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百家讲坛中关于曾国藩的感觉不错,让我重新认识了曾国藩,难怪很多人都说做官要学曾国藩,说中国近代史曾国藩很有成就,其中尤其是曾国藩几个改变的方法要学习:1.坚持记日记反思;2.坚持静坐;3.坚持早起;4.坚持读书,并且精读;5.勤奋。
晚上回来看到几篇文章不错,摘录部分如下:
注意力…危机!里面讲到的也是我这两天正反思和思考的,现代社会科技是在进步,但我们却变得越来越缺乏思考,甚至很多时候把自己的宝贵时间精力浪费在电视肥皂剧中,让自己大脑慢慢退化,整天生活在网上,身体缺乏锻炼,肥胖,各种疾病来袭,人慢慢的身体也在退化,或许是因为自己本身是IT职业接触数码产品时间更多的原因吧,希望其它行业的朋友不是这样,电脑数码产品、网络只是工具,我们要控制工具,而不是反过来被工具控制。文章里面的一些话让我很有同感:
一个杯子最有用的那部分是空的,人的创造力往往来源于大脑放空状态,比如,洗澡的时候,"灵机一动"这个词便是一个非常好的解释。而深度思考则有赖于深度信息的输入或大脑较长时间的集 中。现在,我们的大脑时时被填满,我们的大脑常常因为外部刺激处于转换状态,请问,这会不会对深度思考和创造力产生影响呢?
我们正在作茧自缚,我们本身正在塑造一种分散注意力的文化,这种注意力危机随着智能手机的崛起和网络设施的便捷化,已经逐渐发展为一种全民现象——在智能手机之前,我们一天上网的次数是 5 次,但在智能手机之后,这个数字却猛窜到了 27 次。现在,有 35% 的人群甚至在离开床之前,便会先打开手机。我们巴不得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给填满,不管是在排队、等公车、还是等待上菜的时间——完全没有外部刺激、大脑放空的时间段已经让我们感到恐慌、缺乏安全感。可以说,我们口袋中的那个功能强劲的手机已经成了一个具有成瘾性的干扰物。
注意力缺失还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无奈的问题:这是一种恶性循环的情况。我们越是处在一个分心的状态下,我们就越容易分心、越容易失去自我掌控。
你越是锻炼你所谓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你就越不可能做好它。因为当你在锻炼这种能力时,你实际是在下意识地训练你的大脑从原先专注的事情中转向另外一件事(实际就是关注干扰项),所以你越是有意识地训练这种能力,你专注的能力就越薄弱。我们过度发展了自己快速反应、大脑迅速转换的能力,而与此同时,大脑的深度思考、思维整合、创造力、以及独处能力却因为常常得不到启动,而被逐渐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