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HCC2014召开之间,知道大会的主题与上届相同,仍然是“精简IT、敏捷商道”,其实心里有一点小小失望。就我们的工作性质而言,还是希望能有新东西出现。
在华为的会前预告中,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华为将首发全联接指数”。笔者也预测“全联接”不仅将成为华为HCC2014的一大热词,而且以后也会频繁地出现华为各类产品的宣传中语中。不过,在两天的华为HCC2014大会结束后,笔者认为SDI(Service Driven Infrastructure,业务驱动基础架构)将成为整个业界关注并广泛谈论的话题。
从“软件定义”这个概念一出,似乎数据中心的一切都可以由软件来定义了,从最早出现的软件定义的网络,到新近兴起的软件定义的存储、软件定义的服务器、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等。尽管对“软件定义”这概念,各方仍存在争论,不过“软件定义”已经被认为是大势所趣,关键是各方如何解读,并使之真正落地。
不过,“软件定义”这一说法谈起来总感觉有些抽象,而像“业务定义”、“应用定义”、“以客户为中心”等说法似乎更接地气。其实,华为在存储方面从没有直接表示过会推软件定义的存储产品,而一直强调的是如何从客户需求出发,在产品设计方面如何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除了在SDN(软件定义的网络)方面一直高歌猛进以外,在计算、存储甚至数据中心层面,华为一直没有清楚地回应将如何应对“软件定义”这一趋势。
这一谜底终于在华为HCC2014上揭开了。SDI就是华为的“软件定义”策略。按照华为方面的表示,SDI由软件定义的存储、SDN软件和SDI硬件模块组成。从IT资源角度看,华为SDI体现为软硬件解耦,硬件资源池化,以计算服务为中心;从客户价值看,华为SDI体现的是精简、高效、易用,以业务创新为中心。SDI的本质就是融合,即资源与业务的融合,创新与需求的融合。
华为存储产品线总裁范瑞琦曾表示,未来,无论存储技术如何发展,“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才是根本。华为SDI策略就是这一核心思想的体现。华为在谈及未来存储的发展时,表示很快会推出软件定义存储的控制器,这是SDI在存储产品落地的一个具体体现。不过,据笔者个人的感觉,SDI在存储方面目前更多地体现在策略层面。在存储方面,华为对SDI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认知,而且列出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具体情况已经在《HCC2014变与不变》一文中有过描述),但是在具体产品落地层面还需要时间。
在服务器方面,SDI也有了具体的落地方案,就是为服务器增加一个SDI卡(可以是一个标准的SDI卡,能插入各类服务器硬件中;也可以是一个软件,内置到硬件中),即在CPU和其他外设(包括存储、网络等)之间加入一个SDI层,让CPU专心于自己的计算问题,而原来必须由CPU分担的虚拟化处理、控制等任务全部交由SDI卡来实现。SDI轻松实现了软硬件解耦,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服务器系统的灵活性。华为公布的数据显示,与传统数据中心架构相比,SDI可以降低78%的TCO。
SDI在服务器上的出现,“弱化”了CPU的作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让CPU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计算工作,而其他原来由CPU兼项的工作,以后都可以安全交给SDI卡。
在英特尔推出新一代E5 v3处理器后,虽然各主要服务器厂商都跟随着推出了新一代服务器。华为在本次大会上也推出了一系列V3的服务器。不过,无论是国际厂商戴尔、惠普,还是中国厂商华为等都没有在发布新一代服务器时过多地谈及英特尔E5 v3处理器的改进,而是都从服务器或者说计算应该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应用的角度谈了自己的创新,包括提升性能和管理性,降低成本,提升灵活性等。虽然一些具体的技术和参数指标不得不提,但是提及的频率大不如前。华为服务器在发布会上甚至没有一款一款逐一介绍自己的V3服务器产品的性能和功能,而是详细介绍了华为对未来计算的观点以及如何通过架构的改变和创新迎接新计算时代的挑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华为更多的是一个“实干家”,产品可以做得好,销售可以搞得好。但从SDI提出开始,华为可以说在战略和前瞻性方面有了飞跃。这是华为进入IT市场后,从产品、技术、销售积累开始,从量变实现质变的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