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obiledu2502852457 | 来源:互联网 | 2024-12-24 10:56
2018年3月31日,CSDN、火星财经联合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等机构举办的2018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峰会(BTA)核心分会场圆满举行。多位业内顶尖专家深入探讨了区块链的核心技术原理及其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
2018年3月31日,由CSDN和火星财经主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柏链道捷、区块链大本营及TokenSky联合协办的2018区块链技术及应用峰会(BTA)之「区块链核心技术」分会场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聚焦于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如分布式账本、P2P网络、加密算法以及共识机制等。这些技术不仅复杂且相互紧密关联,使得学习和应用曲线较为陡峭。通过这次活动,参会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些技术的特点、形式及其核心原理,并探讨它们如何解决当前业务中的痛点问题。
币好CEO茹琳主持了此次BTA区块链核心技术分会场。
海纳云CTO邹均:区块链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实现分布式系统中节点的一致性
邹均指出,根据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区块链已经经历了期望膨胀期,现在正处于泡沫破裂后的低谷阶段。他将区块链定义为一种基于分布式共识的状态机加上不可篡改的日志记录系统。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区块链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的驱动力。
SilkChain首席架构师吴萌野:区块链正在重塑信任体系与价值共享方式
吴萌野认为,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移动互联网提高了沟通效率,而区块链则致力于建立信任并促进价值的流通。他对区块链3.0时代进行了展望,强调基础链和中间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未来公有链性能优化的具体建议。
SequoiaDB巨杉数据库CTO王涛: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技术的融合趋势
王涛从数据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比了区块链与传统数据库之间的异同点,指出了两者在未来可能产生的交集——即去中心化的多活数据库架构。他认为这种结合能够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Genaro Network创始人兼CTO吴伟龙:SPoR+PoS混合共识机制助力高效公有链
吴伟龙探讨了下一代公有链的设计理念,特别是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交易处理速度,并减少能源消耗。他详细介绍了SPoR(空间证明)与PoS(权益证明)相结合的方式,以实现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成本。
工信部电子五所高级工程师相里朋:强化区块链的安全保障措施
相里朋回顾了区块链的发展历程,并纠正了一些常见的误解。他强调了区块链并非完全无懈可击的事实,并分享了确保区块链安全性的策略和技术手段。
夸克链基金会科学家杨耀东:构建高性能公链支持大规模应用
杨耀东针对如何打造一个既能保证安全性又能实现高扩展性的公链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种三角模型来平衡这三个关键属性,并介绍了夸克链在这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
PalletOne联合创始人朱佩江:推动跨链互操作性提升产业价值
朱佩江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进行跨链操作,以及它对于整个区块链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他介绍了PalletOne提出的分布式跨链协议,旨在创建一个通用的中间层,使开发者无需关心底层细节即可轻松实现跨链交互。
IDF极安客实验室联合创始人万涛:重视区块链安全至关重要
万涛提醒大家不要忽视区块链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智能合约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他提供了若干条关于编写安全智能合约的最佳实践建议。
原ofo技术副总裁杨德升:探索以太坊DApp架构与实战经验
杨德升围绕以太坊智能合约和DApp的开发流程展开讲解,涵盖了从概念到实施的各个方面,并对未来的改进方向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UDAP联合创始人张犁:ERC721标准为非同质化资产提供新机遇
张犁介绍了ERC721标准及其应用场景,特别关注如何利用这一标准来表示和管理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或实物资产。
Achain技术合伙人李谱:智能合约设计的原则与挑战
李谱分享了智能合约的设计原则和技术难点,包括数据存储、生命周期管理和调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并呼吁更多技术人员参与到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中来。
柏链道捷CTO康烁:数字货币挖矿机制的本质与演变
康烁讲解了数字货币挖矿的基本原理及其历史沿革,重点讨论了不同类型的共识算法及其对挖矿过程的影响。他还预测了未来共识算法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