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聊聊Oracle外键约束的几个操作选项

聊聊Oracle外键约束的几个操作选项关系型数据库


聊聊Oracle外键约束的几个操作选项


关系型数据库是以数据表和关系作为两大对象基础。数据表是以二维关系将数据组织在DBMS中,而关系建立数据表之间的关联,搭建现实对象模型。主外键是任何数据库系统都需存在的约束对象,从对象模型中的业务逻辑加以抽象,作为物理设计的一个部分在数据库中加以实现。
  Oracle外键是维护参照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大多数情况下的外键都是紧密关联关系。外键约束的作用,是保证字表某个字段取值全都与另一个数据表主键字段相对应。也就是说,只要外键约束存在并有效,就不允许无参照取值出现在字表列中。具体在Oracle数据库中,外键约束还是存在一些操作选项的。本篇主要从实验入手,介绍常见操作选项。
  二、环境介绍
  笔者选择Oracle 11gR2进行测试,具体版本号为11.2.0.4。
SQL> select * from v$version;
BANNER
--------------------------------------------------------------------------------
Oracle Database 11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1.2.0.4.0 - 64bit Production
PL/SQL Release 11.2.0.4.0 - Production
CORE      11.2.0.4.0     Production
TNS for 64-bit Windows: Version 11.2.0.4.0 - Production
NLSRTL Version 11.2.0.4.0 – Production
  创建数据表Prim和Child,对应数据插入。
SQL> create table prim (v_id number(3), v_name varchar2(100));
Table created
SQL> alter table prim add constraint pk_prim primary key (v_id);
Table altered
SQL> create table child (c_id number(3), v_id number(3), c_name varchar2(100));
Table created
SQL> alter table child add constraint pk_child primary key (c_id);
Table altered
  二、默认外键行为
  首先我们查看默认外键行为方式。
  SQL> alter table CHILD
  2    add constraint FK_CHILD_PRIM foreign key (V_ID)
  3    references prim (V_ID)
  4  ;
  在没有额外参数加入的情况下,Oracle外键将严格按照标准外键方式工作
  --在有子记录情况下,强制删除主表记录;
  SQL> delete prim where v_id=2;
  delete prim where v_id=2
  ORA-02292:违反完整约束条件(A.FK_CHILD_PRIM) - 已找到子记录
  --在存在子表记录情况下,更改主表记录;
  SQL> update prim set v_id=4 where v_id=2;
  update prim set v_id=4 where v_id=2
  ORA-02292:违反完整约束条件(A.FK_CHILD_PRIM) - 已找到子记录
  --修改子表记录
  SQL> update child set v_id=5 where v_id=2;
  update child set v_id=5 where v_id=2
  ORA-02291: 违反完整约束条件 (A.FK_CHILD_PRIM) - 未找到父项关键字
  上面实验说明:在默认的Oracle外键配置条件下,只要有子表记录存在,主表记录是不允许修改或者删除的。子表记录也必须时刻保证参照完整性。
 三、On delete cascade
  对于应用开发人员而言,严格外键约束关系是比较麻烦的。如果直接操作数据库记录,就意味着需要手工处理主子表关系,处理删除顺序问题。On delete cascade允许了一种“先删除主表,连带删除子表记录”的功能,同时确保数据表整体参照完整性。
  创建on delete cascade外键,只需要在创建外键中添加相应的子句。
  SQL> alter table child add constraint FK_CHILD_PRIM foreign key(v_id) references prim(v_id) on delete cascade;
  Table altered
  测试:
SQL> delete prim where v_id=2;
1 row deleted
SQL> select * from prim;
V_ID V_NAME
---- --------------------------------------------------------------------------------
1 kk
3 iowkd
SQL> select * from child;
C_ID V_ID C_NAME
---- ---- --------------------------------------------------------------------------------
1    1 kll
2    1 ddkll
3    1 43kll
SQL> rollback;
Rollback complete
  删除主表操作成功,对应的子表记录被连带自动删除。但是其他操作依然是不允许进行。
  SQL> update prim set v_id=4 where v_id=2;
  update prim set v_id=4 where v_id=2
  ORA-02292:违反完整约束条件(A.FK_CHILD_PRIM) - 已找到子记录
  SQL> update child set v_id=5 where v_id=2;
  update child set v_id=5 where v_id=2
  ORA-02291: 违反完整约束条件 (A.FK_CHILD_PRIM) - 未找到父项关键字
  On delete cascade被称为“级联删除”,对开发人员来讲是一种方便的策略,可以直接“无视”子记录而删掉主记录。但是,一般情况下,数据库设计人员和DBA一般都不推荐这样的策略。
  究其原因,还是由于系统业务规则而定。On delete cascade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很方便,但是这种自动操作在一些业务系统中是可能存在风险的。例如:一个系统中存在一个参数引用关系,这个参数被引用到诸如合同的主记录中。按照业务规则,如果这个参数被引用过,就不应当被删除。如果我们设置了on delete cascade外键,连带的合同记录就自动的被“干掉”了。开发参数模块的同事一般情况下,也没有足够的“觉悟”去做手工判定。基于这个因素,我们推荐采用默认的强约束关联,起码不会引起数据丢失的情况。
  四、On Delete Set Null
  除了直接删除记录,Oracle还提供了一种保留子表记录的策略。注意:外键约束本身不限制字段为空的问题。如果一个外键被设置为on delete set null,当删除主表记录的时候,无论是否存在子表对应记录,主表记录都会被删除,子表对应列被清空。
  SQL> alter table child drop constraint fk_child_prim;
  Table altered
  SQL> alter table child add constraint FK_CHILD_PRIM foreign key(v_id) references prim(v_id) on delete set null;
  Table altered
  删除主表记录。
SQL> delete prim where v_id=2;
1 row deleted
SQL> select * from prim;
V_ID V_NAME
---- --------------------------------------------------------------------------------
1 kk
3 iowkd
SQL> select * from child;
C_ID V_ID C_NAME
---- ---- --------------------------------------------------------------------------------
1    1 kll
2    1 ddkll
3    1 43kll
4      43kll
5      4ll
SQL> rollback;
Rollback complete
  主表记录删除,子表外键列被清空。其他约束动作没有变化。
  SQL> update prim set v_id=4 where v_id=2;
  update prim set v_id=4 where v_id=2
  ORA-02292:违反完整约束条件(A.FK_CHILD_PRIM) - 已找到子记录
  SQL> update child set v_id=5 where v_id=2;
  update child set v_id=5 where v_id=2
  ORA-02291: 违反完整约束条件 (A.FK_CHILD_PRIM) - 未找到父项关键字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如果外键列不能为空,会怎么样呢?
SQL> desc child;
Name   Type          Nullable Default Comments
------ ------------- -------- ------- --------
C_ID   NUMBER(3)
V_ID   NUMBER(3)     Y
C_NAME VARCHAR2(100) Y
SQL> alter table child modify v_id not null;
Table altered
SQL> desc child;
Name   Type          Nullable Default Comments
------ ------------- -------- ------- --------
C_ID   NUMBER(3)
V_ID   NUMBER(3)
C_NAME VARCHAR2(100) Y
SQL> delete prim where v_id=2;
delete prim where v_id=2
ORA-01407: 无法更新 ("A"."CHILD"."V_ID")为 NULL
  更改失败~
  五、传说中的on update cascade
  On update cascade被称为“级联更新”,是关系数据库理论中存在的一种外键操作类型。这种类型指的是:当主表的记录被修改(主键值修改),对应子表的外键列值连带的进行修改。
  SQL> alter table child add constraint FK_CHILD_PRIM foreign key(v_id) references prim(v_id) on update cascade;
  alter table child add constraint FK_CHILD_PRIM foreign key(v_id) references prim(v_id) on update cascade
  ORA-00905: 缺失关键字
  目前的Oracle版本中,似乎还不支持on update cascade功能。Oracle在官方服务中对这个问题的阐述是:在实际系统开发环境中,直接修改主键的情况是比较少的。所以,也许在将来的版本中,这个特性会进行支持。
  六、结论
  Oracle外键是我们日常比较常见的约束类型。在很多专家和业界人员的讨论中,我们经常听到“使用外键还是系统编码”的争论。支持外键策略的一般都是数据库专家和“大撒把”的设计师,借助数据库天然的特性,可以高效实现功能。支持系统编码的人员大都是“对象派”等新派人员,相信可以借助系统前端解决所有问题。
  笔者对外键的观点是“适度外键,双重验证”。外键要设计在最紧密的引用关系中,对验证动作,前端和数据库端都要进行操作。外键虽然可以保证最后安全渠道,但是不能将正确易于接受的信息反馈到前端。前端开发虽然比较直观,但是的确消耗精力。所以,把握适度是重要的出发点。


推荐阅读
  • 本文讨论了Alink回归预测的不完善问题,指出目前主要针对Python做案例,对其他语言支持不足。同时介绍了pom.xml文件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以及Maven的相关知识。最后,对Alink回归预测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期待。 ... [详细]
  • 在说Hibernate映射前,我们先来了解下对象关系映射ORM。ORM的实现思想就是将关系数据库中表的数据映射成对象,以对象的形式展现。这样开发人员就可以把对数据库的操作转化为对 ... [详细]
  • 高质量SQL书写的30条建议
    本文提供了30条关于优化SQL的建议,包括避免使用select *,使用具体字段,以及使用limit 1等。这些建议是基于实际开发经验总结出来的,旨在帮助读者优化SQL查询。 ... [详细]
  • 基于layUI的图片上传前预览功能的2种实现方式
    本文介绍了基于layUI的图片上传前预览功能的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使用blob+FileReader,另一种是使用layUI自带的参数。通过选择文件后点击文件名,在页面中间弹窗内预览图片。其中,layUI自带的参数实现了图片预览功能。该功能依赖于layUI的上传模块,并使用了blob和FileReader来读取本地文件并获取图像的base64编码。点击文件名时会执行See()函数。摘要长度为169字。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使用Java实现大数乘法的分治算法,包括输入数据的处理、普通大数乘法的结果和Karatsuba大数乘法的结果。通过改变long类型可以适应不同范围的大数乘法计算。 ... [详细]
  • HDU 2372 El Dorado(DP)的最长上升子序列长度求解方法
    本文介绍了解决HDU 2372 El Dorado问题的一种动态规划方法,通过循环k的方式求解最长上升子序列的长度。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初始化dp数组、读取数列、计算最长上升子序列长度等步骤。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通过ABAP开发往外网发邮件的需求,并提供了配置和代码整理的资料。其中包括了配置SAP邮件服务器的步骤和ABAP写发送邮件代码的过程。通过RZ10配置参数和icm/server_port_1的设定,可以实现向Sap User和外部邮件发送邮件的功能。希望对需要的开发人员有帮助。摘要长度:184字。 ... [详细]
  • 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及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划分阶段、选择状态、决策和状态转移方程,并以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为例进行了详细解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最优子结构性质和子问题重叠性质。通过将子问题的解保存在一个表中,在以后尽可能多地利用这些子问题的解,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 ... [详细]
  • 本文讨论了在数据库打开和关闭状态下,重新命名或移动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情况。针对性能和维护原因,需要将数据库文件移动到不同的磁盘上或重新分配到新的磁盘上的情况,以及在操作系统级别移动或重命名数据文件但未在数据库层进行重命名导致报错的情况。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指针的概念以及在函数调用时使用指针作为参数的情况。指针存放的是变量的地址,通过指针可以修改指针所指的变量的值。然而,如果想要修改指针的指向,就需要使用指针的引用。文章还通过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解释了指针的引用的使用方法,并思考了在修改指针的指向后,取指针的输出结果。 ... [详细]
  • 在project.properties添加#Projecttarget.targetandroid-19android.library.reference.1..Sliding ... [详细]
  • 猜字母游戏
    猜字母游戏猜字母游戏——设计数据结构猜字母游戏——设计程序结构猜字母游戏——实现字母生成方法猜字母游戏——实现字母检测方法猜字母游戏——实现主方法1猜字母游戏——设计数据结构1.1 ... [详细]
  • CentOS 7部署KVM虚拟化环境之一架构介绍
    本文介绍了CentOS 7部署KVM虚拟化环境的架构,详细解释了虚拟化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包括全虚拟化和半虚拟化。同时介绍了虚拟机的概念和虚拟化软件的作用。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一种解析GRE报文长度的方法,通过分析GRE报文头中的标志位来计算报文长度。具体实现步骤包括获取GRE报文头指针、提取标志位、计算报文长度等。该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准确地获取GRE报文的长度信息。 ... [详细]
  • PDF内容编辑的两种小方法,你知道怎么操作吗?
    本文介绍了两种PDF内容编辑的方法:迅捷PDF编辑器和Adobe Acrobat DC。使用迅捷PDF编辑器,用户可以通过选择需要更改的文字内容并设置字体形式、大小和颜色来编辑PDF文件。而使用Adobe Acrobat DC,则可以通过在软件中点击编辑来编辑PDF文件。PDF文件的编辑可以帮助办公人员进行文件内容的修改和定制。 ... [详细]
author-avatar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