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后端 > 正文

平台型产品功能设计的需求抽象与升维适配|专访宜信郭建伟

平台型,产品,功能,设计,的,需求,抽象,与,升,维,适配,专访

摘要:平台型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对业务的结构化理解”,“先抽象提炼”再“反向适配具体业务需求”。


前言:宜信技术人物专访是宜信技术学院推出的系列性专题,我们邀请软件研发行业的优秀技术人,分享自己在软件研发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前瞻性观点。

第五期专访我们邀请到宜信科技中心普惠金融需求管理部负责人郭建伟,以“平台型产品的功能与体验设计”为主题,围绕宜信的产品开发实践,分享平台型产品经理的工作经验和能力要求。

嘉宾 | 宜信郭建伟

记者 | 宜信成芳

本文为采访实录。原创内容,转载请留言获取授权。

记者:郭建伟老师您好,今天我们的采访将围绕“平台型产品的功能与体验设计”展开。业务模式的变化会对产品产生升级改造的需求。请您结合宜信的具体实践,介绍在业务模式发生颠覆性创新的情况下,平台型产品团队该如何处理跨多平台融合、多团队沟通的复杂问题,从而顺利推进和实现平台产品升级?

郭建伟:正好在宜信的这段工作经历中,参与过一次公司战略级的业务模式创新项目——火凤凰项目,将网贷业务中间人模式升级为直接借贷模式。有一些经验体会可以分享给大家:

首先,要明确自身在项目中的定位,目标清晰。 通常业务模式升级类项目都是公司级项目,参与部门比较多,产品团队和技术部门虽然是落地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但一般还会涉及公司内一系列系统外的工作推动,甚至外部合作方、监管机构的协调,往往不会由产品团队或技术部门来主导,所以要明确自身在项目中的角色,充分理解项目的业务目标,转化成具体的系统建设目标,并以此在项目前期和需求方达成一致,这是明确项目范围、管理预期的关键,也是系统建设的基础;

其次,是对旧业务模式、历史数据的兼容问题。 在重大业务模式升级的项目中,对于平台型系统而言这是关键问题之一。这个方面我有两个体会:

  • 要进一步细分兼容问题的类别,缩小范围、制定差异化解决方案,来降低兼容问题的复杂度、工作量。 参与过类似项目的同事应该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对旧模式兼容、历史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完全不亚于投入在新模式建设上的工作量,所以作为负责人,优先考虑的不是“硬刚正面”,而是“战略性回避”,适当拉长新旧过渡期,在项目既定周期内,让团队聚焦新模式建设,为后续存量处理留出工作空间即可;
  • 与业务团队沟通讨论,充分挖掘业务方在存量处理上的作用。 技术团队往往第一时间考虑的都是技术解决方案,但在存量处理的问题上,处在更上游的业务方的一些小变通,往往能给我们提供非常有效的支持,不要一味只在下游、自己熟悉的范围内寻找解决方案,最优方案往往需要上下游协同。

最后,是试点支持的重要性。 不论业务方是否要求试点,不论对自身研发、测试团队的能力多有信心,我的建议是面对大型业务模式升级,对试点功能的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在IT层面,是对系统功能升级的验证,控制影响范围、监控性能问题等;在运营层面,新模式一方面平滑推广,一方面在逐步推广过程中,会持续调整,推广的过程也是一个收集反馈再升级的过程。

记者:有一种分类方式是将产品经理分为平台型产品经理和业务型产品经理:平台型产品经理主要对接开发、测试、设计团队,满足to B的需求;业务型产品经理主要对接市场、销售、运营团队,满足to C的需求。您认为在具体的产品工作上,这2类产品经理的区别是什么?

郭建伟:我认为面向C端的业务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对客群理解”,核心工作内容是通过产品的调整,增加“客群”与“产品”的匹配度。 客群的特点与痛点是C端产品经理工作围绕的中心,并以此调整自己的产品;相反固守自己产品,而去不断教育用户、创造需求,成功的例子并不多。另外往往我们的产品经理并不是自己产品的目标客群,跳出自己的认知习惯,去精准把握另一个群体,是C端产品经理的重要能力。

B端平台型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是“对业务的结构化理解”。 这是我个人的一个说法,从这里能看到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要对某“业务”领域知识足够熟悉, 这是平台型产品经理的工作前提;另一个是 “结构化理解”,也就是抽象能力,需要我们具备基于对业务流程的认识,抽象为对业务模式的结构化理解,这是平台适配性、扩展性的关键所在,是平台型产品经理的关键能力。

记者:宜信科技中心坚持以“科技赋能业务”为核心理念,作为平台型产品经理,该如何将业务需求转变为产品功能需求?

郭建伟:我认为 “科技赋能”要根据不同业务所处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赋能”方式, 大家常看到由于技术落后业务发展进程而产生的问题,而容易忽略技术过于超前同样会引发问题。

一般情况下,我把“赋能”分为多个阶段:

  • 支持阶段,这个阶段一般在业务的起步期,业务流程不稳定,需求变更较多,系统的按时交付、保障业务开展是这个阶段的关键。
  • 提炼阶段,这个阶段一般业务进入发展期,业务流程逐渐稳定,平台建设的技术团队对业务形成一定理解,进入对业务抽象提炼的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还是通过对业务的理解、抽象,更好地建设系统,以适应业务的发展,着眼点还在系统提升本身。
  • 赋能阶段,这个阶段业务已经持续发展,业务量稳定,业务本身促进增长方面出现瓶颈,需要技术不仅仅是在效率、自动化方面支持业务,而是基于对业务的理解,直接着眼业务,结合技术手段做出改进提升;
  • 引领阶段,我认为并不是每一项业务都适合、或都能够进入到技术引领的阶段,处在这个阶段时,将打破“业务”与“技术”的边界,技术变革做出的引领,本身就是业务的一部分

记者:您在之前的分享中提到:产品经理不仅要能满足当前业务需求,还要能够基于当前需求进行抽象提炼,要超前业务做面向未来需求的产品。要做到这一点,产品经理必须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要求?如何做到抽象和洞察未来需求反向适配业务?

郭建伟:我一直反复地和团队的平台产品经理强调一句话:系统建设不是照搬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的过程,而是先对业务流程做抽象提炼,再去反向适配具体业务需求的过程。 这个认识也一直指导我在宜信的每一个系统建设工作。

抽象能力无疑是平台产品经理最关键的一项通用能力,谈抽象能力时,我常提的一个通俗例子就是 “客户要一匹更快的马,我们应该给他一辆车”。这个例子中,一方面体现产品经理对客户真实需求“更快到达”的挖掘;

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抽象作用,之所以从“要马”到“给车”,中间其实是有一个抽象升维的过程,就是抽象成“交通工具”,再从“交通工具”降维到“车”,这恰恰就是上面的 “先抽象提炼”再“反向适配具体业务需求”;

另外这里我还强调我们能顺利完成抽象、适配,其实还得益于我们对“交通工具”领域常识的了解,如果这个例子换到医疗领域“客户要某药品A,我们应该给他另一药品B”,如果我们不具备病理、药理的领域知识,就无法完成抽象、适配。所以 “业务领域知识”+“抽象能力”都是平台产品经理的重要能力体现。

记者:关于to B与to C的产品功能设计,一直有一种说法是:to B重功能,to C重体验,您是否认同这种说法?平台型产品的用户体验设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郭建伟:前面提及了C端产品经理和B端产品经理的区别,这里我简单谈一下我对用户体验的理解。

对于平台型产品而言,谈“用户体验”时,我们谈的并不是界面美观与交互流畅与否,而应该是“用户是否能更便捷达成他的期望”,所以“用户的期望”才是用户体验的核心。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界面美观、交互流畅、动效酷炫的纯手工功能,和一个界面粗糙的自动化功能,对于B端用户来说,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因为那更贴近他的“期望”。在这个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考虑提升界面美观、交互流畅等,这是B端产品经理应该注意的。

记者:随着“中台”概念的兴起,“产品中台”也随之被提出,该如何理解“产品中台”这个概念?您认为产品经理的工作是否适合于中台化模式?

郭建伟:中台建设我并不专业,宜信科技中心有团队专注这个领域,我简单说说我自己的一些认识。

首先,中台概念的兴起是和业务量级密不可分的,并不是所有业务都需要中台,为了建设中台而建设中台是没有意义的;

其次,中台是和组织结构有关联的,中台建设本身也在促进“组织分层”,以便进一步在各层配置不同的能力模型和资源,各层或分散、或集中,达到提升组织整体运营效率的目的;

最后才是系统建设方面,避免重复造车轮,增加系统共用,降低成本,加快业务需求交付速度等等。

记者:对于想要转型或刚刚从事平台型产品经理的同学,您有什么职业成长方面的建议想跟大家分享?

郭建伟:B端产品经理的工作相比C端产品经理工作,有些枯燥,所以

首先,大家要有耐心,不断学习积累。

其次,要加强业务领域知识的学习,行业领域知识对B端产品经理的重要性,要高于C端产品经理,择业时尽量注意在某一大领域内选择;

最后,不论是哪种产品经理、哪个行业,产品经理都应该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那类人,所以保持好奇心,勤于思考,提升商业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除了在自己工作中是个合格的产品经理之外,动用产品经理赋予你的种种,让自己在“职业道路”、“人生道路”这个产品上,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谢谢大家。

拓展阅读:

专访宜信CTO向江旭:技术应当服务于场景,AI天生适合金融业

回归架构本质,重新理解微服务|专访宜信开发平台(SIA)负责人梁鑫

智慧金融时代,大数据和AI如何为业务赋能?|专访宜信AI中台团队负责人王东

一切技术创新都要以赋能业务为目标|专访宜信数据智能研发部负责人张军

市场变化驱动产品思维升级|专访宜信财富管理产品部负责人Bob


推荐阅读
  • 秒建一个后台管理系统?用这5个开源免费的Java项目就够了
    秒建一个后台管理系统?用这5个开源免费的Java项目就够了 ... [详细]
  • Juval Löwy主张,每个类都应被视为服务,这并非是为了让服务无处不在,而是因为微服务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系统分解的自然结果。在他的设计和构建的系统中,这种理念有助于提高模块化、可维护性和扩展性。通过将每个类视为独立的服务,系统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性,实现更灵活的部署和更高的性能。 ... [详细]
  • (1)前期知识:1. 单机架构:单一服务器计算机——其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有限。2. 集群架构(负载均衡器与多节点服务器)——通过增加节点数量来提升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实现高效的任务分配和资源利用。 ... [详细]
  • 解读中台架构:微服务与分布式技术的区别及应用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是长期讨论的话题。中心化架构的优势在于部署和维护相对简单,尤其在服务负载较为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提供高效稳定的性能。然而,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和技术需求的多样化,中心化架构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如扩展性和故障恢复能力较差。相比之下,微服务和分布式技术通过解耦系统组件,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更适合处理复杂多变的业务场景。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台架构中微服务与分布式技术的区别及其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的技术方案。 ... [详细]
  • 本文推荐了六款高效的Java Web应用开发工具,并详细介绍了它们的实用功能。其中,分布式敏捷开发系统架构“zheng”项目,基于Spring、Spring MVC和MyBatis技术栈,提供了完整的分布式敏捷开发解决方案,支持快速构建高性能的企业级应用。此外,该工具还集成了多种中间件和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开发效率和系统的可维护性。 ... [详细]
  • 应用链时代,详解 Avalanche 与 Cosmos 的差异 ... [详细]
  • Java高并发与多线程(二):线程的实现方式详解
    本文将深入探讨Java中线程的三种主要实现方式,包括继承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和实现Callable接口,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及其应用场景。 ... [详细]
  • 外观模式:为子系统中的一系列接口提供一个统一的访问入口,通过定义一个高层次的接口,使子系统的使用变得更加简便和高效。该模式特别适用于那些需要简化复杂子系统交互的场景,能够显著提升代码的可复用性和可维护性。对于具备一定面向对象编程基础的开发者来说,掌握外观模式将有助于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复杂的软件架构。 ... [详细]
  • 本文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深入解析了大型网站技术架构的核心原理与实际案例。首先,探讨了大型网站架构的演化过程,从单体应用到分布式系统的转变,以及各阶段的关键技术和挑战。接着,详细分析了常见的大型网站架构模式,包括负载均衡、缓存机制、数据库设计等,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理解大型网站的技术实现,还能为实际项目提供宝贵的参考。 ... [详细]
  • 浏览器作为我们日常不可或缺的软件工具,其背后的运作机制却鲜为人知。本文将深入探讨浏览器内核及其版本的演变历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关键技术组件,揭示其内部运作的奥秘。 ... [详细]
  • Spring Cloud 学习指南:初学者入门篇
    Spring Cloud 学习指南:初学者入门篇 ... [详细]
  • B站服务器故障影响豆瓣评分?别担心,阿里巴巴架构师分享预防策略与技术方案
    13日晚上,在视频观看高峰时段,B站出现了服务器故障,引发网友在各大平台上的广泛吐槽。这一事件导致了连锁反应,大量用户纷纷涌入A站、豆瓣和晋江等平台,给这些网站带来了突如其来的流量压力。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阿里巴巴架构师分享了一系列预防策略和技术方案,包括负载均衡、弹性伸缩和容灾备份等措施,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详细]
  • 本文深入解析了Spring Cloud路由网关Zuul的核心功能及其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对方志朋老师教材的学习和实践,详细探讨了Zuul在微服务架构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请求路由、过滤器链管理以及服务动态扩展等关键特性。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Zuul在高并发和复杂业务场景下的应用优势,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参考。 ... [详细]
  • 如果程序使用Go语言编写并涉及单向或双向TLS认证,可能会遭受CPU拒绝服务攻击(DoS)。本文深入分析了CVE-2018-16875漏洞,探讨其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为开发者提供全面的安全指导。 ... [详细]
  • 近年来,BPM(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在国内市场逐渐普及,多家厂商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本文将对当前主要的BPM厂商进行概述,并分析其各自的优势。目前,市场上较为成熟的BPM产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型厂商,如IBM和SAP,这些企业在整体解决方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另一类则是专注于BPM领域的专业厂商,它们在特定行业或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通过对比分析,本文旨在为企业选择合适的BPM系统提供参考。 ... [详细]
author-avatar
key920721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