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转身-说离别2013 | 来源:互联网 | 2023-07-06 04:10
孔子集结诗经
自从公元前510年爆发吴越第一次“檇李之战”以后,又有公元前496年的吴越第二次“檇李之战”,又有公元前494年越伐吴的“夫椒之战”以及公元前478年越伐吴的“笠泽之战”。公元前473年,越军攻入姑苏城,吴国灭亡,吴越两国37年的死磕以越王勾践的最终胜利落幕。在公元前490年勾践被赦免归国时,夫差封以百里之地:“东至炭滨,西止周宗,南造于山,北薄于海”,公元前473年勾践攻入吴都时,想把夫差流放到位于浙江绍兴句章的“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老死在那里。由于勾践如此小家子气,夫差拒绝了他的好意,请剑自刎。
吴越之间的一地鸡毛,中原各国其实并不怎么在意,一直致力于学问,立志做最杰出教育家的孔子,就更加不会对此过度关注。从公元前517年的鲁昭公二十五年起,一个名叫“阳虎”的政治家在鲁国政坛冉冉升起,在接下来的16年间,直到公元前501年鲁定公九年的夏天为止,他将以“士族”的身份掌控整个鲁国。这一年,孔子34岁,他打心眼里认为“阳虎”是家臣,而家臣执政是不可接受的一种政治生态,于是他一边传授寒门“六艺”,把他们培养成跟“阳虎”一样的“士族”,一边“述而不作”,集结《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集结的《诗》成为了我们现今能看到的《诗经》,它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它们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其它305篇则是由孔子从约三千首的总量中筛选出来的。《诗经》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而在当时,《诗经》中的诗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外交会晤以及祭祀吟唱。举个例子,在公元前526年的鲁昭公十六年,那时孔子25岁,晋国六卿“韩起”,也就是韩宣子去郑国进行国事访问,《左传》记载,『晋韩起聘于郑』。当访问结束时,『郑六卿饯宣子于郊』,郑国的六位执政大夫把他送到郊外。『宣子曰:“二三君子请皆赋,起亦以知郑志”』,韩宣子表示想听一听郑国大夫们的志向,而表达志向的媒介就是《诗》。
郑国当时由名相“子产”为首辅大臣,他跟其它大臣一起来自“郑国七穆”家族,对于伏低作小的游戏得心应手。『子差(Ci1) 赋《野有蔓草》。宣子曰:“孺子善哉!吾有望矣。”子产赋《郑之羔裘》。宣子曰:“起不堪也。”子大叔赋《褰裳》。宣子曰:“起在此,敢勤子至于他人乎?”子大叔拜。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不有是事,其能终乎?”子游赋《风雨》,子旗赋《有女同车》,子柳赋《蘀兮》。宣子喜曰:“郑其庶乎!二三君子以君命贶起,赋不出郑志,皆昵燕好也。二三君子数世之主也,可以无惧矣。”宣子皆献马焉,而赋《我将》。子产拜,使五卿皆拜,曰:“吾子靖乱,敢不拜德?”』
这次外交会晤在郑国大夫刻意选择的几首“乡巴佬诗”中愉快结束,“罕氏”婴齐,也就是“子差”(Ci1),吟唱《野有蔓草》,表示他的志向是有美女陪伴。“国氏”子产,吟唱《郑之羔裘》,赞美了为国效力的“公侯干城”,也就是“韩起”。“游氏”子太叔,吟唱《褰裳》,表示自己愿意随人“私奔”,忠心不二。“驷氏”子游赋《风雨》,表示“见到君子”极其喜悦。“丰氏”子旗赋《有女同车》,表示“见到美女”,极其喜悦。“印氏”子柳,吟唱《蘀兮》,表达了跟兄弟们一起玩耍的快乐。六位大夫的诗表达了愿意与晋国和睦相处,唯晋国马首是瞻的志向,韩宣子非常高兴。
郑国六位大夫的诗中多次以“美女”、“君子”代指韩宣子,马屁功力浓厚,韩宣子被拍得十分舒服。但孔子却认为郑声相当“淫佚”,《论语.卫灵公十五》第11章中,『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孔子认为“郑声”会教坏小朋友,并不是很愿意让弟子去听闻。
对于共160篇的十五国风,吴公子季札在公元前544年,鲁襄公二十九年访鲁 “观周乐”时,对其中大部分都作了精当点评。11篇《周南》与14篇《召南》都只讲述“繁衍子孙”与“效力公室”两件事情,“始基之矣,犹未也,勤而不怨”。《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是殷商都城“朝歌”辐射出的首都文化圈中的诗歌,季札称“卫多君子,其国无患”,这39篇诗歌讲述了“思国、思家、思亲、思友、思义”这五件事情。卫国出了“卫宣公筑台纳媳”以及“卫懿公好鹤亡国”两个著名故事,这在诗歌中也多有反映。《王风》10篇都是满满的“忧愁”,《郑风》21篇都是满满的“情爱”,《齐风》11篇都是在“叙事与评价”,季札称赞“大风也哉,国未可量”,齐国的美女“齐文姜”与哥哥齐襄公的爱情故事,在《齐风》中多有涉及。《魏风》7篇都是农人角度的生活与思想,《唐风》10篇思虑空灵深远,《秦风》10篇雄壮肃穆,季札称赞“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 《陈风》10篇着眼琐碎情爱,时有针贬时弊,充分显示出了“民有思想,国无主君”,陈灵公与“夏姬”的风流韵事,在其中也有所反映。《桧风》4篇以及《曹风》4篇都涉猎广泛,却不具特色,季札并没有给出点评。《豳(Bin1)风》7篇表达出公室的“与民同乐”情怀,百姓把公室当作自家人一般,既有关怀也有取乐,这在十五国风中独此一家。
《雅》是周王朝国都附近的乐歌,共105篇。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雅》为周王畿内乐调。《大雅》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前期,作者大都是贵族。《小雅》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末年,以西周末年厉、宣、幽王时期为多。《小雅》中一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诗大序》:“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本节到此结束,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