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追溯电路与系统的历史,探讨了其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无论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还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都离不开这门古老而创新的学科。
电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动力,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光和热,并驱动着各种机械设备。——儒勒凡尔纳
人们对电的认识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但电池的发明被爱因斯坦誉为“所有现代发明的基础”。伏特被认为是电学领域最伟大的先驱之一,他的伏特电池奠定了现代电气工程的基础。安培建立了经典电磁学的数学理论,焦耳则发现了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其强度平方成正比的规律。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共同推动了静电学、拓扑学和能量转换等领域的发展。
从电荷到电磁场
库伦揭示了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其距离的关系,这是电磁学的基本定律之一。欧姆和基尔霍夫则分别发现了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阻网络中电流和电压的定理。这些定律构成了电阻电路理论的数学基础,并为图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戴维南定理描述了线性电路中两节点之间的电源等效电路,诺顿则提出了电流源等效公式。奥斯特发现了电流产生的磁场,法拉第进一步证明了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从而发明了电动机和发电机。亨利和法拉第分别研究了自感和互感现象,推动了电学的实际应用。
从电磁波到电气工程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总结出电场和磁场之间的关系。海维塞简化了麦克斯韦方程,为现代无线通信奠定了基础。赫兹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展示了其与光波的相似性。韦伯提出的电荷模型为电子理论和金属导电性研究提供了基础。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系统,使电力应用更加广泛。
西门子发明了针式电报机、电梯和无轨电车,并设计了实用的发电机。帕奇洛蒂和法拉利分别在直流发电机和旋转磁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伏特是最早将电力作为能源的人之一,后来意大利人帕奇洛蒂和法拉利进一步推动了电力应用的发展。
电子器件的起源与发展
电子器件起源于发光灯丝,弗莱明利用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真空管。德福雷斯特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启了电子放大器的时代。固态放大器逐渐取代了真空管,最初的晶体二极管由谢洛夫设计。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和布拉顿发明了晶体管,肖克利建立了双极型晶体管理论。MOS晶体管的发明标志着集成电路时代的到来。
集成电路的发明者诺伊斯利用光刻技术制造了最早的单片集成电路。维德拉发明了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为模拟滤波器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微处理器的诞生归功于英特尔公司的霍夫,他设计了4位CPU Intel 4004。随着摩尔定律的验证,可编程微电子器件成为主流,CMOS技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电路发展与仿真技术
谐振电路是电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莱顿瓶。汤姆逊给出了导体放电的数学模型,特斯拉线圈和马可尼的无线电报充分利用了谐振电路。调制、解调和差分技术的发展使得谐振电路在无线语音传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源滤波器的设计基于负载线和谐振电路,佐贝尔等人建立了系统的滤波器设计概念。巴特沃斯和达林顿等人的研究完善了滤波器理论。有源滤波器的发展得益于集成电路的进步,Sallen-Key结构和梯形滤波器成为经典设计。
多速率数字滤波器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如数字调制、语音处理和图像处理。多速率模拟滤波器则用于A/D转换和开关电容滤波器。传感器系统结合了传感和信号处理技术,生物传感系统如血糖测量仪已成为重要的医疗设备。
SPICE成为了IC设计的标准仿真工具,其数学模型描述了电压、工艺、温度等因素的影响。EDA工具包括电路仿真、逻辑仿真、PCB布线等,硅IP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系统设计。
自适应信号处理与神经网络
自适应滤波理论起源于非线性估计问题,递归最小二乘法(RLS)和最小均方(LMS)算法是该领域的里程碑。盲自适应滤波算法在缺乏参考信号的情况下仍能有效工作。维德罗发明的LMS算法开创了智能天线和自适应噪声消除等应用。
神经网络的研究涉及多个传统学科,单层感知器的局限性促使研究人员开发更复杂的网络结构。Hopfield网络通过全局能量函数描述网络状态,模糊逻辑则应用于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电路理论的基本原理
对于任何线性、时不变的无源系统,驱动点阻抗是一个关于复频率的正实函数。布伦和伯特等人通过系统性的构建过程实现了这类函数。达令顿的研究表明,任何正有理实函数都可以用无损耗器件和正电阻组成的结构实现。
泛零器是一种理想的二端口元件,电路图论是分析复杂网络的基础。基尔霍夫定律是图论的重要应用,节点导纳矩阵的行列式直接展现了电路的拓扑结构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开发有源滤波器的动机是为了去除电感器,林维尔和奥查德的研究为此提供了理论支持。DSP的出现促进了数字滤波器的应用,费特魏斯将经典网络理论的概念迁移到数值数据处理领域。
非线性动力学在20世纪80年代受到广泛关注,混沌和分形理论的发展为过采样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兴研究方向
当前电路与系统领域的研究方向包括:模拟信号处理、电源管理和能量收集、生物医学电路、纳米级计算设备、硬件安全、多媒体系统、纳米电子学、神经系统应用、非线性电路、智能电网等。
书中提到,尽管中国科学家在电路与系统领域尚未崭露头角,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讨论的缺失。香农的话提醒我们,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塑造未来。
同样,以信息论创始人香农的话作为结束语:
我们知晓过去,却无法左右它,
我们左右着未来,却无法知晓它。
关联的读书笔记:
《智能语音时代》的读书笔记
对AI产品经理的一知半解
Rethinking IoT
《人工智能简史》读后
《复杂系统突现论》读后
当技术成为一种情怀
Talk is cheap, show me
不可能 是 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