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华为3108raid安linux,华为服务器RAID卡配置SR430LSISAS3108(EFI/UEFI模式)

SR430C-MSR430C卡LSISAS3108芯片EFIUEFI模式配置指南初始配置(EFIUEFI模式)BIOS中“BootType”设置为“EFIBootType”模式时&

SR430C-M/ SR430C 卡 LSISAS3108 芯片 EFI/UEFI 模式 配置指南

初始配置(EFI/UEFI模式)

BIOS中“Boot Type”设置为“EFI Boot Type”模式时,打开的管理界面如下所述。

文档中描述的关于LSI SAS3108的所有配置,都需要重启服务器进入配置界面进行操作。若需要在操作系统运行过程中监测RAID状态、获取配置信息,可在操作系统下使用“StorCLI”命令行工具。

如果服务器已经在Legacy或者UEFI模式下安装OS,切换启动方式后将无法进入操作系统,需要切换为安装时的启动方式再进入,如操作系统需要重装,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UEFI 或Legacy模式安装OS。

当服务器配置了较多的可启动设备时,在Legacy模式下可能出现部分设备无法正常启动,建议使用UEFI模式启动,UEFI模式较Legacy模式可以支持更多可启动设备;如需要使用Legacy模式,建议根据实际业务场景禁用串口重定向或网卡PXE等,确保操作系统可以正常启动。

登录管理界面(BIOS版本为V658及以上)

对系统的影响

进入配置管理界面需要重启服务器,会导致服务器业务中断。

操作步骤

配置“UEFI Boot”模式。

登录LSI SAS3108管理界面。

重启过程中,当出现图7-35所示界面时,按“Delete”。

弹出密码输入框。

BIOS启动界面

359dd6219744de4afe939f8efafd0bcd.png

V5系列服务器BIOS默认密码为“Admin@9000”。

输入密码并按“Enter”。

Front Page界面

068d7ca017e773b92ea0d1de60b403a0.png

选择“Device Manager”并按“Enter”。

Device Manager界面

ba0c0a366bfc3cc576268768a87ccec5.png

如果Device Manager界面显示“Some drivers are not healthy”,请参见Device Manager中RAID卡状态显示Not Healthy进行修复。

选择要操作的LSI SAS3108控制器,按“Enter”。

LSI SAS3108主界面

a5c3fa2d2c60d6973aa189cc943517a8.png

LSI SAS3108主界面

6815cd647bc8bdc3808507b6e4f9430c.png

创建RAID 0

操作场景

加入到RAID组的硬盘数据将会被清除,创建RAID前请确认硬盘中无数据或数据不需要保留。

LSI SAS3108支持的硬盘类型为SAS/SATA HDD和SAS/SATA SSD,同一RAID组必须使用同类型的硬盘,但可以使用不同容量或不同厂商的硬盘。

各RAID级别所需的硬盘数请参看支持RAID 0/1/5/6/10/50/60。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界面,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见登录管理界面(BIOS版本为V363及以下)。

进入“Create Virtual Drive”界面。

在主界面中选择“Main Menu”并按“Enter”。

选择“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并按“Enter”。

选择“Create Virtual Drive”并按“Enter”。

打开RAID配置界面

Create Virtual Drive(1)

5fc16201758f76d486713937fbc4e8c5.png

Create Virtual Drive(2)

4d20f26e9366fa29e23a96e5df1a35c4.png

选择RAID级别。

通过“↑”、“↓”选择“Select RAID Level”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要配置的RAID级别“RAID 0”,并按“Enter”。

添加成员盘。

通过“↑”、“↓”选择“Select Drives From”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成员盘来源,并按“Enter”。

下面以“Unconfigured Capacity”为例说明配置过程。

打开添加成员盘的界面

添加成员盘

dca9a5b3ca54b5bf2a335c60d429d7bb.png

配置过滤条件。

在下方的硬盘列表中选择要加入的成员盘并按“Enter”。

硬盘状态为“Enabled”时表示该硬盘已选择。

RAID 0支持的硬盘个数为1~32。

当RAID卡下面所有RAID组中的硬盘总数超过32或240(取决于RAID Key的规格)时,硬盘无法加入RAID组。

选择“Apply Changes”按“Enter”保存配置。

在确认界面选择“Confirm”并按“Enter”。

选择“Yes”并按“Enter”。

单击“OK”完成成员盘配置。

配置虚拟磁盘属性。

配置虚拟磁盘的其他属性。

保存配置。

选择“Save Configuration”并按“Enter”。

显示操作确认界面。

选择“Confirm”并按“Enter”。

选择“Yes”并按“Enter”。

提示The oper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successfully。

单击“OK”完成配置。

检查配置结果。

按“ESC”返回上级界面。

选择“Virtual Drive Management”并按“Enter”。

显示当前存在的RAID信息。

创建RAID 1

操作场景

加入到RAID组的硬盘数据将会被清除,创建RAID前请确认硬盘中无数据或数据不需要保留。

LSI SAS3108支持的硬盘类型为SAS/SATA HDD和SAS/SATA SSD,同一RAID组必须使用同类型的硬盘,但可以使用不同容量或不同厂商的硬盘。

各RAID级别所需的硬盘数请参看支持RAID 0/1/5/6/10/50/60。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界面,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见登录管理界面(BIOS版本为V658及以上)或登录管理界面(BIOS版本为V363及以下)。

进入“Create Virtual Drive”界面。

在主界面中选择“Main Menu”并按“Enter”。

选择“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并按“Enter”。

选择“Create Virtual Drive”并按“Enter”。

打开RAID配置界面。

Create Virtual Drive(1)

8da5c97d95fa23732de124862858ef81.png

Create Virtual Drive(2)

75e9b3e40c734119a1e8e17ef5f66983.png

选择RAID级别。

通过“↑”、“↓”选择“Select RAID Level”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要配置的RAID级别“RAID 1”,并按“Enter”。

添加成员盘。

通过“↑”、“↓”选择“Select Drives From”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成员盘来源,并按“Enter”。

下面以“Unconfigured Capacity”为例说明配置过程。

打开添加成员盘的界面。

添加成员盘

153eb42895a87e7bda74d0d5ee47a7fb.png

参数说明

配置过滤条件。

在下方的硬盘列表中选择要加入的成员盘并按“Enter”。

硬盘状态为“Enabled”时表示该硬盘已选择。

RAID 1支持的硬盘个数为2~32(偶数)。

当RAID卡下面所有RAID组中的硬盘总数超过32或240(取决于RAID Key的规格)时,硬盘无法加入RAID组。

选择“Apply Changes”按“Enter”保存配置。

在确认界面选择“Confirm”并按“Enter”。

选择“Yes”并按“Enter”。

单击“OK”完成成员盘配置。

配置虚拟磁盘属性。

配置虚拟磁盘的其他属性。

保存配置。

选择“Save Configuration”并按“Enter”。

显示操作确认界面。

选择“Confirm”并按“Enter”。

选择“Yes”并按“Enter”。

提示The oper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successfully。

单击“OK”完成配置。

检查配置结果。

按“ESC”返回上级界面。

选择“Virtual Drive Management”并按“Enter”。

显示当前存在的RAID信息。

创建RAID 5

操作场景

加入到RAID组的硬盘数据将会被清除,创建RAID前请确认硬盘中无数据或数据不需要保留。

LSI SAS3108支持的硬盘类型为SAS/SATA HDD和SAS/SATA SSD,同一RAID组必须使用同类型的硬盘,但可以使用不同容量或不同厂商的硬盘。

各RAID级别所需的硬盘数请参看支持RAID 0/1/5/6/10/50/60。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界面,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见登录管理界面(BIOS版本为V658及以上)或登录管理界面(BIOS版本为V363及以下)。

进入“Create Virtual Drive”界面。

在主界面中选择“Main Menu”并按“Enter”。

选择“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并按“Enter”。

选择“Create Virtual Drive”并按“Enter”。

打开RAID配置界面。

Create Virtual Drive(1)

242ca15eba53b38cec54639778cd4442.png

Create Virtual Drive(2)

af135b771480f304a371fa12d3755e07.png

选择RAID级别。

通过“↑”、“↓”选择“Select RAID Level”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要配置的RAID级别“RAID 5”,并按“Enter”。

添加成员盘。

通过“↑”、“↓”选择“Select Drives From”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成员盘来源,并按“Enter”。

下面以“Unconfigured Capacity”为例说明配置过程。

打开添加成员盘的界面。

成员盘

45dd9ae48e4d6e9ab6284643d030f4ef.png

配置过滤条件。

在下方的硬盘列表中选择要加入的成员盘并按“Enter”。

硬盘状态为“Enabled”时表示该硬盘已选择。

RAID 5支持的硬盘个数为3~32。

当RAID卡下面所有RAID组中的硬盘总数超过32或240(取决于RAID Key的规格)时,硬盘无法加入RAID组。

选择“Apply Changes”按“Enter”保存配置。

在确认界面选择“Confirm”并按“Enter”。

选择“Yes”并按“Enter”。

单击“OK”完成成员盘配置。

配置虚拟磁盘属性。

配置虚拟磁盘的其他属性。

保存配置。

选择“Save Configuration”并按“Enter”。

显示操作确认界面。

选择“Confirm”并按“Enter”。

选择“Yes”并按“Enter”。

提示The oper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successfully。

单击“OK”完成配置。

检查配置结果。

按“ESC”返回上级界面。

选择“Virtual Drive Management”并按“Enter”。

显示当前存在的RAID信息。

创建RAID 6

操作场景

加入到RAID组的硬盘数据将会被清除,创建RAID前请确认硬盘中无数据或数据不需要保留。

LSI SAS3108支持的硬盘类型为SAS/SATA HDD和SAS/SATA SSD,同一RAID组必须使用同类型的硬盘,但可以使用不同容量或不同厂商的硬盘。

各RAID级别所需的硬盘数请参看支持RAID 0/1/5/6/10/50/60。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界面,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见登录管理界面(BIOS版本为V658及以上)或登录管理界面(BIOS版本为V363及以下)。

进入“Create Virtual Drive”界面。

在主界面中选择“Main Menu”并按“Enter”。

选择“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并按“Enter”。

选择“Create Virtual Drive”并按“Enter”。

打开RAID配置界面。

Create Virtual Drive(1)

54b19a5a04f1d639ec28676aee02f4bd.png

Create Virtual Drive(2)

62a419e778efa96c4094ea51cbdd2599.png

选择RAID级别。

通过“↑”、“↓”选择“Select RAID Level”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要配置的RAID级别“RAID 6”,并按“Enter”。

添加成员盘。

通过“↑”、“↓”选择“Select Drives From”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成员盘来源,并按“Enter”。

下面以“Unconfigured Capacity”为例说明配置过程。

打开添加成员盘的界面。

添加成员盘

1920dc1f62d0448586cf2ed3943e98e5.png

配置过滤条件。

在下方的硬盘列表中选择要加入的成员盘并按“Enter”。

硬盘状态为“Enabled”时表示该硬盘已选择。

RAID 6支持的硬盘个数为3~32。

当RAID卡下面所有RAID组中的硬盘总数超过32或240(取决于RAID Key的规格)时,硬盘无法加入RAID组。

选择“Apply Changes”按“Enter”保存配置。

在确认界面选择“Confirm”并按“Enter”。

选择“Yes”并按“Enter”。

单击“OK”完成成员盘配置。

配置虚拟磁盘属性。

配置虚拟磁盘的其他属性。

保存配置。

选择“Save Configuration”并按“Enter”。

显示操作确认界面。

选择“Confirm”并按“Enter”。

选择“Yes”并按“Enter”。

提示The oper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successfully。

单击“OK”完成配置。

检查配置结果。

按“ESC”返回上级界面。

选择“Virtual Drive Management”并按“Enter”。

显示当前存在的RAID信息。

创建RAID 10

操作场景

加入到RAID组的硬盘数据将会被清除,创建RAID前请确认硬盘中无数据或数据不需要保留。

LSI SAS3108支持的硬盘类型为SAS/SATA HDD和SAS/SATA SSD,同一RAID组必须使用同类型的硬盘,但可以使用不同容量或不同厂商的硬盘。

各RAID级别所需的硬盘数请参看支持RAID 0/1/5/6/10/50/60。

操作步骤

登录管理界面,具体操作方法请参见登录管理界面(BIOS版本为V658及以上)或登录管理界面(BIOS版本为V363及以下)。

进入“Create Virtual Drive”界面。

在主界面中选择“Main Menu”并按“Enter”。

选择“Configuration Management”并按“Enter”。

选择“Create Virtual Drive”并按“Enter”。

打开RAID配置界面。

Create Virtual Drive(1)

112f09dd0499dec8d2d42eb85014394c.png

Create Virtual Drive(2)

1a48313d752fbc8aa660dc4fee6b69d9.png

参数说明

选择RAID级别。

通过“↑”、“↓”选择“Select RAID Level”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要配置的RAID级别“RAID 10”,并按“Enter”。

创建第1个Span。

通过“↑”、“↓”选择“Select Drives From”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成员盘来源,并按“Enter”。

下面以“Unconfigured Capacity”为例说明配置过程。

打开添加成员盘的界面。

添加成员盘

5b783fc657a6adb88c4ccd8453fba86b.png

参数说明

配置过滤条件。

在下方的硬盘列表中选择要加入的成员盘并按“Enter”。

硬盘状态为“Enabled”时表示该硬盘已选择。

RAID 10支持2~8个Span,每个Span支持的硬盘数为2~16/32(偶数),且各个Span的硬盘数量必须保持一致。

RAID 10支持的硬盘总数为4~32/240(偶数)。

当RAID卡下面所有RAID组中的硬盘总数超过32或240(取决于RAID Key的规格)时,硬盘无法加入RAID组。

选择“Apply Changes”按“Enter”保存配置。

单击“OK”完成成员盘配置。

创建第2个Span。

当配置的级别为RAID 10时,需要配置多个Span,此时配置界面。

RAID 10的配置界面

2625730de74890fec678d36f1b492e63.png

选择“Add More Spans”并按“Enter”。

选择“Select Drives”并按“Enter”。

在打开的列表中选择第2个Span的成员盘。

选择完成后,将光标移至“Apply Changes”按“Enter”保存配置。

单击“OK”完成成员盘配置。

根据业务需要重复5,使用其他空闲硬盘创建多个Span。

RAID10至少需要创建2个Span,最多可以创建8个Span。

配置虚拟磁盘属性。

配置虚拟磁盘的其他属性。

保存配置。

选择“Save Configuration”并按“Enter”。

显示操作确认界面。

选择“Confirm”并按“Enter”。

选择“Yes”并按“Enter”。

提示The operation has been performed successfully。

单击“OK”完成配置。

检查配置结果。

按“ESC”返回上级界面。

选择“Virtual Drive Management”并按“Enter”。

显示当前存在的RAID信息。



推荐阅读
  • Linux服务器密码过期策略、登录次数限制、私钥登录等配置方法
    本文介绍了在Linux服务器上进行密码过期策略、登录次数限制、私钥登录等配置的方法。通过修改配置文件中的参数,可以设置密码的有效期、最小间隔时间、最小长度,并在密码过期前进行提示。同时还介绍了如何进行公钥登录和修改默认账户用户名的操作。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可参考本文内容。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rhel5.5操作系统下搭建网关+LAMP+postfix+dhcp的步骤和配置方法。通过配置dhcp自动分配ip、实现外网访问公司网站、内网收发邮件、内网上网以及SNAT转换等功能。详细介绍了安装dhcp和配置相关文件的步骤,并提供了相关的命令和配置示例。 ... [详细]
  • IhaveconfiguredanactionforaremotenotificationwhenitarrivestomyiOsapp.Iwanttwodiff ... [详细]
  • 图解redis的持久化存储机制RDB和AOF的原理和优缺点
    本文通过图解的方式介绍了redis的持久化存储机制RDB和AOF的原理和优缺点。RDB是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保存为快照文件,恢复速度较快但不支持拉链式快照。AOF是将操作日志保存到磁盘,实时存储数据但恢复速度较慢。文章详细分析了两种机制的优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redis的持久化存储策略。 ... [详细]
  • 阿,里,云,物,联网,net,core,客户端,czgl,aliiotclient, ... [详细]
  •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及其优势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包括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三个层次。通过分层存储数据可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将各种不同存储容量、存取速度和价格的存储器有机组合成整体,形成可寻址存储空间比主存储器空间大得多的存储整体。由于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价格低,使得整体存储系统的平均价格降低。同时,高速缓存的存取速度可以和CPU的工作速度相匹配,进一步提高程序执行效率。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Web学习历程记录中关于Tomcat的基本概念和配置。首先解释了Web静态Web资源和动态Web资源的概念,以及C/S架构和B/S架构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常见的Web服务器,包括Weblogic、WebSphere和Tomcat。接着详细讲解了Tomcat的虚拟主机、web应用和虚拟路径映射的概念和配置过程。最后简要介绍了http协议的作用。本文内容详实,适合初学者了解Tomcat的基础知识。 ... [详细]
  • 高质量SQL书写的30条建议
    本文提供了30条关于优化SQL的建议,包括避免使用select *,使用具体字段,以及使用limit 1等。这些建议是基于实际开发经验总结出来的,旨在帮助读者优化SQL查询。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Linux下安装和配置Kafka的方法,包括安装JDK、下载和解压Kafka、配置Kafka的参数,以及配置Kafka的日志目录、服务器IP和日志存放路径等。同时还提供了单机配置部署的方法和zookeeper地址和端口的配置。通过实操成功的案例,帮助读者快速完成Kafka的安装和配置。 ... [详细]
  • Spring学习(4):Spring管理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文是关于Spring学习的第四篇文章,讲述了Spring框架中管理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文章介绍了MessageService类和MessagePrinter类的实现,并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可以了解Spring框架中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的概念和实现方式。 ... [详细]
  • Monkey《大话移动——Android与iOS应用测试指南》的预购信息发布啦!
    Monkey《大话移动——Android与iOS应用测试指南》的预购信息已经发布,可以在京东和当当网进行预购。感谢几位大牛给出的书评,并呼吁大家的支持。明天京东的链接也将发布。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清除Eclipse中SVN用户的设置。首先需要查看使用的SVN接口,然后根据接口类型找到相应的目录并删除相关文件。最后使用SVN更新或提交来应用更改。 ... [详细]
  • Imtryingtofigureoutawaytogeneratetorrentfilesfromabucket,usingtheAWSSDKforGo.我正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CentOS上安装Python2.7.2的详细步骤,包括下载、解压、编译和安装等操作。同时提供了一些注意事项,以及测试安装是否成功的方法。 ... [详细]
  • 海马s5近光灯能否直接更换为H7?
    本文主要介绍了海马s5车型的近光灯是否可以直接更换为H7灯泡,并提供了完整的教程下载地址。此外,还详细讲解了DSP功能函数中的数据拷贝、数据填充和浮点数转换为定点数的相关内容。 ... [详细]
author-avatar
happy玛奇朵_387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