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FREEBSD下VINUM做软RAID过程

今天新装一个FREEBSD服务器,结果机器上面没有阵列卡,两个72GSCSI硬盘做RAID1,找遍所有的论坛,新闻组也没有一篇好一点关于VINUM的文档,特别是中文的资料,简直是少之又少,从下

今天新装一个FREEBSD服务器,结果机器上面没有阵列卡,两个72G SCSI硬盘做RAID1,找遍所有的论坛,新闻组也没有一篇好一点关于VINUM的文档,特别是中文的资料,简直是少之又少,从下午3点装到现在,趁着硬盘正在同步,将自己的一点安装心得写出来

参考文档: http://devel.reinikainen.net/docs/how-to/Vinum/
一:安装环境
SERVER: HP COMPAQ DL140
SCSI卡:普通SCSI卡
硬盘:HP U320 72G HARD DISK
操作系统:FreeBSD 5.2.1

二:安装过程
1:系统安装
安装系统的过程和普通安装一样,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将第二个硬盘进行分区工作,后面直接导入DISKLABEL的方法会比较简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主硬盘进行分区的时候建议最好先建立SWAP,然后建立根文件系统,最后才建立其他(我的安装中为了图方便,只建立了ROOT和SWAP),因为这样的话SWAP的地址偏移量就从0开始,方便后面对OFFSET的计算。
系统安装完毕后,启动选择画面选择4进入单用户模式,输入命令:
代码: mount -u / VINUM必须在启动时刻在内核中有效,所以编辑/boot/loader.conf文件,加入下面的语句
代码: vinum_load="YES"
vinum.autostart="YES"
第二句话的含义是VINUM在启动时候自动从内核中收集需要的磁盘信息。
2:设置第一个硬盘
现在我们需要在第一个硬盘上增加一个新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的类型为VINUM,输入命令:
代码: bsdlabel /dev/da0s1 你将看到下面的信息:
代码: 8 partitions:
# size offset fstype [fsize bsize bps/cpg]
a: 140158360 2097152 4.2BSD 2048 16384 28552
b: 2097152 0 swap
c: 142255512 0 unused 0 0 0 现在我们需要增加一个新的文件系统,需要从硬盘的16扇区开始覆盖整个硬盘,也就是说将把整个硬盘当作镜像MIRROR RAID1中的一个盘,首先将原始的信息保存为一个文件,输入命令:
代码: bsdlabel /dev/da0s1 > /home/root/da0s1 然后将原始信息备份:
代码: cp /home/root/da0s1 /home/root/da0s1.bak 然后编辑文件/home/root/da0s1,形成如下的:
代码: 8 partitions:
# size offset fstype [fsize bsize bps/cpg]
a: 140158360 2097152 4.2BSD 2048 16384 28552
b: 2096871 281 swap
c: 142255512 0 unused 0 0 0
e: 142255496 16 vinum 和上面相比较,总共有三个地方发生了变化,第一是SWAP的offset,第二是swap的大小,第三是增加了一个新的文件系统,类型为vinum。
先说第一处变化是将原来扇区为0的SWAP变为了开始扇区281,第二是为了保持根文件系统的不变化,所以将SWAP的大小减少281个扇区(这个很重要,不然就会发生两个分区重叠的现象),第三个增加了新的开始扇区为16,大小为整个硬盘大小减去16个扇区的大小,实际上这个大小就是UNUSED类型的大小减去16。
然后将这个配置文件导入现在的系统,输入命令:
代码: bsdlabel -R /dev/da0s1 /home/root/da0s1
如果没有提示,则说明成功的编辑了disklabel,如果提示分区重叠等提示,则说明OFFSET和SIZE计算错误,重新输入
代码: bsdlabel /dev/da0s1 则可以看见新的变化
【注意】:原来的英文文档中是使用bsdlabel -e /dev/da0s1这样的方式来进行编辑的,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因为这样的方式作出的更改,如果出现错误,例如分区重叠等错误没有任何的提示,同时文件系统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3:开始VINUM
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成功的修改了文件系统信息,下面将配置VINUM的第一个硬盘,输入命令
代码: vinum 将进入VINUM的命令行模式,退出输入CTRL+D
编辑文件/etc/vinum.conf(这个文件名称随便取,没有关系的),内容如下:
代码: drive m1 device /dev/da0s1e
volume root
plex org concat
sd len 140158360s driveoffset 2097136s drive m1
volume swap
plex org concat
sd len 2096871s driveoffset 265s drive m1 在这个文件中,其中第一行是声明有一个盘,名称为m1,在设备/dev/da0s1e上,其中da0s1e就是我们刚才编辑的新增加的partition e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driveoffset的值,因为len即size是不变的,但是driveoffset一定是原来的offset值减去16s,S即sector,因为这个偏移值是在/dev/da0s1e基础上的偏移扇区值,da0s1e已经是从第16扇区开始的,所以driveoffset一定是原来的offset值减去16s。
输入命令VINUM进入VINUM命令行模式,输入LIST命令可以看到现在还没有建立任何DRIVE,PLEX以及SUBDISK。
输入命令:
代码: create -f /etc/vinum.conf 可以看到成功的建立了DRIVE,PLEX以及SUBDISK和VOLUME,退出VINUM命令行模式,现在已经成功的建立了两个设备,分别为/dev/vinum/root以及/dev/vinum/swap,现在来测试root的大小以及开始位置是否正确,输入命令:
代码: fsck -n -t ufs /dev/vinum/root 如果成功的话可以看到进行5个步骤的磁盘检查,如果错误的话将收到下面的提示信息:
代码: # fsck -n -t ufs /dev/vinum/root
** /dev/vinum/root (NO WR99vE)
Cannot find file system superblock
/dev/vinum/root: CANNOT FIGURE OUT FILE SYSTEM PART99vION 这样的错误表示在vinum.conf文件中VOLUME的LEN或者DRIVEOFFSET计算错误,在 vinum命令行下输入resetconfig命令可以清除原来的配置,重新使用create命令导入修改后的配置文件,再次进行fsck检查,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root文件系统正确为止。
4:修改fstab文件
修改/etc/fstab文件,将原来的/挂接点由/dev/da0s1a改为/dev/vinum/root,同时将原来的交换分区由/dev/da0s1b改为/dev/vinum/swap,现在可以重新启动系统来查看只有一个主盘的RAID1系统:-)
5:设置第二个硬盘
第二个硬盘的设置大同小异,完全可以使用命令
代码: bsdlabel -R /dev/da1s1 /home/root/da0s1 来对第二个硬盘进行分区。
在原来的/etc/vinum.conf文件后面增加一段,内容如下:
代码: drive m2 device /dev/da1s1e
volume root
plex org concat
sd len 140158360s driveoffset 2097136s drive m2
volume swap
plex org concat
sd len 2096871s driveoffset 265s drive m2 最后进入VINUM的命令行模式,首先resetconfig清除原来的配置,然后使用
create -f /etc/vinum.conf命令来导入配置,成功之后我们可以使用list命令查看现在已经有了2 drivers,2 volumes,4 plexes,4 subdisks
其中subdisk有两个的状态为empy,plex有两个的状态为faulty,这是正常的,因为现在只有m1上面有数据,m2上面没有数据,两个plex有差异,所以其状态为faulty。输入命令:
代码: start root.p1.s0 可以将root.p0.s0的数据copy到root.p1.s0上面,至此RAID1系统完毕

写得好累,写这个的主要目的是将我安装过程中容易出错的一些地方罗列出来,方便大家以后配置VINUM少走弯路,要详细了解VINUM的原理才能举一反三的配置RAID 0+1 RAID 5等等,这里建议一定要将man vinum以及vinum官方网站的文档全部啃一遍...


本文作者:

推荐阅读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Linux系统上安装和配置Smokeping,以实现对网络链路质量的实时监控。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必要的依赖包安装,确保用户能够顺利完成部署并优化其网络性能监控。 ... [详细]
  • 本文将介绍如何编写一些有趣的VBScript脚本,这些脚本可以在朋友之间进行无害的恶作剧。通过简单的代码示例,帮助您了解VBScript的基本语法和功能。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一款用于自动化部署 Linux 服务的 Bash 脚本。该脚本不仅涵盖了基本的文件复制和目录创建,还处理了系统服务的配置和启动,确保在多种 Linux 发行版上都能顺利运行。 ... [详细]
  • 深入解析Spring Cloud Ribbon负载均衡机制
    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 Cloud中的Ribbon组件如何实现服务调用的负载均衡。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源码结构及配置方式,帮助读者理解Ribbon在分布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 [详细]
  • 本文详细记录了在基于Debian的Deepin 20操作系统上安装MySQL 5.7的具体步骤,包括软件包的选择、依赖项的处理及远程访问权限的配置。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arm-eabi-gdb调试Android平台上的C/C++程序。通过具体步骤和实用技巧,帮助开发者更高效地进行调试工作。 ... [详细]
  • PyCharm下载与安装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如何从官方渠道下载并安装PyCharm集成开发环境(IDE),涵盖Windows、macOS和Linux系统,同时提供详细的安装步骤及配置建议。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解决Uploadify插件在Internet Explorer(IE)9和10版本中遇到的点击失效及JQuery运行时错误问题。通过修改相关JavaScript代码,确保上传功能在不同浏览器环境中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Java并发库中的阻塞队列(BlockingQueue)及其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LinkedBlockingQueue实现线程间高效、安全的数据传递,并结合线程池和原子类优化性能。 ... [详细]
  • CentOS7源码编译安装MySQL5.6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一、先在cmake官网下个最新的cmake源码包cmake官网:https:www.cmake.org如此时最新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 Dockerfile 的编写方法及其在网络配置中的应用,涵盖基础指令、镜像构建与发布流程,并深入探讨了 Docker 的默认网络、容器互联及自定义网络的实现。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编程语言中的核心概念和常见面试问题,包括集合类、数据结构、线程处理、Java虚拟机(JVM)、HTTP协议以及Git操作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深入分析每个主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Java的关键特性和最佳实践。 ... [详细]
  • 如何配置Unturned服务器及其消息设置
    本文详细介绍了Unturned服务器的配置方法和消息设置技巧,帮助用户了解并优化服务器管理。同时,提供了关于云服务资源操作记录、远程登录设置以及文件传输的相关补充信息。 ... [详细]
  • 在当前众多持久层框架中,MyBatis(前身为iBatis)凭借其轻量级、易用性和对SQL的直接支持,成为许多开发者的首选。本文将详细探讨MyBatis的核心概念、设计理念及其优势。 ... [详细]
  • Explore a common issue encountered when implementing an OAuth 1.0a API, specifically the inability to encode null objects and how to resolve it. ... [详细]
author-avatar
手机用户2502858065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