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纯文本格式和二进制编码,什么是纯文本,什么是二进制呢?以一个例子做说明。新建一个文件叫hello.txt,内容为:
hello, world
这个文件有12个字节:
借助Node.js可以看这个文件在硬盘的原始二进制存储是什么,如下代码:
let fs = require("fs");
// 读取原始二进制内容
let buffer = fs.readFileSync("hello.txt");
console.log(buffer);
运行后控制台输出12个字节的二进制内容(以十六进制显示):
参考ASCII表,我们发现这些数字刚好是英文对应的ASCII编码,如下图所示:
如果这个文本文件以utf-8读取的方式:
let fs = require("fs");
let text = fs.readFileSync("hello.txt", "utf-8");
console.log(text);
输出的就是文本:
这里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输出结果,但实际上不管是纯文本文件还是二进制文件,硬盘或者内存里存储的都是0101,就看你如何解读它,或者说怎么解码。(只不过我们通常说的纯文本是指那种能够解码成可读文本的格式,二进制文件格式指那种无法用UTF-8等文本解码的文件如图片。)
如下图所示:
如果认为是UTF-8的话,一个编码可以对应一个文字。文字的字形又是怎么来的呢?它是在字体文件里面, 以svg矢量格式存储着每个字符的形状。究竟什么是UTF/UTF-8编码呢?
UTF编码
1个字节最多只表示0 ~ (2^8 – 1)共256个字符,ASCII使用7位表示128个字符,能够满足现代英语的要求,对于特殊符号、亚洲语言、Emoj又应该如何表示?我们按上面的方法,查看以下包含中文和Emoji字符的文件存储的是什么:
we 发 财 ?
如下图所示:
其中20是空格的编码,可以看到一个英文还是1个字节,一个中文用了3个字节,而一个Emoj用了4个字节。它怎么知道每次应该读取多少个字节呢?如下图所示:
如果一个字节是0开头,表示这个字节就表示一个字符,如果是3个1开头表示这个字符要占3个字节,有多少个1就表示当前字符占用了多少个字节。这个就是UTF-8的存储特点,UTF规定了每个字符的编号,而UTF-8定义了字符应该怎么存储。从unicode官网可以查到,“我”的UTF编码是6211,如下图所示:
6211怎么变成utf-8编码呢?因为6211落在下面这个范围:
U+ 0800 ~ U+ FFFF: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所以是这么转的:
“我”的utf-8就是E6 88 91,可以对比encodeURIComponent的结果:
可以说utf-8让utf得到了实现,utf-8是当前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文本编码方式。除了utf-8还有utf-16,它们和utf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
UTF-8
U+ 0000 ~ U+ 007F: 0XXXXXXX
U+ 0080 ~ U+ 07FF: 110XXXXX 10XXXXXX
U+ 0800 ~ U+ FFFF: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U+10000 ~ U+10FFFF: 11110XXX 10XXXXXX 10XXXXXX 10XXXXXXUTF-16
U+0000 - U+FFFF xxxxxxxx xxxxxxxx
U+10000 - U+10FFFF 110110xx xxxxxxxx 110111xx xxxxxxxx
utf-8的优点在于一个英文只要一个字节,但是一个中文却是3个字节,utf-16的优点在于编码长度固定,一个中文只要两2个字节,但是一个英文也要两个字节。所以对于英文网页utf-8编码更加有利,而对于中文网页使用utf-16应该更加有利。因为绝大部分的中文都是落在U+0000到U+FFFF。而对于Emoj这种不太常用排在后面的符号,不管是utf-8还是utf-16都需要4个字节。同时utf-32都是固定4个字节。
完整的UTF编码可以在官网查到,这里列一些符号及其编码的范围,如下图所示:
中文汉字是从4E00到9FFF,大约有两万个。FXXXX和10XXXX的编码是用于自定义的,如可以用于图标字体,但是图标字体通常没有使用这个范围,而是用更简短的编码,这些编码刚好映射到其它正常字符集如繁体字,这样就导致图标字体还没加载好之前系统会使用默认的字体,页面就会先显示繁体字然后再恢复成图标。这种问题在安卓手机会出现。
我们可以直接在html上使用UTF编码,如:
那么网页上将会显示:
这个也叫html实体(entity),通常用于特殊符号的转义或者图标字体。
然后我们再讨论下乱码。
乱码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一个二进制文件,例如打开一个图片文件:
很多文本编辑器默认是使用utf-8编码,如submlime:
每个编码如果对应一个符号就显示出来,但是这些符号连起来看起来比较乱,所以就“乱码”了。
这里举一个实际的乱码问题,windows的压缩包,在mac解压文件名通常会乱码,如下图所示,这是为什么呢?
windows的默认编码方式是ANSI,使用windows自带的文本编辑器可以保存以下几种编码:
ANSI根据locale,简体中文是使用GBK。什么是GBK呢?GBK是中文的地方性编码,如“我”的GBK编码是CED2,最开始的中文编码标准是GB2312,收录了6000多个常用汉字,后来又出了GBK,把繁体字收进去了,再后来又出了GB18030把少数民族的语言收录了,各种编码关系如下图所示:
但是Mac的软件一般是使用utf-8,中文应该是3个字节,但是现在只有2个字节,还对不上,所以解压的时候就变成了其它的符号,看起来乱码了。Mac可以装一个叫the unarchive的软件,它有算法自动检测字符编码:
用它解压的文件名就没有问题。另外,很多代码编辑器一般默认是使用utf-8,在windows自带的文本编辑器保存的txt在这种编辑器打开将会乱码:
当选择了正确的编码方式后显示就正常了:
关于文字编码还有一个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那就是回车与换行。
回车与换行
Sublime的默认换行方式是根据系统设置,如下图Sublime的设置:
从它的注释还可以看到windows是使用CRLF,而unix系的系统是使用LF:
CR:Carriage Return (回车\r)
LF:Line Feed(换行\n)
也就是说windows的换行是\r\n,而unix系的如Mac是使用\n。回车和换行有什么区别呢?回车是指把光标移到行首,而换行是把光标换到下一行。如果在Node.js里面运行以下代码:
console.log("hello, world\rgoodbye, world");
那么将会输出"goodbye, world":
"hello, world"被覆盖了,这就是回车符的作用。后来可能出于节省空间的目的,unix的换行就只有\n了。
"\r"在git里面会被显示成^M:
有时候还会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在绑host的时候,从QQ复制的消息粘贴到host文件里,MAC可能会多了个\r导致没有生效,而windows可能会少了\r出问题,虽然在你的编辑器里看起来可能都是正常换行的。
再讨论下字符串长度的问题。
字符串长度
Java和JS的字符串都是使用UTF-16编码,因为它有长度比较固定的优势,不像UTF-8字节数可能从1变到4。如下图所示:
英文和中文长度都是1,而Emoj的长度是2,因为长度单位是2个字节作为1,Emoj的需要4个字节,因此长度是2。
可以使用charCodeAt返回当前字符的utf编码:
如果是要检测中文的话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看当前符号是否落在中文编码的范围内:
在Mysql里面,如果一个字段的类型为VARCHAR(10)的话,那么它最多可以存储10个英文或者10个中文,如果这个字段使用的是默认的utf-8编码,那么它需要占10 * 3 = 30个字节,如果使用了GBK编码,那么它需要使用10 * 2 = 20个字节。
meta charset标签
我们通常会给页面head标签加一个charset的meta,指明当前页面的编码方式:
"utf-8">
在html4里面是这么写的:
"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这两个作用一样,只是后者已经过时。这个编码究竟有什么用呢?
以下以code.html作为研究:
"utf-8">
你好world
然后我们用Node.js写一个最简单的server:
let http = require("http");
let fs = require("fs");http.createServer((req, res) => {let content = fs.readFileSync("./code.html", "utf-8");console.log(req.url);res.end(content);
}).listen("8125", err => {if (err) {console.log(err);} else {console.log("Server start, listening on http://localhost:8125");}
});
运行,然后访问localhost:8125,页面正常显示:
现在我把charset改成gbk:
"gbk">
然后重新刷新页面,就不正常了:
但是如果我在Node.js的server里面设置Content-Type的响应头的charset为utf-8的话: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从浏览器控制台可以看到这个响应头:
不管meta标签里面设置的是什么编码,页面都能正常显示。
所以根据我们的观察meta标签只有在http的响应头里没有设置charset的时候才会起作用。
本篇讨论了utf/utf-8/utf-16的关系,utf是国际标准,规定了每个字符的编码,而utf-8/utf-16决定了utf该如何存储与读取,utf-8的优点是对于英文比较有利,比较节省空间,utf-16对于中文比较有利。但是如果西方国家使用utf-8,然后东方国家使用utf-16,那么互联网可能就乱了,所以从统一标准的角度我们还是使用utf-8。还讨论了GBK编码和乱码的问题,如果一个字符存的时候是用的一种编码,但是读的时候却用的另一种编码,那就会对不上原先的字符,就会出现乱码的情况。另外,由于utf-16编码长度比较固定,所以JS和Java使用了utf-16做为它们在内存里字符串的编码。根据实验,meta的charset标签在没有设置响应头的charset时可以起作用。
总之字符编码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本篇主要讨论了和web关系比较大的部分,还列了平时会遇到的几个问题。相信看完本文,你对文字编码应该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