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要想写出好的程序,除了要经常写之外,还有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所以读别人的程序是非常重要的;如今是个信息交换十分发达的时代,你可以轻易的就看到顶尖级选手的代码;开源事业蒸蒸日上,确实是所有程序员的福音。但如何阅读别人的代码呢?尤其对于初学者而言,确实是个难题,就像碰到一漂亮的刺猬,实在不知道如何下嘴。
规则一,你读的越多,你就越容易读懂,因为高手写程序的思维都是趋同的,正所谓万剑归宗;当然你要找到这个“同”,是需要功力的。设计模式是“同”之一,一般碰到同类型问题,大家都倾向于用同样的“模式”处理,所以你了解了这种模式,下次你看某个源程序时,其中有类似问题,你肯定就会想到作者很可能是用这种模式处理的。这样你就会更容易看清作者的思路,理清程序的脉络。
规则二,由上之下,逐步求精。不要一开始就想把所有的细节搞清楚,否则你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先要理清程序的脉络,知道那个包是干什么的,那个类是干什么的,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然后在一个一个问题深究。其思想就是,大而化下,再大而化小...你要细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的要求及期望。一般我看到包,类一层就不会看了,除非我对某个算法感兴趣,我也会仔细在研究之。其实这也是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由上至下,而不是由下至上。无论你看到哪一层,你都可以说“我了解这个框架的实现”,只是看到的粒度不同而已。
规则三,调试。我认为调试程序员最重要的功底,而不是最重要的之一。断点下在哪里最有可能定位问题所在,但又不浪费时间,记住断点并不是越多越好。什么时候应该用条件断点。碰到一个新的程序,你肯定要在入口Main里面下个断点,这个Main就会分几个枝出来,然后对你感兴趣的枝再设断点(Main中也许就不需要设了),依次类推。当然,如何用更好的方法调试某个程序,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这需要经验的积累。曾经有2两个3年经验的兄弟问我同一个问题"这个IF为什么不进去?", 我说只有一种可能就是“IF的条件不满足。”,在IF那设个断点,一个一个条件看。
我也曾阅读过一些源码,如Cindy(一个跟Mina差不多的NIO框架,国人写的),2007年我花了大概一周的晚上,搞清楚了所有细节,然后abbot,一个Java写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我研究了一个月,最终肢解并扩展用在我的项目中,还有Mina实现的Ftp,差不多两天就弄清楚了。最近扩展了csvddbc, 增加了cache功能,实现了类似mysql的LIMIT语法。每读一个程序,我都会有收获,"原来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处理,或是这样处理更好,效率更高"。把别人好的思想装到自己的脑袋了,按老俞的说法,就是"让自己更有价值。"
与其天天记Struct,Spring的配置,还不如了解其思想,当你拥有了足够多的思想时,学习新的框架就会更简单,因为你会觉得"要是是我,我一定会这样处理",结果作者果然就是如你所然,这其实就是规则一。
对刚进公司的新人也是一样,组长给你一个项目代码,让你自己看,也许有些过时的文档;你会非常头大,组长说"你有问题来问我。"经验告诉我,你其实有问题但是都不知道该怎么问。所以你可以依据以上规则,静下心来,耐心的调试,分析,总结,记得要记笔记。不断的假设、猜想,然后证实、证伪。终于你发现,原来是这样,也没想的那么难。
本文地址:http://www.nowamagic.net/librarys/veda/detail/1505,欢迎访问原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