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C语言float和double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

#include<stdio.h>************************************************************************
#include 
/************************************************************************/
/* 3_tanxinsuanfa 找零钱 */
/************************************************************************/
void main( int argc , char *argv[] )
{
float mOney= 0;
int yuan100 = 0, yuan50 = 0, yuan20 = 0, yuan10 = 0, yuan5 = 0, yuan1 = 0, coin5 = 0, coin2 = 0, coin1 = 0;
printf ( "请输入要找金额(精确到角):" );
scanf ( "%f" , &money );

while ( money >= 100.0f )
{
yuan100++;
mOney= money - 100.0f;
}
while ( money >= 50.0f )
{
yuan50++;
mOney= money -50.0f;
}
while ( money >= 20.0f )
{
yuan20++;
mOney= money - 20.0f;
}
while ( money >= 10.0f )
{
yuan10++;
mOney= money - 10.0f;
}
while ( money >= 5.0f )
{
yuan5++;
mOney= money - 5.0f;
}
while ( money >= 1.0f )
{
yuan1++;
mOney= money - 1.0f;
}
while ( money >= 0.5f )
{
coin5++;
mOney= money - 0.5f;
}
while ( money >= 0.2f )
{
coin2++;
mOney= money - 0.2f;
}
while ( money >= 0.1f )
{
coin1++;
mOney= money - 0.1f;
}

printf ( "100元:\t%3d张\n" , yuan100 );
printf ( "50元:\t%3d张\n" , yuan50 );
printf ( "20元:\t%3d张\n" , yuan20 );
printf ( "10元:\t%3d张\n" , yuan10 );
printf ( "5元:\t%3d张\n" , yuan5 );
printf ( "1元:\t%3d张\n" , yuan1 );
printf ( "5角:\t%3d张\n" , coin5 );
printf ( "2角:\t%3d张\n" , coin2 );
printf ( "1角:\t%3d张\n" , coin1 );

}


模仿别人的贪心算法写了个找零钱的小程序,本来相安无事!
这是运行结果:
  
   随手将 float mOney= 0;的float改为了double,我想c编译器不是默认将浮点作为双精度(double)来处理的,那改为double应该也无妨。
但是,结果不对了!
  
  这是调试窗口看到的 money的值,这个值让我很不淡定了。。。
  
  我想起了---浮点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方式
  scanf ( "%f" , &money );
  将一个64位数据的地址赋给了一个32位数据的地址,所以我猜想,应该是由于,数据在内存中存放形式不同导致结     果出错。

  于是,谷歌一下~~~找到了这两篇文章

                                                                          文章一

float和double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

     转:float和double在的存储方式 作者: jillzhang 联系方式:jillzhang@126.com

    C语言和C#语言中,对于浮点类型的数据采用单精度类型(float)和双精度类型(double)来存储,float数据占用32bit,double数据占用64bit,我们在声明一个变量float f= 2.25f的时候,是如何分配内存的呢?如果胡乱分配,那世界岂不是乱套了么,其实不论是float还是double在存储方式上都是遵从IEEE的规范的,float遵从的是IEEE R32.24 ,而double 遵从的是R64.53。
无论是单精度还是双精度在存储中都分为三个部分:
1. 符号位(Sign) : 0代表正,1代表为负
2. 指数位(Exponent):用于存储科学计数法中的指数数据,并且采用移位存储
3. 尾数部分(Mantissa):尾数部分
其中float的存储方式如下图所示:
  

  而双精度的存储方式为:
  

   R32.24和R64.53的存储方式都是用科学计数法来存储数据的,比如8.25用十进制的科学计数法表示就为:8.25* ,而120.5可以表示为:1.205* ,这些小学的知识就不用多说了吧。而我们傻蛋计算机根本不认识十进制的数据,他只认识0,1,所以在计算机存储中,首先要将上面的数更改为二进制的科学计数法表示,8.25用二进制表示可表示为1000.01,我靠,不会连这都不会转换吧?那我估计要没辙了。120.5用二进制表示为:1110110.1用二进制的科学计数法表示1000.01可以表示为1.00001* ,1110110.1可以表示为1.1101101* ,任何一个数都的科学计数法表示都为1.xxx* ,尾数部分就可以表示为xxxx,第一位都是1嘛,干嘛还要表示呀?可以将小数点前面的1省略,所以23bit的尾数部分,可以表示的精度却变成了24bit,道理就是在这里,那24bit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呢,我们知道9的二进制表示为1001,所以4bit能精确十进制中的1位小数点,24bit就能使float能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而对于指数部分,因为指数可正可负,8位的指数位能表示的指数范围就应该为:-127-128了,所以指数部分的存储采用移位存储,存储的数据为元数据 127,下面就看看8.25和120.5在内存中真正的存储方式。
首先看下8.25,用二进制的科学计数法表示为:1.00001*
按照上面的存储方式,符号位为:0,表示为正,指数位为:3 127=130 ,位数部分为,故8.25的存储方式如下图所示:
  

 而单精度浮点数120.5的存储方式如下图所示:
 

  那么如果给出内存中一段数据,并且告诉你是单精度存储的话,你如何知道该数据的十进制数值呢?其实就是对上面的反推过程,比如给出如下内存数据:0100001011101101000000000000,首先我们现将该数据分段,0 10000 0101 110 1101 0000 0000 0000 0000,在内存中的存储就为下图所示:
  

  根据我们的计算方式,可以计算出,这样一组数据表示为:1.1101101* =120.5
而双精度浮点数的存储和单精度的存储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指数部分和尾数部分的位数。所以这里不再详细的介绍双精度的存储方式了,只将120.5的最后存储方式图给出,大家可以仔细想想为何是这样子的
  
下面我就这个基础知识点来解决一个我们的一个疑惑,请看下面一段程序,注意观察输出结果
float f = 2.2f;
double d = (double)f;
Console.WriteLine(d.ToString("0.0000000000000"));
f = 2.25f;
d = (double)f;
Console.WriteLine(d.ToString("0.0000000000000"));

   可能输出的结果让大家疑惑不解,单精度的2.2转换为双精度后,精确到小数点后13位后变为了2.2000000476837,而单精度的2.25转换为双精度后,变为了2.2500000000000,为何2.2在转换后的数值更改了而2.25却没有更改呢?很奇怪吧?其实通过上面关于两种存储结果的介绍,我们已经大概能找到答案。首先我们看看2.25的单精度存储方式,很简单 0 1000 0001 001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而2.25的双精度表示为:0 100 0000 0001 001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这样2.25在进行强制转换的时候,数值是不会变的,而我们再看看2.2呢,2.2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该为:将十进制的小数转换为二进制的小数的方法为将小数*2,取整数部分,所以0.282=0.4,所以二进制小数第一位为0.4的整数部分0,0.4×2=0.8,第二位为0,0.8*2=1.6,第三位为1,0.6×2 = 1.2,第四位为1,0.2*2=0.4,第五位为0,这样永远也不可能乘到=1.0,得到的二进制是一个无限循环的排列 00110011001100110011... ,对于单精度数据来说,尾数只能表示24bit的精度,所以2.2的float存储为:
  

但是这样存储方式,换算成十进制的值,却不会是2.2的,应为十进制在转换为二进制的时候可能会不准确,如2.2,而double类型的数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在浮点数表示中会产生些许的误差,在单精度转换为双精度的时候,也会存在误差的问题,对于能够用二进制表示的十进制数据,如2.25,这个误差就会不存在,所以会出现上面比较奇怪的输出结果。

                                                                     
文章二
                                                                作者:愤怒的青蛙
         最近在做一个数据格式分析和转换的项目,第一次接触底层的二进制代码存储,看的一头雾水,看到这个帖子后对于在Windows系统下数据的存储方式有了更多的了解,将原文分享一下:
    原文地址为http://www.cppblog.com/aaxron/archive/2011/12/03/161347.html
    C语言中float,double类型,在内存中的结构(存储方式)
从存储结构和算法上来讲,double和float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地方仅仅是float是32位的,double是64位的,所以double能存储更高的精度。
任何数据在内存中都是以二进制(0或1)顺序存储的,每一个1或0被称为1位,而在x86CPU上一个字节是8位。比如一个16位(2 字节)的short int型变量的值是1000,那么它的二进制表达就是:00000011 11101000。由于Intel CPU的架构原因,它是按字节倒 序存储的,那么就因该是这样:11101000 00000011,这就是定点数1000在内存中的结构。
目前C/C++编译器标准都遵照IEEE制定的浮点数表示法来进行float,double运算。
这种结构是一种科学计数法,用符号、指数和 尾数来表示,底数定为2——即把一个浮点数表示为尾数乘以2的指数次方再添上符号。
下面是具体的规格:
类型 符号位 阶码 尾数 长度
float 1 8 23 32
double 1 11 52 64
临时数 1 15 64 80
由于通常C编译器默认浮点数是double型的,下面以double为例: 共计64位,折合8字节。
由最高到最低位分别是第63、62、61、……、0位: 最高位63位是符号位,1表示该数为负,0正; 62-52位,一共11位是指数位; 51-0位,一共52位是尾数位。
按照IEEE浮点数表示法,下面将把double型浮点数38414.4转换为十六进制代码。
把整数部和小数部分开处理:整数部直接化十六进制:960E。小数的处理: 0.4=0.5*0+0.25*1+0.125*1+0.0625*0+…… 实际上这永远算不完!这就是著名的浮点数精度问题。所以直到加上前面的整数部分算够53位就行了(隐藏位技术:最高位的1 不写入内存)。
如果你够耐心,手工算到53位那么因该是:38414.4(10)=1001011000001110.01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2)
科学记数法为:1.001……乘以2的15次方。指数为15! 于是来看阶码,一共11位,可以表示范围是-1024 ~ 1023。因为指数可以为负,为了便于计算,规定都先加上1023,在这里, 15+1023=1038。
二进制表示为:100 00001110 符号位:正—— 0 ! 合在一起(尾数二进制最高位的1不要): 01000000 11100010 11000001 11001101 01010101 01010101 01010101 01010101 按字节倒序存储的十六进制数就是: 55 55 55 55 CD C1 E2 40。

       好,再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scanf ( "%f" , &money );
     这一句,将一个64位数据的地址赋给了一个32位的地址。也就是说,现在你只给电脑32个bit位,但是却要苦逼的电脑用浮点数的科学计数法来表示double(64位)的数据,人家电脑老实啊,他就把 最高位做了符号位,后面的11位做了阶码,剩下的20位做了尾数。结果就^_^……

     其实,scanf ( "%f" , &money ); 包含了一个默认的参数提升的概念。就是,float都会被转换成double之后再传参,所以%f输出就是double。但是,folat的占位符是%f,而double的占位符是%lf。然而读取double变量需要在scanf()中使用%lf而不能是%f。

所以,将

scanf ( "%f" , &money ); 改为 scanf ( "%lf" , &money );并将数字后面的f后缀去掉。就可以完美运行了!

   啥~~~为嘛要加个f,人老谭说了:c语言编译系统将浮点型常量作为双精度来处理。
   例如:float f = 2.45678 * 4523.65;系统先把2.45678 和 4523.65作为双精度数,然后进行运算,得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双精度数。最后取其前7位赋给浮点型变量 f 。这样做可以使计算结果更准确。但是,运算速度降低了。如果,在数字的后面加字母 f 或者 F (如 1.65f、65.487F),这样编译系统就会把他们按单精度(32位)处理。
   

这是结果~~~
  
 
  完~~~


推荐阅读
  • 《数据结构》学习笔记3——串匹配算法性能评估
    本文主要讨论串匹配算法的性能评估,包括模式匹配、字符种类数量、算法复杂度等内容。通过借助C++中的头文件和库,可以实现对串的匹配操作。其中蛮力算法的复杂度为O(m*n),通过随机取出长度为m的子串作为模式P,在文本T中进行匹配,统计平均复杂度。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匹配分别进行测试,分析其平均复杂度。详情请参考相关学习资源。 ... [详细]
  • 微软头条实习生分享深度学习自学指南
    本文介绍了一位微软头条实习生自学深度学习的经验分享,包括学习资源推荐、重要基础知识的学习要点等。作者强调了学好Python和数学基础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建议。 ... [详细]
  • GetWindowLong函数
    今天在看一个代码里头写了GetWindowLong(hwnd,0),我当时就有点费解,靠,上网搜索函数原型说明,死活找不到第 ... [详细]
  • 本文分享了一个关于在C#中使用异步代码的问题,作者在控制台中运行时代码正常工作,但在Windows窗体中却无法正常工作。作者尝试搜索局域网上的主机,但在窗体中计数器没有减少。文章提供了相关的代码和解决思路。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C#中数据集DataSet对象的使用及相关方法详解,包括DataSet对象的概述、与数据关系对象的互联、Rows集合和Columns集合的组成,以及DataSet对象常用的方法之一——Merge方法的使用。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了解到DataSet对象在C#中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GetModuleFileName函数的用法,该函数可以用于获取当前模块所在的路径,方便进行文件操作和读取配置信息。文章通过示例代码和详细的解释,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该函数。同时,还提供了相关的API函数声明和说明。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设计师伊振华受邀参与沈阳市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项目的整体设计,并以数字赋能和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建设了集成、智慧、高效的一体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促进了城市的数字化转型。该中心被称为当代城市的智能心脏,为沈阳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使用Java实现大数乘法的分治算法,包括输入数据的处理、普通大数乘法的结果和Karatsuba大数乘法的结果。通过改变long类型可以适应不同范围的大数乘法计算。 ... [详细]
  • HDU 2372 El Dorado(DP)的最长上升子序列长度求解方法
    本文介绍了解决HDU 2372 El Dorado问题的一种动态规划方法,通过循环k的方式求解最长上升子序列的长度。具体实现过程包括初始化dp数组、读取数列、计算最长上升子序列长度等步骤。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C#中生成随机数的三种方法,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介绍了使用Random类生成随机数的默认方法,但在高并发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重复的情况。接着通过循环生成了一系列随机数,进一步突显了这个问题。文章指出,随机数生成在任何编程语言中都是必备的功能,但Random类生成的随机数并不可靠。最后,提出了需要寻找其他可靠的随机数生成方法的建议。 ... [详细]
  • Windows下配置PHP5.6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系统下配置PHP5.6的步骤及注意事项,包括下载PHP5.6、解压并配置IIS、添加模块映射、测试等。同时提供了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如下载缺失的msvcr110.dll文件等。通过本文的指导,读者可以轻松地在Windows系统下配置PHP5.6,并解决一些常见的配置问题。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OC学习笔记中的@property和@synthesize,包括属性的定义和合成的使用方法。通过示例代码详细讲解了@property和@synthesize的作用和用法。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P1651题目的描述和要求,以及计算能搭建的塔的最大高度的方法。通过动态规划和状压技术,将问题转化为求解差值的问题,并定义了相应的状态。最终得出了计算最大高度的解法。 ... [详细]
  • 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及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详解
    本文详细介绍了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划分阶段、选择状态、决策和状态转移方程,并以最长递增子序列问题为例进行了详细解析。动态规划算法的有效性依赖于问题本身所具有的最优子结构性质和子问题重叠性质。通过将子问题的解保存在一个表中,在以后尽可能多地利用这些子问题的解,从而提高算法的效率。 ... [详细]
  • CF:3D City Model(小思维)问题解析和代码实现
    本文通过解析CF:3D City Model问题,介绍了问题的背景和要求,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实现。该问题涉及到在一个矩形的网格上建造城市的情景,每个网格单元可以作为建筑的基础,建筑由多个立方体叠加而成。文章详细讲解了问题的解决思路,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实现供读者参考。 ... [详细]
author-avatar
军军CJJ_317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