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驱动开发基础ARM基础

SOC:片内系统(一颗芯片内包括CPU存储)CPU:运算器控制器嵌入式特点:专用多核处理器:SMP&#x
SOC:片内系统(一颗芯片内包括CPU+存储...)



CPU:运算器+控制器



嵌入式特点:专用



多核处理器:SMP(对称多核处理器)、FPGA+ARM(非对称多核)、AMP(非对称)



交叉编译工具链:(表示基于对应设备运行环境的)编译器、链接器、汇编器...



地址总线、数据总线:CPU通过地址总线寻址,通过数据总线和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其中,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CPU的寻址范围,数据总线的位数决定了单次通信能交换的信息数量。最后,总线的速度决定了CPU和外设互换信息的速度(高速总线、低速总线)



机器指令:机器码(1010...的排列组合,在设计CPU时定义)



汇编语言:汇编语言就是CPU内部机器指令集的助记符(MOV : 01000101),不同CPU的机器指令集设计不同,所以汇编程序不能再CPU之间移植。汇编语言可以充分发挥CPU设计特点,效率是最高的



CISC:复杂指令集,指令集种类非常多,用尽量少的指令完成一件事(intel一直用的CISC)



RISC:精简指令集,只提供基本功能指令集;CPU的设计变简单了,但是编译器的设计变难了。



内存:RAM,内部存储器,程序运行的场所,(DRAM、SRAM、DDR...);SRAM(容量小、价格高、优点不需要初始化);DRAM(容量大、价格低、缺点是需要上电初始化)



外存:ROM,外部存储器,用来存储东西的(flash、u盘...)



内存和外存区别:CPU接内存和外存的连接方式不同,内存需要直接地址访问,就是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方式访问(访问速度快,随机访问);外存是通过CPU的外存接口来连接(好处是不占用CPU的地址总线,坏处是访问速度慢)



I/O:输入输出设备,访问外部设备接口



冯诺依曼结构、哈佛结构:一个是数据和程序放在一起(intel)、一个是程序和数据分开放(单片机和嵌入式),个人认为,哈佛结构更好,安全。



地址映射:CPU的地址总线在CPU设计的时候就已经设计好了的(ARM做的,它预留了很多,给厂商自己分配),还有一部分是预留的,可以自由发挥,一般用作通用内存等



Norflash:总线方式访问,可以直接接到地址总线上,小,贵,可靠,不易丢



NandFlash:容易产生坏块,需要软件处理,不能直接通过总线式访问,需要上电后进行一些初始化操作,然后通过时序接口读写。



一般PC机:很小容量BIOS(NorFlash)+很大容量的硬盘(类似NandFlash)+大容量DRAM;

一般单片机:很小容量NorFlash+很小容量SRAM

嵌入式:SOC内置的SRAM+外接大容量Nand+外接大容量DRAM



eMMC:(embeded MMC)本身自带坏块处理等,目前手机等大容量用的都是eMMC。



oneNAND:三星出的一种NAND



SATA硬盘:机械式访问、磁存储原理、成本低、SATA是接口



为什么嵌入式设备启动方式这么复杂?

这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后妥协的结果。

首先,需要先介绍一下NandFlash(容量大、存储快、便宜、需要初始化才能使用)、NorFlash(容量小、存储慢、贵、CPU可以直接通过总线式访问不需要初始化)、DRAM(动态内存、容量大、便宜、需要初始化)、SRAM(容量小、贵、可以直接使用)

嵌入式设备的配置大部分是大容量的外存NandFlash+大容量的DDR,这种配置是不可能将板子启动的,因为它们都需要上电进行初始化后才能工作,而CPU又必须要读取到程序才能执行初始化操作,等于死锁。因此,大牛们设计出了一种方式,他们在片内增加了一小段NorFlash,并将程序放到这一块,板卡上电后会自动的从这一块读取bootloader,bootloader的内容则是初始化DRAM、NandFlash等,然后再将NandFlash中的内核镜像读取到DDR中运行。

可能有人会疑惑,那为什么不能直接把内核镜像放到NorFlash中去呢?上电就能直接启动系统了,原因是因为贵啊,NorFlash成本太大了,要控制成本,所以才有了这种方案,绕了一圈,就是为了省钱!



ARM编程模式、工作模式:Thumb指令集,ARM指令集,Thumb2指令集;7种工作模式



CPU异常处理流程:拷贝CPSR到对应模式下的SPSR并重新设置CPSR,保存返回地址到lr,设置pc为相应的异常向量表入口;返回时,从SPSR恢复CPSR,从lr恢复pc。恍然大悟!



ARM总共有37个寄存器,但每种模式下最多能看到18个寄存器。其他寄存器只能在特定模式下才能看到,叫做影子寄存器(P13,P14,SPSR)



指令、伪指令:指令就是cpu执行的机器码的助记符;伪指令是编译器提供的,在编译的过程中间起作用,编译完成后就没有作用了,并不会生成机器码。



ARM采用RISC架构,CPU不能直接读取内存,必须先将内存中内容加载到CPU中通用寄存器中才能被CPU处理。



eor(逻辑异或);bic(位清除指令);tst(测试特定位是否为0);mrs(读CPSR到寄存器);msr(将寄存器中的值写到CPSR);bx(跳转同时切换至ARM模式);mrc(读取cp15到寄存器);mcr(将寄存器中的数据写到cp15);



.global(添加外部链接属性);.section(指定段为代码段 );.align(字节对齐)


栈:C语言中的局部变量都是放栈里面的,ARM通常使用满减栈(因为ATPCS规定)满减栈、满增栈、空减栈、空增栈:满栈(进栈,先移动指针再存;出栈,先出数据再移动指针)

cache:cache叫高速缓存;cache的存在是因为寄存器和DDR的速度差价太大了,不能满足CPU需要,所以没有cache会拉低整个系统的整体速度;Icache(用来缓存指令,那CPU运行指令的边上几句指令缓存到cache,),Dcache(用来缓存数据)

位置无关编码(汇编源文件被编码成二进制可执行程序试编码方式和位置(内存地址)无关);位置有关编码(汇编源文件被编码成二进制可执行程序试编码方式和位置(内存地址)有关)

代码重定位(只需重定位代码段和数据段):做这件事情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想让镜像在某一个地址运行,但实际镜像并不在那块地址,那就需要用到代码重定位将镜像搬运到我们想要的那块内存地址上(此时整个内存地址中就有两个镜像),然后再用跳转指令跳到那块地址上运行。
其实!更多的时候,代码重定位的作用是这样的:在soc内部通常都有一个iRAM,这个片内内存非常小,只有几十k(因为很贵),而我们常用的bootloader镜像远比这个大,没法把整个镜像放到iRAM中运行,因此大牛们设计了一种方式,他们先将bootloader的一部分拿到iRAM中运行,这一部分功能就是初始化Flash,初始化DDR,再将Flash中的bootloader镜像全部搬运到DDR中,再跳转到DDR中运行完整的bootloader。

adr指令用于加载运行时的地址;ldr指令用于加载链接地址

bss段在汇编代码处被清零。

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
DDR:是SDRAM的升级版,双倍速SDRAM。DDR还有好多代,DDR1,DDR2...


推荐阅读
  • 配置Windows操作系统以确保DAW(数字音频工作站)硬件和软件的高效运行可能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沮丧的过程。本文提供了一系列专业建议,帮助你优化Windows系统,确保录音和音频处理的流畅性。 ... [详细]
  • 基于KVM的SRIOV直通配置及性能测试
    SRIOV介绍、VF直通配置,以及包转发率性能测试小慢哥的原创文章,欢迎转载目录?1.SRIOV介绍?2.环境说明?3.开启SRIOV?4.生成VF?5.VF ... [详细]
  • 优化ListView性能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多种技术手段优化ListView的性能,包括视图复用、ViewHolder模式、分批加载数据、图片优化及内存管理等。这些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应用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 [详细]
  • 本文将介绍如何编写一些有趣的VBScript脚本,这些脚本可以在朋友之间进行无害的恶作剧。通过简单的代码示例,帮助您了解VBScript的基本语法和功能。 ... [详细]
  • 1:有如下一段程序:packagea.b.c;publicclassTest{privatestaticinti0;publicintgetNext(){return ... [详细]
  • 深入理解 SQL 视图、存储过程与事务
    本文详细介绍了SQL中的视图、存储过程和事务的概念及应用。视图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数据查询方式,存储过程则封装了复杂的SQL逻辑,而事务确保了数据库操作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 [详细]
  • 深入理解Java中的volatile、内存屏障与CPU指令
    本文详细探讨了Java中volatile关键字的作用机制,以及其与内存屏障和CPU指令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示例和专业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多线程编程中的同步问题。 ... [详细]
  • 深入解析TCP/IP五层协议
    本文详细介绍了TCP/IP五层协议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每层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将被逐一解释,帮助读者理解互联网通信的原理。此外,还特别讨论了UDP和TCP协议的特点以及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过程。 ... [详细]
  • 探索电路与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本文回顾了电路与系统的发展历程,从电的早期发现到现代电子器件的应用。文章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和关键发明,还探讨了这一学科对计算机、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领域的深远影响。 ... [详细]
  • 使用Numpy实现无外部库依赖的双线性插值图像缩放
    本文介绍如何仅使用Numpy库,通过双线性插值方法实现图像的高效缩放,避免了对OpenCV等图像处理库的依赖。文中详细解释了算法原理,并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Docker的安全基准
    nsitionalENhttp:www.w3.orgTRxhtml1DTDxhtml1-transitional.dtd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解决在 IIS 环境下 PHP 页面无法找到的问题。主要步骤包括配置 Internet 信息服务管理器中的 ISAPI 扩展和 Active Server Pages 设置,确保 PHP 脚本能够正常运行。 ... [详细]
  • Python 异步编程:深入理解 asyncio 库(上)
    本文介绍了 Python 3.4 版本引入的标准库 asyncio,该库为异步 IO 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我们将探讨为什么需要 asyncio,以及它如何简化并发编程的复杂性,并详细介绍其核心概念和使用方法。 ... [详细]
  • 本题探讨了一种字符串变换方法,旨在判断两个给定的字符串是否可以通过特定的字母替换和位置交换操作相互转换。核心在于找到这些变换中的不变量,从而确定转换的可能性。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上安装和配置Smokeping,以实现对网络链路质量的实时监控。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必要的依赖包安装,确保用户能够顺利完成部署并优化其网络性能监控。 ... [详细]
author-avatar
非徒雨思_184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