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Java面试Socket编程常用参数设置源码问题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介绍了Java编程中关于Socket结构分析,常用参数设置源码示例以及面试中的问题分析,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借鉴参考

引导语

Socket 中文翻译叫套接字,可能很多工作四五年的同学都没有用过这个 API,但只要用到这个 API 时,必然是在重要的工程的核心代码处。

大家平时基本都在用开源的各种 rpc 框架,比如说 Dubbo、gRPC、Spring Cloud 等等,很少需要手写网络调用,以下三小节可以帮助大家补充这块的内容,当你真正需要的时候,可以作为手册示例。

本文和《ServerSocket 源码及面试题》一文主要说 Socket 和 ServerSocket 的源码,《工作实战:Socket 结合线程池的使用》这章主要说两个 API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落地。

1、Socket 整体结构

Socket 的结构非常简单,Socket 就像一个壳一样,将套接字初始化、创建连接等各种操作包装了一下,其底层实现都是 SocketImpl 实现的,Socket 本身的业务逻辑非常简单。

Socket 的属性不多,有套接字的状态,SocketImpl,读写的状态等等,源码如下图:

图片描述

 套接字的状态变更都是有对应操作方法的,比如套接字新建(createImpl 方法)后,状态就会更改成 created = true,连接(connect)之后,状态更改成 cOnnected= true 等等。

2、初始化

Socket 的构造器比较多,可以分成两大类:

指定代理类型(Proxy)创建套节点,一共有三种类型为:DIRECT(直连)、HTTP(HTTP、FTP 高级协议的代理)、SOCKS(SOCKS 代理),三种不同的代码方式对应的 SocketImpl 不同,分别是:PlainSocketImpl、HttpConnectSocketImpl、SocksSocketImpl,除了类型之外 Proxy 还指定了地址和端口;

默认 SocksSocketImpl 创建,并且需要在构造器中传入地址和端口,源码如下:

// address 代表IP地址,port 表示套接字的端口
// address 我们一般使用 InetSocketAddress,InetSocketAddress 有 ip+port、域名+port、InetAddress 等初始化方式
public Socket(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throws IOException {
    this(address != null ? new InetSocketAddress(address, port) : null,
         (SocketAddress) null, true);
}

这里的 address 可以是 ip 地址或者域名,比如说 127.0.0.1 或者 www.wenhe.com。

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个构造器调用的 this 底层构造器的源码:

// stream 为 true 时,表示为stream socket 流套接字,使用 TCP 协议,比较稳定可靠,但占用资源多
// stream 为 false 时,表示为datagram socket 数据报套接字,使用 UDP 协议,不稳定,但占用资源少
private Socket(SocketAddress address, SocketAddress localAddr,
               boolean stream) throws IOException {
    setImpl();
    // backward compatibility
    if (address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try {
        // 创建 socket
        createImpl(stream);
        // 如果 ip 地址不为空,绑定地址
        if (localAddr != null)
            // create、bind、connect 也是 native 方法
            bind(localAddr);
        connect(address);
    } catch (IOException |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SecurityException e) {
        try {
            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ce) {
            e.addSuppressed(ce);
        }
        throw e;
    }
}

从源码中可以看出:

  • 在构造 Socket 的时候,你可以选择 TCP 或 UDP,默认是 TCP;
  • 如果构造 Socket 时,传入地址和端口,那么在构造的时候,就会尝试在此地址和端口上创建套接字;
  • Socket 的无参构造器只会初始化 SocksSocketImpl,并不会和当前地址端口绑定,需要我们手动的调用 connect 方法,才能使用当前地址和端口;
  • Socket 我们可以理解成网络沟通的语言层次的抽象,底层网络创建、连接和关闭,仍然是 TCP 或 UDP 本身网络协议指定的标准,Socket 只是使用 Java 语言做了一层封装,从而让我们更方便地使用。

3、connect 连接服务端

connect 方法主要用于 Socket 客户端连接上服务端,如果底层是 TCP 层协议的话,就是通过三次握手和服务端建立连接,为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做好准备,底层源码如下:

public void connect(SocketAddress endpoint, int timeout) throws IOException {
}

connect 方法要求有两个入参,第一个入参是 SocketAddress,表示服务端的地址,我们可以使用 InetSocketAddress 进行初始化,比如:new InetSocketAddress(“www.wenhe.com”, 2000)。

第二入参是超时时间的意思(单位毫秒),表示客户端连接服务端的最大等待时间,如果超过当前等待时间,仍然没有成功建立连接,抛 SocketTimeoutException 异常,如果是 0 的话,表示无限等待。

4、Socket 常用设置参数

Socket 的常用设置参数在 SocketOptions 类中都可以找到,接下来我们来一一分析下,以下理解大多来自类注释和网络。

4.1、setTcpNoDelay

此方法是用来设置 TCP_NODELAY 属性的,属性的注释是这样的:此设置仅仅对 TCP 生效,主要为了禁止使用 Nagle 算法,true 表示禁止使用,false 表示使用,默认是 false。

对于 Nagle 算法,我们引用维基百科上的解释:

纳格算法是以减少数据包发送量来增进 [TCP/IP] 网络的性能,它由约翰·纳格任职于Ford Aerospace时命名。

纳格的文件[注 1]描述了他所谓的“小数据包问题”-某个应用程序不断地提交小单位的数据,且某些常只占1字节大小。因为TCP数据包具有40字节的标头信息(TCP与IPv4各占20字节),这导致了41字节大小的数据包只有1字节的可用信息,造成庞大的浪费。这种状况常常发生于Telnet工作阶段-大部分的键盘操作会产生1字节的数据并马上提交。更糟的是,在慢速的网络连线下,这类的数据包会大量地在同一时点传输,造成壅塞碰撞。

纳格算法的工作方式是合并(coalescing)一定数量的输出数据后一次提交。特别的是,只要有已提交的数据包尚未确认,发送者会持续缓冲数据包,直到累积一定数量的数据才提交。

总结算法开启关闭的场景:

如果 Nagle 算法关闭,对于小数据包,比如一次鼠标移动,点击,客户端都会立马和服务端交互,实时响应度非常高,但频繁的通信却很占用不少网络资源;如果 Nagle 算法开启,算法会自动合并小数据包,等到达到一定大小(MSS)后,才会和服务端交互,优点是减少了通信次数,缺点是实时响应度会低一些。

Socket 创建时,默认是开启 Nagle 算法的,可以根据实时性要求来选择是否关闭 Nagle 算法。

4.2、setSoLinger

setSoLinger 方法主要用来设置 SO_LINGER 属性值的。

注释上大概是这个意思:在我们调用 close 方法时,默认是直接返回的,但如果给 SO_LINGER 赋值,就会阻塞 close 方法,在 SO_LINGER 时间内,等待通信双方发送数据,如果时间过了,还未结束,将发送 TCP RST 强制关闭 TCP 。

我们看一下 setSoLinger 源码:

// on 为 false,表示不启用延时关闭,true 的话表示启用延时关闭
// linger 为延时的时间,单位秒
public void setSoLinger(boolean on, int linger) throws SocketException {
    // 检查是否已经关闭
    if (isClosed())
        throw new SocketException("Socket is closed");
    // 不启用延时关闭
    if (!on) {
        getImpl().setOption(SocketOptions.SO_LINGER, new Boolean(on));
    // 启用延时关闭,如果 linger 为 0,那么会立即关闭
    // linger 最大为 65535 秒,约 18 小时
    } else {
        if (linger <0)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nvalid value for SO_LINGER");
        }
        if (linger > 65535)
            linger = 65535;
        getImpl().setOption(SocketOptions.SO_LINGER, new Integer(linger));
    }
}

4.3、setOOBInline

setOOBInline 方法主要使用设置 SO_OOBINLINE 属性。

注释上说:如果希望接受 TCP urgent data(TCP 紧急数据)的话,可以开启该选项,默认该选项是关闭的,我们可以通过 Socket#sendUrgentData 方法来发送紧急数据。

查询了很多资料,都建议尽可能的去避免设置该值,禁止使用 TCP 紧急数据。

4.4、setSoTimeout

setSoTimeout 方法主要是用来设置 SO_TIMEOUT 属性的。

注释上说:用来设置阻塞操作的超时时间,阻塞操作主要有:

  • ServerSocket.accept() 服务器等待客户端的连接;
  • SocketInputStream.read() 客户端或服务端读取输入超时;
  • DatagramSocket.receive()。

我们必须在必须在阻塞操作之前设置该选项, 如果时间到了,操作仍然在阻塞,会抛出 InterruptedIOException 异常(Socket 会抛出 SocketTimeoutException 异常,不同的套接字抛出的异常可能不同)。

对于 Socket 来说,超时时间如果设置成 0,表示没有超时时间,阻塞时会无限等待。

4.5、setSendBufferSize

setSendBufferSize 方法主要用于设置 SO_SNDBUF 属性的,入参是 int 类型,表示设置发送端(输出端)的缓冲区的大小,单位是字节。

入参 size 必须大于 0,否则会抛出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异常。

一般我们都是采取默认的,如果值设置太小,很有可能导致网络交互过于频繁,如果值设置太大,那么交互变少,实时性就会变低。

4.6、setReceiveBufferSize

setReceiveBufferSize 方法主要用来设置 SO_RCVBUF 属性的,入参是 int 类型,表示设置接收端的缓冲区的大小,单位是字节。

入参 size 必须大于 0,否则会抛出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异常。

一般来说,在套接字建立连接之后,我们可以随意修改窗口大小,但是当窗口大小大于 64k 时,需要注意:

必须在 Socket 连接客户端之前设置缓冲值;必须在 ServerSocket 绑定本地地址之前设置缓冲值。

4.7、setKeepAlive

setKeepAlive 方法主要用来设置 SO_KEEPALIVE 属性,主要是用来探测服务端的套接字是否还是存活状态,默认设置是 false,不会触发这个功能。

如果 SO_KEEPALIVE 开启的话,TCP 自动触发功能:如果两小时内,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套接字之间没有任何通信,TCP 会自动发送 keepalive 探测给对方,对方必须响应这个探测(假设是客户端发送给服务端),预测有三种情况:

服务端使用预期的 ACK 回复,说明一切正常;服务端回复 RST,表示服务端处于死机或者重启状态,终止连接;没有得到服务端的响应(会尝试多次),表示套接字已经关闭了。

4.8、setReuseAddress

setReuseAddress 方法主要用来设置 SO_REUSEADDR 属性,入参是布尔值,默认是 false。

套接字在关闭之后,会等待一段时间之后才会真正的关闭,如果此时有新的套接字前来绑定同样的地址和端口时,如果 setReuseAddress 为 true 的话,就可以绑定成功,否则绑定失败。

5、总结

如果平时一直在做业务代码,Socket 可能用到的很少,但面试问到网络协议时,或者以后有机会做做中间件的时候,就会有大概率会接触到 Socket,所以多学学,作为知识储备也蛮好的。

以上就是Java编程Socket结构常用参数设置源码及面试题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Java编程Socket结构常用参数面试的资料请关注编程笔记其它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 本文介绍了在使用Python中的aiohttp模块模拟服务器时出现的连接失败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文章中详细说明了出错的代码以及相关的软件版本和环境信息,同时也提到了相关的警告信息和函数的替代方案。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解决Python连接服务器失败的问题,并对aiohttp模块有更深入的了解。 ... [详细]
  • WebSocket与Socket.io的理解
    WebSocketprotocol是HTML5一种新的协议。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服务器可以主动向客户端推送信息,客户端也可以主动向服务器发送信息,是真正的双向平等对话,属于服务器推送 ... [详细]
  • 如何使用Java获取服务器硬件信息和磁盘负载率
    本文介绍了使用Java编程语言获取服务器硬件信息和磁盘负载率的方法。首先在远程服务器上搭建一个支持服务端语言的HTTP服务,并获取服务器的磁盘信息,并将结果输出。然后在本地使用JS编写一个AJAX脚本,远程请求服务端的程序,得到结果并展示给用户。其中还介绍了如何提取硬盘序列号的方法。 ... [详细]
  • http:my.oschina.netleejun2005blog136820刚看到群里又有同学在说HTTP协议下的Get请求参数长度是有大小限制的,最大不能超过XX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Web学习历程记录中关于Tomcat的基本概念和配置。首先解释了Web静态Web资源和动态Web资源的概念,以及C/S架构和B/S架构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常见的Web服务器,包括Weblogic、WebSphere和Tomcat。接着详细讲解了Tomcat的虚拟主机、web应用和虚拟路径映射的概念和配置过程。最后简要介绍了http协议的作用。本文内容详实,适合初学者了解Tomcat的基础知识。 ... [详细]
  • Whatsthedifferencebetweento_aandto_ary?to_a和to_ary有什么区别?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一个适用于PHP应用快速接入TRX和TRC20数字资产的开发包,该开发包支持使用自有Tron区块链节点的应用场景,也支持基于Tron官方公共API服务的轻量级部署场景。提供的功能包括生成地址、验证地址、查询余额、交易转账、查询最新区块和查询交易信息等。详细信息可参考tron-php的Github地址:https://github.com/Fenguoz/tron-php。 ... [详细]
  • 本文讨论了在VMWARE5.1的虚拟服务器Windows Server 2008R2上安装oracle 10g客户端时出现的问题,并提供了解决方法。错误日志显示了异常访问违例,通过分析日志中的问题帧,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线索。文章详细介绍了解决方法,帮助读者顺利安装oracle 10g客户端。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PHP向系统日历中添加事件的方法,通过使用PHP技术可以实现自动添加事件的功能,从而实现全局通知系统和迅速记录工具的自动化。同时还提到了系统exchange自带的日历具有同步感的特点,以及使用web技术实现自动添加事件的优势。 ... [详细]
  • Centos7.6安装Gitlab教程及注意事项
    本文介绍了在Centos7.6系统下安装Gitlab的详细教程,并提供了一些注意事项。教程包括查看系统版本、安装必要的软件包、配置防火墙等步骤。同时,还强调了使用阿里云服务器时的特殊配置需求,以及建议至少4GB的可用RAM来运行GitLab。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RPC框架Thrift的安装环境变量配置与第一个实例,讲解了RPC的概念以及如何解决跨语言、c++客户端、web服务端、远程调用等需求。Thrift开发方便上手快,性能和稳定性也不错,适合初学者学习和使用。 ... [详细]
  • Python瓦片图下载、合并、绘图、标记的代码示例
    本文提供了Python瓦片图下载、合并、绘图、标记的代码示例,包括下载代码、多线程下载、图像处理等功能。通过参考geoserver,使用PIL、cv2、numpy、gdal、osr等库实现了瓦片图的下载、合并、绘图和标记功能。代码示例详细介绍了各个功能的实现方法,供读者参考使用。 ... [详细]
  • 利用Visual Basic开发SAP接口程序初探的方法与原理
    本文介绍了利用Visual Basic开发SAP接口程序的方法与原理,以及SAP R/3系统的特点和二次开发平台ABAP的使用。通过程序接口自动读取SAP R/3的数据表或视图,在外部进行处理和利用水晶报表等工具生成符合中国人习惯的报表样式。具体介绍了RFC调用的原理和模型,并强调本文主要不讨论SAP R/3函数的开发,而是针对使用SAP的公司的非ABAP开发人员提供了初步的接口程序开发指导。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mac环境下使用nginx配置nodejs代理服务器的步骤,包括安装nginx、创建目录和文件、配置代理的域名和日志记录等。 ... [详细]
  • CentOS 7部署KVM虚拟化环境之一架构介绍
    本文介绍了CentOS 7部署KVM虚拟化环境的架构,详细解释了虚拟化技术的概念和原理,包括全虚拟化和半虚拟化。同时介绍了虚拟机的概念和虚拟化软件的作用。 ... [详细]
author-avatar
涩味122_508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