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真正的抽象要求对现实的高度相符的抽象。
但是现实世界中的语义系统是一个层次化,网络化的系统。错综复杂。
真正的物理世界我们是没有办法理解的,因为它是不可知的。
我们知道的只有我们的大脑(里面的东西。或说柏拉图所谓的“在的世界”)。
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对现实“世界”的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客观?客观?。。客观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有这些都没有答案。
但我们可以做到一件事:我们可以审视我们自己的思维。我们也许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我们知道我们自己在想什么。
事实上从唯心认识观的角度看,这个“世界”才是真正我们真正所谓的“世界”。
I mean,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世界”?
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真正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自己所谓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我们知道我们对所谓“真正的”世界的描述是什么样子。我们不知道这些描述是否正确,但是我知道我就是这么描述它的。或者我对“它”的描述就是这个样子。
不管这种描述是否与“真正的”世界(或说本体)相符,但是这就是我的描述了。
它躺在那里。它一直都躺在“在的世界”里。
从对所谓真正“本体”的研究转向对语言本身的研究,这其实就是哲学史上很著名的语言转向。
它的认识观是这样的:我也许搞不清世界到底是什么,但我们能搞清楚我们在说什么以及我们说了什么。
我们以为我们活在真实的世界中,但其实我们一直都只是活在自己的语言中。既然我不住在那里,我为什么要对它进行研究呢?并且,我又要怎样在根本碰触不到它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研究呢?我为什么不去研究我真正生存的地方呢?
比如,我说:
前面有个坑,很危险。我要小心点!
其实这个坑并不存在于任何地方而只是存在于我的大脑中。并且如果“我不小心摔倒了”,那么这次摔倒其实也不存在于任何地方。也就是说,对于真实的世界来说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发生”只存在于人的理解中。如果没有了理解,那么也就什么都不存在了。 。。。如果它还要”存在“,那么它要怎么”存在“呢?
所谓”事物“,只能存在于理解中。
也就是把精力集中到对语言元素及其结构的分析上面来。
这是正确的。因为它才是我们真正能做的事情。
但是对语言进行分析一点都不容易。事实上它非常困难。语言实在是一个太庞大的系统。因为语言在本质上,其实它就是我们的“世界 ”。对语言进行分析即意味着对我们的“世界”进行分析。
比如,姑且不论语言元素间的关系,即使一个简单的概念有时候我们也很难对它进行形式化(这正是强人工智能最大的困难所在),如:“金融”。要怎么形式化它呢?
。。。
类似这样的东西还很多很多。
对这些概念或关系的形式化的困难,很可能正是很多项目搁浅或最终失败的最终原因。因为真实世界的语义是如此复杂,我们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形式化它们的方法。而直到我们能够正确地形式化它们以前,我们就不可能被真正正确地在计算机中为它们建模。 不能建模的意义是,计算机只能拥有或说“以”一种零碎的,片段的,不完整的,或曲解的语义为我们服务。不能形式化的结果是,它不能以人类的语义形式进行工作。它仍然只能以机器的形式进行工作。它不能“理解”任何我们所说的东西。
它仍然是个机械!!
或许数学与语言学的最终结合会为我们找出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