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拉格mi_716 | 来源:互联网 | 2024-12-12 14:05
本文由蕤内撰写,明亮公司出品,探讨了日本零售业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现状与挑战。文章基于与两位在日本的投资人的深入对话,分析了日本零售业为何仍然依赖传统的POS机系统,以及中日两国在品牌建设和数字化营销上的差异。
明亮公司近期邀请了两位在日本的投资人——启承资本研究员片矢东滋郎(东子)和Z Holdings投资人李路成(Luke),共同探讨了日本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及新消费趋势。两位嘉宾在消费市场和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
在讨论中,东子指出,中国新品牌的崛起主要依赖于‘卖货逻辑’,而随着市场的成熟,品牌需要更加注重自身的价值主张和故事讲述。相比之下,日本的消费者同样对快速迭代的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日本市场更加强调线下的选址和人流转化,而非线上流量。
关于日本零售业数字化的挑战,东子认为,日本现有的POS数字化系统过于成熟,这反而成为了一种阻碍。例如,NEC和7-11开发的POS数据分析系统,虽然在便利店的兴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了数字化转型的难度增加。尽管日本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数字转型(DX),但在实际应用层面,与中国的差距依然显著。
Luke补充道,日本的创业公司在面对大型平台的竞争时,往往难以脱颖而出,因此更多地关注生产端的创新,如为意见领袖提供服装设计和生产的支持。此外,LINE作为日本最普及的通讯软件,已成为品牌进行数字营销的重要工具,其功能类似于中国的微信公众号,但更侧重于客户关系管理(CRM)。
在谈及中国和日本零售业POS数字化的主要差异时,东子和Luke一致认为,中国的数字化程度更高,数据整合和分析更为全面。而在日本,由于数据孤岛的存在,各环节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应用相对有限。例如,日本的POS数据通常是孤立的,支付服务提供商无法获取具体的销售信息,这限制了数据在商品开发、运输和销售中的应用。
最后,关于日本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机会,东子认为,日本品牌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必须深入了解中国市场,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需求。而Luke则指出,日本品牌在中国的成功案例多集中在满足主流市场需求的产品上,个性化和小众化产品虽然有市场,但增长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