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万字长文】DID赛道项目大盘点

ENS爆火后,出现了一众蹭热度,割韭菜的项目。他们打着DID的旗号,在注册通道都没上线的情况下,不仅碰瓷ENS,还碰瓷各大公链,如BSC,号称“ENS是以太坊域名系统,

ENS 爆火后,出现了一众蹭热度,割韭菜的项目。

他们打着 DID 的旗号,在注册通道都没上线的情况下,不仅碰瓷 ENS,还碰瓷各大公链,如 BSC,号称“ENS 是以太坊域名系统,而我们某某某是 BSC 域名系统”,说白了,就是看 BSC 人多,影响力大,借 DID 的东风来割韭菜。

可悲的是,因为 web3 的低门槛,这种要技术没技术,要背书无背书,吆喝几个月官网都没有的韭菜盘,仍旧大行其道。一时间,十几种新后缀都冒出来了。

他们完全低估了做一个 DID 项目的难度,和发币,发 NFT 完全不一样,DID 的成功需要多方面的硬实力。

第一,copy 代码不难,但 DID 作为工具,必须要钱包集成才能落地,让钱包方集成是 DID 基本素质。小狐狸门槛高,但如果连 TP,imtoken 钱包都没集成,那该项目绝对在画大饼。

最后就是:用户真金白银的域名,完全没地方使用,就像烂尾房名义上属于自己,但根本无法居住。

第二,DID 炒作必须要有对应交易市场,比如.bit 有 did.top,.eth 可以在 opensea 上交易….

没有流动性,就没有投资意义。而韭菜盘只想开放注册,割一波韭菜,一般不会建立交易市场。

第三,后续的维护。有些项目方会打出“买断制”的王牌,一次付费,终生拥有,这类项目总能吸引用户。

但问题是优质词组被注册一空后,就不会有新玩家入场,项目方也不会有新的收入,这是一锤子的买卖。

这时谁来维护项目的运作?尤其是在区块链这种日新月异的领域,落后一个月都会被时代抛弃。

所以筛除一大堆空气项目后,我们可以开始标题的内容了,对 DID 赛道内值得关注的项目进行大盘点。

ENS,后缀.eth(官网:https://ens.domains/)

注册量:167w

收费方式:续费制,一年 5u 起

ENS 上线于 2017 年 5 月 4 日,背靠以太坊基金会,有着当前最强的共识,最多的注册量,最强的炒作热度。推特上一众名人,包括 vitalik 修改 ID,也为 ENS 站台。

在写下这段话时,.eth 是 DID 赛道无可质疑的龙头。

ENS 的发展历史有两个重要节点,21 年 11 月发币,和 22 年 5 月 10k 俱乐部炒作。

17 年上线后的三四年内,ENS 并没有引起关注,在 21 年 11 月发币前,四年共积累大约 30 万注册。

发行治理代币 $ENS 之后,开启大范围空投,人均到手四万,最传奇的是个大学生,因为经常在社区帮忙,收到了价值千万的空投,一下财务自由,在整个币圈引起了不小反应。

发币节点后,ENS 开始受到关注,注册量在随后三个月内翻倍超过了 80 万。

22 年 5 月,突然刮起了一阵炒作,无聊猿大佬中流行抢注数字编号.eth,比如 BAYC#6588 的持有者抢注 6588.eth。

资本助推,市场 fomo 等多方位因素,0000 到 9999.eth 数字域名因为只有 1w 个,具有稀缺性,于是开始受到追捧,数字被炒作起来,其中 555.eth 被国人投资者以 55.5 个 ETH 购买。

数字为引,经过市场三个月的发展,单词,IP,公司名也逐渐受到关注,现如今.eth 炒作也从数字,转变为类似.com 的域名炒作。(yuming.xyz可以查看.eth 成交记录)

Hermes.eth(爱马仕 ) 有人报价 50E 未成交。
opensea 官方以 100E 的价格收购了 opensea.eth。
BYAC,加密 punk 社区,mee6 社区也拿到了自己的.eth。

这波始于 4d 数字的炒作,让.eth 的注册增速在 5 月后飙升,增长了近百万,仅 22 年 7 月,就增加了 32 万注册,相当于过往几年的注册量。

如今风头正盛。共识,背书,体量,ENS 都是如今 DID 赛道内唯一的龙头。

但 ENS 社区很清楚:虽然 17 年上线,争取到了先发优势,但庞大的 ETH 生态赋能,才是.eth 最牢固的护城河。

ENS 的优势从来不是技术,而是 V 神和以太坊。ENS 的核心在于 E(以太坊的影响力)。

这是基于血统,而不是产品本身的成功,

但这是种双刃剑。首先,先发优势在区块链世界未必是一件好事。当 web2 项目出现问题,可以停机升级,可以删档重来,但是到了 web3,因为不可篡改的属性,让 ENS 某些设计之初的 Bug 永远没有更正的可能。

战略性的错误,只会随着时间不短积累,直至爆发,比如 zwj。

21 年有用户指出,ENS 在设计上存在巨大 bug,支持 zwj(零宽字符)会让欺诈域名泛滥,律动对此也做出了报道,具体请看:

零宽字符对 ENS 的影响,或比你想象的更大

https://mirror.xyz/0xc952fE149b640097054CFa53cAf7aC2bfd0162C5/RW6psQ2mnxyzmQx08PUXgLXOZc0kjvfXm8RGRVu8s0Y

简而言之,ENS 支持了 zwj(一种空白字符,肉眼不可见),这导致了任何人可以注册任何域名,比如 google.eth,amazon.eth,这都不是真的谷歌和亚马逊,而是夹杂了 zwj 字符的假域名。

后来 Ens 中文社群的人声称这不算 Bug,而是一种 feature(特性),符合国际 IDN 标准。

后来 ENS 代码曝光,其注册限制是非常宽泛的“只要大于,等于三个字符即可”。

就为了支持某些一辈子也用不到一次的 emoji 符号,引入 zwj 来给 ENS 域名系统增加那么大风险。

这到底是是设计之初的忽视?还是高瞻远瞩的接轨国际?

见仁见智吧。

ENS 第二个问题在于以太坊。

运行于 ETH,加上.eth 的后缀,足以看出和以太的绑定有多深刻,因以太坊的背书而腾飞,自然要分享 ETH 的诸多问题。

比如高昂的 gas 费,在熊市或许会低一点,但在牛市,注册一个.eth 的年费只有 5u,gas 却高达 150u。

高门槛让 ENS 脱离大众,完全成为了巨鲸的游戏,而 DID 的夙愿本应该成为 web3 的基建。

又比如封闭的生态,和 BSC,SOL,BTC 其他公链深深的隔阂。

所谓成也以太,败也以太,以太坊的官方背书和 17 年入场的先发优势,让 ENS 集聚了足够的势能,21 年的发币和 22 年的域名炒作让其一飞冲天。

但强烈的以太印记同样有利有弊,以太坊做大则.eth 起飞,以太坊滑落神坛,.eth 则位置尴尬。

跟以太的深度绑定,短期内能快速凝聚共识,长远看却限制其影响力扩张,还有 zwj 这颗指不定什么时候会爆的暗雷。

ENS 总体来说是个不错的项目,作为先行者,率先开辟了 DID 赛道。

至于未来 ENS 如何开好这艘注册超百万的大船,是否能成为新时代的.com,就拭目以待了。

Unstoppable domains(简称 UNS,官网:unstoppabledomains.com)

运行在 polygon 上,后缀包括:.x,.crypto,.wallet……共 10 个

注册量:190w

收费方式:买断制,不同后缀价格不同,几十 U 不等。

从哪个角度看,UNS 都是个奇葩的项目,但是它却发展的相当不错。

ENS 还没爆发,它就在官网就号称注册量超百万,是当时 ENS 的几倍,即使是现在的.eth 经过几月超高热度的炒作,吃了伟哥,竟也低于 UNS 的 200 万。

但 ENS 明明是公认的行业龙头,UNS 这个成绩怎么来的?

因为这个项目有.crypto,.wallet,.dao,.x 等 10 个后缀,所谓 200 万注册量,是 10 个后缀合流后的结果,但这远不是全部原因,UNS 还经常搞活动送域名,比如号称赠送价值 1000 万美元的域名,“支援 web3 女性”。

对于项目方来说,铸造域名几乎是无本买卖,UNS 赠送千万美刀的性质,等同于我用几个小时发行了一套 NFT,定价一个亿,然后空投给了马斯克和 vitalik 等大佬,然后对外宣称成功捐款几百亿支援 web3 建设。

……

是不有点奇葩?UNS 就是靠着赠送大批域名,增发 10 个后缀,一顿大水漫灌,才堆出了 200 万的惊人数据。真实注册量已经不是打对折,可能要打个 9 折了。

也就是 20 万到 40 万之间。

这里要产生个疑问,为什么 UNS 要增发那么多后缀,为了数据好看?

没办法,是 UNS 走的是买断制。

不同于.eth 和.bit,和曾经 web2 的.com,这些项目按年续费,可以保证拥有持续健康的现金流。

但买断制不行,当优质词库注册一空后,新人不进场,老人身上又赚不到钱,连维护项目运行的工资都发不出来。

对此,UNS 的解决之道就是增发后缀。好词库被消耗光了发新后缀,相当于词库刷新,一切又可以从 0 开始……..所以不知不觉 UNS 已经有了 10 个后缀。

用户选择它的原因或许也只有一个,一次购买,终身免费,看起来“更划算”。

不得不说,这个策略在合适的时机是很有效果的,目前手机端的加密钱包中,UNS 的集成度很高,无论是币安旗下的 Trust 钱包,或是月活 400 万的 TP 钱包,都集成了 UNS,成功让 UNS 脱离了画大饼的范畴。

买了能用,这一点已经比很多空气项目强了。

但是 10 个后缀的策略值得商榷,我们都明白,增发后缀本质上是消耗品牌形象,增加用户认知负担。

UNS 引起争议的另一件事是垄断。

后面要讲的.sol(bonfida)也是买断制,但.sol 项目赚钱,是拍卖稀缺域名,价高者得,这一点和早期.eth 一样,能最相对公平的把优质域名卖给出价最高者,自己也实现利益最大化。

拍卖是对买断制的补偿,是不增发后缀前提下,提高收益的合理手段。

但 UNS 却直接占有稀缺词汇,明码标价。

搜索 future,最便宜的 future.blockchain 竟然要 2w5 美金,更珍惜的后缀例如.crypto 要 10w 美金,便宜些的.wallet 也要 5w 美金,最贵的.x 后缀,竟然要 25w 美金(笔者第一眼还以为看错了)!

增发后缀 + 垄断优质域名,这样的行为一直被人诟病。

所以评价 UNS 是一件复杂的事。对于用户来说,买断制绝对是优点,但是对于投资者,这意味着该项目的价值将会不断被增发的后缀所摊薄,贬值。

UNS 还有个一眼可看到的缺陷,那就是共识最强的后缀.crypto,竟然有 6 位字母,这一点无法忍受。

web2 域名里.com 会脱颖而出,就是四个字:简单好记,来是 come 去是 go,这是最简单的单词,即使.com 真实含义是 company,但大众不关心这个,短,认知负担低是域名圈硬道理。

面对.blockchain,或.crypto 这样的后缀,试问,你愿意用吗?

bonida,后缀.sol,运行在 solana 链(官网:https://bonfida.org/)

注册量:18w

收费方式:拍卖买断制

.sol 也是买断制的玩法,但是没有学 UNS 增发后缀。

注册流程:当你中意某个.sol 域名并注册,会自动发起拍卖,以某价格起拍,一段时间结束,域名会属于最高出价者。

ENS 的火热带动了 DID 热度,这段时间.sol 注册量处于稳定增长中,稳扎稳打,刚过 18 万。

钱包集成方面,支持.sol 的大钱包有 phantom(sol 生态钱包),coin98,trust 钱包,没有 TP 钱包,支持度略低于其他项目,但相信 TP 集成是早晚的事。

总体而言,.sol 的注册量突破 10w 大关,并且有着不错的钱包集成度,足以跻身 DID 赛道最值得关注的四大项目。

.sol 后缀选择参考了.eth,和 SOL 公链绑定,来快速凝聚了共识。

但是投资人进场.sol,不太可能捡漏优质域名了,因为.sol 是买断制,并且全开放,甚至 1 位.sol 也开放并被抢注一空了。

巨鲸可以无成本持有几十年,所以优质.sol 是不会轻易售出的。

.eth 和.bit 都是续费制,有持有成本,所以会有抛售压力,而.sol 域名里巨鲸和新入场的玩家之间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这是买断制的通病。

前面讲过了.eth,UNS,.sol,在使用体验上,有不少雷同之处。

1,处在不同的生态中,有各自的门槛(必须在 sol 环境或 ETH 环境才能注册和管理,只能用 ETH 注册或 FIDA 代币注册),都需要公链 gas。

2,受 ENS 影响,都支持 zwj 字符,隐含域名欺诈风险。

3,优势域名已经全掌握在巨鲸手里,新入场机会寥寥。

相比之下,.bit 则是 DID 赛道技术创新最多,被认为最有可能超越 ENS 的项目,最重要的是,.bit 依然有相当的比例账号,和 3 位账号没开放注册,机会很多。

后续逐步支持更多公链,甚至 BTC,SOL,Doge 链….

基于 CKB 链的独特性质,用户可以在任何公链上注册并管理.bit。仅这一点,冠绝 DID 赛道。

或许你还不明白其意义,举个例子,我玩 BSC,客户玩 SOL,但我可以将.bit 从 BSC 链,送给客户的 SOL 链,这在其他项目中像天方夜谭。

.eth 所有权只能从以太坊地址,转移给另一个以太坊地址,.sol 必须从一个 SOL 地址转给另一个 SOL 地址,双方必须在同一公链

.bit 所有权可以在任意两条公链间转移!

其意义,相当于打通了安卓,IOS,windows,linux 之间的铁壁。

因此,其他项目会宣传说“xns,xx 链的域名系统”,.bit 的标语则会说“.bit,您的 web3 唯一身份”,

支持映射一切公链,支持在一切公链内转移,不局限于某条链,真正服务于整个加密圈。做整个加密世界的唯一,通用身份!

创新 2,操作 0gas

任何 Dapp 都要 gas,尤其是.eth 在牛市的解析操作,gas 高达几十刀。但.bit 不用,只有“签名确认”,却没有支付 gas 的环节。

0gas!

为何如此特殊?这同样得益于 CKB 公链底层,用户简单可以理解为 gas 费在注册时被预收了,而 1 个 ckb 可支持数万次的操作,项目方那里质押的 ckb,可以支持几十万次操作!

所以.bit 虽然运行在 CKB 链上,但即使用户完全没听说过 CKB,也不影响正常使用。

公链隐形,是.bit 提出的有趣概念。

3,显示安全性

.bit 在设计之初就将安全性排在首位。

“不值得为了几个 emoji,引入 zwj 这种隐患”这是.bit 的态度,对于安全的执着近乎严苛。

因为区块链游戏规则,.eth 的 zwj 字符永远不可能消灭,但.bit 没有这些担忧。而站在更长远的视角,安全性可能会成为“去中心化网站”时代中能否成为 DID 王者的决定力量。

细数.bit 上线一年内的成绩:

TP,trust,imtoken,bitkeep 主流加密钱包集体支持.bit 转账,应用的面铺的足够广。

用户共识度上,.bit 拥有仅次于.eth 的社区规模,活跃度,以及社区工具。

显示安全性上,没有走 ENS 的后路,坚决维护安全性。

功能和技术上,基于 CKB 链的特性让.bit 成为 DID 赛道里最有颠覆性的产品。

这一切优势,任何人在注册一个.bit 后就能感受到。

持续追踪 DID 赛道一年多,几乎研究了一切项目,笔者收获不少心得,容我一一分析。

1,技术因素。

.com 有啥用,就是把网址映射为一串 ip 地址而已。DID 的任务,也是把 xxx.bit 映射为一串哈希地址罢了。

但是基于不同公链,不同技术的 DID 项目们,使用体验师完全不同。

.eth 共识是很强,但是使用体验一般,尤其在牛市,高价 gas 没人能受得了,这一直在阻碍.eth 的影响力扩张。

其次,作为一个炒作品,.eth 被证明是成功的,但高门槛,生态封闭,有 zwj 隐患,和公链严重绑定的 DID,让它很难成为 web3 的基建。

而“跨链选手”.bit 可从任何公链注册.bit,加 0gas 费特性,在技术上杀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把用户体验拔高一个层级,让 DID 的想象空间也提升了一个 level。

2,后缀的意义

后缀代表文化和认同,能决定 DID 项目的遥远未来。

.eth 和.sol 这种和公链强绑定的做法短期内能笼络流量,但同生共死的做法是把双刃剑,SOL 链未来会不会变成 EOS 一样的流星,谁也不知道,甚至 ETH 是否永远坐稳公链一哥的位置也尚未可知。

假如 SOL 或 ETH 在某天无人问津,那顶着个.eth 或,sol 的用户作何感想。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 LUNA 暴雷,荣光时市值排名第 5 的 Terra 链,一夜间灰飞烟灭,谁还记得,21 年 11 月 3 日 Terra 也上线了域名项目 TNS(.ust),如果 Luna 没暴雷,借着当时的东风或许今天的盘点要再加一栏。

但是.ust 死了,作为 Terra 链的陪葬。

这就是和公链深度绑定的风险,公链是厚土,.eth/.sol 是大树,土被刨了,树也就死了。

.bit 早早认识到这点,当其他项目标榜“域名”,.bit 的自我定位却是“账号”:web3 世界的通用身份。

配合跨链转移,随时搬家的特性,狡兔三窟,灵活到了极点,应对 Luna 类黑天鹅能力更强。

换个角度看,强烈的公链印记,在文化上也并不太适合开放包容的 web3 世界,面对万链共存,平台多样的 web3,后缀应承载更抽象的寄托。想想今天的生活,有美团,微信,微博,抖音,谁会特意在自己网名的后面加一句:来自美团。

很奇怪不是吗?

更好的,其实是 UNS 的.crypto,.wallet 这样的通用意义,但是后缀讲究短小精悍,多一个字母,多一分臃肿,相比之下.bit 是个极好的选择,简约且经典。

3,买断制的思考

.bit 和.eth 都遵循.com 传统,一年一续费,价格 5u 起步。(.eth 也是 5u 起,贵是因为 gas)

经过.com 几十年的验证,这个机制安全可靠,而且细水长流,盈利能力绝对比买断制强,更容易受资本青睐而融资起飞。

但 UNS 和.sol 的买断制就很难说得清了。

首先,此举肯定能增加用户付费意愿,但注册量高,不代表共识越强。评判共识强弱有个简单办法,就是 社区自发建设用户工具

举个例子,ENS 的爆火让一大群开发者,创作者自发聚集,撰写内容,建立数据网站,热心布道。大火的 ENS 有 ens.visons,10k 俱乐部,成交播报机器人等等此类工具,而.bit 有 seekdid.com 和 das.la 等不少成员自主开发的工具。

但是 UNS 和.sol,能找到的社区工具很少,说明社区凝聚力和热情不高。UNS(16.7k)和.sol(6.6k)虽然注册量更多,dc 社区人数和活跃度都比.bit(39.4k)少一半以上。

说明用户图的还是买断制的便宜。

并且买断制是否真能走通?没经验可以借鉴。当前解决买断制弊病方法有 2:

第一,像 UNS 那样增发后缀,一茬割完再割一茬,代价是消耗品牌形象。

第二,等待 DID 赛道起飞,.sol 如果能有.com 的体量和热度,那么稍差的词组也能被哄抢,新的注册也会源源不绝,加上交易市场的抽成,也会过得不错。

问题是不知道要熬过几年的行业寒冬,才能等来春天。

而.sol 模式本质上,是让细水长流的年费模式,变成买断+交易抽成的 NFT 模式。

故事如何讲下去,是要考虑的问题。

4,zwj 字符的隐患

欺诈域名的原理已经讲过了,并且.eth 和.sol 的策略是一致的:对问题域名增加提示,限制其上架域名市场。

这种做法,本质还是不断地打补丁,可防守成功 100 次,而进攻方只需要成功一次,这个 DID 的口碑就臭了。

笔者也尝试过为 zwj 辩护,毕竟他们国际团队,大 V 出身,但思考的结果依然是:支持 zwj 就是个错误。

但无所谓了,区块链已经忠诚的记录下了一切,一切交给时间判断。

这篇文章盘点了 DID 赛道最值得关注的 4 个项目,笔者累月的思考,都在这篇分析中,感谢您看完它。

曾经有人问我:未来会不会出现一匹黑马,一跃成为赛道龙头,把这些都 KO 掉呢?

当然有可能啦,就像班里吊车尾的小混混,也有可能突然开窍考上清华一样,但是作为一个理智的人,相信都会选择押宝在那些平常踏实,默默耕耘,表现优秀的学霸身上。

事实证明,这样做最接近成功。

DID 的功能很容易理解,而这两年随着资本的助推,技术的成熟,能够满足功能的产品陆续出现,甚至还有高度成熟的.bit,带着跨链,0gas 这些眼前一亮的特性杀入重围。

区块链尚有进取方向,DID 或许已经容不下新人了。


推荐阅读
author-avatar
手机用户2502863963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