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国有个名叫周丰的人,鲁哀公带了见面礼要去拜访他,周丰礼貌地表示不敢当饥荒设置打猎。哀公说:我岂能就此拉到吗?于是就派人去请教,说:有虞氏并未教导百姓诚信而百姓却对他诚信,夏后氏并未教导百姓敬重而百姓却敬重他,他们用的什么办法才让老百姓做到了这一步呢?周丰回答说:在废墟坟墓中,你不教导百姓悲哀百姓也会自然而然地悲哀。在社稷宗庙中,你不教导百姓肃敬百姓也会自然而然地肃敬。殷人盛行发誓,而百姓却开始背叛;周人盛行会盟,而百姓却开始起疑。如果你自己首先不是用礼义忠信诚厚之心对待百姓,虽然执意把百姓团结到一起,百姓难道就不会离散吗?
为丧事花钱,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出卖祖居的主意饥荒设置打猎。为丧事憔悴,无论如何不能走到危害性命的地步。前者是担心神灵没有依托之处,后者则是担心断了香火。
延陵季子到齐国访问,在回国的路上,他的大儿子死了,就准备葬在赢邑和博邑之间饥荒设置打猎。孔子说:延陵季子是吴国最懂得礼的人。于是就前往观摩延陵季子如何操办葬礼。只见墓坑的深度还没有掘到有泉水的地方,入殓时用的也是平时穿的衣服。下葬以后又积土成坟,坟的宽度正好和墓坑相当;坟的高度,一般人都可以垂手按住坟顶。积土成坟之后,他袒露左臂,向左绕着坟头转了三圈,并且一边号哭一边高喊:骨肉又回归土地,这是自然的规律;至于神魂精气,那是无所不在的,无所不在的。这样做过以后就又重新上路了。孔子说:延陵季子的做法,应该合乎礼的吧。
郑娄在为定公办丧事时,徐国国君派容居来吊丧,并行饭含之礼饥荒设置打猎。容居用天子所派遣使者的口气说道:敝国国君派我来跪着行饭含之礼,致送侯爵所含的玉璧;现在请让我来行饭含之礼。郑娄的接待人员说:劳驾各国诸侯屈尊来到敝国,如果派臣子来,我们就用臣礼相待;如果国君亲自来,我们就用君礼相待。派来的是臣子却企图得到国君的礼遇,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容居没有任何收敛地回答说:鄙人听说,作为臣子就不敢忘掉国君,作为子孙就不敢忘掉祖先;过去我们的先君驹王对西方进行讨伐,还渡过了黄河,他一贯都用这种口气讲话的;鄙人虽然鲁钝,但也不敢忘掉祖先是怎么讲话的。
子思的母亲在父亲死后改嫁到卫国,现在去世了,派人来向子思报丧,子思就到家庙去哭饥荒设置打猎。他的弟子见到了,说:人家姓庶的死了母亲,为什么您却跑到孔氏的家庙来哭?子思说:我错了!我错了!就连忙跑到别的房间去哭。
天子去世以后,第三天的时候,祝首先手持丧杖;第五天时候,百官手持丧杖;第七天,瓷内的庶民穿上应当穿的丧服;三月,诸侯及其大夫各穿应该穿的衣服饥荒设置打猎。虞人负责从瓷内所有神社的社树中挑选最适宜于做棺的,把它们砍伐下来。对于不肯献出木材的地方,要把当地的社神废掉,杀掉当地的长官。
齐国发生严重的饥荒,齐国富翁黔敖在路边做饭,用来施舍给过路的饥民饥荒设置打猎。有一个饥民,无力地垂着双手,走路一瘸一拐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走了过来。左手端着饭,右手端着汤,用可怜的口气喊道:喂!吃吧!那个饥民瞪起眼睛望着他,说:本人正是由于不吃这种没有好声好气的饭才落到这步田地的。黔敖听了连忙表示道歉,但那饥民还是坚持不吃,因而饿死了。曾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这恐怕不大对吧?人家没有好声好气地叫吃,你当然可以拒绝;但是人家既然道了歉,也就可以吃了。
掷娄定公在位的时候,有儿子杀自己父亲的事情发生饥荒设置打猎。有关官员将此事报告给定公,定公惊骇地离开了席位,说:这和寡人的没有教育好也有关系。又说:我曾学过怎样审断这种案子;如果是臣杀害了自己的国君,那么,凡是国家的官员无论职位大小,都有权利把他杀掉,绝不宽恕;如果是儿子杀害父亲,那么,凡是家庭成员无论辈分高低,都有资格把他烧掉,绝不宽恕。不仅要把凶手杀掉,还要拆毁凶手的住室,将其地基挖成个大坑,然后再灌满水。国君也得过了这个月以后才能举杯喝酒。
晋国赵文子的新居落成,晋国的大夫都去参加落成典礼饥荒设置打猎。张老致辞说:这高大的新居多么漂亮呀!这灿烂的新居多么漂亮呀!从此以后,主人就可以在这里祭祀奏乐,在这里居丧哭泣,在这里和僚友以及族人聚会宴饮了。文子致答辞说:我能在这里祭祀奏乐,在这里居丧哭泣,在这里和僚友族人聚会宴饮,这表明我将善终,有资格进入九原的祖坟。说完后就朝北面再拜叩头表示感谢。懂礼的君子说,他们一个善于赞美,一个善于祈福。
孔子养的看家狗死了,让子贡拖出去埋掉,还吩咐说:我听说过,破旧的帷幔不要丢掉,因为可以用来埋马;破旧的车盖也不要丢掉,因为可以用来埋狗饥荒设置打猎。我很穷,没有破旧的车盖,但你在埋狗的时候,也得用一张席子裹着,不要让它的头直接埋在土里。至于为国君驾车的马死了,埋的时候得用帷幔裹好。
季孙的母亲去世了,鲁哀公前去吊丧饥荒设置打猎。曾子和子贡也去吊丧,但守门人因为哀公在里面,不让他们进去。曾子和子贡就进到马房里把自己的仪容修饰了一番,然后再去。子贡先进去,守门人说:刚才已经往里面通报了。曾子后进去,守门人此时已经把路让开。二人走到寝门的屋檐下,卿大夫都连忙让位置,哀公也从东边台阶上走下一个台阶,作揖,请他们就位。君子议论这件事情说:尽力修饰仪容的做法,对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很有作用的。
宋国都城阳门的一个卫士死了,司城子罕到他家去吊丧,哭得很伤心饥荒设置打猎。晋国潜伏在宋国的一个探子侦探到这种情况,就回国向晋侯报告说:阳门的一个小小卫士死了,而子罕这样的大官亲自临吊,哭得很伤心,这种做法很得民心,恐怕宋国不是好欺负的。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这个探子真会刺探国情啊!《诗经》上说:凡是邻里有了灾祸,都要尽力去帮助他们。宋国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晋国不敢欺负宋国,普天之下也找不出一个敢和宋国为敌的国家。
办鲁庄公的丧事时,下葬以后,阂(hé)公就除去了孝服,穿着吉服返回宫内,来规正君臣的位置,放置权臣继续作乱饥荒设置打猎。而士大夫们在卒哭以后也脱去了孝服,穿着吉服进宫上朝。
孔子有个老朋友叫原壤,他的母亲去世了,孔子帮助他修理棺撑饥荒设置打猎。原壤敲着棺撑说:我已经很久没有用唱歌来表达内心的感情了!于是唱道:这棺撑的纹理就像狸猫头上的花纹那样漂亮,我真想握着你的手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孔子装作没听见的样子就走过去了。孔子的随从却说:此人这般无礼,您还不和他绝交吗?孔子说:我听说,亲人总归是亲人,老朋友总归是老朋友。
赵文子和叔誉一同在九原巡视,文子说:这目中埋葬的死者如果能够复活,你最赞成和爱戴他们中的哪一位?叔誉答道:大概是阳处父吧饥荒设置打猎。文子说:阳处父在晋国身为大傅,却刚强而无计谋,不得善终,他的智慧叫人不敢恭维。叔誉又说:那么舅犯可以吗?文子说:舅犯在考虑自己的利益时就不顾及国君,他的仁爱也叫人不敢恭维。我最赞许和爱戴的人是随武子,他既能为国君利益考虑,也能兼顾个人利益;他既能为自己打算,又不忘掉朋友。晋国人都认为文子的评价很恰当。文子的身体柔弱得好像连衣服都驮不动,讲起话来迟钝缓慢得难以出口。他为晋国举荐的管理仓库的官员多达七十余人,但在他生前却从来不和他们在钱财上有交往,死后也不把孩子托付给他们。
叔仲皮平时教他的儿子子柳学习饥荒设置打猎。仲叔皮去世了,他的儿媳妇虽然是个粗人,但也知道为公公服齐衰服。叔仲皮的弟弟叔仲衍认为不应该穿这样的丧服,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自己的侄子子柳,让子柳督促她改穿缚衰服,并且说:从前我为去世的姑姑、姊妹就是穿这种丧服,也没有人阻止我不让穿。子柳回到家里,就叫他的妻子改服缚衰和环纽。
成邑有个人,他的哥哥死了却不愿为哥哥穿孝服,后来听说子皋将要来当邑宰,怕被怪罪,这才连忙穿上孝服饥荒设置打猎。当地人就编了首歌谣讽刺此人,歌词是:蚕儿会吐丝,而螃蟹有筐子;蜂儿有帽子,而蝉儿有冠带子;是哥哥死了,却为地方长官穿孝衣。
乐正子春的母亲去世了,他一连五天没有进食,超过礼的规定两天饥荒设置打猎。事过之后,他说:我真后悔越礼行事。连办我母亲丧事我还不守礼的规定,那么还有什么事情让我会依礼而行呢?
天气干旱,穆公把县子召来请教说:天长时间不下雨,我想把有残疾的人拉到烈日底下去晒,不知阁下的意思如何?县子说:天长时间不下雨,曝晒有残疾的人来求雨,这种做法太不人道了,恐怕不可以吧?穆公又说:那么曝晒女巫如何?县子说:天不下雨,而寄希望于愚蠢的妇人,用这种方式求雨,不是也太不切合实际了吗?公又说:侯去世,那么罢市又如何?县子说:天子去世,罢市7日;侯去世,罢市3日饥荒设置打猎。用罢市的方法求雨,还不失为可行的办法。
孔子说:卫人的合葬,是夫妇各自一个墓穴,中间有土相隔,鲁人的合葬,是夫妇共用一个墓穴饥荒设置打猎。鲁人的合葬方式很好。
(5)《王制》
《王制》是指古代君主治理天下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封国、职官、爵禄、祭祀、葬丧、刑罚、建立成邑、选拔官吏以及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制度饥荒设置打猎。
天子为臣下制定了俸禄和爵位饥荒设置打猎。拿爵位来说,有公、侯、伯、男、士,共5等。诸侯为他的臣下制定的爵位,有上大夫卿、下大夫、中士、下士、也是总共5等。天子的禄田是一千里见方,侯的禄田是百里见方;伯则是七十里见方,子、男是田不足五十里见方的小诸侯,不朝会于天子,而隶属于较大的诸侯,叫做附庸。天子的三公的禄田数量比照公侯,天子的卿的禄田比照伯,天子的大夫的禄田比照子男,天子的上士的禄田比照附庸。
分配俸禄的规定是这样的,每个农户得到田地100亩饥荒设置打猎。百亩之田按照它的土地质量分为5等,第一等的百亩之田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九口之家,第二等的可以养活八口之家,第三等的可以养活七口之家,第四等的可以养活六口之家,最末等的可以养活五口之家。平民在官府当差的,他们的俸禄也参照这个等差受田。诸侯的下士的俸禄比照受第一等田的农夫,使得他们的俸禄足以能够养活九口之家。
诸侯的中士的俸禄是下士俸禄的2倍,上士是中士的2倍,下大夫是上士的2倍饥荒设置打猎。大国诸侯的卿的俸禄是大夫的4倍,国君的俸禄是卿的10倍。中等诸侯国的上卿的俸禄是大夫的3倍,国君的俸禄是卿的10倍。小国诸侯的卿的俸禄是大夫的2倍,国君的俸禄是卿的10倍。中等诸侯国的上卿,他的爵位相当于大国的中卿,中卿相当于大国的下卿,下卿相当于大国的上大夫。小国的上卿,爵位相当于大国的下卿,中卿相当于大国的上大夫,下卿相当于大国的下大夫。
四海之内共有9个州,每个州的面积都是千里见方饥荒设置打猎。每州之内分封百里见方的大诸侯国30个,70里见方的中等诸侯国60个,50里见方的小国120个,总共210个诸侯国。每州内的名山大泽不用来分封。分封剩余的土地或者作为附庸,或者留作赏赐之用。畿外的八州,每州有210个诸侯国。还有一州,那就是天子直接管辖的王畿,其中分配给公卿大夫的国土,方圆百里的有9国,方圆七十里的有21国,方圆50里的有63国,总共93国。在这93个国家之内,如果有名山大川,也不用来分配。分配剩余的土地,或者用作士人的禄田,或者留着用作赏赐。总计,九个州共有1773个国家,而天子的士、诸侯的附庸尚未计算在内。
天子的下属官员,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上士饥荒设置打猎。大诸侯国的下属官员,有三卿,都由天子直接任命,下大夫5人,上士27人。中等诸侯国的下属官员,有三卿,其中两个是天子直接任命的,一个是国君任命的,下大夫5人,上士27人。小诸侯国的下属官员也有三卿,其中一个是由天子直接任命的,两个是国君任命的,下大夫5人,上士27人。至于天子、诸侯的中士和下士,数额均为上士的3倍。
天子任命他的大夫作为三监,代表天子去监察每州的方伯,每一州派3个大夫去饥荒设置打猎。王畿内分配给公卿的土地,那是一种禄田,活着享用,死去归还。王畿外分封给诸侯的土地,那是可以世袭的。命服的规定是这样的:天子的三公本来已经是八命级别,再加1命就是九命,就可以穿衰衣了。如果再有增加,只能叫做赐,因为人臣不可能超过九命。中等诸侯国的国君最多七命,大国的卿最多三命,下卿再命,小国的卿和下大夫都是一命。
凡是选用平民中有才能的人做官,一定要对他的德才先进行考察饥荒设置打猎。考察清楚了,然后试用。如果胜任工作,然后授予一定的爵位。爵位定了,然后授予一定的俸禄。在朝廷上评论某人的爵位时,让士也一起参加,来表示公正无私。在闹市上处决犯人,让众人都厌弃他,来表示大快人心。所以国君不录用判过罪受过刑的人,大夫也不收留这种人,士在路上和这种人相遇也不理他。把他们流放到四方边远的地区,不管他们到哪儿去,国家既不向他们征租税派徭役,也不分给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这就是表示不要他们活在世上的意思。
诸侯对于天子,每年要派大夫去聘问1次,每3年要派卿去聘问1次,每5年诸侯亲自朝见1次饥荒设置打猎。
天子每隔5年到全国各地巡视1次饥荒设置打猎。到了应该巡视的那一年的二月,先到东方巡视,来到泰山,在山上烧柴祭天,又遥祭当地的大山大川。接见东方各国诸侯,登门拜访当地年近百岁的老人。命令各诸侯国的太师一一演唱当地的民歌民谣,从而了解民风习俗。命令管理市场的官员呈交物价统计表,从而了解百姓喜欢什么物品,讨厌什么物品。如果民心倾向奢侈,他们就喜欢玩邪僻的物品。
命令负责礼的官员,校定当地的季节,月份、日期,并检查当地的音律、礼乐、制度、衣服,发现有不符合规格的,给予纠正饥荒设置打猎。当地的山川以及其他神灵,有应当祭祀而没有祭祀的,罪名就是不敬,犯不敬之罪的国君要削减封地。宗庙的祭祀有不按照昭穆顺序进行的,就是不孝, 对于不孝的国君要降他的爵位。仁义改变礼乐就是不服从天子,不服从天子的国君要被流放。擅自改革制度,改变衣服就是背叛天子,背叛天子的国君就要受到讨伐。被老百姓歌颂的国君,要增加封地晋升爵位。
当年的五月到南方巡视,来到南岳衡山,其中的种种做法,如同巡视南方的礼仪饥荒设置打猎。八月到西方巡视,来到西岳华山,其中的种种做法,如同巡视南方的礼仪。十一月到北方巡视,来到北岳恒山,其中的种种做法,如同巡视西方的礼仪。全国巡视完毕归来,到祖庙和父庙举行祭告,每个庙各自用一头牛作为牲。
天子将要出外巡视,就像天帝一样,要先告祭社稷和祖庙;诸侯将要外出,同样要先告祭社稷和祖庙饥荒设置打猎。天子没有重大事情和诸侯相见称为朝;天子在正常情况下和诸侯相见,可以考查礼乐,订正刑法。道德规范,凡是这些,都要取决于天子,天子赏赐公、侯钟磬的悬挂制度,就用祝作为代表物;赏赐伯、子、男就用鼗(táo)作为代表物。诸侯天子赐予弓矢以后,才有权利代表天子征伐其他诸侯;被天子赐予铁锁以后,才有权利代表天子诛杀有罪的诸侯;被天子赐予圭瓒以后,才有权利酿造鬯(chàng)酒用于祭祀。如果没有被赐予圭瓒,诸侯要用鬯酒,必须要从天子那里取。
天子命令诸侯办教育,然后诸侯才可以设立学校饥荒设置打猎。小学设立在王宫的东南,大学设置在郊外。天子的大学叫辟雍,诸侯的大学叫颊宫。
天子将要出征,要先高祭于天,告祭于地,告祭于宗庙饥荒设置打猎。到达出征的地方,要举行祃(mà)祭,来鼓舞士气。出征之前,在祖庙中接受征伐敌人的命令,在大学里接受事先拟好的战斗计划。出征,捉拿那些有罪的人,班师回朝,在大学里设置酒馔(zhuàn)祭祀先圣先师,报告活捉的俘虏以及杀死的敌人数目。
天子、诸侯在没有战争和凶丧的情况下,每年田猎三次,目的在于,第一是为了准备祭祀的供品,第二是为了招待宾客,第三是为了丰富天子、诸侯的膳食品种饥荒设置打猎。在没有战争和凶丧的情况下也不田猎,就叫做不敬。如果在田猎时不守规矩,随意捕杀,就叫做作践天帝的所生之物。
田猎的规矩是:天子打猎不能四面合围,诸侯打猎不应该把成群的野兽全部杀光饥荒设置打猎。射杀野兽之后,天子要放下指挥的大旗,诸侯要放下指挥的小旗。大夫射杀野兽后,就应该命令协助驱赶野兽的副车停止驱赶。大车的副车停止驱赶之后,百姓开始田猎。正月以后,虞人才可以进入川泽垒梁捕鱼。秋冬之交,才可以开始田猎。八月以后,才可以设置网捕鸟。到了十月,才可以进入山林砍伐。昆虫尚未蛰居地下之前,不可以纵火焚草来肥沃田地。不捕捉小兽,不取鸟卵,不杀怀胎的母兽,不杀刚出生的小兽,不捣毁鸟巢。
家宰编制下一年度国家经费的预算,必定在年终进行饥荒设置打猎。因为要等到五谷入库后才能编制预算。编制预算,要考虑国土的大小,年成的丰歉,用30年收入的平均数作依据来编制预算,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如何开支。祭祀的费用,占每年收入的十分之一。遇到父母的丧事,虽然在服丧的三年内不祭祀宗庙,但天地社稷之神却照常祭祀不能耽误,因为天地社稷之神比父母还要尊贵。
丧事的开支,用3年收入的平均数的十分之一饥荒设置打猎。丧事和祭祀的开支,超过了预算叫做“暴”,决算有余叫做“浩”。祭祀的开销,丰年不可以铺张浪费,荒年不可以节俭从简。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九年的储备叫做储备不足,如果没有六年的储备叫做储备危急,如果没有三年的储备就可以说是国家不能称为国家。耕种3年,一定要有1年的余粮。耕种9年,一定要有3年的余粮,用30年收入的平均数来编制预算,即使遇到水旱凶荒的年头,老百姓也不至于饿肚子,然后,天子的膳食才会顿顿有肉,而且吃饭时可以奏乐。
天子死后7天才在正寝的堂西停棺,死后7月才举行葬礼饥荒设置打猎。诸侯死后5天才在正寝堂西停棺,死后5月才举行葬礼。大夫、士、平民死后3日就在正寝堂西停棺,死后3月就举办葬礼。为父母需要守丧3年,上到天子下到平民都不例外。平民下葬,只能用绳子缝棺放入墓穴,即使下雨也照样埋葬,不聚土成坟,也不种树。服丧期间不得做其他事情,从原则上讲,从天子到平民都使用这一规定。办丧事的规格是依据死者的爵位来定,而祭祀的规格是依据孝子的爵位来定,不是嫡长子就不能主持祭祀。
天子设立七庙:左边3个昭庙分别是文王、高祖、祖,右边3个穆庙分别是武王、曾祖、父,加上正中的一个太祖庙,共七庙饥荒设置打猎。诸侯设立五庙,即高祖、祖两个昭庙,曾祖、父两个穆庙,加上太祖庙,共五庙。大夫设立三庙,一昭一穆,加上太祖庙,共三庙。士只设立一庙,祭祀祖宗在正寝。
天子、诸侯的宗庙祭祀,在春季举行的叫礿(yuè),在夏季举行的叫禘(dì),在秋季举行的叫尝,在冬季举行的叫烝(zhēng)饥荒设置打猎。天子可以祭祀天神祭祀地祗,诸侯可以祭祀社神祭祀谷神,大夫可以祭祀门神、灶神、行神、户神、中雷神。天子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五岳,用宴享三公的九献之礼;祭祀四渎,用宴享诸侯的七献之礼。诸侯可以祭祀在其境内的名山大川。天子、诸侯还应当祭祀境内已经灭绝之国的祖先。
天子的四时之祭,春祭是对群庙分别进行祭祀,夏祭、秋祭、冬祭都是合祭饥荒设置打猎。诸侯四时的祭祀一年之中只能进行3次,春季祭祀则夏季不祭祀,夏季祭祀则秋季不祭祀,秋季祭祀则冬季不祭祀,冬季祭祀则春季不祭祀。诸侯的春祭是分祭,夏祭则是一年分祭一年合祭地轮换进行,秋祭和冬祭都是合祭。
天子祭祀灶神、谷神都用牛、羊、猪3种牺牲,诸侯祭祀灶神、谷神都用羊、猪2种牺牲饥荒设置打猎。大夫和士的宗庙祭祀,有禄田的用祭礼,没有禄田的用荐礼。平民祭祀祖先的荐新之礼是:春天荐韭菜,夏天荐麦子,秋天荐黍子,冬天荐稻子;韭菜搭配鸡蛋,麦子搭配鱼,黍子搭配小猪,稻子搭配鹅。
祭祀田地所用的牛较小,牛角不过像蚕茧、栗子那样的大小;祭祀宗庙所用的牛略微大些,牛角大约四指来长;招待宾客所用的牛较大,牛角有1尺来长饥荒设置打猎。诸侯没有特殊的原因不可以杀牛。大夫没有特殊的原因不可以杀羊,士没有特殊原因不可以杀狗和猪,平民没有特殊的原因不吃刚上市的应时的新鲜物品。日常吃的菜肴,再好不能超过祭祀用的牲牢;日常穿的衣服,再好不能超过祭祀用的礼服;日常居住的堂屋,再好也不能超过宗庙。
在古代,农户帮助耕种公田,私田就不再纳税;在市场上租用了公家的店铺,就不再交纳商品营业税,水陆关口,只稽查是否违禁,并不征收进出的关税;在规定的时间里进入山林川泽采伐渔猎,就不加禁止饥荒设置打猎。法定的受田人口之外的余夫在耕种卿大夫的圭田也不抽税。征用老百姓从事无偿服务,1年不能超过3天。公家分配的农田和宅地不准出卖。公家分配的如果有同一高祖的子孙葬在一块的墓地,不准额外再要。
司空负责用工具测量土地,安置人民,观测山川沼泽的不同地势,测定四季气候的变化,测量土地的远近,然后才大兴土木征用民力饥荒设置打猎。凡是征用民力,活不能太累,要像给老年人分配任务那样;伙食标准却要按照棒劳力对待。凡是安置百姓的住处,必须考虑百姓的生活习惯和当地的气候地势相适应。生在深山谷和长在大河边上的人外表就不一样,他们的风俗习惯也自然两样;有的性情急躁,有的性情迟缓,酸甜苦辣咸,各有偏爱,使用的工具各有不同,穿的衣服也各有所好。国家应当注重对他们进行礼义方面的教育,不必改变其风俗;同时应该注重统一政令,不必改变其习惯。
由中原民族和四方少数民族构成的人民,各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可以互相转换饥荒设置打猎。住在东方的民族叫夷,他们时兴剃光头,在身上刺花纹,其中有不吃熟食的人。住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叫蛮,他们额头上刻着花纹,走路时两脚的脚趾相向,其中也有不吃熟食的人。住在西方的少数民族叫戎,他们披头散发,用兽皮做衣服,只吃禽兽的肉,不吃五谷杂粮。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叫狄,用禽兽的羽毛做衣服,住在洞穴里,也是只吃禽兽的肉,不吃五谷杂粮。
中原、夷人、蛮人、戎人、狄人这五方人民尽管生活习性不同,但各自都有自己认为安适的住所,自己认为好吃的口味,自己认为合适的衣服,自己认为便利的工具,自己认为完备的器物饥荒设置打猎。五方的人民,虽然言语不通,嗜好不同,但当他们要表达各自的意思,沟通各自的想法时,有一种懂得双方语言的可以帮忙。这种人,在东方叫寄。在南方叫象,在西方叫狄鞮(dī),在北方叫译。
凡是安置民众,必须根据土地的宽广和狭小来确定修建城邑的大小,根据土地的宽广和狭小来确定安置民众的多少,要使得土地广狭、城邑大小、被安置民众的多少这三者互相配合得当饥荒设置打猎。这样就会做到没有空闲的土地,没有失业的百姓,饮食节约,各项工作都按部就班地进行,百姓都安居乐业,积极向上,尊敬国君,爱戴主管官吏,然后可以兴办学校。
司徒在职务上掌管练习六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和乡射礼、相见礼)来节制人民的性情,明辨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之间各自应当遵从的伦理规范)来提高人民的道德,整齐八政(古代国家施政的八个方面,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来防止僭(jiàn)越,规范道德来统一风俗,赡养老人来促进孝顺的风气,救济孤独来避免这部分人被社会遗弃,奖励贤人来鼓励人人好学,清除坏人来警戒人们改正错误饥荒设置打猎。
司徒命令六乡的长官将不听从教诲的人报告上来饥荒设置打猎。选定一个吉日,把乡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请到乡学,演习乡射礼,射中多的人在前面,演习乡饮酒礼,年纪大的人在前面;司徒带领学生也来帮忙。这样做的用意在于感化那些不听从教诲的人。隔了一年,如果他们还不悔改,司徒就命令国都右边三乡的长官将这些不听教诲的人检举出来并且转移到左边三乡,命令国都左边三乡的长官将不听教诲的人检举出来并且转移到右边三乡,在新的环境中,让他们再接受一次和第一次同样的感化教育,隔了一年还不悔改,就把他们迁移到更远一点的郊,在新的环境中让他们再接受一次感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