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后端 > 正文

透过身份验证管理机制来认识内部人员所带来的安全威胁

相对于科技技术中的设计缺陷和漏洞而言,人类的操作失误以及管理疏忽所带来的安全威胁则显得更加的关键。而目前安全人员在面对越来越多的人为安全威胁时,就不得不指望所谓的身份验证机制了。

相对于科技技术中的设计缺陷和漏洞而言,人类的操作失误以及管理疏忽所带来的安全威胁则显得更加的关键。而目前安全人员在面对越来越多的人为安全威胁时,就不得不指望所谓的身份验证机制了。

https://img8.php1.cn/3cdc5/12e8e/8fd/7895f666e650a337.png

我不知道各位读者是否曾经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谁访问过我应用程序和系统中的数据?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很多影响范围较大的数据泄漏事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安全也成为了所有行业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

实际上,除了之前屡上新闻头条的Ashley Madison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公司也曾发生过数据泄漏,只不过有的公司会在事件发生之后选择沉默而已。据统计,现在每天平均会发生四起数据泄漏事件。

无论你负责的是一个小型,中型,或者大型企业的数据安全,那么你随时都处于危险之中,这是毋庸置疑的。去年,仅记录在案的数据泄漏事件总共有1400多起。在这些数据泄漏事件中,总共泄漏了1亿6900万条数据记录。很明显,这些数据泄漏事件肯定是由于公司内部人员的越权操作而导致的,他们一定是做了一些本不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才会导致这些安全事件的发生。

人为的影响因素

我们都知道,网络犯罪分子们破解和绕过安全防御机制的技术正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为了应对这样的威胁,安全人员就需要开发出更加新颖的安全技术来为各大企业和他们的数据提供更加强大的安全保障。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现在也在思考如何改进企业员工访问和操作数据的工作方式,并采取一系列新的安全保障措施来防止公司的数据受到威胁。

仅仅保证网络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最近几年的大规模数据泄漏事件就是这一观点很好的证明例子。大家需要了解到的是,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之前能够保护我们数据安全的屏障早就已经开始分崩瓦解了。

虽然暴力破解攻击和SQL注入等攻击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技术,但是社会工程学技巧现在也成为了攻击者非常青睐的主要攻击方式,因为这一技术可以让组织机构的内部人员“帮助”攻击者来实现攻击的目的。利用钓鱼邮件和一些其他的手段,攻击者可以让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在不经意间就将组织的机密信息泄漏出去。而对于企业而言,这一攻击向量也成为了目前最大的安全威胁。

更多的数据接入点意味着更多的攻击面

在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中,每天都会有大量内部和外部的用户访问企业的系统,并从中读取数据,例如雇员,承包商,供应商和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

正因如此,我们不得不考虑用户的数量,应用程序,以及数据访问权限等问题。而且,企业日常管理上亿的数据访问接入点已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如果处理不当,那么这些访问节点很容易会成为攻击者可以利用的攻击面。攻击者只需要对其中一个访问点进行攻击,就会对其他所有的访问点产生影响,这将直接导致受影响的组织损失大量财产。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公司想要保证自己的数据安全,那么首先需要处理的就是人为的安全因素,但是这也是安全行业目前的一大难题。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举,人为的影响因素都会导致大量的数据泄漏,而且就目前已经发生了的数据泄漏事件而言,其中人为的因素占据的很大一部分比例。现在,攻击者正在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攻击技术,如果人们继续去做一些他们本不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我们将来还得去面对和处理更多的数据泄漏事件。

身份验证机制才是最好的办法

用户的身份才是“取胜之匙”。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如果想要保证数据的安全,那么就必须要确保访问数据的用户其身份是经过验证的。就当今世界的信息安全现状而言,数据泄漏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随着攻击技术的不断进步,保护我们数据安全的栅栏也已经开始逐渐消失了,这也就使得身份信息的安全验证变得更加的重要了。但是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得当,那么这将会是组织的一笔宝贵财富;如果处理不当,那么它也会成为组织最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身份管理必须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安全计划的核心部分。因为身份信息是攻击者最期盼得到的,如何确保这些信息的安全才是我们所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企业的安全技术人员应该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用户需要进行连接和交互的系统上,无论用户是从固定访问点还是从云端进行访问,我们都应该将系统的安全视作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只有当组织的信息技术部门获取到了所有必要的信息时,他们才能做出最有利于企业数据安全的正确决定。

好消息是,对于信息技术部门而言,只要采取的技术是合适的,那么管理这个由用户,系统,和数据访问点所组成的复杂网络就不是不可能的。这些上亿数量的访问点是会动态变化的,而这种不断变化的形式已经远远超过了防火墙等传统安全保护措施所能处理的了。

因此,组织就需要一个基于身份验证的身份管理解决方案。这一机制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管理系统数据的访问权限,并提升整体的安全性能。

通过采用这样的身份验证机制和数据访问管理方式,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到“谁访问了哪些数据”,这样一来,一切都会明朗很多。对于管理者而言,他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系统中的数据访问情况。

现在,很多公司更愿意以用户为中心,然后将所有相关的系统(例如数据管理,网络安全,以及用户行为分析等等)围绕着用户来进行整合。为此,企业就需要将身份验证机制设为企业安全防护措施的核心,这样才能确保企业最重要的信息不被犯罪分子获取,而且也可以保护企业的声誉。


推荐阅读
  • 浅解XXE与Portswigger Web Sec
    XXE与PortswiggerWebSec​相关链接:​博客园​安全脉搏​FreeBuf​XML的全称为XML外部实体注入,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有回显的XXE并不多,而 ... [详细]
  • 背景应用安全领域,各类攻击长久以来都危害着互联网上的应用,在web应用安全风险中,各类注入、跨站等攻击仍然占据着较前的位置。WAF(Web应用防火墙)正是为防御和阻断这类攻击而存在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使用postman进行接口测试的方法,以测试用户管理模块为例。首先需要下载并安装postman,然后创建基本的请求并填写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测试。接下来可以进行用户查询和新增的测试。在新增时,可以进行异常测试,包括用户名超长和输入特殊字符的情况。通过测试发现后台没有对参数长度和特殊字符进行检查和过滤。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绕过WAF的XSS检测机制的方法,包括确定payload结构、测试和混淆。同时提出了一种构建XSS payload的方法,该payload与安全机制使用的正则表达式不匹配。通过清理用户输入、转义输出、使用文档对象模型(DOM)接收器和源、实施适当的跨域资源共享(CORS)策略和其他安全策略,可以有效阻止XSS漏洞。但是,WAF或自定义过滤器仍然被广泛使用来增加安全性。本文的方法可以绕过这种安全机制,构建与正则表达式不匹配的XSS payload。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Mybatis中#与$的区别及其作用。#{}可以防止sql注入,拼装sql时会自动添加单引号,适用于单个简单类型的形参。${}则将拿到的值直接拼装进sql,可能会产生sql注入问题,需要手动添加单引号,适用于动态传入表名或字段名。#{}可以实现preparedStatement向占位符中设置值,自动进行类型转换,有效防止sql注入,提高系统安全性。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容器技术在安全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多租户保护、用户访问控制、中毒的镜像、验证和加密、容器守护以及容器监控都是容器技术中需要关注的安全问题。通过在虚拟机中运行容器、限制特权升级、使用受信任的镜像库、进行验证和加密、限制容器守护进程的访问以及监控容器栈,可以提高容器技术的安全性。未来,随着容器技术的发展,还需解决诸如硬件支持、软件定义基础设施集成等挑战。 ... [详细]
  • Kali Linux 简介
    KaliLinux是世界渗透测试行业公认的优秀的网络安全审计工具集合,它可以通过对设备的探测来审计其安全性,而且功能完备,几乎包含了目前所 ... [详细]
  • 从壹开始前后端分离【 .NET Core2.0 +Vue2.0 】框架之六 || API项目整体搭建 6.1 仓储模式
    代码已上传Github+Gitee,文末有地址  书接上文:前几回文章中,我们花了三天的时间简单了解了下接口文档Swagger框架,已经完全解放了我们的以前的Word说明文档,并且可以在线进行调 ... [详细]
  • 微软发布“年终”补丁  360与谷歌Project Zero同获致谢
      北京时间12月10日,微软例行补丁日发布了12月安全公告,修复了Windows、IE、Office等系统和软件的24处漏洞微软补丁官网。本月补丁日谷歌Pro ... [详细]
  • 物联网市场:得安全者得天下
    物,联网,市场,得 ... [详细]
  • 玩转直播系列之消息模块演进(3)
    一、背景即时消息(IM)系统是直播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稳定的,有容错的,灵活的,支持高并发的消息模块是影响直播系统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IM长连接服务在直播系统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 ... [详细]
  • 篇首语:本文由编程笔记#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VoLTE端到端业务详解|VoLTE用户注册流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籍来源:艾怀丽 ... [详细]
  • 什么是大数据lambda架构
    一、什么是Lambda架构Lambda架构由Storm的作者[NathanMarz]提出,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Lambda架构的设计是为了在处理大规模数 ... [详细]
  • OWASP(安全防护、漏洞验证工具)开放式Web应用程序安全项目(OWASP,OpenWebApplicationSecurityProject)是一个组织 ... [详细]
  • FIN7后门工具伪装成白帽工具进行传播
    fin7,后门,工具,伪装,成,白, ... [详细]
author-avatar
ChiuChiuLIN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