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
虽然这篇文章的名称叫做区块链的 2021,但讲述的并不全是区块链在 2021 年发生的事情。
我试图将这篇文章写成一个区块链行业的科普文章,但我发现区块链发展到 2021 年这个阶段,想要把一个新产品、新技术讲明白需要的前置知识点有点太多了。
我试图将这篇文章写得通俗易懂但又不失准确性免得让圈内人看笑话,但我发现我高考语文毕竟只考了 105。
总而言之,这是篇不三不四的科普文,读完后你大概也学不到太多专业高深的知识,如果能让你对这个行业的整体情况有个大概的认识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
正文
![]()
2021 年对于区块链行业来说可谓是波云诡谲的一年。
2021 年 1 月,比特币用户数迈过了一亿户的大关。
2021 年 4 月,美国最大的加密交易所 Coinbase 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
2021 年 5 月,Uniswap V3 上线,24 小时手续费甚至超过 Coinbase 等中心化交易所。
2021 年 8 月,世界最大公链之一的以太坊网络完成代号为“伦敦”的硬分叉升级,每日通过燃烧 gas fee(简单理解为手续费)销毁的以太坊超过千万美元。
2021 年 9 月,一个你可能听都没听过的国家——萨尔瓦多成为世界上首个正式承认比特币为法定货币的国家。
2021 年 9 月,人民银行等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和相关业务活动本质属性。国家发改委等 11 部门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宣布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将被正式列为淘汰类产业。比特币算力分布中,中国的占比基本归零。
![]()
2021 年 10 月,Facebook 宣布更名为 Meta,正式宣布向元宇宙进军。
2021 年 11 月,在美国全面开闸放水的背景下,比特币价格 11 月 10 日创下 69000 美金的历史新高。
2021 年 12 月,在相关政策的要求下,中文地区最大的交易所火币宣布清退所有中国用户。
2021 年,DEFI 逐渐走向成熟,NFT、元宇宙等概念爆发,Web3.0 刚刚开始,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已经展开。
一、 DEFI(去中心化金融)
走向成熟
2016 年 7 月,一个叫 Hayden Adams 的人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了,他如愿找到了一份令他满意的、体面的工作,成为了西门子公司的机械工程师。
一年后和每个传奇故事的开端一样,Hayden Adams 被西门子炒了鱿鱼,失去大学后的第一份工作,成为了茫茫失业大军中的一员。Adams 回到了父母家里,开始了几个月的家里蹲生活。Adams 在他的小房间里用几个月的时间从零开始自学了以太坊的开发语言 Solidity,搭建了一个基于 AMM(自动做市商)系统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那个平台叫做 Uniswap。2020 年,Uniswap 异军突起引爆了整个区块链行业,行业进入了 DEFI 时代,后来许多人称 2020 年的那个夏天叫 DEFI 夏天。
看到这儿也许有人会好奇,Adams 为什么突然就开始学习开发以太坊了?因为故事里少写了一个人。
大多数鸡汤故事中都不会写主角的成功是有贵人相助,因为大多数人在经历迷茫的时候不会有人出来给他指明方向。
Floersch 是 Adams 的大学校友,他对区块链特别是以太坊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上学时每天都给 Adams 安利以太坊和加密世界。但是 Adams 对此嗤之以鼻(那时候一个以太坊的价格是 0.3 美元)。
Floersch 给 Adams 的安利一直持续到了毕业,而 Adams 只想找一份正经的工作。毕业后 Adams 如愿的进入了那个德国巨头公司西门子,而 Floersch 则加入了以太坊基金会。
毕业一年后 Adams 被炒鱿鱼了,而 Floersch 所从事的区块链行业正在经历着 2017-2018 年的大牛市。
Floersch 鼓励 Adams 来区块链行业试试,这个行业极度缺少区块链合约的开发者,而 Adams 在以太坊每日上涨的币价鼓励下,开始了他的区块链世界之旅。
故事到这里还没结束,Floersch 后来成为了以太坊最大的侧链(layer 2)之一 Optimism 的 CTO。Layer 2 和其他各种各样的公链之所以会兴起,就是因为以太坊链上太拥堵了,由于链上交易太多导致发起一笔交易的 gas fee 可能需要 50 到 150 美金不等。区块链行业内有个理论叫“不可能的三角”,所以改造以太坊本身就存在诸多困难,于是人们想了办法,把以太坊上的大多数交易搬运到侧链(layer 2)上结算,以太坊最终只需要记录一个结果就行了,于是 layer 2 应运而生。
以太坊之所以链上交易大增,就是因为 DEFI 的繁荣发展,这里面 Uniswap 功不可没。
Floersch 鼓励 Adams 进入了区块链行业,Adams 创立了 Uniswap 促进了以太坊的繁荣发展,而以太坊繁荣发展后导致的交易拥堵才让 Layer 2 有了需求,Floersch 所在的 Optimism 才能够发展壮大。
于是,命运在此刻完成了闭环。
01
DEFI 发展现状
![]()
提了那么多次 DEFI,那到底什么是 DEFI 呢?DEFI 就是去中心化金融服务的简称,是一个生态系统,下面我以一个不那么准确但尽量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介绍一下这个生态。
区块链行业里有一群人觉得比特币、以太坊这些资产波动太高了,拿来当货币实在是不合适,而且有时候大家有需要钱,但是又不想变现自己手上的币就会很纠结,于是他们成立了一个组织叫 MakerDao。MakerDao 通过超额抵押的方式发行稳定币 Dai,Dai 与美金的汇率是 1:1,大概流程就是你手上有价值 1 万美金的比特币,你可以选择把比特币抵押换出 8000 个 Dai,等到期后你偿还 Dai 就能拿回当时抵押的比特币。
简单来说就是从那时起,区块链世界有了抵押贷款,你抵押你的资产可以得到一笔钱。听起来有点像银行?于是又有一批人想了个主意,MakerDao 只能贷款,但是不能往里面存钱,还不算真正的银行,所以这群人发明了 Compound,在 Compound 上有两批人,一批人在平台上存钱,存的资产可以是比特币、以太坊、Dai 等等,另一批人是贷款人,他们通过超额抵押的方式在平台上借出资产,当然借钱有利息,贷款人会付出一部分利息补偿给借款人。
现在银行有了,又有一批人说,我们不仅要有去中心化的银行,我们还需要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中心化的交易所由交易所决定哪些资产可以在交易所内交易,而去中心化的交易所任何资产都能被交易。
但是去中心化交易所有个难点就是谁来当做市商?订单簿制的交易模式是需要做市商来提供做市服务的,可去中心化的交易所谁来当做市商撮合订单呢?于是有人发明了 Uniswap,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交易模型 AMM(自动做市商机制)。
400 年前荷兰的港口,水手们举牌子喊价交易,买家和卖家买一卖一交易撮合,成为人类证券交易机制的原型,至今 400 年没有发生改变。AMM 模型的出现让去中心化的无需撮合订单的交易模式成为了可能。
AMM 模型引入了一个概念叫做 LP(liquidity Provide,流动性提供者),同时又衍生了一个概念叫流动性挖矿。前面说到 AMM 模型是不需要有人来撮合订单的,但是同样的他需要有人来提供流动性。而流动性挖矿就是 LP 将自己的代币充入去中心化交易所来提供流动性,作为提供流动性的奖励他们可以收取交易手续费。
前面提到借贷和流动性挖矿都是有收益的,区块链上那么多的币种,那么多的交易对,自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收益率,这时候你会想要怎么才能找到收益率最高的那个品种,然后享受高额的收益率呢?
于是有人发明了“机枪池”,机枪池简单来说就是编写一段程序,你把钱放到机枪池里,机枪池根据算法找到链上收益率最高的产品然后投入,因为收益率经常变化所以你的钱也经常在不同的项目之间进进出出,很像是在打枪,于是有了机枪池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听过的 YFI 就是此领域的龙头。
至此,DEFI 生态也基本搭建完毕了。
02
DEFI 的未来
在 2021 年底这个时间点,如果在行业与行业之间来比的话,区块链行业当然是一个机会很多的行业,但在行业内看的话,DEFI 这个赛道现在的机会已经不多了。
DEFI 的生态已经基本搭建完毕并逐渐成熟,区块链的发展日新月异,DEFI 生态里的新项目层出不穷,但归根结底无非也就是前文说的这几类,毕竟中心化的金融世界也主要由借贷、交易、资产管理这几个要素组成。
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好的项目的代码都是开源的,模仿抄袭的成本很低,这也就导致了行业内同质化项目较多且毫无创新。众多的同质化项目中还隐藏着大部分以圈钱为主要目的建立的土狗项目。
这也是为什么在我说 DEFI 行业机会已经不多的情况下,每天还是有那么多“新”的 DEFI 项目诞生。同一个赛道的竞争者多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当一个赛道内如果出现太多土狗,则可能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展望 2022 年的话,我认为 DEFI 的出路可能是信用贷和交易模型的创新。信用贷的发展可能需要等到行业更加成熟后才能实现,而交易模型的创新甚至可以带我们再来一次 DEFI 的夏天,原因很简单,因为天下苦 AMM 久矣。至于为什么这么说大概又可以写个几千字了,这里就不科普了。
二、NFT
01
NFT 是什么
NFT 全名 Non-Fungible Token,也叫非同质化代币,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等特点,现在主要应用于 Gamefi、艺术品、收藏品等领域。简单理解,就是你画了一幅画,然后将这个画 NFT 化,就代表了你对这个画的所有权,然后你就能在网络上对这个画进行交易了。
NFT 概念其实出现的很早,2017 年一款名为 CryptoKitties 的虚拟猫咪养成游戏横空出世,打响了 NFT 概念的第一枪,但 NFT 真正出圈还是 2021 年各类体育、演艺圈的明星高价收购 NFT 头像造成的。
大家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图片加上 NFT 的概念就能价值上千万美元,但其实看看球鞋圈、盲盒圈还有奢侈品圈的情况,可能你就不难理解了。NFT 并不只是一种艺术,更多时候还是一种炫富和社交方式。
至于为什么 NFT 的价格能炒到那么高,这里我提供一种思路。小明去淘宝找了个画家画了一百幅画,他把这一百幅画都 NFT 化之后就上架交易所交易。因为区块链的匿名性,小明可以注册两个账号去买卖自己的一百幅画中的其中一幅,由于是自己买自己的画,他出价一千万美金也不过只是左手倒右手罢了。这时候交易所上的用户会发现有一个系列中的一幅画竟然价格已经是一千万美金了,其他的画价格却很低,是个捡漏的好机会,于是其他画也有人来买了。如果在这过程中再有什么名人买上一两个,这个 NFT 项目就活了。
上面的例子很简单,但是不难发现,很多时候一个 NFT 的价格并不取决于它的艺术性,而取决于这个 NFT 系列背后的运营团队的专业性。
02
除了艺术品,NFT 还可以做什么
1、访问权:NFT 使票证用例变得更加便捷且具有互操作性,NFT 可以替代传统工单,更原生的用例是数字访问,比如私人 Discord 服务器或视频课程的使用权证,比如参与某个活动、某个社团的入场门票。\
2、身份:像 POAP、Rabbithole 等项目会对用户参与某些特定的活动授予 NFT,作为用户参与过某项活动的证明,在区块链世界你该如何向别人介绍你自己,你如何向别人展示你的身份,NFT 将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3、实体商品的映射:许多实物商品的高端收藏家将他们的收藏品保存在金库或者专门的保管机构中。你可以创建一个代表收藏品的 NFT,让它们以数字方式展示和交易,你可以凭借 NFT 去目标保管机构中取出自己的收藏品,因此每次艺术品的交易你不需要进行实物交割,你只需要交易 NFT 即可。
三、元宇宙
01
什么不是元宇宙?
什么是元宇宙,一千个人可能有一千种说法,但比较主流的可能还是类似于《头号玩家》里那样的结合 VR/AR 技术的虚拟现实技术。
不过现在讨论元宇宙是什么就像是《三体》中掩体纪元的人类讨论外星人会用什么武器来毁灭人类,人类永远都想不到他们制造的掩体最终面对的是二向箔。
早在 2017 年区块链行业内就有人做了一个类元宇宙的项目叫 Decentraland。简单说这个项目就是用区块链的技术营造了一个虚拟空间,你可以用这个项目发行的 Token(MANA)来购买虚拟空间里的地块,这个地块永久的属于你。当时我对这类项目的看法如下图所示,其实直到今天我仍然这么认为,如果你真的去体验过那些产品,你会发现现在所谓的元宇宙和当年的 Q 宠乐园没什么区别。
2021 年,随着 Facebook 更名 Meta,元宇宙概念彻底爆发了。MANA 还有后来出现的 SAND 迎来了自己的春天。我虽然不知道元宇宙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但是我始终认为,类似于 MANA、SAND 这类项目,最多叫做虚拟资产所有权的个人化的一个案例,跟元宇宙实在谈不上什么关系。
从这些“元宇宙”买土地买房项目里你不难看出,人们对持有房产物业是多么的热衷,现实中大家已经被土地房产困扰的不行了,到了元宇宙里还有一波人想让大家买不起房。
当然,元宇宙未来肯定会有土地房产的概念,但那时候虚拟空间中的土地是无限的,土地将不在具有稀缺性,真正稀缺的是创造力,你在你购买的土地上搭建了一个霍格沃兹,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 NPC,用户们可以到你的土地上来个哈利波特世界一日游,那你的土地自然就稀缺了。
02
元宇宙的机会在哪里?
我认为元宇宙未来可能有两个方向,一类是像电影《头号玩家》那样,你通过穿戴智能设备,直接体验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我将这类称作虚拟现实。
另一类是像电影《失控玩家》里的 NPC 世界那样,当 NPC 带上游戏眼镜,现实世界中出现很多虚拟的场景,一个星巴克咖啡厅可能是一个游戏任务点,一个公园里可能藏着虚拟宝藏,我将这类称作现实虚拟。
关于现实虚拟,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可以分享给大家。在一个沉浸式的全球峰会上,瑞安地产的副总分享了一个故事。瑞安地产是上海新天地的运营方,他们发现工作日有段时间新天地多了很多年轻人拿着手机扫来扫去,然后发现有一家公司未经他们允许在新天地里面装载了很多虚拟的场景和物品让大家去找。这件事情让瑞安地产的人突然意识到,他们虽然拥有这个地方的物权和管理权,但虚拟空间中的这块权益不属于他,他们也不知道如何能够把这些权益拿过来。
想象一下《失控玩家》这个电影,主角带上眼镜后能够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看到许多游戏里才会出现的按钮和装备。如果元宇宙真的发展起来,让电影变成现实也不是不可能的。当这样的事情通过技术能够实现的时候,就会出现一块法律空白。某个区域的虚拟空间权益的归属是怎样的,虚拟空间的归属是属于现实中的物业所有者,还是属于构建这块虚拟空间的人。当构建虚拟空间的人通过这块空间获得收益之后,他的收益权该如何分配?
在完善的法律法规出现之前,现实虚拟这个领域的先驱者可能会享受到一波野蛮生长的福利。电子烟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也许也会参照无人机行业设置禁飞区那样设置禁止现实虚拟场景搭建区域,而房产物业则会被赋予一层新的价值,那就是现实虚拟场景的搭建平台。代表性建筑或者旅游景点将能够与现实虚拟场景完美联动,比如某个虚拟游戏的任务或者稀有装备只能在某个景点内部获取,玩家需要支付现实世界中的景点门票才能进入等等。
至于区块链可以为元宇宙做些什么,我认为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底层的基础设施,核心就是实现虚拟资产所有权的个人化以及运营的去中心化,毕竟没有人希望自己幸辛苦苦在元宇宙里买到的房子因为 Meta 一个不高兴就没了吧,也没有人希望元宇宙里面还有一个说要有光就有光的上帝吧?
03
All in 元宇宙?
作为一个本硕都是学的金融学的前金融民工,我思考过很多次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投资?我觉得投资就是用你手上的钱选择世界前进的方向。很多人会觉得就我们普通人手上那点钱,能决定世界前进的方向吗?当然不能,但你心里觉得能就可以了。抱着这样的投资理念,我在 2020 年错过了白酒甚至是所有持仓了白酒的基金。所以这样的投资理念短期内估计是赚不到钱的,长期看的话,我也不知道,毕竟我也才开始投资没几年。\
说回元宇宙,刘慈欣说,“人类的未来,要么是走向星际文明,要么就是常年沉迷在 VR 的虚拟世界中。如果人类在走向太空文明以前就实现了高度逼真的 VR 世界,这将是一场灾难。”
前几天有一场双子座流星雨直播,太久没有仰望过星空的我也在直播里看了一场流星雨。在我小学的时候读过一本科普图文小说叫世界未解之谜,里面有很多关于外星人的故事。我是有危机感的,我常常想要是真有外星人打过来了人类该怎么办。元宇宙恐怕不能帮我们打外星人。当然元宇宙与星辰大海并不冲突,但我还是觉得 all in 元宇宙的扎克伯格跟蓝色起源的贝佐斯和 Space X 的马斯克比起来还是差点意思。
可以预见的是元宇宙行业未来一定会诞生万亿级别的巨头公司,这个行业是一片广阔的蓝海。
但我还是更喜欢星辰大海,因为人类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终有一天我们会走向星际文明,在宇宙史中留下自己存在过的痕迹。
四、Web 3.0
2021 年 12 月 9 日,美国众议院举行了加密听证会,在听证会上一个共和党官员表示“加密行业需要合理的监管规则,并确保 Web 3.0 革命发生在美国”。
Web3.0 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和前面讨论什么是元宇宙一样,说法众说纷纭。
当我在写这篇文章,企图介绍一下什么是 Web3.0 的时候,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什么是互联网?
我发现我根本回答不上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你不需要去解释这个名词大家就可以理解。就像左边和右边这个概念一样,你不需要通过钴 -60 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和它的β衰变的电子出射方向来判断左右。
所以 Web3.0 这个概念也许在未来会成为类似于互联网这样的概念,你说不上来它到底是什么,但你就是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当然因为 Web3.0 更偏向基础设施层,很有可能大多数人不需要理解什么是 Web3.0,而它已经悄然的改变了一切。
要理解什么是 Web3.0,就要先看看什么是 Web1.0 和 2.0。
Web1.0 是互联网的内容时代,在 Web1.0 人们开始在页面上制作各种可展示的信息,例如新闻、资讯和各种图片等等。这一时间诞生了很多大家熟知的公司,例如谷歌、雅虎、搜狐、新浪,他们通过各种网页信息的展示构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然后吸引用户点击观看,以此定制广告,通过流量变现,后来我们常常称这一时期为 Web1.0(大约从 1991 年到 2004 年 )。
其实在 Web2.0 概念被提出来时,还并没有 Web1.0 的说法。Web2.0 是由 Darcy DiNucci 于 1999 年提出,后来在 2004 年底的 O’Reilly Media Web2.0 大会上由 Tim O’Reilly 和 Dale Dougherty 推广,Web2.0 才更被大家所接受。而为了区分,便把之前的网络发展时期称为 Web1.0。Web2.0 可以称为互联网的信息交互时代,2.0 时代互联网的用户开始参与内容的创作,博客、微博、QQ、Facebook、Twitter 等产品诞生,用户能够自主生成内容并与网站和其他用户进行交互。
而关于 Web3.0 的概念,最早可能是以太坊的联合创始人 Gavin Wood 提出来的,2013 年发生的斯诺登棱镜门事件促使他提出了这个概念。他最早对 Web3.0 的定义中包含了很多类似于 HTTP、AJAX 等我也看不懂的专业术语,我就不复制粘贴了。简单来说,Web3.0 就是希望用一系列技术框架和基础设施来实现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能掌握自己的(数字)身份、资产和数据,进而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说可能大多数人都不需要理解这个概念,因为 Web3.0 更偏向基础设施层,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你使用的互联网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但底层的技术框架却已经面目全非了。
虽然 Web3.0 这个概念早在 2014 年就被提出了,可这个概念真正的发扬光大还是在 2021 年。发扬光大的基本面当然是区块链行业的进步,和互联网用户对于隐私和数据保护的需求愈发强烈,但我发现这背后可能也少不了一些资本的推动。
区块链行业内有一个很有名的 VC 投资机构叫 A16Z,这家 VC 投资过 Coinbase、Uniswap、Solana、MakerDao、Dfinity 等多个项目,范围覆盖了公链、稳定币、交易所、DeFi、Web3 等多个赛道。
A16Z 旗下有个媒体平台叫 Future,从 2021 年起,A16Z 的合伙人们就在 Future 上发布文章布道 Web3.0,以致于很多时候你想了解最前沿的 Web3.0 想法,你需要去 A16Z 上学习,你想了解有哪些最前沿的 Web3.0 项目,最简单的方式是看看 A16Z 最近投了哪些公司。所以,优秀的 VC 选择赛道,而顶级的 VC 创造赛道并指导赛道前进的方向。
![]()
写在最后
![]()
2021 年马上就要过去,很多人不满意 2021 年,开始怀念那个哪里都可以去的 2019 年,但是当你真的回到 2019 年,如果没有带着疫情后两年的记忆,2019 年的年末也只不过是稀松平常的一年,而如果在 2019 年里我们始终知道接下来两年世界是个什么样子,那 2019 年就算再美好,也不过就是一个大型的周日晚上。
谁也不知道未来的 2022 年区块链行业会不会变得更好,有人说区块链的 2021 就是互联网的 1997。互联网的 1997 年,以拉里佩奇在车库里搭建了一个叫做 Google 的软件为标志,门户、搜索引擎、社交通讯纷纷诞生,互联网的用户数刚达到 1 亿,开启了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区块链行业能否在 2022 年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我们都会是见证者。
最后的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