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如何使用linux网络编程用到的网络函数

本篇内容主要讲解“如何使用linux网络编程用到的网络函数”,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本文介绍的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下面就让小编来带

本篇内容主要讲解“如何使用linux网络编程用到的网络函数”,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来看看。本文介绍的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强。下面就让小编来带大家学习“如何使用linux网络编程用到的网络函数”吧!

一.概念介绍
网络程序分为服务端程序和客户端程序。服务端即提供服务的一方,客户端为请求服务的一方。但实际情况是有些程序的客户端、服务器端角色不是这么明显,即互为客户端和服务端。
我们编写网络程序时,一般是基于TCP协议或者UDP协议进行网络通信的。
TCP:(Transfer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 当我们的网络程序使用这个协议的时候,网络可以保证我们的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传输是可靠的。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种非面向连接的协议, 这种协议并不能保证我们的网络程序的连接是可靠的。
我们编写的网络程序具体采用哪一类协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如果是大数据量的通信,而且对数据的完整性要求不是特别高,则可以采用UDP协议,以得到更快的传输速率。如果我们是要实现一些诸如文件传输、社交通讯之类的功能,就需要采用TCP协议通信,以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二.初等网络函数介绍
int socket(int domain, int type,int protocol)
  domain:说明我们网络程序所在的主机采用的通讯协族(AF_UNIX和AF_INET等).
        AF_UNIX只能够用于单一的Unix 系统进程间通信,
        而AF_INET是针对Internet的,因而可以允许在远程
        主机之间通信(当我们 man socket时发现 domain可选项是 PF_*而不是AF_*,因为glibc是posix的实现所以用PF代替了AF,
        不过我们都可以使用的).
  type:我们网络程序所采用的通讯协议(SOCK_STREAM,SOCK_DGRAM等)
        SOCK_STREAM表明我们用的是TCP 协议,这样会提供按顺序的,可靠,双向,面向连接的比特流.
        SOCK_DGRAM 表明我们用的是UDP协议,这样只会提供定长的,不可靠,无连接的通信.
  protocol:由于我们指定了type,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一般只要用0来代替就可以了 socket为网络通讯做基本的准备.
  成功时返回文件描述符,失败时返回-1,看errno可知道出错的详细情况.

int bind(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my_addr, int addrlen)
  sockfd:是由socket调用返回的文件描述符.
  addrlen:是sockaddr结构的长度.
  my_addr:是一个指向sockaddr的指针. 在中有 sockaddr的定义
        struct sockaddr{
                unisgned short  as_family;
                char            sa_data[14];
        };
  不过由于系统的兼容性,我们一般不用这个头文件,而使用另外一个结构(struct sockaddr_in) 来代替.在中有sockaddr_in的定义
        struct sockaddr_in{
                unsigned short          sin_family;    
                unsigned short int      sin_port;
                struct in_addr          sin_addr;
                unsigned char           sin_zero[8];
        }
  我们主要使用Internet所以
        sin_family一般为AF_INET,
        sin_addr设置为INADDR_ANY表示可以和任何的主机通信,
        sin_port是我们要监听的端口号.sin_zero[8]是用来填充的.
  bind将本地的端口同socket返回的文件描述符捆绑在一起.成功是返回0,失败的情况和socket一样

int listen(int sockfd,int backlog)
  sockfd:是bind后的文件描述符.
  backlog:设置请求排队的最大长度.当有多个客户端程序和服务端相连时, 使用这个表示可以介绍的排队长度.
  listen函数将bind的文件描述符变为监听套接字.返回的情况和bind一样.

int accep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addr,int *addrlen)
  sockfd:是listen后的文件描述符.
  addr,addrlen是用来给客户端的程序填写的,服务器端只要传递指针就可以了. bind,listen和accept是服务器端用的函数,
  accept调用时,服务器端的程序会一直阻塞到有一个 客户程序发出了连接. accept成功时返回最后的服务器端的文件描述符,
  这个时候服务器端可以向该描述符写信息了. 失败时返回-1

int connect(int sockfd, struct sockaddr * serv_addr,int addrlen)
   sockfd:socket返回的文件描述符.
   serv_addr:储存了服务器端的连接信息.其中sin_add是服务端的地址
   addrlen:serv_addr的长度
   connect函数是客户端用来同服务端连接的.成功时返回0,sockfd是同服务端通讯的文件描述符 失败时返回-1.

更多函数请查看man …….

代码如下:


int getaddrinfo(const char *node, const char *service,
                      const struct addrinfo *hints,
                      struct addrinfo **res);


三.初等网络函数使用实例
一个教科书式的服务器端程序流程为:
建立套接字socket()--->将套接字绑定到ip地址bind()----->建立监听套接字listen()------>开始等待客户端请求accpet()
详细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fd,connfd;
  struct sockaddr_in srvaddr;
  struct sockaddr_in cliaddr;
  int len,port;
  char hello[]="Hi,welcome to linux-code!\n";
  if((sock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1){
    fprintf(stderr,"Socket error:%s\n\a",strerror(errno));
    exit(1);
   }
  /* 服务器端填充 sockaddr结构 */
   bzero(&srvaddr,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srvaddr.sin_family=AF_INET;
  srvaddr.sin_addr.s_addr=htonl(INADDR_ANY);
   srvaddr.sin_port=htons(1113);
  /* 捆绑sockfd描述符 */
   if(bind(sockfd,(struct sockaddr *)(&srvaddr),sizeof(struct sockaddr))==-1){
     fprintf(stderr,"Bind error:%s\n\a",strerror(errno));
     exit(1);
  }
  /* 监听sockfd描述符 */
   if(listen(sockfd,5)==-1){
    fprintf(stderr,"Listen error:%s\n\a",strerror(errno));
    exit(1);
  }
  len=sizeof(struct sockaddr_in);
  while(1){ /* 服务器阻塞,直到客户程序建立连接 */
    if((cOnnfd=accept(sockfd,(struct sockaddr *)(&cliaddr),&len))==-1){
      fprintf(stderr,"Accept error:%s\n\a",strerror(errno));
      exit(1);
     }
    fprintf(stderr,"Server get connection from %s\n",inet_ntoa(cliaddr.sin_addr));
     if(write(connfd,hello,strlen(hello))==-1){
      fprintf(stderr,"Write Error:%s\n",strerror(errno));
      exit(1);
     }
     /* 这个通讯已经结束 */
     close(connfd);
    /* 循环下一个 */
   }
  close(sockfd);
  exit(0);
}


一个教科书式的客户端程序流程为:
建立套接字socket()--->与服务器建立连接connect()
详细代码如下:

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ockfd; char buf[1024];
  struct sockaddr_in srvaddr;
   struct hostent *phost; int nbytes;
   if(argc!=3){
    fprintf(stderr,"Usage:%s \a\n",argv[0]);
    exit(1);
   }
   /* 客户程序开始建立 sockfd描述符 */
   if((sockfd=socket(AF_INET,SOCK_STREAM,0))==-1){
    fprintf(stderr,"socket Error:%s\a\n",strerror(errno));
     exit(1);
   }
   /* 客户程序填充服务端的资料 */
   bzero(&srvaddr,sizeof(srvaddr));
  srvaddr.sin_family=AF_INET;
   srvaddr.sin_port=htons(atoi(argv[2]));
  if (inet_pton(AF_INET, argv[1], &srvaddr.sin_addr) <= 0){
     fprintf(stderr,"inet_pton Error:%s\a\n",strerror(errno));
    exit(1);
   }
  /* 客户程序发起连接请求 */
  if(connect(sockfd,(struct sockaddr *)(&srvaddr),sizeof(struct sockaddr))==-1){
     fprintf(stderr,"connect Error:%s\a\n",strerror(errno));
    exit(1);
   }
  /* 连接成功了 */
  if((nbytes=read(sockfd,buf,1024))==-1){
    fprintf(stderr,"read Error:%s\n",strerror(errno));
    exit(1);
  }
   buf[nbytes]=&#39;\0&#39;;
  printf("received data:%s\n",buf);
   /* 结束通讯 */
  close(sockfd);
  exit(0);
}
 

四.上述程序存在的问题
先运行上述程序的服务端程序,再运行客户端程序,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服务器端结果:
viidiot@ubuntu:~/code $ ./srv
Server get connection from 192.168.1.153
Server get connection from 127.0.0.1
Server get connection from 192.168.1.153
客户器端结果:
viidiot@ubuntu:~/code $ ./cli 192.168.1.153 1113
received data:Hi,welcome to linux-code!
我们完成了一个简单的网络通信程序,该程序使用的io模型为同步(synchronous)阻塞(blocking)。服务器端调用accept(),write()等函数,如果没有客户端连接过来或者相应的文件描述符没有准备好写,程序就会在那里死死的等待,什么事情也不干。在实际应用中,这类程序是很少出现的。实际中使用的都是异步io模型。

到此,相信大家对“如何使用linux网络编程用到的网络函数”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妨来实际操作一番吧!这里是编程笔记网站,更多相关内容可以进入相关频道进行查询,关注我们,继续学习!


推荐阅读
  • 本文介绍了Python高级网络编程及TCP/IP协议簇的OSI七层模型。首先简单介绍了七层模型的各层及其封装解封装过程。然后讨论了程序开发中涉及到的网络通信内容,主要包括TCP协议、UDP协议和IPV4协议。最后还介绍了socket编程、聊天socket实现、远程执行命令、上传文件、socketserver及其源码分析等相关内容。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Cpp中将字符串形式的数值转换为int或float等数值类型的方法,主要使用了strtol、strtod和strtoul函数。这些函数可以将以null结尾的字符串转换为long int、double或unsigned long类型的数值,且支持任意进制的字符串转换。相比之下,atoi函数只能转换十进制数值且没有错误返回。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网络编程的要点,包括InetAddress类获取IP地址的方法,IP地址的定义和表示方法,IPv4和IPv6的区别,以及网络通信协议中的端口和协议类型。 ... [详细]
  • 向QTextEdit拖放文件的方法及实现步骤
    本文介绍了在使用QTextEdit时如何实现拖放文件的功能,包括相关的方法和实现步骤。通过重写dragEnterEvent和dropEvent函数,并结合QMimeData和QUrl等类,可以轻松实现向QTextEdit拖放文件的功能。详细的代码实现和说明可以参考本文提供的示例代码。 ... [详细]
  • 本文分享了一个关于在C#中使用异步代码的问题,作者在控制台中运行时代码正常工作,但在Windows窗体中却无法正常工作。作者尝试搜索局域网上的主机,但在窗体中计数器没有减少。文章提供了相关的代码和解决思路。 ... [详细]
  • 开发笔记:加密&json&StringIO模块&BytesIO模块
    篇首语:本文由编程笔记#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加密&json&StringIO模块&BytesIO模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加密加密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为什么要使用多进程处理TCP服务端,多进程的好处包括可靠性高和处理大量数据时速度快。然而,多进程不能共享进程空间,因此有一些变量不能共享。文章还提供了使用多进程实现TCP服务端的代码,并对代码进行了详细注释。 ... [详细]
  • CF:3D City Model(小思维)问题解析和代码实现
    本文通过解析CF:3D City Model问题,介绍了问题的背景和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实现。该问题涉及到在一个矩形的网格上建造城市的情景,每个网格单元可以作为建筑的基础,建筑由多个立方体叠加而成。文章详细讲解了问题的解决思路,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实现供读者参考。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mac环境下使用nginx配置nodejs代理服务器的步骤,包括安装nginx、创建目录和文件、配置代理的域名和日志记录等。 ... [详细]
  • 开发笔记:实验7的文件读写操作
    本文介绍了使用C++的ofstream和ifstream类进行文件读写操作的方法,包括创建文件、写入文件和读取文件的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如何判断文件是否成功打开和关闭文件的方法。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如何在C++中进行文件读写操作。 ... [详细]
  • 基于Socket的多个客户端之间的聊天功能实现方法
    本文介绍了基于Socket的多个客户端之间实现聊天功能的方法,包括服务器端的实现和客户端的实现。服务器端通过每个用户的输出流向特定用户发送消息,而客户端通过输入流接收消息。同时,还介绍了相关的实体类和Socket的基本概念。 ... [详细]
  • Android实战——jsoup实现网络爬虫,糗事百科项目的起步
    本文介绍了Android实战中使用jsoup实现网络爬虫的方法,以糗事百科项目为例。对于初学者来说,数据源的缺乏是做项目的最大烦恼之一。本文讲述了如何使用网络爬虫获取数据,并以糗事百科作为练手项目。同时,提到了使用jsoup需要结合前端基础知识,以及如果学过JS的话可以更轻松地使用该框架。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2015年九月八日的js学习总结及相关知识点,包括参考书《javaScript Dom编程的艺术》、js简史、Dom、DHTML、解释型程序设计和编译型程序设计等内容。同时还提到了最佳实践是将标签放到HTML文档的最后,并且对语句和注释的使用进行了说明。 ... [详细]
  • 本文整理了Java中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getMessage()方法的一些代码示例,展示了NoSuchMethodErr ... [详细]
  • SpringBoot uri统一权限管理的实现方法及步骤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Boot中实现uri统一权限管理的方法,包括表结构定义、自动统计URI并自动删除脏数据、程序启动加载等步骤。通过该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实现对系统任意接口的权限拦截验证。 ... [详细]
author-avatar
流行天王MJ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