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做科研,如何高效查找文献、紧跟最新论文?
写论文有多难?有一首诗这么说:
稿稿稿
一入选题深似海,条条大路走不了;
众里寻它千百度,衣带渐宽秃头好;
好不容易捡到宝,导师催我来交稿;
稿七稿八搞不定,明年还得补补脑。
我读研的朋友小玮就被论文折磨得快崩溃了,甚至念叨着要放弃。
他把改了第八次的论文交上去,结果换来了导师的白眼:
文献资料匮乏、版本不对
积累数据量太少,图表展示质量太差
缺乏论证逻辑,引用案例不够丰富
收到邮件,他整整三天没出门。
他不是个例,成千上万的科研人都要面对无尽的实验、反复修改的论文。
难道就只有被虐的份吗?
其实,掌握了以下这个”秘密武器“,你也是可以“反杀”的!
01
论文的痛,都是它惹的祸
一篇论文好不好,全看有没有详实的文献支撑和数据、案例佐证。
面对海量信息,如何快速搜集你想要的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玮向发过几次SCI的师姐求助。师姐反手甩了一个论文神器:Python。
本来还不太了解,但看师姐演示后,小玮惊掉了下巴:
● 下载文献 ●
最让人头疼的文献,用Python 3秒就能定位,5分钟一并下载相关领域的关键文章、重要作者和科研热点,追溯引证关系。
● 处理数据 ●
实验数据自动整合成列表,便于查看筛选;还能自动清洗,一键剔除用不到的。
● 可视化图表 ●
Python能把数据自动输出成折线图、三维图、直方图、嵌套饼图等规范高质量的图表,直观展示千辛万苦得来的研究成果,助力文章发表。
“师姐天天不慌不忙的,论文倒是发了好几篇。要是早点知道用这个查文献、做数据,我也不至于这么煎熬了!“
于是,这位读研老兄迅速学起了Python。发牢骚的深夜语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他满是兴奋的动态:
审稿专家那边过了,调整下格式就能发刊!
我用Python搜集整合了许多导师需要的资料,他现在对我刮目相看;
不仅导师夸我,同学们也来向我请教,成就感满满啊!
听说,他用Python自动下载翻译了国外文献,截图发到校友群里,竟然有同学问他:能不能卖一份给我?
△一键下载、自动翻译外文文献
这从天而降的外快让他开心到不行。看来Python的确是个神器!
02
科研人,千万别打杂。
很多人抱着一腔热血做研究,结果发现最痛苦的不是枯燥实验,而是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手忙脚乱。
所以,掌握一个帮你打杂的工具太重要了。只有这样,你才能把精力集中在科研本身。
近几年Python流行起来,也正是因为它在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方面实在强势。
只需要几行简短的代码,它就可以:
● 网络爬虫,一键爬取全网公开资料
●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让观点更科学严谨
● 批量处理上百个Excel、Word、PDF文件
● 生成可视化图表,成果展示更专业
……
每一个功能都非常适合科研人。
△几千条论文几秒钟瞬间抓取
不过,如果今天是你第一次了解Python,那么该有点危机感了。
就连中科院,都早已将Python列入招聘条件和培训范围。
△信息来自中科院官方网站
打开招聘网站,看一看高薪岗位的任职条件里,Python更是频繁出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