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亚璨的秘密 | 来源:互联网 | 2023-09-11 16:53
上篇博客介绍了Hadoop的核心组件HDFS,本篇主要介绍HDFS中的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关注专栏《fromzerotohero(Hadoo
上篇博客介绍了Hadoop的核心组件HDFS,本篇主要介绍HDFS中的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关注专栏《from zero to hero(Hadoop篇)》查看相关系列的文章~
目录
一、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工作机制
1.1 NameNode启动
1.2 SecondaryNameNode工作
1.3 详细工作机制
二、Fsimage和Edits解析
2.1 概述
2.2 查看fsimage文件
2.3 查看edits文件
三、CheckPoint时间设置
四、NameNode故障处理
五、安全模式
5.1 安全模式基本操作语句
在这之前,我们首先得弄明白一件事情:NameNode中的元数据是存储在哪里的?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如果元数据存储在NameNode节点的磁盘中,因为经常需要进行随机访问,还要响应客户请求,必然是效率过低。因此,元数据需要存放在内存中。但如果只存在内存中,一旦断电,元数据丢失,整个集群就无法工作了。因此,需要有一个备份元数据的“东西”,这个“东西”我们称之为——FsImage。
这样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当在内存中的元数据更新时,如果同时更新FsImage,就会导致效率过低,但如果不更新,就会发生一致性问题,一旦NameNode节点断电,就会产生数据丢失。因此,引入Edits文件(只进行追加操作,效率很高)。每当元数据有更新或者添加元数据时,修改内存中的元数据并追加到Edits中。这样,一旦NameNode节点断电,可以通过FsImage和Edits的合并,合成元数据。
但是,如果长时间添加数据到Edits中,会导致该文件数据过大,效率降低,而且一旦断电,恢复元数据需要的时间过长。因此,需要定期进行FsImage和Edits的合并,如果这个操作由NameNode节点完成,又会导致效率过低的问题出现。因此,引入一个新的节点SecondaryNamenode,专门用于FsImage和Edits的合并。
一、NameNode和SecondaryNameNode工作机制
1.1 NameNode启动
(1)首次启动需要格式化NameNode,创建Fsimage和Edits文件。如果不是第一次启动,直接加载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到内存。(2)客户端对元数据进行增删改的请求。(3)NameNode记录操作日志,更新滚动日志。(4)NameNode在内存中对元数据进行增删改。
1.2 SecondaryNameNode工作
(1)SecondaryNameNode询问NameNode是否需要CheckPoint。直接带回NameNode是否检查结果。(2)SecondaryNameNode请求执行CheckPoint。(3)NameNode滚动正在写的Edits日志。(4)将滚动前的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拷贝到SecondaryNameNode。(5)Secondary NameNode加载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到内存,并合并。(6)生成新的镜像文件fsimage.chkpoint。(7)拷贝fsimage.chkpoint到NameNode。(8)NameNode将fsimage.chkpoint重新命名成fsimage。
名词解释:
Fsimage:NameNode内存中元数据序列化后形成的文件。
Edits:记录客户端更新元数据信息的每一步操作(可通过Edits运算出元数据)。
1.3 详细工作机制
NameNode启动时,先滚动Edits并生成一个空的edits.inprogress,然后加载Edits和Fsimage到内存中,此时NameNode内存就持有最新的元数据信息。Client开始对NameNode发送元数据的增删改的请求,这些请求的操作首先会被记录到edits.inprogress中(查询元数据的操作不会被记录在Edits中,因为查询操作不会更改元数据信息),如果此时NameNode挂掉,重启后会从Edits中读取元数据的信息。然后,NameNode会在内存中执行元数据的增删改的操作。
由于Edits中记录的操作会越来越多,Edits文件会越来越大,导致NameNode在启动加载Edits时会很慢,所以需要对Edits和Fsimage进行合并(所谓合并,就是将Edits和Fsimage加载到内存中,照着Edits中的操作一步步执行,最终形成新的Fsimage)。SecondaryNameNode的作用就是帮助NameNode进行Edits和Fsimage的合并工作。
SecondaryNameNode首先会询问NameNode是否需要CheckPoint(触发CheckPoint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定时时间到和Edits中数据写满了)。直接带回NameNode是否检查结果。SecondaryNameNode执行CheckPoint操作,首先会让NameNode滚动Edits并生成一个空的edits.inprogress,滚动Edits的目的是给Edits打个标记,以后所有新的操作都写入edits.inprogress,其他未合并的Edits和Fsimage会拷贝到SecondaryNameNode的本地,然后将拷贝的Edits和Fsimage加载到内存中进行合并,生成fsimage.chkpoint,然后将fsimage.chkpoint拷贝给NameNode,重命名为Fsimage后替换掉原来的Fsimage。NameNode在启动时就只需要加载之前未合并的Edits和Fsimage即可,因为合并过的Edits中的元数据信息已经被记录在Fsimage中。
二、Fsimage和Edits解析
2.1 概述
NameNode被格式化之后,会在如下目录下产生fsimage文件,如下图所示:
(1)fsimage文件:HDFS文件系统元数据的一个永久检查点,其中包含HDFS文件系统的所有目录和文件inode的序列化信息。
(2)edits文件:存放HDFS文件系统的所有更新操作的路径,文件系统客户端执行的所有写操作首先会被记录到edits文件中。
(3)seen_txid文件:保存的是一个数字,就是edits_的数字。
(4)VERSION文件:存放相关的ID信息。
(5)每次NameNode启动都会将fsimage文件读到内存中,加载edits里面的更新操作,保证内存中的元数据信息是最新的、同步的,可以看成NameNode启动的时候就将fsimage和edits文件进行了合并。
2.2 查看fsimage文件
(1)查看相关命令
[root@master current]# hdfs
oiv apply the offline fsimage viewer to an fsimage
oev apply the offline edits viewer to an edits file
(2)基本语法
hdfs oiv -p 文件类型 -i镜像文件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3)查看fsimage
[root@master current]# pwd
/opt/modules/hadoop-2.7.2/data/tmp/dfs/name/current
[root@master current]# hdfs oiv -p XML -i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31 -o /opt/modules/hadoop-2.7.2/fsimage.xml
[root@master current]# cat /opt/modules/hadoop-2.7.2/fsimage.xml
结果为:
2.3 查看edits文件
(1)基本语法
hdfs oev -p 文件类型 -i编辑日志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2)查看edits
[root@master current]# pwd
/opt/modules/hadoop-2.7.2/data/tmp/dfs/name/current
[root@master current]# hdfs oev -p XML -i edits_0000000000000000068-0000000000000000069 -o /opt/modules/hadoop-2.7.2/edits.xml
[root@master current]# cat /opt/modules/hadoop-2.7.2/edits.xml
结果为:
三、CheckPoint时间设置
通常情况下,SecondaryNameNode每隔一小时执行一次,可以在hdfs-default.xml中设置参数的大小:
一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数,当操作数达到100万时,SecondaryNameNode执行一次:
四、NameNode故障处理
当NameNode发生故障时,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恢复数据。
方法一:将SecondaryNameNode中数据拷贝到NameNode存储数据的目录
1、杀死NameNode进程
kill -9 进程号
2、删除NameNode存储的数据(在本项目中路径为:/opt/modules/hadoop-2.7.2/data/tmp/dfs/name)
3、拷贝SecondaryNameNode中数据到原NameNode存储数据的目录,SecondaryNameNode安装在slave02上,使用scp分发命令将其拷贝到master节点的NameNode上。
scp -r ./* master:/opt/modules/hadoop-2.7.2/data/tmp/dfs/name/
4、启动NameNode
hadoop-daemon.sh start namenode
方法二:使用-importCheckpoint选项启动NameNode守护进程,从而将SecondaryNameNode中数据拷贝到NameNode目录中
1、修改hdfs-site.xml中的属性
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
120
dfs.namenode.name.dir
/opt/modules/hadoop-2.7.2/data/tmp/dfs/name
2、杀死NameNode进程(同上)
3、删除NameNode存储的数据(同上)
4、如果SecondaryNameNode不和NameNode在一个主机节点上,需要将SecondaryNameNode存储数据的目录拷贝到NameNode存储数据的平级目录,并删除in_use.lock文件
5、导入检查点数据
[root@master ~]# hdfs namenode -importCheckpoint
6、启动NameNode(同上)
五、安全模式
NameNode启动时,首先加载fsimage文件到内存,并执行edits中的各项操作。一旦在内存中成功建立文件系统元数据的映像,则创建一个新的fsimage文件和一个空的edits文件。此时NameNode开始监听DataNode请求。在此期间,NameNode一直运行在安全模式下,即NameNode文件系统对于客户端来说是只读的。
系统中数据块的位置并不是由NameNode维护的,而是以块的形式存储在DataNode中。在系统正常操作期间,NameNode会在内存中保留所有块列表信息,NameNode了解到足够多的块位置信息后即可高效运行文件系统。
如果满足“最小副本条件”,NameNode会在30秒之后退出安全模式。所谓的最小副本条件指的是在整个文件系统中99.9%的块满足最小副本级别(默认值:dfs.replication.min=1)。在启动一个刚刚格式化的HDFS集群时,因为系统中还没有任何块,所以不会进入安全模式。
5.1 安全模式基本操作语句
查看安全模式状态: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get
进入安全模式: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enter
离开安全模式: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leave
等待安全模式: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wait
本文到此也就结束了,在次过程中你们遇到什么问题,欢迎留言,让我看看你们都遇到了哪些问题~
本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gdkyxy2013/article/details/10757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