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引言
在上一篇博文中,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温度转换示例,初步了解了神经网络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这次,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神经网络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特别是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分类器。
分类器是机器学习中的一种模型,主要用于将输入数据归类到不同的类别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分类器的工作机制,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区分月季和玫瑰。这两种花虽然外观相似,但通过观察它们花茎上的刺,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它们。
月季与玫瑰的分类
数据准备
在构建分类器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这里,我们通过目测的方式收集了一些关于月季和玫瑰的数据,包括花茎上刺的数量和大小。具体数据如下:
编号 | 刺的数量(个/单位茎长) | 刺的平均大小(毫米) | 类别 |
1 | 11 | 0.9 | 玫瑰 |
2 | 13 | 0.8 | 玫瑰 |
3 | 17 | 0.9 | 玫瑰 |
4 | 4 | 2 | 月季 |
5 | 5 | 1.6 | 月季 |
6 | 5 | 1.8 | 月季 |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坐标系直观展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
模型初始化
在开始训练之前,我们需要初始化一个模型。假设我们使用一条直线来区分这两类花,初始时可以随机设定这条直线的斜率。例如,我们可以设定初始斜率为51.47,即直线方程为y = 51.47 * x。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刺的数量和大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而是我们希望通过调整这条直线的位置来实现分类的目的。
模型训练
简单的数学推导
为了使模型能够正确分类,我们需要通过训练调整直线的斜率。假设我们有一个训练样本(2, 4),即当输入x=2时,期望输出y=4。当前模型的输出为y = 51.47 * 2 = 102.94,显然与期望值相差很大。
为了调整模型,我们需要计算误差并据此调整斜率。误差定义为目标值与实际输出值之差,即E = ty - y。对于这个例子,E = 4 - 102.94 = -99.04。
接下来,我们根据误差调整斜率。调整量Ce可以通过误差E和输入x计算得出,即Ce = E / x。因此,Ce = -99.04 / 2 = -49.52。
更新后的斜率为C = 51.47 + (-49.52) = 26.71。新的直线方程变为y = 26.71 * x。
训练过程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逐步调整模型的参数,使其逐渐逼近理想的分类效果。每次调整后,模型的分类能力都会有所提升,直到最终能够准确地区分月季和玫瑰。
关键概念
偏置值
在训练过程中,偏置值(bias)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以帮助模型更好地拟合数据。例如,在上述例子中,我们选择的目标输出为3.9而不是4,这是为了引入偏置值,使得模型更加灵活。
学习率
学习率决定了模型参数调整的速度。较高的学习率可能导致模型快速收敛但容易过拟合,而较低的学习率则可能导致收敛速度较慢。通常,学习率可以动态调整,以平衡训练速度和模型性能。
多分类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很多问题是多分类的。对于这类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决策边界来解决。例如,可以使用多条直线或更高维的超平面来进行分类。
总结
本文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详细介绍了如何构建和训练一个简单的分类器。通过调整模型参数,我们可以使模型逐渐学会区分不同类别的数据。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神经网络在分类任务中的应用。
下期我们将继续探讨更复杂的神经网络模型和应用场景,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