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机用户2502857113 | 来源:互联网 | 2023-06-26 15:30
在移动开发领域,我们往往会遇到软件的可扩展性、可复用性以及可维护性等问题,这就涉及到如何做好软件的架构设计或者重构优化工作。结合实践与思考,本文对其中的Android应用软件架构做
在移动开发领域,我们往往会遇到软件的可扩展性、可复用性以及可维护性等问题,这就涉及到如何做好软件的架构设计或者重构优化工作。结合实践与思考,本文对其中的Android应用软件架构做些梳理,首先是层次结构划分,其次是技术选型的考虑。
这里层次结构的划分,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考虑。
横向上的结构层次,主要指代码文件目录结构或者与之对应的“包”(Package)的划分。
对于使用了MVP架构的应用软件,结合实现方案,可以分为ui、presenter、model、server、utils等。其中ui包括各种Activity、Fragment,以及自定义的视图组件、布局组件等。而model包括业务模型、相关数据的定义等,server负责处理软件和服务器的通信接口实现、JSON数据解析等工作。
在ui中,还可以按照业务功能来对Activity、Fragment加以进一步的划分,这样更方便团队分工维护。因为业务功能相关的UI大都体现在Activity或者与之关联的Fragment,这样划分比较简明直观。
纵向上的层次结构,更侧重逻辑调用和依赖关系,可分为业务层和组件层。
其中业务层,用于实现该软件对应的UI界面以及相关的功能逻辑,和用户操作、展示关联较多,可以选择性地使用MVP架构来实现。
因为该架构会增加类的数量并且至少涉及到三个层次的逻辑调用(在业务层之内),建议只用在业务逻辑较多、UI显示相对复杂,或者后续更有可能需要扩展的地方。
具体到相关实现,又有不同的策略,例如我们可以使用Activity/Fragment/Adapter等组件来封装扩展Presenter,规避其复杂的生命周期变化、资源/变量的初始化和释放等操作对业务逻辑的影响。也可以将Activity/Fragment作为视图层主体,通过接口和Presenter实现互相调用。这里还是需要结合业务特点,在架构实现复杂度与可读性、可维护性之间加以权衡,选择合适的实现方案,满足要求即可。
组件层,主要是独立于上述业务逻辑之外的,但与之有一定关联的功能组件,例如推送服务、图像识别、社会化分享以及支付组件等,通常作为模块组件的方式支持业务层。如果进一步细分,组件层还可以分为功能组件和基础组件层。例如网络连接管理、日志管理等组件,相对更为通用,和业务逻辑的直接关联也更少一些,可以认为是基础组件。
在架构设计过程中,通常还涉及到各种技术选型,这也是为了避免重复造轮子,更好地利用已有成果、提高开发效率。例如,业务层选用MVP还是MVVM架构?在哪些子模块使用?组件层,图像异步加载使用UIL还是Picasso?网络连接管理采用OkHttp还是Volley?诸如此类。
这部分涉及较多的开源项目、相关组件以及第三方服务商的优缺点分析,例如不同组件的性能、sdk文件体积、组件的配套使用等因素,后面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