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金融科技行业已久,也一直想写写金融科技相关的文字,又惶恐间,深觉如此大的话题hold不住而贻笑大方。偶然翻开束之高阁多年的《蚂蚁金服-从支付宝到新金融生态圈》,惊喜之余亦将自己碎片化的那点浅识愚见串联起不少。行文仓促,些许是经历,些许是总结,些许是念头,唯恐扭头就忘,权当流水记账给自己看也好。
又不是何样大家,可以著书警示世人,无须给自己压力,写到哪儿便是哪儿吧,看官您也担待一二。
金融是什么?
科技是什么?
合到一起的金融科技又是什么?
让我们剥开浮躁的表面直指内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先说科技,也就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理论,技术是应用。作为生产力,科技理论上可以应用于人类已知或者未知的所有领域,而金融领域不过是科技可应用的领域之一而已。当然可不仅仅限用“应用”,还可以“驱动”“赋能”“普惠”“整合”“协同”、“数字化”“互联网化”“智能化”“生态化”、以及“金融3.0”“VUCA4.0”“工业5.0”“通证经济”“数字经济”“ABCD”等等 (金融科技领域不会用词,OUT一半!)。
对于大国来说,军事和金融是两个最最核心的支撑力量。而通常来说,最尖端的科技也是始于这两个领域。比如计算机最早是发明出来计算弹道的,手机也是战地移动电话发展而来。诞生于08年金融危机后并不断火热的比特币,其底层的区块链技术,也因为它独特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特性,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金融的本质
金融就是价值的流通。而金融的本质,个人还是推崇黄老的那个精准表述,说到底就是信用、杠杆和风险三个词。此刻你可掩卷沉思一番,是否就是这么回事?
支付宝,担保交易模式的发明者,底层逻辑就是信用,依托于这个信用体系搭建出它的许多上层应用,如花呗、芝麻分、免押金产品...等等。吴晶妹教授有个著名的信用三维论来说明信用的构成,即诚信度,合规度,践约度。诚信度一般说的是信用主体的道德文化、行为准则等基本的诚信意识;合规度指信用主体在社会活动中遵守社会行政管理规定、行业规则、民间惯例等的水平与能力;践约度即言出必行,表现为遵守交易规则并履约的能力,比如天经地义的借钱还钱。
有些人对杠杆比较陌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可以把杠杆简单理解为负债。你的房贷是杠杆,手机分期是杠杆,借钱炒股(融资融券)也是杠杆...杠杆会放大风险预期和投资结果(无非更多收益或者更多亏损),以物理上的杠杆撬地球来形象的类比,就是以小资金博大收益,做好了是投资做坏了就是投机。所有金融危机的共同之处就是杠杆率过高(如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风险就很直白了,信用风险、欺诈风险、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等,风险管理和控制一直是金融业的重中之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希勒曾提出过这样的理念:金融不只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推动实现良好(见仁见智的形容词)的社会。现下却是,金融和铜臭味的金钱基本是划等号的。
金融现状体验
曾几何时,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故事,影响了多少涉世未深少男少女的消费观。故事续集无须再编写,信用社会的美国在2008年用它的次贷危机狠狠的教训了一票“透支未来”的青春们。世事好轮回,苍天饶过谁。金融玩家总会找个时间,卷土重来、改头换面、千方百计地拿走你兜里的钱。
历史从未改变,从学校毕业后刚工作的你,自从有了信用卡、开通了花呗或者白条,月光、下月光甚至半年光是否成了常态,刚发的工资手里还没捂热,就得先还债去?!
我的年轻时代买个昂贵点的手机,得不吃不喝攒好几个月。也庆幸那时候的新手机发布不像现在这么频繁,不然等攒好钱再去买的那款几个月已经变成老款了吧。现在上万的iPhone,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给你免息的半年或者一年的分期产品,每个月还千把块钱的负担不成问题。看似这些金融机构不挣钱赚吆喝,且不说他们可以从商家那边收取佣金,用户似乎也着实赚了便宜,那这个金融产品到底在玩什么?抛开那些新兴金融机构的获客营销因素,金融玩家们提前半年甚至一年锁定了你口袋里的那部分钱,等当你口袋里没钱的时候,可以让你选择继续账单分期,再次加长你的借贷周期,而且这次当然就不是免费的了。某种程度上这加快了消费市场的产品更新速度,PUSH你换新的手机、新的相机、新的笔记本。还有更快的,贷款没还完,手机被偷了...(我身边可不止一例)
如果你的收入只是用来还贷,那必然没有额外资金投往投资理财渠道,你的资产其实就是在缩水。
有人开始动歪脑筋了...分期的产品想办法套现去买个高息理财...
虽然这点钱也挣不了几个铜板的利差,但,整个社会的金融杠杆就是这么被加上去了!
其实这里最恐怖的是什么呢?很多消费者在不断透支的行为中迟钝于金额数字的变化,透支第一笔无压力后继而透支第二笔第三笔,透支成为了习惯,然后日常收入演变成自动还款,直到入不敷出,个人资金断裂。这是一个可怕的潜移默化的消费行为养成。在这款金融养成类游戏里,你成了那个“金融宠物”。
频繁的P2P爆雷让多少投资者血本无归,当余额宝成为一个现象级的理财产品,大大拉低了普通民众理解和进入理财的门槛之后,各种各样的高息且打着银行、保本旗号的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们蜂拥而至,一如抢购黄金的中国大妈。中国人的文化原本是相对保守的文化,在消费观上就可见一斑,为何现在整个社会的消费观都开始变得越来越激进?理财观也随之激进起来了呢?高收益等于高风险,捡钱的事给你你敢要,只能说明金融理财市场的参与者,已经成为了一群群体无意识的“乌合之众”(俗称韭菜)。
若然金融玩家们就是想不断的吸食这些“乌合之众”,那这些玩家就是水蛭,就是要被国家打击和监管的,这不是金融该有的样子。把合规、正确的金融服务提供给社会群体,让他们明确的知晓风险和收益情况,才是正道。
FinTech Or TechFin
马大大烙印下的蚂蚁金服在金融变革上一马当先,造词功力那更是一流。在金融和科技谁先谁后的问题上,很多人或组织还没搞清楚的时候,蚂蚁已经提出了TechFin的概念。
在这之前,互联网科技从业人员多以变革者甚至颠覆者姿态切入金融领域,看不起传统金融的那一套,一门心思让科技驱动金融、颠覆金融。忽然有一天,传统金融准备联合起来(打小报告也算)对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变革者们”动刀了,“变革者们”才发现自己完全不够个儿,主要表现在比如对风控的无知、对政策的漠视以及对金融产品设计的忽视等等,这是其一。其二,金融业可追溯到公元前,如此悠久的历史让金融体系的内涵和外延如此庞大,科技想一口吃下来,不啻于痴人说梦。不懂金融却宣称颠覆金融,多可怕。
其实,科技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最多改变了金融信息传递的速度、距离、时间等等因子。科技可以重塑金融的形态,助力金融更好的服务于长尾客户,最后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才是终态。所以Fin & Tech谁先谁后,孰优孰劣,Who cares!
那么,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到底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呢?在很多人眼里这些公司不过是金融水蛭,附着在金融体系这条大腿上不断吸食穷人的那点鲜血,没有任何价值。这观点当然过于偏激了,让我们辩证一点来看。金融科技在很多交易场景里带来了许多便利性,也可以给资产和资金搭建出更快速安全的平台(比如余额宝、P2P、助贷平台、智能投顾等)。要注意的是,随着资金和资产的瞬息转换,这给金融监管提出了难度更高的命题。资产证券化、债权转移、洗钱等等都藏在这海量的金融交易中,如何监察呢?在很多金融交易场景中,传统金融机构沦为了金融科技公司背后的资金方,海量交易行为和金融数据都被金融科技公司给截留了,传统金融不可能甘心藏于幕后,看着金融科技起高楼宴宾客,即便自己转身较慢,但一旦转过身可能就不会给金融科技什么机会了。
金融科技的出路
上文也或多或少提到了,科技颠覆的不是金融的内核,而是金融的外在形态。金融也不仅仅是只为富人或者大型企业服务,也应该为更多的普通人和小企业服务,所谓的普惠金融就在于此。我理解金融科技的出路就是,用科技让金融更好地服务和优化商业活动和经济生活。二维码支付、人脸支付、征信链,小微贷、消费贷、智能投顾...这些技术和产品就在我们身边,服务于支付、信贷和理财等场景。
让我预测金融科技未来的话,内核一定是“服务”二字,只要服务好社会助力好金融,收益会随之而来都不需要刻意逢迎。任何只盯着如何用科技在金融行业赚钱的组织或个人,不出意外最后都得吐出来。在合规监管体系下的金融科技必须要看清楚自己的位置,与天斗其乐无穷,与金融斗死无全尸。
接下来就是考虑如何切入金融“服务”这件事上来。更好的服务切入通常意味着目前存在糟糕的体验或者痛点,比如基于社交网络的反欺诈,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两度的社交网络中表现得已经捉襟见肘,无用说实现更多的度;图像识别技术给远程开户、活体检测提供了比人类肉眼更快更精准的鉴别能力;决策引擎的出现给风控业务人员更灵活、更安全以及性能更强劲的风控基础工具;区块链技术给了征信透明、资产溯源以及清结算等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发现了么,这些技术解决的问题基本都是金融行业固有的一些痛点环节或者糟糕体验,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方向不会有太大变化。恕我能力有限,不排除真的有颠覆性的黑科技出现,但我想它一定是要举全社会之力才能实现的吧(比如鼓吹了很久很久的区块链征信)。
以上,只是金融科技从业者的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