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在前面
图的存储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二维数组的邻接矩阵表示法。
另一种是基于链表的的邻接表。
在邻接矩阵中,可以如下表示顶点和边连接关系:
说明:
将顶点对应为下标,根据横纵坐标将矩阵中的某一位置值设为1,表示两个顶点向联接。
图示表示的是无向图的邻接矩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分布关于斜对角线对称。
我们在下面将要讨论的是下图的两种遍历方法(基于矩阵的):
我们已经说明了我们要用到的是邻接矩阵表示法,那么我首先要来构造图:
矩阵图的数据结构如下表示:
#define MaxVnum 50
typedef double AdjMatrix[MaxVnum][MaxVnum]; //表示一个矩阵,用来存储顶点和边连接关系
typedef struct {int vexnum,arcnum; //顶点的个数,边的个数AdjMatrix arcs; //图的邻接矩阵
}Graph;
这样我们可以首先来创建上述图,为了方便,我们直接在代码中书写矩阵,而不用每次调试手动输入了
void CreateGraph(Graph &G)
{G.vexnum=8;G.arcnum=9;G.arcs[0][1]=1;G.arcs[0][2]=1;G.arcs[1][3]=1;G.arcs[1][4]=1;G.arcs[2][5]=1;G.arcs[2][6]=1;G.arcs[3][1]=1;G.arcs[3][7]=1;G.arcs[3][6]=1;G.arcs[4][1]=1;G.arcs[4][7]=1;G.arcs[5][2]=1;G.arcs[5][6]=1;G.arcs[5][5]=1;G.arcs[6][2]=1;G.arcs[6][5]=1;G.arcs[7][3]=1;G.arcs[7][4]=1;
}
这样我们就已经完成了准备工作,我们可以正式来学习我们的两种遍历方式了。
2.深度优先遍历算法
分析深度优先遍历
从图的某个顶点出发,访问图中的所有顶点,且使每个顶点仅被访问一次。这一过程叫做图的遍历。
深度优先搜索的思想:
①访问顶点v;
②依次从v的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直至图中和v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
③若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从一个未被访问的顶点出发,重新进行深度优先遍历,直到图中所有顶点均被访问过为止。
比如:
在这里为了区分已经访问过的节点和没有访问过的节点,我们引入一个一维数组boolvisited[MaxVnum]用来表示与下标对应的顶点是否被访问过,
流程:
☐ 首先输出 V1,标记V1的flag=true;
☐ 获得V1的邻接边 [V2 V3],取出V2,标记V2的flag=true;
☐ 获得V2的邻接边[V1 V4 V5],过滤掉已经flag的,取出V4,标记V4的flag=true;
☐ 获得V4的邻接边[V2 V8],过滤掉已经flag的,取出V8,标记V8的flag=true;
☐ 获得V8的邻接边[V4 V5],过滤掉已经flag的,取出V5,标记V5的flag=true;
☐ 此时发现V5的所有邻接边都已经被flag了,所以需要回溯。(左边黑色虚线,回溯到V1,回溯就是下层递归结束往回返)
☐
☐ 回溯到V1,在前面取出的是V2,现在取出V3,标记V3的flag=true;
☐ 获得V3的邻接边[V1 V6 V7],过滤掉已经flag的,取出V6,标记V6的flag=true;
☐ 获得V6的邻接边[V3 V7],过滤掉已经flag的,取出V7,标记V7的flag=true;
☐ 此时发现V7的所有邻接边都已经被flag了,所以需要回溯。(右边黑色虚线,回溯到V1,回溯就是下层递归结束往回返)
深度优先搜索的代码
bool visited[MaxVnum];
void DFS(Graph G,int v)
{visited[v]= true; //从V开始访问,flag它printf("%d",v); //打印出Vfor(int j=0;j
3.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分析广度优先遍历
所谓广度,就是一层一层的,向下遍历,层层堵截,还是这幅图,我们如果要是广度优先遍历的话,我们的结果是V1 V2 V3 V4 V5 V6 V7 V8。
广度优先搜索的思想:
① 访问顶点vi ;
② 访问vi 的所有未被访问的邻接点w1 ,w2 , …wk ;
③ 依次从这些邻接点(在步骤②中访问的顶点)出发,访问它们的所有未被访问的邻接点; 依此类推,直到图中所有访问过的顶点的邻接点都被访问;
说明:
为实现③,需要保存在步骤②中访问的顶点,而且访问这些顶点的邻接点的顺序为:先保存的顶点,其邻接点先被访问。 这里我们就想到了用标准模板库中的queue队列来实现这种先进现出的服务。
老规矩我们还是走一边流程:
说明:
☐将V1加入队列&#xff0c;取出V1&#xff0c;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xff0c;将其邻接点加进入队列&#xff0c;则 <—[V2 V3]
☐取出V2&#xff0c;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xff0c;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xff0c;则 <—[V3 V4 V5]
☐取出V3&#xff0c;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xff0c;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xff0c;则 <—[V4 V5 V6 V7]
☐取出V4&#xff0c;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xff0c;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xff0c;则 <—[V5 V6 V7 V8]
☐取出V5&#xff0c;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xff0c;因为其邻接点已经加入队列&#xff0c;则 <—[V6 V7 V8]
☐取出V6&#xff0c;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xff0c;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xff0c;则 <—[V7 V8]
☐取出V7&#xff0c;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xff0c;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xff0c;则 <—[V8]
☐取出V8&#xff0c;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xff0c;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xff0c;则 <—[]
广度优先搜索的代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
void BFSTraverse(Graph G)
{for (int v&#61;0;v
两种算法的复杂度分析
深度优先
数组表示&#xff1a;查找所有顶点的所有邻接点所需时间为O(n2)&#xff0c;n为顶点数&#xff0c;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2)
广度优先
数组表示&#xff1a;查找每个顶点的邻接点所需时间为O(n2)&#xff0c;n为顶点数&#xff0c;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