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有个创业分享会,有个创业者的想法是这样的,把晦涩难懂的一些科技文献,做成简单易懂的视频,然后在网上传播。
这个事情有市场机会么?其实是有的,比如说,我以前举过的例子,有个公众号叫 “混子曰”,是做原创动漫的,我也很喜欢,经常有一些简单科普,把复杂的技术原理或繁冗的历史事件,用动漫简单有趣的表达出来,从科普角度和营销角度,我认为,这个还是相当不错的,很有价值。
但创业者说,比如我的文章,很长,内容读起来很辛苦,如果做成这样的短视频,可能读者接受起来更容易,节省时间,提高吸收效率。
对不起,这句话,我非常不认可,甚至可以说,非常反对。
科普是一回事,深入学习是另一回事。
你想三分钟了解一个最新领域的大概逻辑,或许是可以的,但你想投入这个领域研究,对不起,没有捷径。
我写的文章,不能说每一篇,但我估计有一半,我个人认为,如果你想读懂,读透,你需要花至少十倍于阅读的时间,去自己核实里面的案例,根据文章中提到的关键词,搜索更多的补充信息,去分析相关的数据。如果你想真正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可能需要花超过阅读百倍的时间,去真正实践和测试一下,具体的场景,实现逻辑。
当然,毕竟每个人工作环境和背景不同,我说很多篇可能具有这样的引导作用,但不代表你需要每一篇都去验证和分析,但只要有一篇能引领你深入钻研和分析,我觉得都是有价值的。
创业者引用了一个数据,视频的吸收效率远高于文字阅读,这个数据的来源我不清楚,但我想说的是,阅读所带来的思考深度通常是视频无法比拟的。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和一个喜欢看电视的人,通常谁更善于思考?
如果一个读者,认为阅读我的文章太浪费时间,我真心建议,退订,去订阅罗辑思维 。
1月17日TK在自己公众号皮相 (微信ID OnTheSurface)里提到,“搞技术有诀窍,但没有捷径。”,我们知道书店里卖的最火的是21天精通什么什么语言,但我们知道一点,如果没有踩过很多坑,没有实践过很多挑战性的项目,你只靠一本速成教材,根本不可能达到一个很高的编程水平上。
其实不止技术如此。我跟很多创业团队提过一个观点,就是要多看日志,看用户行为记录,看访问日志,有些人会觉得不以为然,现在有很多优秀的统计工具,我们看看报表很容易的啊。这个观点来自于我在百度产品部门的一个经验,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产品人员做事挺笨的,经常要去看大量的用户日志,用excel手工整理用户的行为特征和问题。我当时就说,你们这样很没效率啊,你说好规则,我用程序帮你们跑一下好了。 但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你看报表,只是一些数字,可能也会体现一些产品和运营中的问题。但看访问记录不一样,你其实是有代入感的,是可以体会到用户的纠结和伤害的。比如说,用户搜索了A,之后搜索了B,然后搜索了C,你可以体会到用户究竟目标是什么,而为什么前几次搜索没有找到他的目标。如果用户变换各种关键词,都找不到他所期望的结果,那么你其实是可以体会到用户的失望和不满。 一个优秀的产品和运营人员是可以通过日志体会到用户使用中的问题和情绪,而这些,是统计报表看不出来的。
多看用户的沟通和交流,多看原始日志,多看一些第三方平台,比如百度知道,知乎,贴吧,苹果市场评论区等等,看上面用户的评价和吐槽,一条条去看,你对产品的理解和认识就会深入很多。 多看这些,比看一些所谓IT评论家的点评,更容易了解产品运营的真相。
看日志,看用户评论,这些都是慢功夫,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思考,手工去整理,更容易有深刻的体会,这里没有捷径可走。
从技术,到运营,到数据分析,其实都是如此。
还是回到视角上来。
从营销角度,从获取粉丝和用户角度,你可以认为,那些以走捷径和快速入门为幌子的产品更容易受到欢迎,我在提知识分享这个话题的时候也说过,很多人会沉醉于努力学习的假象,并自我感动,自以为每天参加一个live,看一个大V的直播,就学到了东西。从营销角度来说,这样当然效果很好。
从学习角度,没有捷径,大V的live和直播,不是完全没有价值,但最多,你只能当作一个引子,一个指向的标牌,剩下的,要花十倍,百倍的时间去深入到每个细节,去做苦功,去把所有面包屑和关键词组织起来,形成真正的透彻的理解。而很多人,往往有意无意忽视了后面的这些。
后续(不是指下一篇),我会基于今天的这个文章观点,专门针对性的写一篇 “流量运营,从入门到精通”。 流量运营有捷径么?也没有!
春节期间,感觉自己文章的访问量还不错,而且订阅增加的比春节前还好一点,谢谢各位读者的分享,从春节效应来讲,虽然没有看到激增,但至少看来我的公众号没有因为其他作者优质内容的传阅,而遭到读者抛弃。
春节假期结束后,大家可以看看,今年的春节替代效应,互联网的各种流行产品,谁会成为赢家,谁会成为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