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人工智能 > 正文

Java数据结构之图(动力节点Java学院整理)

本文章主要讲解学习如何使用JAVA语言以邻接表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结构---图(Graph)。对java数据结构之图相关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一起学习吧

1,摘要:

本文章主要讲解学习如何使用JAVA语言以邻接表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结构---图(Graph)。从数据的表示方法来说,有二种表示图的方式:一种是邻接矩阵,其实是一个二维数组;一种是邻接表,其实是一个顶点表,每个顶点又拥有一个边列表。下图是图的邻接表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的实现需要能够表示顶点表,能够表示边表。邻接表指是的哪部分呢?每个顶点都有一个邻接表,一个指定顶点的邻接表中,起始顶点表示边的起点,其他顶点表示边的终点。这样,就可以用邻接表来实现边的表示了。如顶点V0的邻接表如下: 

与V0关联的边有三条,因为V0的邻接表中有三个顶点(不考虑V0)。 

2,具体分析

先来分析边表:

在图中如何来表示一条边?很简单,就是:起始顶点指向结束顶点、就是顶点对。在这里,为了考虑边带有权值的情况,单独设计一个类Edge.java,作为Vertex.java的内部类,Edge.java如下:

 protected class Edge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VertexInterface vertex;// 终点
    private double weight;//权值

Edge类中只有两个属性,vertex 用来表示顶点,该顶点是边的终点。weight 表示边的权值。若不考虑带权的情况,就不需要weight属性,那么可以直接定义一个顶点列表 来存放 终点 就可以表示边了。这是因为:这些属性是定义在Vertex.java中,而Vertex本身就表示顶点,如果在Vertex内部定义一个List存放终点,那么该List再加上Vertex所表示的顶点本身,就可以表示与起点邻接的各个点了(称之为这个 起点的邻接表)。这样的边的特点是:边的所有的起始点都相同。

但是为了表示带权的边,因此,新增加weight属性,并用类Edge来封装,这样不管是带权的边还是不带权的边都可以用同一个Edge类来表示。不带权的边将weight赋值为0即可。

再分析顶点表:

定义接口VertexInterface表示顶点的接口,所有的顶点都需要实现这个接口,该接口中定义了顶点的基本操作,如:判断顶点是否有邻接点,将顶点与另一个顶点连接起来...。其次,顶点表中的每个顶点有两个域,一个是标识域:V0,V1,V2,V3 。一个是指针域,指针域指向一个"单链表"。综上,设计一个类Vertex.java 用来表示顶点,其数据域如下:

class Vertex implements VertexInterface,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T label;//标识标点,可以用不同类型来标识顶点如String,Integer....
  private List edgeList;//到该顶点邻接点的边,实际以java.util.LinkedList存储
  private boolean visited;//标识顶点是否已访问
  private VertexInterface previousVertex;//该顶点的前驱顶点
  private double cost;//顶点的权值,与边的权值要区别开来

现在一一解释Vertex类中定义的各个属性:

label : 用来标识顶点,如图中的 V0,V1,V2,V3,在实际代码中,V0...V3 以字符串的形式表示,就可以用来标识不同的顶点了。

因此,需要在Vertex类中添加获得顶点标识的方法---getLabel()

   public T getLabel() {
     return label;
   }

edgeList : 存放与该顶点关联的边。从上面Edge.java中可以看到,Edge的实质是“顶点”,因为,Edge类除去wight属性,就只剩表示顶点的vertex属性了。借助edgeList,当给定一个顶点时,就可以访问该顶点的所有邻接点。因此,Vertex.java中就需要实现根据edgeList中存放的边来遍历 某条边的终点(也即相应顶点的各个邻接点) 的迭代器了。

 public Iterator> getNeighborInterator() {
     return new NeighborIterator();
   }

迭代器的实现如下:

/**Task: 遍历该顶点邻接点的迭代器--为 getNeighborInterator()方法 提供迭代器
   * 由于顶点的邻接点以边的形式存储在java.util.List中,因此借助List的迭代器来实现
   * 由于顶点的邻接点由Edge类封装起来了--见Edge.java的定义的第一个属性
   * 因此,首先获得遍历Edge对象的迭代器,再根据获得的Edge对象解析出邻接点对象
   */
  private class Neighbor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Iterator edgesIterator;
    private NeighborIterator() {
      edgesIterator = edgeList.iterator();//获得遍历edgesList 的迭代器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edgesIterator.hasNext();
    }
    @Override
    public VertexInterface next() {
      VertexInterface nextNeighbor = null;
      if(edgesIterator.hasNext()){
        Edge edgeTOnextNeighbor= edgesIterator.next();//LinkedList中存储的是Edge
        nextNeighbor = edgeToNextNeighbor.getEndVertex();//从Edge对象中取出顶点
      }
      else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nextNeighb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

visited : 之所以给每个顶点设置一个用来标记它是否被访问的属性,是因为:实现一个数据结构,是要用它去完成某些功能的,如遍历、查找…… 而在图的遍历过程中,就需要标记某个顶点是否被访问了,因此:设置该属性以便实现这些功能。那么,也就需要定义获取顶点是否被访问的isVisited()方法了。

  public boolean isVisited() {
    return visited;
   }

previousVertex 属性 ,在求图中某两个顶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时,在从起始顶点遍历过程中,需要记录下遍历到某个顶点时的前驱顶点, previousVertex 属性就派上用场了。因此,需要有判断和获取顶点的前驱顶点的方法:

   public boolean hasPredecessor() {//判断顶点是否有前驱顶点
     return this.previousVertex != null;
   }
  public VertexInterface getPredecessor() {//获得前驱顶点
     return this.previousVertex;
  }

cost 属性:用来表示顶点的权值。注意,顶点的权值与边的权值是不同的。比如求无权图(默认是边不带权值)的最短路径时,如何求出顶点A到顶点B的最短的路径?由定义,该最短路径其实就是A走到B经历的最少边数目。因此,就可以用 cost 属性来记录A到B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了。比如说,A 先走到 C 再走到B;初始时,A的 cost = 0,由于 A 是 C 的前驱,A到B需要经历C,C 的 cost 就是 c.previousVertex.cost + 1,直至 B,就可以求出 A 到 B 的最短路径了。详细算法及实现将会在第二篇博客中给出。

因此,针对 cost 属性,Vertex.java需要实现的方法如下:

 public void setCost(double newCost) {
     cost = newCost;
   }
 public double getCost() {
    return cost;
  } 

3,总结:

从上可以看出,设计一个数据结构时,该数据结构需要包含哪些属性不是随意的,而是先确定该数据结构需要完成哪些功能(如,图的DFS、BFS、拓扑排序、最短路径),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哪些属性(如,求最短路径需要记录每个顶点的前驱顶点,就需要 previousVertex)。然后,去定义这些属性以及关于该属性的基本操作。设计一个合适的数据结构,当借助该数据结构来实现算法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算法的实现难度和复杂度!

Vertex.java的完整代码如下:

package graph;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NoSuchElementException;
class Vertex implements VertexInterface,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T label;//标识标点,可以用不同类型来标识顶点如String,Integer....
  private List edgeList;//到该顶点邻接点的边,实际以java.util.LinkedList存储
  private boolean visited;//标识顶点是否已访问
  private VertexInterface previousVertex;//该顶点的前驱顶点
  private double cost;//顶点的权值,与边的权值要区别开来
  public Vertex(T vertexLabel){
    label = vertexLabel;
    edgeList = new LinkedList();//是Vertex的属性,说明每个顶点都有一个edgeList用来存储所有与该顶点关系的边
    visited = false;
    previousVertex = null;
    cost = 0;
  }
  /**
   *Task: 这里用了一个单独的类来表示边,主要是考虑到带权值的边
   *可以看出,Edge类封装了一个顶点和一个double类型变量 
   *若不需要考虑权值,可以不需要单独创建一个Edge类来表示边,只需要一个保存顶点的列表即可
   * @author hapjin
   */
  protected class Edge implements java.io.Serializable {
    private VertexInterface vertex;// 终点
    private double weight;//权值
    //Vertex 类本身就代表顶点对象,因此在这里只需提供 endVertex,就可以表示一条边了
    protected Edge(VertexInterface endVertex, double edgeWeight){
      vertex = endVertex;
      weight = edgeWeight;
    }
    protected VertexInterface getEndVertex(){
      return vertex;
    }
    protected double getWeight(){
      return weight;
    }
  }
  /**Task: 遍历该顶点邻接点的迭代器--为 getNeighborInterator()方法 提供迭代器
   * 由于顶点的邻接点以边的形式存储在java.util.List中,因此借助List的迭代器来实现
   * 由于顶点的邻接点由Edge类封装起来了--见Edge.java的定义的第一个属性
   * 因此,首先获得遍历Edge对象的迭代器,再根据获得的Edge对象解析出邻接点对象
   */
  private class Neighbor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
    Iterator edgesIterator;
    private NeighborIterator() {
      edgesIterator = edgeList.iterator();//获得遍历edgesList 的迭代器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edgesIterator.hasNext();
    }
    @Override
    public VertexInterface next() {
      VertexInterface nextNeighbor = null;
      if(edgesIterator.hasNext()){
        Edge edgeTOnextNeighbor= edgesIterator.next();//LinkedList中存储的是Edge
        nextNeighbor = edgeToNextNeighbor.getEndVertex();//从Edge对象中取出顶点
      }
      else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nextNeighbo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
  /**Task: 生成一个遍历该顶点所有邻接边的权值的迭代器
   * 权值是Edge类的属性,因此先获得一个遍历Edge对象的迭代器,取得Edge对象,再获得权值
   * @author hapjin
   *
   * @param  权值的类型
   */
  private class Weight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这里不知道为什么,用泛型报编译错误???
    private Iterator edgesIterator;
    private WeightIterator(){
      edgesIterator = edgeList.iterat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edgesIterator.hasNex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next() {
      Double result;
      if(edgesIterator.hasNext()){
        Edge edge = edgesIterator.next();
        result = edge.getWeight();
      }
      else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Object)result;//从迭代器中取得结果时,需要强制转换成Dou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
  @Override
  public T getLabel() {
    return label;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 {
    this.visited = tru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nVisit() {
    this.visited = fals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Visited() {
    return visited;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onnect(VertexInterface endVertex, double edgeWeight) {
    // 将"边"(边的实质是顶点)插入顶点的邻接表
    boolean result = false;
    if(!this.equals(endVertex)){//顶点互不相同
      Iterator> neighbors = this.getNeighborInterator();
      boolean duplicateEdge = false;
      while(!duplicateEdge && neighbors.hasNext()){//保证不添加重复的边
        VertexInterface nextNeighbor = neighbors.next();
        if(endVertex.equals(nextNeighbor)){
          duplicateEdge = true;
          break;
        }
      }//end while
      if(!duplicateEdge){
        edgeList.add(new Edge(endVertex, edgeWeight));//添加一条新边
        result = true;
      }//end if
    }//end if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onnect(VertexInterface endVertex) {
    return connect(endVertex, 0);
  }
  @Override
  public Iterator> getNeighborInterator() {
    return new NeighborIterator();
  }
  @Override
  public Iterator getWeightIterator() {
    return new WeightIterator();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hasNeighbor() {
    return !(edgeList.isEmpty());//邻接点实质是存储是List中
  }
  @Override
  public VertexInterface getUnvisitedNeighbor() {
    VertexInterface result = null;
    Iterator> neighbors = getNeighborInterator();
    while(neighbors.hasNext() && result == null){//获得该顶点的第一个未被访问的邻接点
      VertexInterface nextNeighbor = neighbors.next();
      if(!nextNeighbor.isVisited())
        result = nextNeighbor;
    }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Predecessor(VertexInterface predecessor) {
    this.previousVertex = predecessor;
  }
  @Override
  public VertexInterface getPredecessor() {
    return this.previousVertex;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hasPredecessor() {
    return this.previousVertex != null;
  }
  @Override
  public void setCost(double newCost) {
    cost = newCost;
  }
  @Override
  public double getCost() {
    return cost;
  }
  //判断两个顶点是否相同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ther){
    boolean result;
    if((other == null) || (getClass() != other.getClass()))
      result = false;
    else
    {
      Vertex otherVertex = (Vertex)other;
      result = label.equals(otherVertex.label);//节点是否相同最终还是由标识 节点类型的类的equals() 决定
    }
    return result;
  }
}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Java数据结构之图(动力节点Java学院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网站的支持!


推荐阅读
  • 线性Kalman滤波器在多自由度车辆悬架主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探讨了线性Kalman滤波器(LKF)在不同自由度(2、4、7)的车辆悬架系统中进行主动控制的应用。通过详细的仿真分析,展示了LKF在提升悬架性能方面的潜力,并总结了调参过程中的关键要点。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Hive中内部表和外部表的区别及其在HDFS上的路径映射,详细解释了两者的创建、加载及删除操作,并提供了查看表详细信息的方法。通过对比这两种表类型,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数据。 ... [详细]
  • 探讨一个显示数字的故障计算器,它支持两种操作:将当前数字乘以2或减去1。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用最少的操作次数将初始值X转换为目标值Y。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编程语言中的核心概念和常见面试问题,包括集合类、数据结构、线程处理、Java虚拟机(JVM)、HTTP协议以及Git操作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每个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Java的关键特性和最佳实践。 ... [详细]
  • 本文探讨如何设计一个安全的加密和验证算法,确保生成的密码具有高随机性和低重复率,并提供相应的验证机制。 ... [详细]
  • 深入解析:手把手教你构建决策树算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中广泛应用的决策树算法,通过天气数据集的实例演示了ID3和CART算法的手动推导过程。文章长度约2000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 [详细]
  • 在金融和会计领域,准确无误地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至关重要。这些文件不仅是支付结算和现金收付的重要依据,还直接关系到交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C语言实现小写金额转换为大写金额的方法,确保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 [详细]
  • 在给定的数组中,除了一个数字外,其他所有数字都是相同的。任务是找到这个唯一的不同数字。例如,findUniq([1, 1, 1, 2, 1, 1]) 返回 2,findUniq([0, 0, 0.55, 0, 0]) 返回 0.55。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卷积神经网络(CNN)中感受野的概念及其与锚框(anchor box)的关系。感受野定义了特征图上每个像素点对应的输入图像区域大小,而锚框则是在每个像素中心生成的多个不同尺寸和宽高比的边界框。两者在目标检测任务中起到关键作用。 ... [详细]
  • 网络攻防实战:从HTTP到HTTPS的演变
    本文通过一系列日记记录了从发现漏洞到逐步加强安全措施的过程,探讨了如何应对网络攻击并最终实现全面的安全防护。 ... [详细]
  •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系统中网卡绑定(bonding)的七种工作模式。网卡绑定技术通过将多个物理网卡组合成一个逻辑网卡,实现网络冗余、带宽聚合和负载均衡,在生产环境中广泛应用。文章详细介绍了每种模式的特点、适用场景及配置方法。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给定整数N的情况下,找到两个不同的整数a和b,使得它们的和最大,并且满足特定的数学条件。 ... [详细]
  • 深度学习理论解析与理解
    梯度方向指示函数值增加的方向,由各轴方向的偏导数综合而成,其模长表示函数值变化的速率。本文详细探讨了导数、偏导数、梯度等概念,并结合Softmax函数、卷积神经网络(CNN)中的卷积计算、权值共享及池化操作进行了深入分析。 ... [详细]
  • 机器学习中的相似度度量与模型优化
    本文探讨了机器学习中常见的相似度度量方法,包括余弦相似度、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模型复杂度和正则化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此外,文章还涵盖了模型评估的各种方法和指标,以及不同分类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 [详细]
  • 自学编程与计算机专业背景者的差异分析
    本文探讨了自学编程者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技能、知识结构及职业发展上的不同之处,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两者的优势与劣势。 ... [详细]
author-avatar
2012hellen_887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