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建东 王倩 张茹叶
单位 | 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中心
在血常规的众多参数中,临床医生以及我们审核报告者着重关注的是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等参数,其中血红蛋白含量对患者是否贫血、对贫血的分级和治疗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当血红蛋白大于一定值时也应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一般情况下男性高于180g/L,女性高于170g/L,如果大于200g/L时应当作危急值处理。
血红蛋白一般用比色法测定,若标本存在溶血、乳糜血、黄疸会对血红蛋白的测定产生一定的干扰,在报告的审核过程中我们应结合多项参数仔细分析血红蛋白结果的真假。
在值夜班过程中遇到如下血常规(图1),笔者审核报告习惯先从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临床诊断)开始看起。
图1
该患者为45岁女性患者,初步诊断为“腹痛、呕吐”,快速浏览血常规结果:白细胞增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白细胞散点图、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基本正常,其它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腹痛、呕吐,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应该是应急性增高,这在门急诊患者中是比较常见的,可以直接审核结果。
决定要审核结果之时,我再次浏览了一遍结果,发现后面部分参数被标记了,定了定神一看“MCHC为399g/L”,困顿的身体一下子清醒过来,红细胞其它参数基本都正常,只有MCHC偏高,再看看仪器报警信息,仪器提示“浑浊/HGB干扰”,这已经触发了我科制定的复检规则(MCHC>380g/L)。
看到单独的MCHC升高,仪器提示“浑浊/HGB干扰”,不一定就是“乳糜干扰了血红蛋白的测定”,也有可能是“黄疸、溶血或红细胞冷凝集”,因为当“RBC>0.5,MCHC>365”时会触发仪器报警,那究竟是什么因素干扰此结果呢?
先观察标本外观未见明显异常,先从比较简单的开始分析吧。
取一只小试管加入一定量患者标本(不对原标本直接进行离心,是因为如果不是“乳糜或黄疸”干扰,那就不能继续使用该标本),对所取的标本在3000 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1],当然也有文献报道可以在800r/min的条件下离心10min,这样可以减少红细胞变形[2]。
(选择3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一方面可以把血小板尽可能的离心下去,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
离心后的结果如图2所示,原来是乳糜干扰了血红蛋白的测定,
图 2
导致MCHC升高,既然标本是乳糜血,那就需要对红细胞参数中“HGB、MCH、MCHC”进行校正。对于血红蛋白的校正通常使用血浆置换和公式校正。
先来公式校正的方法,将第一次离心出来的血浆用加样枪小心吸出,尽量不要吸到细胞层,对所得血浆进行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结合本底校正公式计算出校正后的血红蛋白浓度。
血红蛋白校正公式为:HGB校正值=HGB校正前-(HGB乳糜血浆-HGB乳糜血浆xHCT校正前)
MCH校正值=HGB校正值/RBC校正前,MCHC校正值=HGB校正值/HGT校正前[1]。
用此方法计算得到的HGB为141g/L,MCH为27.6pg,MCHC为323g/L。
接下来进行血浆置换,在第一次离心后,将上层血浆取出,并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充分混匀后上机检测,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MCH、MCHC恢复正常,仪器无报警信息。进行第二次离心结果如图5所示,血浆浑浊度明显降低,取出血浆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混匀后上机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
图 5
图6
进行第三次血浆置换,离心后血浆颜色如图7所示,还有些浑浊,上机的结果如图8所示。
图 7
图8
之前在文献中还看到刘梦阳等介绍了一种简易的血红蛋白校正方法[3],计算公式为:
HGB校正值=RBC数x30x所测MCV/88
该公式是基于一般情况下RBC:HGB=1:30,MCV取值为88~96fl之间,也就是说当MCV在此区间时该公式才适用,用该公式计算所得的HGB为148.7g/L,MCH为29.2pg,MCHC为341g/L。
为了方便比较现将三种方法的结果总结如下
从表中可以看出,公式校正法和血浆置换法结果基本接近,简易估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HGB、MCH、MCHC有纠正效果,但相对于公式校正和血浆置换还有一定的出入。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此次用简易估算法所得的结果与刘梦阳等[1]在MCV为80.1~90.0fl时对血红蛋白所估算结果基本一致。
此次估算的结果也与陆奉科等在《高脂血浆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干扰及其校正》一文中发表的估算结果一致[3],但与张正云等[4]在《高脂血标本对血红蛋白的干扰及校正方法》,马骥等[5]在《高脂血对两种方法测定血红蛋白的影响及其校正》,对血红蛋白的估算稍微有些出入。
从表中可以看出乳糜血对白细胞、血小板的测定结果影响不是很明显,第三次血小板的结果明显减低,可能是操作过程中吸到了血小板。
以上三种方法对乳糜血对血红蛋白的干扰都有纠正作用。
血浆置换法较为繁琐费时,且有可能会导致血小板的丢失,因此对于红细胞的相关参数“HGB、MCH、MCHC”可以使用置换后的结果,而血常规的其它参数用原始结果。
对于校正法所得红细胞的相关参数“HGB、MCH、MCHC”与置换法基本一致,操作较为简单,但计算公式较为复杂,计算量比较大。
对于简易校正法,方法较为简单,只需要进行简单计算,适用用于门急诊的标本,且应做好备注“标本为乳糜血,结果仅供参考;HGB、MCH、MCHC为校正后的结果”,并电话通知临床,但简易校正法相对血浆置换法所得结果有所偏高。
综上所述,个人觉得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条件下,红细胞的相关参数“HGB、MCH、MCHC”用血浆置换法或公式计算法得出,其它血常规参数用原来的数据;对于无离心机和时间较紧时可选择简易校正法,但用简易校正法应做好备注,且和医生沟通。
由于血常规使用全血测定,若标本存在“乳糜血、溶血、黄疸”很难直接用肉眼观察出来,为了更好地发现标本因素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干扰,我们应结合多项红细胞参数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可从如下几个参数进行分析:
☑ RBC:HGB比值是否接近1:30;
☑ 在HCT、MCV基本正常时,MCH,MCHC是否有较大的升高;
☑ 仪器提示“浑浊/HGB干扰”;
☑ 当有近期结果可参照,且RBC、MCV基本一致,HGB、MCHC是否升高[6];
☑ 取适量标本离心观察,如果同时做生化和凝血检查,也可以直接观察离心后的标本。
【参考文献】
[1]王克迪,徐东江,苏建荣.血浆置换法和公式校正法纠正乳糜血对仪器法测定血红蛋白影响的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 32(003):137-139,143.
[2]刘更夫,龚永启,左芳.高脂血浆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及其校正[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9(04):428-429.
[3]陆奉科,闭雄杰,韦祥灵.高脂血浆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干扰及其校正[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 10(006):738-739.
[4]张正云,何清.高脂血标本对血红蛋白的干扰及校正方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5):644-645.
[5]马骥,杨游萍,陈炜烨,等.高脂血对两种方法测定血红蛋白的影响及其校正[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 33(009):1045-1046.
[6]杨佳锦.血常规宝典之红细胞凝集、脂血识别篇.2019.7.28
END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徐少卿 审校:陈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