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十年“云海”弄潮今领“智算”风骚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正是浪潮云海OS今天的写照。2020年,虽然有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等在内的纷纷扰扰,但

点击上方关注我们!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正是浪潮云海OS今天的写照。

2020年,虽然有包括新冠肺炎疫情等在内的纷纷扰扰,但我们也看到了像“新基建”“上云用数赋智”等促进产业和行业发展的巨大利好。作为“新基建”的基石,云计算正逐步走入“深水区”。

1

十年,OpenStack初心不改

2020年,OpenStack项目诞生十周年。OpenStack自身的进化史正是云计算落地的一部应用史。OpenStack还是私有云事实上的标准。许多中国用户认识云、构建云和应用云始终跟随着OpenStack前进的脚步。从某种程度上说,OpenStack是云计算应用的启蒙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虽然近两年,有一些厂商在OpenStack领域进进出出,但这些都属于厂商的个体商业行为,实际上并没有太大影响到OpenStack的持续向前演进。相反,我们看到了OpenStack新的闪光点,从开源云到开源基础架构,OpenStack正不断拓展技术和产业生态,让自己保持活力和更长久的生命力。

就在2020年5月,OpenStack社区发布了最新的第21个版本——Ussuri(以下简称U版本),作为OpenStack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浪潮在U版本的五项社区贡献位居中国第一,同时在代码提交数(Commits)、完成蓝图数(Completed Blueprints)和起草蓝图数(Drafted Blueprints)三项关键指标中都跻身全球前八。

浪潮云海十年磨一剑,成绩斐然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在某些细分领域领跑,中国用户在云计算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涌现出一批领先的云计算供应商,浪潮便是其中的代表。

说到浪潮在云计算领域的耕耘和探索,还真是与OpenStack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在策略和目标上高度相似:以“开源”为核心,始终秉承“技术融合与生态开放”的原则,从技术、方案和服务多个维度,不断推动云的落地和应用。随着OpenStack逐步成为私有云行业标准,浪潮云海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

2

十年,浪潮云海三步跨越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十年前OpenStack项目诞生,同样也是十年前,浪潮正式发布云海战略,并以行业云为开端和切入,开始了弄潮“云海”的十年。

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浪潮在云计算领域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如果将这十年按时间顺序划分一下阶段,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浪潮云海持续创新,打造硬核实力

第一阶段,从2010年到2014年,这是浪潮云海的起步期。在2010年云海战略发布后,产品云化立刻被提上了日程,从2011年云海OS V1.0诞生开始,云海OS以几乎每年一个新版本的速度迭代,直到2013年云海OS V3.0发布。在这期间,浪潮云海其实一直在“自力更生,苦练内功”。从云海OS V1.0只是一个基于虚拟化并具备一定管理功能的平台系统起步,云海OS不断完善自身的功能,这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当时,OpenStack虽然已经诞生,但浪潮云海OS与OpenStack之间并无交集。

第二阶段,从2015年到2016年,这是浪潮云海的成长期。在这短短两年时间里,浪潮云海进入了快速成长期,也因为在这一时期与OpenStack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为以后的脱胎换骨埋下了伏笔。2014年,浪潮做出了一项现在看来是改变其云业务命运的决定,正式加入OpenStack基金会,以云计算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身份,致力于推动云计算和OpenStack在中国的应用落地。

2015年,基于OpenStack架构的云操作系统云海OS V4.0版本的推出对于浪潮云计算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转折。兼容OpenStack,提供自动化运维,以及跨数据中心的管理,让云海OS看起来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云操作系统。同年,浪潮还启动了面向云计算生态的“云图计划”。“技术+生态”两条腿走路,让浪潮云海不仅走得更快,而且更稳当。

2016年,云海OS升级到了V4.5,它与OpenStack进一步融合,并在软件定义计算、软件定义存储、云环境安全审计、自动化运维、混合云,以及容器支持等方面得到了增强。不过除了产品的更新以外,更让浪潮感到骄傲的是,它在这一年获得了OpenStack基金会金牌会员的身份。这意味着浪潮在OpenStack全球开源社区得到了进一步认可,也赢得了更多话语权。

在起步期,浪潮靠艰苦奋斗,为云海OS争得了一席之地。在进入成长期后,浪潮云海OS自主研发、攻艰克难的原则没有变,改变的是浪潮云海与国际接轨,以开源和生态为加速器,实现了第一次跨越式发展。在这一阶段,浪潮云海OS与OpenStack实现了底层的融合,为其后的长期技术演进定下了基调。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生态,浪潮云海OS的底气更足了,这为其后步入成熟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从2017年到2019年,这是浪潮云海的成熟期。从2017年的云海OS V5.0到2018年的云海OS V5.5,再到2019年浪潮云海平台的发布,随着与OpenStack进一步深度融合,并不断引入新的更加强大的功能,浪潮云海OS成了名副其实的云核心,也是浪潮整个计算平台的“定海神针”。

树立能力标杆,打造最佳产品/技术平台:

2019年9月,云海OS完成了基于OpenStack Rocky版本的全球最大规模单一集群实践,验证了大规模条件下平台在高可用、高性能和高效率方面的表现。这一测试也奠定了OpenStack在大规模单一集群领域建立起科学评估的参考基线。此外,浪潮还携手英特尔共同发布基于500节点的大规模单一集群测试技术白皮书;

2019年9月, 云海OS获得全球数据分析机构GlobalData的“Very Strong”评级,这是目前全球同类产品能够取得的最高评级。截至目前,全球仅有VMWare、IBM、HPE等6款云产品获得相同评级,证明浪潮云海OS的整体性能已达世界领先水平;

2020年4月,SPEC(国际标准性能评测组织)公布了最新一批Cloud IaaS 2018测试成绩,浪潮云海OS创造了新的最高纪录,全部四项关键指标均获得第一,成为全球性能、扩展性等综合性技术水平领先的云平台软件。

浪潮云海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它不仅在技术和产品上更加稳定可靠,而且有了更好的大局观,以标准化促进规模化的商业应用,树立更多的样板客户,助推云计算走向行业应用的纵深。

3

新突破 新起点

十年,浪潮云海OS完成了从诞生、成长到蜕变,并步入了成熟期。2020年应该是浪潮在云计算领域实现全面领跑的新开端。

从外部市场环境来分析,“新基建”浪潮的兴起,对企业大规模上云、用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过来,不断夯实云底座又可以为“新基建”项目的落地保驾护航。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虽然让很多行业遭受了冲击,但反过来又加速了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线上应用的发展,而这些都需要坚固的云后台。总之,外部环境和应用需求的变化证明,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这对于浪潮云海来说是又一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十年来的实践、沉淀和突破,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浪潮云海的未来有更多可能性。从市场份额上看,CCID的数据显示,浪潮连续两年取得中国OpenStack市场年度占有率第一的成绩;在IDC的报告中,浪潮云海在OpenStack中国市场增速第一。从应用覆盖上看,浪潮云海覆盖的服务器节点超过30万,服务的用户数超过8500家。从行业拓展来看,在广电行业,浪潮云海搭建了单集群规模亚洲第一的两地三中心,包含1500多个节点;在金融行业,浪潮云海支撑着国内最大的开放生产云平台,上面运行着超过60个核心业务,单集群包含600个节点,总节点数超过2000个;在数字政府、政务、教育等行业和领域,浪潮云海同样斩获颇多。综上所述,浪潮云海的整体实力越来越雄厚。

从技术和产品的角度看,浪潮云海OS与OpenStack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最新的OpenStack U版本持续改进了核心基础设施层的可靠性,强化了安全性和数据加密,同时拓展了通用性以支持新兴用例。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型工作负载大量涌现,OpenStack在支持多样化的工作负载、裸金属、容器等方面让人刮目相看。OpenStack旗下的多个开源项目保证了开源基础架构的强大、安全可靠和灵活性。而这也正是浪潮云海OS努力的方向。

就在前不久举行的IPF2020(浪潮云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上,浪潮发布了云海OS 5.8版本,在底层方面加强了对虚拟化资源管理,特别是对Nova、Cinder、Cyborg、Neutron、Manila等核心模块进行优化,完成了大量Commit和Bug修复,7个BP/SPEC申请也位居中国第一。此外,5.8版本还提供了强大的多云融合能力,实现了多数据中心、多厂商技术的统一支持,可以跨地域进行业务部署和管理,并兼容各种不同的处理器、虚拟化技术,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部署,同时还可提供云边协同的一体化部署方案。

来自开源却又高于开源,这是像浪潮这样致力于推动开源云计算发展的厂商们共同的心声。浪潮云海与OpenStack之间的关系就像是两个武林高手在切磋,通过不断的交互、学习,共同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4

智算中心的“神经中枢”

之所以说2020年是浪潮云海前进的新开端,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在IPF2020大会上,浪潮提出 “智算中心”将成为智慧时代经济社会运行所必须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构建智算中心的“中枢神经系统”,云海OS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同时也有了更多用武之地。

云海OS,构建智算中心的“神经中枢”

以前,我们可能主要从技术架构的角度来看待云海OS的发展,但是现在,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业务和应用的角度审视和思考云海OS的发展。智算中心顾名思义,大数据、AI等成了新生产力的催化剂。因此,计算平台的发展必须跟上。

以5.8版本为例,加大对大数据、AI类创新业务支持,以融合架构计算系统为平台,以数据为资源,能够以强大算力驱动AI模型,对数据进行深度加工,源源不断产生各种智慧计算服务,实现算力资源在智算中心内部以及多个智算中心之间的灵活调配,满足智算中心集约高效的建设要求,实现云、数、智的融合。

云海OS的核心组件,包括InCloud Manager、InCloud OpenStack、InCloud K8S、和InCloud Sphere等,通过持续演进,凝聚成更加强大的支持多样化应用场景的云平台,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企业用户对虚拟资源池、私有云构建,以及跨云、多数据中心的管理需求,同时兼顾传统业务应用和云原生应用。也只有这样的云海OS才能成为智算中心的中流砥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云报

云报

小编微信:Taogebj

联系邮箱:15327768@qq.com


推荐阅读
  • TiDB | TiDB在5A级物流企业核心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TiDB在5A级物流企业核心系统的应用与实践前言一、业务背景科捷物流概况神州金库简介二、现状与挑战神州金库现有技术体系业务挑战应对方案三、TiDB解决方案测试迁移收益问题四、说在最 ... [详细]
  • 云原生应用最佳开发实践之十二原则(12factor)
    目录简介一、基准代码二、依赖三、配置四、后端配置五、构建、发布、运行六、进程七、端口绑定八、并发九、易处理十、开发与线上环境等价十一、日志十二、进程管理当 ... [详细]
  • 云原生边缘计算之KubeEdge简介及功能特点
    本文介绍了云原生边缘计算中的KubeEdge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开源系统,用于将容器化应用程序编排功能扩展到Edge的主机。它基于Kubernetes构建,并为网络应用程序提供基础架构支持。同时,KubeEdge具有离线模式、基于Kubernetes的节点、群集、应用程序和设备管理、资源优化等特点。此外,KubeEdge还支持跨平台工作,在私有、公共和混合云中都可以运行。同时,KubeEdge还提供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管道引擎的支持。最后,本文还介绍了KubeEdge系统生成证书的方法。 ... [详细]
  • GAMETECH腾讯云游戏行业技术沙龙成都站圆满落幕
    11月13日,由腾讯云主办、游戏茶馆协办的2020年首场GAME-TECH腾讯云游戏行业技术沙龙在成都圆满落幕。本次沙龙邀请了腾讯云游戏行业解决方案总监宋永周、腾讯云游戏行业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曾梓恩、腾讯云游戏行业高级产品架构师郑晓曦、腾讯云游戏行业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温球良和天美L1(王者荣耀)服务器技术副总监杨光,为参会同行们带来了干货满满的技术建议。本文介绍了腾讯云游戏云的优势和为不同游戏研运场景提供的服务。腾讯云在中国游戏云服务市场领跑,成为众多游戏开发者的合作伙伴。 ... [详细]
  • 浏览器中的异常检测算法及其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在浏览器中进行异常检测的算法,包括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并探讨了异常检测在深度学习中的应用。异常检测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卡欺诈、企业安全领域的非法入侵、IT运维中的设备维护时间点预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通过使用TensorFlow.js进行异常检测,可以实现对单变量和多变量异常的检测。统计学方法通过估计数据的分布概率来计算数据点的异常概率,而机器学习方法则通过训练数据来建立异常检测模型。 ... [详细]
  • 从高级程序员到CTO的4次能力跃迁!如何选择适合的技术负责人?
    本文讲解了从高级程序员到CTO的4次能力跃迁,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技术负责人。在初创期、发展期、成熟期的每个阶段,创业公司需要不同级别的技术负责人来实现复杂功能、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交付效率和质量。高级程序员的职责是实现复杂功能、编写核心代码、处理线上bug、解决技术难题。而技术经理则需要提高交付效率和质量。 ... [详细]
  • 背景应用安全领域,各类攻击长久以来都危害着互联网上的应用,在web应用安全风险中,各类注入、跨站等攻击仍然占据着较前的位置。WAF(Web应用防火墙)正是为防御和阻断这类攻击而存在 ... [详细]
  • {moduleinfo:{card_count:[{count_phone:1,count:1}],search_count:[{count_phone:4 ... [详细]
  • 携手生态伙伴,希捷发布银河X16数据存储方案
    2019年6月26日,希捷科技在北京举办“容海量数据筑云之基石”——2019希捷科技企业级生态合作伙伴沟通会暨银河ExosX16新品发布会。在本次发布会上࿰ ... [详细]
  • 寻求更强大的身份和访问管理(IAM)平台的企业正在转向云,并接受身份即服务(IDaaS)的灵活性。要为IAM选择正确的场外解决方案,业务管理人员和IT专业人员必须在实施之前评估安全 ... [详细]
  • BPM是什么软件?1、BPM是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的简称,译为业务流程管理,它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 ... [详细]
  • 在重复造轮子的情况下用ProxyServlet反向代理来减少工作量
    像不少公司内部不同团队都会自己研发自己工具产品,当各个产品逐渐成熟,到达了一定的发展瓶颈,同时每个产品都有着自己的入口,用户 ... [详细]
  • 从Oracle安全移植到国产达梦数据库的DBA实践与攻略
    随着我国对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技术的重视,国产数据库在党政机关、军队和大型央企等行业中得到了快速应用。本文介绍了如何降低从Oracle到国产达梦数据库的技术门槛,保障用户现有业务系统投资。具体包括分析待移植系统、确定移植对象、数据迁移、PL/SQL移植、校验移植结果以及应用系统的测试和优化等步骤。同时提供了移植攻略,包括待移植系统分析和准备移植环境的方法。通过本文的实践与攻略,DBA可以更好地完成Oracle安全移植到国产达梦数据库的工作。 ... [详细]
  • ShiftLeft:将静态防护与运行时防护结合的持续性安全防护解决方案
    ShiftLeft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将应用的静态防护和运行时防护与应用开发自动化工作流相结合以提升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安全性的公司。传统的安全防护方式存在误报率高、人工成本高、耗时长等问题,而ShiftLeft提供的持续性安全防护解决方案能够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将下一代静态代码分析与应用开发自动化工作流中涉及的安全工具相结合,ShiftLeft帮助企业实现DevSecOps的安全部分,提供高效、准确的安全能力。 ... [详细]
  • 开足马力“拼经济” 闯出崭新“精气神”
    开足马力“拼经济” 闯出崭新“精气神” ... [详细]
author-avatar
电信学院团总支沈天宇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