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人工智能 > 正文

威尔特拉斯定理_从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创立微积分基本定理看综合创新的客观标准...

从牛顿和莱布尼兹同时各自创立微积分基本定理看综合创新的客观标准人人都可以综合创新,那么,就确定的对象而言,综合创新有没有客观标准呢

从牛顿和莱布尼兹同时各自创立微积分基本定理看综合创新的客观标准

436eeafd56888577c7f6d2ef3fe3f01e.png

人人都可以综合创新,那么,就确定的对象而言,综合创新有没有客观标准呢?

回答是肯定的。否则,综合创新就乱了套。

在此,我们仅就科学理论创新方面的两个典型实例,来作一论证。一个实例是处于同一时代的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创立微积分基本定理(公式);另一个实例是达尔文和华莱士几乎同时不约而同地提出进化论。

先就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创立微积分基本定理(公式),来做一说明。

当知道莱布尼兹也与自己一样,提出微积分基本定理公式后,牛顿曾大动肝火,指责莱布尼兹抄袭了他。但事实证明,牛顿错了。

7a4a6148bc610206e4e9f20adbec80ec.png

牛顿(1643-1727年)于1664年秋开始研究微积分问题,尔后在家乡躲避瘟疫期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666年,他将其前两年的研究成果整理成一篇总结性论文即《流数简论》,成为历史上第一篇关于微积分的系统文献。循此继进,他又在1671年写成《流数术和无穷级数》一书,指出变量由点、线、面的连续运动所产生,否定了以前他认为变量是无穷小元素的静止集合的观点。他把连续变量叫做“流动量”,把这些流动量的导数叫做“流数”。揭示了已知连续运动的路径,求给定时刻的速度即微分法;已知运动的速度求给定时间内经过的路程,即积分法。他还将面积计算与求切线问题的互逆关系作为一般规律揭示出来,将其作为微积分普遍算法的基础,提出并论述了“微积分基本定理”。这样,牛顿就以正、反流数术,将自古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各种方法和特殊技巧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创立了微积分。他将这一成果收录在1687年出版的力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而他的微积分论文和《流数术和无穷级数》书稿,则直到1736年才在朋友的再三催促下相继出版。

而与牛顿生活在同一时代的莱布尼茨(1646-1716年)整理、概括自1673年以来自己关于微积分研究的成果,1684年在《教师学报》上发表了第一篇微分学论文《一种求极大值与极小值以及求切线的新方法》(简称《新方法》),它包含了微分记号以及函数和、差、积、商、乘幂(mì)与方根的微分法则,还包含了微分法在求极值、拐点以及光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到1686年,莱布尼茨又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积分学论文,初步论述了积分或求积问题与微分或切线问题的互逆关系,包含积分符号并给出了摆线方程。这样,按照将微积分学论文公开发布的时间来看,莱布尼兹发表的时间(1684-1686年),与牛顿将其研究微积分的成果收录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出版时间1687年,大体相当。

435de277f6ead9b17f0a18e7f6f6f06d.png

因此,就微积分的创立而言,尽管牛顿和莱布尼茨在个人学术背景、方法和形式上存在差异、各有特色,但两人的功绩是相当的。所以人们把“微积分基本定理”称为“牛顿—莱布尼茨定理”,标志着牛顿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现了这一定理(公式)——

如果函数

是连续函数

在区间

上的一个原函数,则

为什么两位不同国籍而且未曾谋面、也未曾交流、沟通的数学家,却几乎同时发现并创立“微积分基本定理(公式)”呢?该怎么解释这种巧合呢?

牛顿和莱布尼兹生活在同一时代,两人年龄只相差3岁。他们之所以能各自独立发现并几乎同时创建微积分基本定理公式,是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社会发展对于数学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他们所共有的科学家的素质,即彼此都具有同样高超的科学能动综合能力分不开的。

众所周知,到17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向包括数学在内的诸多学科,提出了许多带有挑战性的课题。正是这些课题成为催生微积分产生的客观时代背景。实际上,在牛顿和莱布尼茨作出他们的创见之前,与微积分相关的大量知识已经积累起来了。当时的许多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都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法国的费马、笛卡尔、罗伯瓦、笛沙格;英国的巴罗、瓦里士;德国的开普勒;意大利的卡瓦列利等人,都提出很有建树的理论,为微积分的创立作出了贡献。例如费马、巴罗、笛卡尔就都对求曲线的切线,以及曲线围成的面积问题有过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到了一些成果,只是他们未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而牛顿和莱布尼兹则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能动综合,发现并创立了微积分基本定理(公式)。他们的最大功绩是把两个貌似毫不相关的问题,即一个是切线问题(微分学的中心问题),一个是求积问题(积分学的中心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牛顿研究微积分着重于从运动学来考虑,而莱布尼茨却是侧重于几何学来考虑的。(参见田怀录著:《微积分与牛顿、莱布尼兹》,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无数的史实向人们昭示:一门学科的创立绝非偶然,而是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时代呼唤、渴求和亟需之必然;一门学科的创立也并非某些人的个人功绩,而是经过多少人乃至几代人的努力后,在积累了大量成果的基础上,最后由某个人或几个人通过综合创新才完成的。微积分学也是这样。就创立的时间而言,牛顿比莱布尼茨早了10年左右;但就公开发布的时间而言,莱布尼茨却比牛顿早了3年。而就其方法和内容而言,他们也各有长处、短处。尔后的数学家如柯西和威尔斯特拉斯等,继承他们的长处,克服他们的短处,最终将微积分完善化、严格化,使之成为挺立于数学园林中的一株奇葩。(参见李心灿编:《微积分的创立者及其先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牛顿和莱布尼兹分别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殚精竭虑地综合创新,才各自独立地发现、创立“微积分基本定理(公式)”的。这一事实,再次证明了真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

人们对于真理的探索就像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出发,采用不同的方式攀登,但最终的目的地则是珠峰的峰顶。这个峰顶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唯一的。因此,是否到达峰顶,是可以通过客观事实来证明和评判的。牛顿和莱布尼兹通过各自独立地研究,得出同样的结论即“微积分基本定理(公式)”,也叫“牛顿-莱布尼兹定理(公式)”,与这个道理是一样的。“微积分基本定理(公式)”即“牛顿-莱布尼兹定理(公式)”与珠峰峰顶一样,既是客观的,也是唯一的。牛顿和莱布尼兹及其前人和后人方向一致的研究、攀登,最终使微积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个事实证明,在某个课题或领域的真理的探求上,由科学能动综合促成的创新所能达到的最终目标或顶点,是客观的、唯一的。(2019.3.27.)



推荐阅读
  • 计算机网络复习:第五章 网络层控制平面
    本文探讨了网络层的控制平面,包括转发和路由选择的基本原理。转发在数据平面上实现,通过配置路由器中的转发表完成;而路由选择则在控制平面上进行,涉及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配置与更新。此外,文章还介绍了ICMP协议、两种控制平面的实现方法、路由选择算法及其分类等内容。 ... [详细]
  •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 Go 语言编写和运行一个简单的“Hello, World!”程序。内容涵盖开发环境配置、代码结构解析及执行步骤。 ... [详细]
  • 题目描述:给定n个半开区间[a, b),要求使用两个互不重叠的记录器,求最多可以记录多少个区间。解决方案采用贪心算法,通过排序和遍历实现最优解。 ... [详细]
  • 深入理解C++中的KMP算法:高效字符串匹配的利器
    本文详细介绍C++中实现KMP算法的方法,探讨其在字符串匹配问题上的优势。通过对比暴力匹配(BF)算法,展示KMP算法如何利用前缀表优化匹配过程,显著提升效率。 ... [详细]
  • 探讨一个显示数字的故障计算器,它支持两种操作:将当前数字乘以2或减去1。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用最少的操作次数将初始值X转换为目标值Y。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编程语言中的核心概念和常见面试问题,包括集合类、数据结构、线程处理、Java虚拟机(JVM)、HTTP协议以及Git操作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每个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Java的关键特性和最佳实践。 ... [详细]
  • 本文探讨如何设计一个安全的加密和验证算法,确保生成的密码具有高随机性和低重复率,并提供相应的验证机制。 ... [详细]
  • 深入解析:手把手教你构建决策树算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中广泛应用的决策树算法,通过天气数据集的实例演示了ID3和CART算法的手动推导过程。文章长度约2000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 [详细]
  • 在金融和会计领域,准确无误地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至关重要。这些文件不仅是支付结算和现金收付的重要依据,还直接关系到交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C语言实现小写金额转换为大写金额的方法,确保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 [详细]
  • 在给定的数组中,除了一个数字外,其他所有数字都是相同的。任务是找到这个唯一的不同数字。例如,findUniq([1, 1, 1, 2, 1, 1]) 返回 2,findUniq([0, 0, 0.55, 0, 0]) 返回 0.55。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中感受野的概念及其与锚框(anchor box)的关系。感受野定义了特征图上每个像素点对应的输入图像区域大小,而锚框则是在每个像素中心生成的多个不同尺寸和宽高比的边界框。两者在目标检测任务中起到关键作用。 ... [详细]
  • 网络攻防实战:从HTTP到HTTPS的演变
    本文通过一系列日记记录了从发现漏洞到逐步加强安全措施的过程,探讨了如何应对网络攻击并最终实现全面的安全防护。 ... [详细]
  •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系统中网卡绑定(bonding)的七种工作模式。网卡绑定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网卡组合成一个逻辑网卡,实现网络冗余、带宽聚合和负载均衡,在生产环境中广泛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每种模式的特点、适用场景及配置方法。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给定整数N的情况下,找到两个不同的整数a和b,使得它们的和最大,并且满足特定的数学条件。 ... [详细]
  • 深度学习理论解析与理解
    梯度方向指示函数值增加的方向,由各轴方向的偏导数综合而成,其模长表示函数值变化的速率。本文详细探讨了导数、偏导数、梯度等概念,并结合Softmax函数、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卷积计算、权值共享及池化操作进行了深入分析。 ... [详细]
author-avatar
King347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