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JavaHashMap原理解析

本文分析HashMap的实现原理。数据结构(散列表)HashMap是一个散列表(也叫哈希表),用来存储键值对(

本文分析HashMap的实现原理。

数据结构(散列表)

HashMap是一个散列表(也叫哈希表),用来存储键值对(key-value)映射。散列表是一种数组和链表的结合体,结构图如下:

来自百度百科的哈希表结构图

简单来说散列表就是一个数组(上图纵向),数组的每个元素是一个链表(上图横向),类似二维数组。链表的每个节点就是我们存储的key-value数据(源码中将key和value封装成Entry对象作为链表的节点)。


哈希算法

对于散列表,不管是存值还是取值,都需要通过Key来定位散列表中的一个具体的位置(即某个链表的某个节点),计算这个位置的方法就是哈希算法。

大概过程是这样的:

  1. 用Key的hash值对数组长度做取余操作得到一个整数,这个整数作为数组中的索引得到这个索引位置的链表。
  2. 得到链表之后,就可以存值和取值了。
    如果是存值,直接把数据插入到链表的头部或者尾部即可(或者已存在就替换);
    如果是取值,就遍历链表,通过key的equals方法找到具体的节点。

例如一个key-value对要存到上图的散列表里,假设key的哈希值是17,由图可知(纵向)数组长度是16,那么17对16取余结果是1,数组中索引1位置的链表是 1->337->353 ,所以这个key-value对存储到这个链表里面(插到头还是尾可能不同Java版本不一样)。如果是取值,就遍历这个链表,由于这个链表每个节点的key的哈希值都一样,所以根据equals方法来确定具体是哪个节点。

通过上面的哈希算法,可以有如下结论:

  • 不同的key具体相同的哈希值叫做哈希冲突,HashMap解决哈希冲突的方法是链表法,将具有相同哈希值的key放在同一个链表中,然后利用key类的equals方法来确定具体是哪个节点。
  • Key的唯一性是通过哈希值和equals方法共同决定的,所以想要用一个类作为HashMap的键,必须重写这个类的hashCode和equals方法。同理,HashSet是基于HashMap实现的,它没有重复元素的特点是利用HashMap没有重复键实现的。所以,Set集合里面的元素类,也必须同时实现hashCode方法和equals方法。
  • HashMap存储的数据是无序的。


为什么HashMap大小是2的整数次幂的时候效率最高

哈希算法主要分两步操作:1.通过哈希值定位一个链表; 2.遍历链表,通过equals方法找到具体节点。为了使哈希算法效率最高,应该尽量让数据在哈希表中均匀分布,因为那样可以避免出现过长的链表,也就降低了遍历链表的代价。
如何保证均匀分布?前面的哈希算法说到,通过取余操作将Key的哈希值转换成数组下标,这样可以认为是均匀的。但是,源码中并没有直接用%操作符取余,而是使用了更高效的与运算,源码如下:

/*** Returns index for hash code h.*/
static int indexFor(int h, int length) {// assert Integer.bitCount(length) == 1 : "length must be a non-zero power of 2";return h & (length-1);
}

这样就多了一些限制,因为只有当length是2的整数次幂的时候,h & (length-1) = h % length才成立。当然,如果length不是2的整数次幂,h & (length-1)的结果也一定比length小,将Key转换成数组下标也没什么问题,但是,这样会导致元素分布不均匀严重影响散列表的访问效率。看下面的一个示例代码:

示例代码

解释一下图中的代码,随机生成一组Key,然后利用与运算,把key全部转换成一个数组容量的索引,这样就得到一组索引值,这组索引中不相同的值越多,说明分布越均匀,输出结果的result就是 “这组索引中不相同的值的数量”。
从运行结果来看,容量是64的时候相比于其他几个容量大小,分布是最均匀的。容量是65的时候,每次结果都是2,原因很简单,当容量是65的时候,下标=h&64,64的二进制是1000000,很明显,与它进行与运算的结果只有两种情况,0和64,也就是说,如果HashMap大小被指定成65,对于任意Key,只会存储到散列表数组的第0个或第64个链表中,浪费了63个空间,同时也导致0和64两个链表过长,取值的时候遍历链表的代价很高。容量66和67的结果是4同理。如果容量是64,那么下标=h&63,63的二进制是111111,每一位都是1,好处就是对于任意Key,与63做与运算的结果可能是1-63的任意数,很多Key的话自然就能分布均匀。
通过这个示例代码的分析就可以找到一个规律了,容量length=2^n 是分布最均匀,因为length-1的二进制每一位都是1;相反的length=2^n+1是分布最不均匀的,因为length-1的二进制中的1数量最少。

结论:HashMap大小是2的整数次幂的时候效率最高,因为这个时候元素在散列表中的分布最均匀。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使用与运算虽然效率高了,但是增加了使用限制,如果用%取余的做法,那么对于任何大小的容量都能做到均匀分布,可以把图中代码int a = keySet[j] & (c - 1); 改成 int a = keySet[j] % c;试一下。


HashMap的容量

通过上面的分析,容量是2的整数次幂的时候效率最高,那么很容易想到,如果随着数据量的增长,HashMap需要扩容的时候是2倍扩容,区别于ArrayList的1.5倍扩容。
那么什么时候扩容呢?首先说明一下,我们所说的HashMap的容量是指散列表中数组的大小,这个大小不能决定HashMap能存多少数据,因为只要链表足够长,存多少数据都没问题。但是,数据量很大的时候,如果数组太小,就会导致链表很长,get元素的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扩容。源码默认的做法是,当数据量达到容量的75%的时候扩容,这个值称为负载因子,75%应该是大量实验后统计得到的最优值,没有特殊情况不要通过构造方法指定为其他值。
扩容是有代价了,会导致所有已存的数据重新计算位置,所以,和ArrayList一样,当知道大概的数据量的时候,可以指定HashMap的大小尽量避免扩容,指定大小要注意75%这个负载因子,比如数据量是63个的话,HashMap的大小应该是128而不是64。

对于容量的计算,源码已经封装好了一个方法

/*** Returns a power of two size for the given target capacity.*/
static final int tableSizeFor(int cap) {int n &#61; cap - 1;n |&#61; n >>> 1;n |&#61; n >>> 2;n |&#61; n >>> 4;n |&#61; n >>> 8;n |&#61; n >>> 16;return (n <0) ? 1 : (n >&#61;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43; 1;
}

此方法在HashMap的构造方法中被调用&#xff0c;所以指定容量的时候无需自己计算&#xff0c;比如数据量是63&#xff0c;直接new HashMap<>(63)即可。


HashMap的遍历

前面提到一点&#xff0c;散列表中的链表的节点是Entry对象&#xff0c;通过Entry对象可以得到Key和Value。HashMap的遍历方法有很多&#xff0c;大概可以分为3种&#xff0c;分别是通过map.entrySet()、map.keySet()、map.values()三种方式遍历。比较效率的话&#xff0c;map.values()方式无法得到key&#xff0c;这里不考虑。比较map.entrySet()和map.keySet()的话&#xff0c;结合散列表的结构特点&#xff0c;很明显map.entrySet()直接遍历Entry集合&#xff08;所有链表节点&#xff09;取出Key和Value即可&#xff08;一次循环&#xff09;&#xff0c;map.keySet()遍历的是Key&#xff0c;得到Key之后在通过Key去遍历相应的链表找到具体的节点&#xff08;多个循环&#xff09;&#xff0c;所以前者效率高。


扩展&#xff1a;LinkedHashMap和LruCatch

对于LinkedHashMap的理解&#xff0c;我觉得一张图就够了&#xff1a;

LinkedHashMap结构图

在散列表的基础上加上了双向循环链表&#xff08;图中黄色箭头和绿色箭头&#xff09;&#xff0c;所以可以拆分成一个散列表和一个双向链表&#xff0c;双向链表如下&#xff1a;

双向循环链表图

上面两张图片来自&#xff1a;https://www.cnblogs.com/xiaoxi/p/6170590.html

然后使用散列表操作数据&#xff0c;使用双向循环链表维护顺序&#xff0c;就实现了LinkedHashMap。

LinkedHashMap有一个属性可以设置两种排序方式&#xff1a;

private final boolean accessOrder;

false表示插入顺序&#xff0c;true表示最近最少使用次序&#xff0c;后者就是LruCatch的实现原理。

LinkedHashMap和LruCatch的具体实现细节这里就不分析了。


转:https://www.cnblogs.com/developerzjy/p/11084191.html



推荐阅读
author-avatar
看破红尘红尘看破_728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