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mysql系列之InnoDB存储引擎结构详解

前言InnoDB是Mysql数据库中最重要的存储引擎,搞清楚它的结构对理解它的各种机制的实现原理非常重要。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下InnoDB的结构。一、InnoDB

前言

InnoDB是Mysql数据库中最重要的存储引擎,搞清楚它的结构对理解它的各种机制的实现原理非常重要。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下InnoDB的结构。


一、InnoDB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图可知:
InnoDB的底层结构主要由2部分组成:内存结构和磁盘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内存结构详解


1、Buffer Pool

缓冲池是主内存中的一个区域,InnoDB在访问表和索引数据时会在其中进行缓存。 缓冲池允许直接从内存中处理经常使用的数据,从而加快了处理速度。 在专用服务器上,通常将多达80%的物理内存分配给缓冲池。
缓存的单位是页,使用LRU算法的变体将很少使用的数据从缓存中老化掉。

InnoDB的缓冲池缓存什么?有什么用?
缓存表数据与索引数据,把磁盘上的数据加载到缓冲池,避免每次访问都进行磁盘IO,起到加速访问的作用。

总结:
(1)缓冲池(buffer pool)是一种常见的降低磁盘访问的机制;
(2)缓冲池通常以页(page)为单位缓存数据,缓存最热的数据页(data page)与索引页(index page);
(3)缓冲池的常见管理算法是LRU。memcache,OS,InnoDB都使用了这种算法;
(4)InnoDB对普通LRU进行了优化: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缓冲池使用最近最少使用(LRU)算法的变体对缓冲数据的列表进行管理。 按照5:3的比例将Buffer pool空间划分成年轻代和老年代。
1、年轻代的头部是经常被访问的数据。
2、在老年代的尾部是很少被访问的数据。
什么时候需要一个空间向缓冲池中添加新页面时,删除老年代最近最少使用的页面(最尾部的页),并创建一个新页面添加到列表的中间。


2、Change Buffer

什么是InnoDB的写缓冲?
在MySQL5.5之前,叫插入缓冲(insert buffer),只针对insert做了优化;现在对delete和update也有效,叫做写缓冲(change buffer)。

Change Buffer是缓存那些不在buffer pool里的辅助索引的变化的特殊数据结构 。
在辅助索引发生改变时,如果辅助索引在buffer pool里面就会直接进行修改。如果发生变化的辅助索引页不在buffer pool里,则由Change Buffer先缓存这些辅助索引页的变更动作。等未来辅助索引页被读取时,再将数据再将数据合并(merge)恢复到缓冲池中的技术。写缓冲的目的是降低写操作的磁盘IO,提升数据库性能。

在内存中,Change Buffer是缓冲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磁盘上,Change Buffer是system tablespace(系统表空间)的一部分,当数据库宕机时,索引的变更会被缓冲到磁盘的Change Buffer区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1、写缓冲只有在要修改的辅助索引页不在buffer pool内时,才会将写入操作缓存在change buffer
2、定期对写辅助索引页的changes buffer进行合并,写到到buffer pool 中
3、change buffer既包含内存结构,也包含磁盘结构。内存中的change buffer主要是缓冲辅助索引的变更操作,以便对变更操作进行合并,提高对辅助索引修改效率。
磁盘部分的change buffer主要是数据库宕机时,会将索引的变更缓冲到磁盘的Change Buffer区域。

为什么change buffer只对辅助索引生效?
以insert新增操作为例,插入顺序一般是按照主键递增顺序进行插入的,插入聚集索引(主键索引)一般是顺序的,不需要磁盘的随机读取。这种情况下对聚集索引的修改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不需要进行写缓冲。
而对于辅助索引的插入或者更新操作,由于B+树的索引结构的特性决定了辅助索引插入的离散型。所以,对于辅助索引的插入或者更新操作,InnoDB中不是每一次都直接插入到索引页中,而是先判断插入的辅助索引页是否在缓存区中,若在直接插入;若不在,则先放入到change buffer中,然后再以一定频率和情况进行change buffer和辅助索引页子节点的merge(合并)操作,这时通常能将多个插入合并到一个操作中(因为在一个索引页中),这就大大提高了对于辅助索引插入的性能。


3、自适应hash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

InnoDB存储引擎会监控对表上各索引页的查询,如果观察到建立hash索引可以提高查询速度,则自动建立hash索引。这就是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AHI)
AHI是通过缓存池的B+树页构造而来,因此建立的速度很快,而且不需要对整张表构建hash索引。
InnoDB存储引擎会自动根据访问的频率和模式来自动的为某些热点也建立hash索引。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InnoDB的自使用哈希索引,更像“索引的索引”,毕竟其目的是为了加速索引寻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HI的要求:
1、对页连续访问的模式必须是一样的,即查询条件一样。
2、hash索引只能用来搜索等值的查询


4、Log Buffer

日志缓冲区是用于保存要写入磁盘上的日志文件数据的内存区域。
日志缓冲区大小由innodb_log_buffer_size变量定义, 默认大小为16MB。 日志缓冲区的内容定期刷新到磁盘。 较大的日志缓冲区使大型事务可以运行,而无需在事务提交之前将redo日志数据写入磁盘。 因此,如果您有更新,插入或删除许多行的事务,则增加日志缓冲区的大小可以节省磁盘I / O。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变量控制如何将日志缓冲区的内容写入并刷新到磁盘。 innodb_flush_log_at_timeout变量控制日志刷新频率。

为什么要有 Log Buffer?
事务提交后,必须将事务对数据页的修改刷(fsync)到磁盘上,才能保证事务的ACID特性。
这个刷盘,是一个随机写,随机写性能较低,如果每次事务提交都刷盘,会极大影响数据库的性能。
日志缓冲区使大型事务可以运行,而无需在事务提交之前将redo日志数据写入磁盘,节省了磁盘I/O.

log buffer刷写的三种策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满足不用业务对于吞吐量与一致性的需求,MySQL事务提交时刷redo log有三种策略: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1)0:每秒写入一次日志并将其刷新到磁盘。 尚未刷新日志的事务可能会在崩溃中丢失。
(2)1:要完全符合ACID,必须使用默认设置1。 日志在每次事务提交时写入并刷新到磁盘。
(3)2:日志在每次事务提交后写入,并每秒刷新一次到磁盘。 尚未刷新日志的事务可能会在崩溃中丢失。
这里的写入都只是写入到系统的OS Cache中,如果不刷写到redo log中,数据可能在崩溃中丢失。

高并发业务,行业最佳实践,是使用第三种折衷配置(=2),这是因为:
(1)配置为2和配置为0,性能差异并不大,因为将数据从Log Buffer拷贝到OS cache,虽然跨越用户态与内核态,但毕竟只是内存的数据拷贝,速度很快;
(2)配置为2和配置为0,安全性差异巨大,操作系统崩溃的概率相比MySQL应用程序崩溃的概率,小很多,设置为2,只要操作系统不奔溃,也绝对不会丢数据。

高并发业务,行业内的最佳实践,是: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2


总结

主要是介绍了InnoDB引擎的结构,对内存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重点说明。
1、InnoDB引擎的结构分为内存结构和磁盘结构。
2、内存结构由缓冲池(Buffer Pool),写缓冲(Change Buffer),日志缓冲( Log Buffer),自适应hash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组成。
3、缓冲池(Buffer Pool)主要是缓存表数据与索引数据,加快访问速度。内部采用基于LRU算法的变体算法来管理缓存对象。
4、写缓冲(Change Buffer)主要是缓存辅助索引的更新操作,加快辅助索引的更新速度。
5、日志缓冲( Log Buffer)使大型事务可以运行,而无需在事务提交之前将redo日志数据写入磁盘,节省了磁盘I/O。注意事务提交时刷redo log有三种策略。

欢迎评论交流
图注:跟着老万学java


推荐阅读
  • 上图是InnoDB存储引擎的结构。1、缓冲池InnoDB存储引擎是基于磁盘存储的,并将其中的记录按照页的方式进行管理。因此可以看作是基于磁盘的数据库系统。在数据库系统中,由于CPU速度 ... [详细]
  • 本文由编程笔记#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logistic回归(线性和非线性)相关的知识,包括线性logistic回归的代码和数据集的分布情况。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详细]
  • Nginx使用AWStats日志分析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本文介绍了在Centos7操作系统上使用Nginx和AWStats进行日志分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AWStats可以统计网站的访问量、IP地址、操作系统、浏览器等信息,并提供精确到每月、每日、每小时的数据。在部署AWStats之前需要确认服务器上已经安装了Perl环境,并进行DNS解析。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SQL日志收缩的方法,包括截断日志和删除不需要的旧日志记录。通过备份日志和使用DBCC SHRINKFILE命令可以实现日志的收缩。同时,还介绍了截断日志的原理和注意事项,包括不能截断事务日志的活动部分和MinLSN的确定方法。通过本文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小逻辑日志的大小,提高数据库的性能。 ... [详细]
  • 图解redis的持久化存储机制RDB和AOF的原理和优缺点
    本文通过图解的方式介绍了redis的持久化存储机制RDB和AOF的原理和优缺点。RDB是将redis内存中的数据保存为快照文件,恢复速度较快但不支持拉链式快照。AOF是将操作日志保存到磁盘,实时存储数据但恢复速度较慢。文章详细分析了两种机制的优缺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redis的持久化存储策略。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高校天文共享平台的开发过程中的思考和规划。该平台旨在为高校学生提供天象预报、科普知识、观测活动、图片分享等功能。文章分析了项目的技术栈选择、网站前端布局、业务流程、数据库结构等方面,并总结了项目存在的问题,如前后端未分离、代码混乱等。作者表示希望通过记录和规划,能够理清思路,进一步完善该平台。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vector的使用方法和相关知识,包括vector类的功能、构造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通过使用vector类,可以方便地实现动态数组的功能,并且可以随意插入不同类型的对象,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这篇文章对于需要频繁进行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情况下,使用vector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 [详细]
  • 解决nginx启动报错epoll_wait() reported that client prematurely closed connection的方法
    本文介绍了解决nginx启动报错epoll_wait() reported that client prematurely closed connection的方法,包括检查location配置是否正确、pass_proxy是否需要加“/”等。同时,还介绍了修改nginx的error.log日志级别为debug,以便查看详细日志信息。 ... [详细]
  • Oracle优化新常态的五大禁止及其性能隐患
    本文介绍了Oracle优化新常态中的五大禁止措施,包括禁止外键、禁止视图、禁止触发器、禁止存储过程和禁止JOB,并分析了这些禁止措施可能带来的性能隐患。文章还讨论了这些禁止措施在C/S架构和B/S架构中的不同应用情况,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 [详细]
  • 集成电路企业在进行跨隔离网数据交换时面临着安全性问题,传统的数据交换方式存在安全性堪忧、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以《Ftrans跨网文件安全交换系统》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丰富的审批流程来满足企业的合规要求,保障数据交换的安全性。 ... [详细]
  • 基于Socket的多个客户端之间的聊天功能实现方法
    本文介绍了基于Socket的多个客户端之间实现聊天功能的方法,包括服务器端的实现和客户端的实现。服务器端通过每个用户的输出流向特定用户发送消息,而客户端通过输入流接收消息。同时,还介绍了相关的实体类和Socket的基本概念。 ... [详细]
  • 本文讨论了在VMWARE5.1的虚拟服务器Windows Server 2008R2上安装oracle 10g客户端时出现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法。错误日志显示了异常访问违例,通过分析日志中的问题帧,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文章详细介绍了解决方法,帮助读者顺利安装oracle 10g客户端。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使用数据库管理员用户执行onstat -l命令来监控GBase8s数据库的物理日志和逻辑日志的使用情况,并强调了对已使用的逻辑日志是否及时备份的重要性。同时提供了监控方法和注意事项。 ... [详细]
  • OpenMap教程4 – 图层概述
    本文介绍了OpenMap教程4中关于地图图层的内容,包括将ShapeLayer添加到MapBean中的方法,OpenMap支持的图层类型以及使用BufferedLayer创建图像的MapBean。此外,还介绍了Layer背景标志的作用和OMGraphicHandlerLayer的基础层类。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PostgreSQL中批量导入数据时的优化方法。包括使用unlogged表、删除重建索引、删除重建外键、禁用触发器、使用COPY方法、批量插入等。同时还提到了一些参数优化的注意事项,如设置effective_cache_size、shared_buffer等,并强调了在导入大量数据后使用analyze命令重新收集统计信息的重要性。 ... [详细]
author-avatar
flower_hj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