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八大排序算法的Python实现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八大排序算法的Python实现,对八大排序算法进行详细描述和代码实现,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参考一下
Python实现八大排序算法,具体内容如下

1、插入排序
描述

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就是将一个数据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数据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个数加一的有序数据,算法适用于少量数据的排序,时间复杂度为O(n^2)。是稳定的排序方法。插入算法把要排序的数组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了这个数组的所有元素,但将最后一个元素除外(让数组多一个空间才有插入的位置),而第二部分就只包含这一个元素(即待插入元素)。在第一部分排序完成后,再将这个最后元素插入到已排好序的第一部分中。

代码实现

def insert_sort(lists):
  # 插入排序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1, count):
    key = lists[i]
    j = i - 1
    while j >= 0:
      if lists[j] > key:
        lists[j + 1] = lists[j]
        lists[j] = key
      j -= 1
  return lists

2、希尔排序
描述

希尔排序(Shell Sort)是插入排序的一种。也称缩小增量排序,是直接插入排序算法的一种更高效的改进版本。希尔排序是非稳定排序算法。该方法因DL.Shell于1959年提出而得名。 希尔排序是把记录按下标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使用直接插入排序算法排序;随着增量逐渐减少,每组包含的关键词越来越多,当增量减至1时,整个文件恰被分成一组,算法便终止。

代码实现

def shell_sort(lists):
  # 希尔排序
  count = len(lists)
  step = 2
  group = count / step
  while group > 0:
    for i in range(0, group):
      j = i + group
      while j = 0:
          if lists[k] > key:
            lists[k + group] = lists[k]
            lists[k] = key
          k -= group
        j += group
    group /= step
  return lists

3、冒泡排序
描述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

代码实现

def bubble_sort(lists):
  # 冒泡排序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0, count):
    for j in range(i + 1, count):
      if lists[i] > lists[j]:
        lists[i], lists[j] = lists[j], lists[i]
  return lists

4、快速排序
描述

通过一趟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列。

代码实现

def quick_sort(lists, left, right):
  # 快速排序
  if left >= right:
    return lists
  key = lists[left]
  low = left
  high = right
  while left = key:
      right -= 1
    lists[left] = lists[right]
    while left 

5、直接选择排序
描述

基本思想:第1趟,在待排序记录r1 ~ 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1交换;第2趟,在待排序记录r2 ~ 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2交换;以此类推,第i趟在待排序记录r[i] ~ 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i]交换,使有序序列不断增长直到全部排序完毕。

代码实现

def select_sort(lists):
  # 选择排序
  count = len(lists)
  for i in range(0, count):
    min = i
    for j in range(i + 1, count):
      if lists[min] > lists[j]:
        min = j
    lists[min], lists[i] = lists[i], lists[min]
  return lists

6、堆排序
描述

堆排序(Heapsort)是指利用堆积树(堆)这种数据结构所设计的一种排序算法,它是选择排序的一种。可以利用数组的特点快速定位指定索引的元素。堆分为大根堆和小根堆,是完全二叉树。大根堆的要求是每个节点的值都不大于其父节点的值,即A[PARENT[i]] >= A[i]。在数组的非降序排序中,需要使用的就是大根堆,因为根据大根堆的要求可知,最大的值一定在堆顶。

代码实现

# 调整堆
def adjust_heap(lists, i, size):
  lchild = 2 * i + 1
  rchild = 2 * i + 2
  max = i
  if i  lists[max]:
      max = lchild
    if rchild  lists[max]:
      max = rchild
    if max != i:
      lists[max], lists[i] = lists[i], lists[max]
      adjust_heap(lists, max, size)

# 创建堆
def build_heap(lists, size):
  for i in range(0, (size/2))[::-1]:
    adjust_heap(lists, i, size)

# 堆排序
def heap_sort(lists):
  size = len(lists)
  build_heap(lists, size)
  for i in range(0, size)[::-1]:
    lists[0], lists[i] = lists[i], lists[0]
    adjust_heap(lists, 0, i)

7、归并排序
描述

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若将两个有序表合并成一个有序表,称为二路归并。

归并过程为:比较a[i]和a[j]的大小,若a[i]≤a[j],则将第一个有序表中的元素a[i]复制到r[k]中,并令i和k分别加上1;否则将第二个有序表中的元素a[j]复制到r[k]中,并令j和k分别加上1,如此循环下去,直到其中一个有序表取完,然后再将另一个有序表中剩余的元素复制到r中从下标k到下标t的单元。归并排序的算法我们通常用递归实现,先把待排序区间[s,t]以中点二分,接着把左边子区间排序,再把右边子区间排序,最后把左区间和右区间用一次归并操作合并成有序的区间[s,t]。

代码实现

def merge(left, right):
  i, j = 0, 0
  result = []
  while i 

8、基数排序
描述

基数排序(radix sort)属于“分配式排序”(distribution sort),又称“桶子法”(bucket sort)或bin sort,顾名思义,它是透过键值的部份资讯,将要排序的元素分配至某些“桶”中,藉以达到排序的作用,基数排序法是属于稳定性的排序,其时间复杂度为O (nlog(r)m),其中r为所采取的基数,而m为堆数,在某些时候,基数排序法的效率高于其它的稳定性排序法。

代码实现

import math
def radix_sort(lists, radix=10):
  k = int(math.ceil(math.log(max(lists), radix)))
  bucket = [[] for i in range(radix)]
  for i in range(1, k+1):
    for j in lists:
      bucket[j/(radix**(i-1)) % (radix**i)].append(j)
    del lists[:]
    for z in bucket:
      lists += z
      del z[:]
  return lists

以上就是Python实现八大排序算法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
  • Coursera ML 机器学习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线性回归算法计算过程CostFunction梯度下降算法多变量回归![选择特征](https:static.oschina.n ... [详细]
  • 二维几何变换矩阵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二维平面上的三种常见几何变换:平移、缩放和旋转。通过引入齐次坐标系,使得这些变换可以通过统一的矩阵乘法实现,从而简化了计算过程。文中不仅提供了理论推导,还附有Python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 [详细]
  • Java 实现二维极点算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 Java 编程语言实现的二维极点算法。该算法用于从一组二维坐标中筛选出极点,适用于需要处理几何图形和空间数据的应用场景。文章不仅详细解释了算法的工作原理,还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丽江客栈选择问题
    本文介绍了一道经典的算法题,题目涉及在丽江河边的n家特色客栈中选择住宿方案。两位游客希望住在色调相同的两家客栈,并在晚上选择一家最低消费不超过p元的咖啡店小聚。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计算满足条件的住宿方案总数。 ... [详细]
  • 本题探讨了在大数据结构背景下,如何通过整体二分和CDQ分治等高级算法优化处理复杂的时间序列问题。题目设定包括节点数量、查询次数和权重限制,并详细分析了解决方案中的关键步骤。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数据库体系的基础知识,涵盖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的基本操作及高级功能。通过三个阶段的学习路径——基础、优化和部署,帮助读者全面掌握数据库的使用和管理。 ... [详细]
  • 智能车间调度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车间调度策略,探讨了车间调度问题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的优化方法。通过数学规划、智能算法和强化学习等手段,解决了作业车间、流水车间和加工车间中的静态与动态调度挑战。重点讨论了不同场景下的求解方法及其应用前景。 ... [详细]
  • 深入理解K近邻分类算法:机器学习100天系列(26)
    本文详细介绍了K近邻分类算法的理论基础,探讨其工作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潜在的局限性。作为机器学习100天系列的一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且深入的理解。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福昕软件公司开发的Foxit PDF SDK ActiveX控件(版本5.20),并提供了关于其在64位Windows 7系统和Visual Studio 2013环境下的使用方法。该控件文件名为FoxitPDFSDKActiveX520_Std_x64.ocx,适用于集成PDF功能到应用程序中。 ... [详细]
  • ZooKeeper集群脑裂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本文深入探讨了ZooKeeper集群中可能出现的脑裂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供了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集群在高可用性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 [详细]
  • 本次挑战涉及数组截断操作,初看似乎简单,但实际上考察了对数组切片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本文将详细解析该算法的实现逻辑,并提供多个示例以加深理解。 ... [详细]
  • 本文深入探讨了Memcached的内存管理机制,特别是其采用的Slab Allocator技术。该技术通过预分配不同大小的内存块来有效解决内存碎片问题,并确保高效的数据存储与检索。文中详细描述了Slab Allocator的工作原理、内存分配流程以及相关的优化策略。 ... [详细]
  • 华为智慧屏:超越屏幕尺寸的智能进化
    继全球发布后,华为智慧屏于9月26日在上海正式亮相,推出65英寸和75英寸版本。该产品不仅在屏幕尺寸上有所突破,更在性能和智能化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栈数据结构在C++中判断字符串中的括号是否匹配。通过顺序栈和链栈两种方式实现,并详细解释了算法的核心思想和具体实现步骤。 ... [详细]
  • Redux入门指南
    本文介绍Redux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帮助初学者理解如何使用Redux管理应用程序的状态。Redux是一个用于JavaScript应用的状态管理库,特别适用于React项目。 ... [详细]
author-avatar
Grace990808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