;其次是随后拿到特斯拉订单的英飞凌。目前,欧洲芯片厂商的优势比较明显。
鸿海在这个时候杀进来,也许会搅动整个市场的格局。根据鸿海自己的预计,到2024年,收购的新竹工厂将能够形成18万片碳化硅晶圆的年产能,这也相当于目前全球产能的30%了,将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非常看好并积极杀入电动汽车领域的鸿海,已经不满足于像手机领域那样,做个安静的代工商,而是要做“电动汽车的安卓”。为此,鸿海不仅广招合作伙伴,组建了电动汽车行业声势浩大的MIH联盟,自身也会打造垂直整合的解决方案能力。由此,有了碳化硅晶圆的制造能力只是第一步,鸿海势必还会打造碳化硅芯片/模块的完整能力。
由此可见,碳化硅这种新材料,未来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实际上,不仅仅是碳化硅,像氮化镓(GaN)、氧化锌(ZnO)等其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同样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前,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上,咱们国家的产业发展水平落后太多,如今仍在奋力追赶;未来,希望咱们的学术界、产业界能够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上尽快发力,早日追上国际先进水平。
如果希望与老冀有更多交流,请扫码或直接加老冀个人微信:jiyongqing,与老冀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