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2014年开始研究生物传感技术与戏剧影视相结合的行业应用,到2016年已经独立研发出从硬件到软件,包括可视化界面的整套评测系统,并不断地优化算法。这两年,我们观察到全球范围内出现越来越多的同行者。
2016年1月,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集团联合硅谷的光波公司(Lightwave)利用生物传感技术,对电影《荒野猎人》进行观众体验评测,评测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15 代表平均每个人受到“惊吓”的次数;14 代表观众的心跳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出现大幅攀升的次数;4 716 则说明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平均每个观众有4 716 秒保持完全静止的状态,这通常意味着观众已经完全沉浸在影片当中了。道琼斯旗下媒体“市场观察”称:“用于艺术和娱乐领域的生物评测分析,将成为下一个大事件。”
2017年3月,杜比实验室让一名女性头戴64极的脑电波帽,手腕套着测量心率和皮肤 电反应的跟踪仪,还有一个热成像相机拍摄,抓取她观看影视节目时的生理反应,如图5所示。该实验室首席科学家Poppy Crum和他的团队收集多种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用来影响媒体生产内容的决策过程。Crum表示,这是杜比为“更好理解人类体验”做出的努力。
除了这些技术公司,以尼尔森为代表的调研公司也开始从神经科学角度研究消费者行为、评估广告效果。2016年年底,eBay在伦敦的门店联合Lightwave公司,通过传感器识别用户的情绪并推荐圣诞礼物。
可见,在电影、广告、快消等诸多行业中,利用生物传感技术获取用户体验数据,从而对产品进行评价和改进、优化消费流程已渐成趋势。我认为在生物传感技术进入行业应用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要考虑特定的应用场景。大部分传感器目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并不能在真实发生的场景中使用。例如脑电传感器的佩戴比较复杂,多种传感器同时使用耗费的时间和需要处理的数据量都过大,眼动仪需要投入的成本较高等,这是硬件的问题。
二是要考虑算法的精准度和可靠性。绝大部分情感计算的算法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得出的,并不能代表用户在真实环境下的反馈。开发者必须获取大量的真实数据来校准算法,才能投入商用。以我们正在开发的疲劳驾驶算法为例,就需要先期搜集驾驶员在城市、山区、高速等不同真实路况下的生理数据。
三是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目前实验室和市场上的生物传感设备主要采用蓝牙和无线网络传输,都不具备同时收集群体、海量数据的能力。采用什么样的通信技术和网络进行大规模的传感数据传输,是物联网时代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用生物传感技术进行影视戏剧评测领域,我们研发的皮电传感器和整套数据采集、传输、分析系统,是目前全球唯一能开展大规模群组实验、投入行业应用的。
“战马袭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方便、直接地获取人的生理数据,从感知追问认识,从而更好地了解“人”,让机器感知“人的感知”。当机器获得人对真实世界的感知数据后,也就拥有了感知世界的又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