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尚庆湃 | 来源:互联网 | 2023-06-30 16:49
问题描述:RPC(RemoteProcedureCall)远程程序调用:如果要给另一个节点发信息:可以简单写成:call(Msg,Node)->{se
问题描述: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程序调用:
如果要给另一个节点发信息:可以简单写成:
call(Msg,Node) ->
{server,Node}!{self(),Msg},
receive
{ok,Res} ->
Res
end.
server() ->
register(server,self()),
loop().
loop() ->
receive
{Pid,N} ->
Pid!{ok,N*N}
end,
loop().
以上就是RPC的原型,但是要注意本地调用和远程调用区别在于远程节点可能失效,可以加个超时:
call(Msg,Node) ->
{server,Node}!{self(),Msg},
receive
{ok,Res} ->
Res
after 1000 ->
{error,timeout}
end.
Tip: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超时后仍可能收到消息并存储在进程邮箱中,远程服务器很忙或网络不佳时,如果你不刷新消息,下次call/2并且发送一个新的请求时,最终你取出了是队列的每一个消息,就是你call(A,Node)timeout了,又call(B,Node),可能你得到的是A的结果,这个不刷新真悲剧。
erlang把上面的原理也用gen_server封装了下,就有了rpc:call(Node,Module,Func,Args)这个函数。
以上来源于:Erlang编程指南
问题:都已经可以用RPC和远程节点通信了,还要net_kernel来做什么?
注意到,我们发信息时还要指定对应的Node名字,对于调用者是不好的,(这个参数也不好找),Erlang要的效果是:把本地节点方式和远程节点编写方式统一,将其透明化。
因为只要知道PID就可以给它发信息这个特性,可以分2步完成。
1. 把要用的节点手动连接起来,
2.使用加强版本的global:whereis_name/1代替erlang:whereis/1.
所以这就是net_kernel的作用:用于手动启动,停止,连接和监控节点的构造。
这样你发信息可以这样子!和本地是一样了啦!!!
erlang:send(global:whereis_name(test),for_test).
Tips:
1. 这里使用:net_kernel:connect/1成功的前提一定是COOKIE相同;
2. erl 可以用-connect_all_false 标记,来不让别的节点连接,系统也不会保留连接节点的全局表,这样就可以阻止全局声明。
3. erl –hidden将节点隐藏起来:原因如果N个节点隐藏互连,就会互相监视,要保持N*(N-1)/2的连接,增加了节点凌晨发送监控消息的开销,所以就把不用的节点先隐藏,要用的时候再用net_kerlel:connect(Node)建立;
4. erl –name –sname 最好不要混用;
5. nep_adm: ping(Node)可以Node有没有连接上来pong通,pang不通.
epmd进程:如果你是在用UDP或TCP等协议来做分布式的话:
以下摘自Erlang编程指南:
epmd是erlang运行时系统的一部分,它为erlang分布式的节点扮演了端口映射看守程序的角色,无论多少分布式节点运行在它上面,每个机器 只会启动一个epmd看守程序进程,监听来自己端口4369的所有连接请求,并把综们映射到被接节点的监听端口,如果还没有开始运行,当启动你第一个分布式erlang节点时epmd会自动运行,然后通过 手动开启,可以传递一系列的命令和设置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