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后端 > 正文

东北特大暴雪的原因,找到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作者:樊学长,校稿:辜汉膺,编辑:养乐多,头图来源:视觉中国自本月6日始,中国东北遭遇了极端罕见的暴雪天气。内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作者:樊学长,校稿:辜汉膺,编辑:养乐多,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自本月6日始,中国东北遭遇了极端罕见的暴雪天气。内蒙古东部、吉林、辽宁的大片区域普降暴雪,散落期间的100多个气象站,打破降雪历史记录。其中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的累计降雪量超过65厘米,积雪深度打破了1951年来纪录。目前,雪灾已导致1人死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1亿元。

11月5日08时~11月9日08时,最大积雪深度

如今,积雪已经逐渐融化,但是此次强降雪天气背后的原因,值得人们警惕。事实上,暴雪天气源自寒潮。此次寒潮,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温10-14℃,局部地区降温超16℃。

那么本次寒潮到底是怎么来的?今年冬天会像去年那么冷吗?

一、拉尼娜影响下的寒潮

首先,并不是所有冷空气造成的降温都叫寒潮。冷空气等级共分5级,分别为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寒潮是其中最冷的一种。

可以大致按照这个判断这次是不是寒潮来了

寒潮这种大幅度降温,给人体带来的感受是一夜入冬。如此强烈的天气变化,背后当然要有非常强大的动力。这次寒潮的形成过程,就有一条非常漫长的链条。

9月,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夏日景象。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地球另一端,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水温迅速下跌。这一片区域的水温直到十月初都在下降,终于被美国NOAA判定为了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影响的海水温度变化在次表层最明显

(与1991~2020 年平均值相比,太平洋次表层海水温度的水温变化)

东太平洋虽与我们相隔遥远,却也彼此牵连。拉尼娜现象意味着低纬度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增强。东南信风把更多东太平洋温暖的表层海水吹向西太平洋。

赤道东太平洋冷水上翻,导致水温变冷;赤道西太平洋则因为更多暖水带加持,变得更加温暖潮湿,热带气旋及雷暴等因此加剧,严重时西太平洋的水位甚至会比东太平洋高出60厘米。

信风吹拂下的赤道暖流是太平洋上重要的能量流动

东西海岸的人类社会也据此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

流动本身变动过大便会形成灾害

地球环境是一个系统,一个如此规模的局部异常情况,会形成各种连锁反应。拉尼娜现象影响最直接的是赤道地区,但是波及范围涵盖整个中低纬度的太平洋沿岸。具体到我国,春夏季节南方和东北会更容易发生干旱,华北变得多雨,热带气旋更加频繁的侵扰沿海地区。冬季寒潮多发,温度也容易低于以往。

其实上一个冬天,中国大部分地区同样经历了罕见的严寒,住在华北地区的朋友们大概被冻得记忆犹新。去年冬天的寒潮便有拉尼娜现象加持的因素。今年拉尼娜现象再次出现,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恐怕有增无减。

去年冬天北京那个零下20度

冻得我恨不得钻到地缝里...

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东赤道太平洋海水降温甚至比去年更严重,降温范围更偏西,更符合典型的拉尼娜年特征,对寒潮的影响恐怕也会更强。我国中部与东部更可能迎来冷冬。

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

Niño3.4指数下降也就预示着拉尼娜的出现

当然,影响我国冬季寒潮的因素不仅仅有拉尼娜现象。北极海冰、西伯利亚冻土融化、南下的北极冷涡等等因素都会对寒潮的强弱产生影响。

二、大举南下的冷空气

拉尼娜现象只是在整体上影响冷冬发生的可能性,本次寒潮的具体原因,还要具体分析。

10月,冷空气从北极地区南下,进入叶尼塞河、鄂毕河下游,并逐渐堆积。在几天的时间里,叶尼塞河、鄂毕河之间的土地,急速降温。10月末最低气温跌破-25℃,即使在以寒冷著称的西伯利亚也不多见,随后气温进一步跌破了-35℃。西伯利亚成为冷空气的来源地。

10月31日西伯利亚的体感温度快要赶上北极了

如果强冷空气仅仅是堆积在西伯利亚,就不会变成影响中国天气的寒潮。寒潮要出现,必须有暖空气汇入西伯利亚北部,挤占冷空气原有的位置,导致冷空气南下。

11月初,受西风影响,暖空气穿越波罗的海,在东欧大平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暖气团。暖气团在西风的影响下迅速向东北部隆起,挤占了北冰洋和西伯利亚北部的部分地区。

大量堆积在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就这么被挤向东南方,挤向蒙古高原以北地区(11月4日)

(线表示气流,颜色表示冷暖,以下图片同理)

这种状况下,北极与西伯利亚呈现出一种,该冷的地方不冷,该暖的地方不暖的怪异景象。蒙古高原以北的地方聚集了大量冷空气,形成了低压横槽,这是南下的前奏。冷空气与北极隔绝,并不断受到挤压。“无家可归”的冷空气在积攒了足够的实力之后,大举南下。

来了,他来了(11月4日 500hpa)

按照南下的路径,我国把寒潮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11月的冷空气还没有那么强,所以无力全面南下,通常只会在部分地区、一条路径出现,其中又以东路居多。然而这一次寒潮相当强势,其中西路寒潮绕过蒙古高原,经新疆沿青藏高原边沿南下,是本次寒潮南下的主力。

在11月开始的几天里,南下的冷气虽然强,但是还不够强,无力贯穿全国,而是在华北一带与暖湿气流相遇,导致从陕西到内蒙再到河北的广大区域迎来了今年冬天的首场大雪。

绕道而来,西部省份首当其冲(11月4日 500hpa)

随后强大的冷空气继续南下,直至贯穿中国。西路虽然说是冷空气南下的主力,但是在南下过程中逐渐升温,并且行动迅速,并没有长期滞留。然而中国东北地区纬度本来就高,环境也相对封闭,成了本次南下冷空气重点照顾的对象。引起今年年初寒潮的冷涡,本次寒潮中再次出现,而且滞留在了东北。

冷涡正在东移(11月7日 500hpa)

三、来自海洋的东北大雪

与此同时,黄海附近形成了一个气旋,吸收了海上的能量与水汽之后在辽宁登陆。气旋一路向西,不断为东北地区注入暖湿气流,带来强降雨。甚至被冷空气包抄,形成一个逆温层,导致持续性的降雪。

冷涡来东北已经够冷了

再加上水汽输入,寒冷就变成了强降雪

(11月7日 1000hpa)

原本,东北的长白山脉起到了阻隔水汽的作用,所以正常年份,东北的暴雪中心都在长白山东边

然而,本次寒潮并不按套路出牌。正常年份相对少雪的内蒙辽宁交界处,反而成为了这场特大暴雪的中心。这次降雪最多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当地原有的积雪纪录仅14厘米,此次暴雪创造的记录几乎是之前的5倍。内蒙古东部、辽宁与吉林之间面积超过辽宁省的范围都出现了降雪量超纪录的情况。

通辽,暴风雪中的暴风雪中心

其实,类似情况以前也出现过。2007年元宵节,黄海气旋在辽宁登陆,带来9级以上的大风、气温骤降、暴雪和冻雨。一度导致大连出现断电、断水、停暖的情况出现。

本次东北遭遇的暴风雪,其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和降雪量都要强于2007年那次。但是,如今对天气的预测能力、防灾能力、救灾能力和水电通信网络的可靠性都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所以本次寒潮造成的危害并没有当时那么严重。

仿佛要把一切寒冷都吸进来一样(11月8日 500hpa )

虽然把人冻哭的寒潮频繁出现,却并未影响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去年12月本来气温高于往年水平,却突然遭遇连续四次寒潮,不但一波带走了秋天,还打破了不少地区几十年来的低温记录。 

正当大家做好准备,迎接一个冷冬的时候。气温却快速回升,2020年冬天的平均气温甚至高于往年水平,整体上是仍一个暖冬。

换句话说,全球变暖并不意味着所有季节整体变暖,而是气候变得更加极端、反常,预测起来也变得更难。好在如今相关技术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长期不确定性增加了,但是在寒潮来临前的几天提前预警却成为了现实。

如今本次寒潮业已结束,但是冬天其实尚未开始。今年冬天在全球变暖与拉尼娜的相互影响下,也许还会出现去年冬季那样过山车一般的温度变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ID:diqiuzhishiju),作者:樊学长,校稿:辜汉膺,编辑:养乐多


推荐阅读
  • 2023年京东Android面试真题解析与经验分享
    本文由一位拥有6年Android开发经验的工程师撰写,详细解析了京东面试中常见的技术问题。涵盖引用传递、Handler机制、ListView优化、多线程控制及ANR处理等核心知识点。 ... [详细]
  • 自学编程与计算机专业背景者的差异分析
    本文探讨了自学编程者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技能、知识结构及职业发展上的不同之处,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两者的优势与劣势。 ... [详细]
  • 从零开始构建完整手机站:Vue CLI 3 实战指南(第一部分)
    本系列教程将引导您使用 Vue CLI 3 构建一个功能齐全的移动应用。我们将深入探讨项目中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并确保这些内容与实际工作中的需求紧密结合。 ... [详细]
  • 阅读本文大约需要3分钟。微信8.0版本的发布带来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新功能,如烟花特效和改进的悬浮窗,引发了用户的热烈反响。 ... [详细]
  • 在众多不为人知的软件中,这些工具凭借其卓越的功能和高效的性能脱颖而出。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其中八款精品软件,帮助您提高工作效率。 ... [详细]
  • 网易严选Java开发面试:MySQL索引深度解析
    本文详细记录了网易严选Java开发岗位的面试经验,特别针对MySQL索引相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面试官常问的索引问题及其背后的原理。 ... [详细]
  • 卷积神经网络(CNN)基础理论与架构解析
    本文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本概念、常见结构及其各层的功能。重点讨论了LeNet-5、AlexNet、ZFNet、VGGNet和ResNet等经典模型,并详细解释了输入层、卷积层、激活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的工作原理及优化方法。 ... [详细]
  • 探索电路与系统的起源与发展
    本文回顾了电路与系统的发展历程,从电的早期发现到现代电子器件的应用。文章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和关键发明,还探讨了这一学科对计算机、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领域的深远影响。 ... [详细]
  • 尽管深度学习带来了广泛的应用前景,其训练通常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然而,并非所有开发者都能负担得起高性能服务器或专用硬件。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如ARM CPU)高效运行深度神经网络,特别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框架来加速模型推理。 ... [详细]
  • 本文作者分享了在阿里巴巴获得实习offer的经历,包括五轮面试的详细内容和经验总结。其中四轮为技术面试,一轮为HR面试,涵盖了大量的Java技术和项目实践经验。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HP代码实现微信平台的媒体素材上传功能,详细解释了API接口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文件路径正确以避免常见的错误。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 PHP 的 Eloquent ORM 中实现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查询,并通过具体示例详细解释了如何将关联数据嵌入到查询结果中。这不仅提高了数据查询的效率,还简化了代码逻辑。 ... [详细]
  • 如何彻底清除顽固软件如360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彻底卸载难以删除的软件,如360安全卫士。这类软件不仅难以卸载,还会在开机时启动多个应用,影响系统性能。我们将提供两种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您彻底清理这些顽固软件。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获取文件和图片的创建、修改及拍摄日期。通过多种方法,如 PIL 库的 _getexif() 函数和 os 模块的 getmtime() 和 stat() 方法,详细讲解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 [详细]
  • 本文详细探讨了网站流量统计中常用的三个关键指标:页面浏览量(PV)、独立访客数(UV)和独立IP数(IP)。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场景,帮助网站运营者更好地理解用户行为,优化网站内容与用户体验。 ... [详细]
author-avatar
Kira玄玄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