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7.29多态

多态1.一种事物具备多种不同的形态例如:水固态气态液态2.官方解释:多个不同类对象可以响应同一个方法,产生不同的结果首先强调多态不是一种特殊的语法,而是一种状态,特性(即多个不同对

多态

1.一种事物具备多种不同的形态

  例如:水  固态 气态 液态

2.官方解释: 多个不同类对象可以响应同一个方法,产生不同的结果

  首先强调多态不是一种特殊的语法,而是一种状态,特性(即多个不同对象可以响应同一个方法,产生不同的结果),即多个对象有相同的使用方法

3.好处

  对于使用者而言,大大的降低了使用难度

  我们之前写的USB接口下的鼠标,键盘,就属于多态

4.实现多态

  接口 抽象类 鸭子类型 都可以写出具备多态的代码,最简单的就是鸭子类型

"""
要管理 鸡 鸭 鹅
如何能够最方便的管理,就是我说同一句话,他们都能理解
既它们拥有相同的方法
"""
class Chicken:def bark(self):print("咯咯咯")def spawn(self):print("下鸡蛋..")class Duck:def bark(self):print("嘎嘎嘎")def spawn(self):print("下鸭蛋..")class Goose:def bark(self):print("鹅鹅鹅....")def spawn(self):print("下鹅蛋..")j = Chicken()
y
= Duck()
e
= Goose()def mange(obj):obj.spawn()mange(j)
mange(y)
mange(e)

View Code

5.python中到处都有多态

a = 10
b
= "10"
c
= [10]print(type(a))
print(type(b))
print(type(c))
# type就是多态的体现

OOP相关内置函数

1.isinstance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某个类的实例

  参数1:要判断的对象  参数2:要判断的类型

def add_num(a,b):if isinstance(a,int) and isinstance(b,int): # 判断传入的a是否为整型return a+b # 是就相加else:return Noneprint(add_num(20,10))
print(add_num('a',10))

2.issubclass

  判断一个类是否是另一个类的子类

  参数1是子类  参数2是父类

class Animal:def eat(self):print("动物得吃东西...")class Pig(Animal):def eat(self):print("猪得吃猪食...")class Tree:def light(self):print("植物光合作用...")pig = Pig()
t
= Tree()def manage(obj):if issubclass(type(obj),Animal): # 判断对象的类是不是另一个类的子类
obj.eat()else:print("不是一头动物!")manage(pig)
manage(t)
print(issubclass(Pig,object)) # True,新式类都是object的子类
print(issubclass(Tree,object)) # True,新式类都是object的子类

View Code

类中的魔法函数

  应该写在类里面的函数,有一些奇怪行为的函数

1.__str__

  会在对象被转换为字符串时执行,转换的结果就是这个函数的返回值

class Person:def __str__(self):print('run...')return '字符串' # 必须返回字符串
p = Person()
str(p)
# __str__会在对象被转换为字符串时执行
print(p) # 转换的结果就是这个函数的返回值

  使用场景:我们可以利用该函数来自定义,对象的打印格式

class Person: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def __str__(self):return "这是一个person对象 name:%s age:%s" % (self.name,self.age)p = Person("jack",20)
print(p) # 这是一个person对象 name:jack age:20
#
因为print会自动调用__str__,把要打印的对象转为字符串再打印

2.__del__

  执行时机: 手动删除对象时立马执行,或是程序运行结束时也会自动执行(因为程序运行结束时对象会被自动删除来释放内存空间)

class Person:def __init__(self,name,age):self.name = nameself.age = agedef __del__(self):print("del run")p = Person("jack",20)
del p # 可有可无,不主动删除也会执行__del__,因为程序结束时会自动删除对象

  使用场景:当你的对象在使用过程中,打开了不属于解释器的资源,例如:文件,网络端口

# 该类用于简化文件的读写操作
class FileTool:def __init__(self,path):self.file = open(path,"rt",encoding="utf-8") # 执行完__del__后不会自动关闭self.a = 100 # 执行完__del__后会被自动删除def read(self):return self.file.read()# 在这里可以确定一个事,这个对象肯定不使用了,所以可以放心的关闭问文件了def __del__(self):self.file.close()print('文件已关闭')tool = FileTool("a.txt")
print(tool.read())

3.__call__

  执行时机:在调用对象时自动执行(即对象加括号)

class A: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print("call run")print(args)print(kwargs)a = A()
a()
# 对象加括号调用的时候会执行__call__
a(1,a=100) # 对象加括号调用的时候会执行__call__

4.__slots__

  该属性是一个类属性,用于优化对象的内存占用

  优化的原理,将原本不固定的属性数量,变得固定了

  这样解释器就不会为这个对象创建名称空间,所以__dict__也没了

  从而达到减少内存开销的效果

  另外当类中出现了slots时将导致这个类的对象无法再添加新的属性

import sys
class Person:__slots__ = ["name"] # 声明对象固定只有一个属性namedef __init__(self,name):self.name = namep = Person("francis")
print(sys.getsizeof(p))
# p.age = 20 # 报错,无法再添加新的属性
#
print(p.__dict__) # 报错,也无法查看对象名称空间了

属性的__getattr__、__setattr__、__delattr__

1.执行时机

  getattr:用点访问属性时,如果属性不存在时执行(对象.属性)

  setattr:用点设置属性时(对象.属性 = 值)

  delattr:用(del 对象.属性) 删除属性时执行

class A:def __getattr__(self, item):print("__getattr__")return 1def __setattr__(self, key, value):print("__setattr__")self.__dict__[key] = valuedef __delattr__(self, item):print("__delattr__")self.__dict__.pop(item)a = A()
a.name
= "jack" # 设置属性时,执行__setattr__
print(a.age) # 访问不存在的属性时,执行__getattr__,并返回值
del a.name # 删除属性时,执行__delattr__

  这几个函数反映了:python解释器是如何实现用点(.)来访问属性的

2.__getattribute__

  在获取属性时如果存在__getattribute__则先执行该函数,如果没有拿到属性则继续调用__getattr__函数,如果拿到了则直接返回

class A:def __getattr__(self, item):print("__getattr__")return 1def __getattribute__(self, item):print("__getattribute__")return super().__getattribute__(item)a = A()
print(a.name)

字典用[ ]取值的实现原理

1.实现原理:__getitem__、__setitem__、__delitem__

class A:def __getitem__(self, item):print("__getitem__")return self.__dict__[item]def __setitem__(self, key, value):print("__setitem__")self.__dict__[key] = valuedef __delitem__(self, key):del self.__dict__[key]print("__delitem__")a = A()
a[
"name"] = "jack" # 当你用中括号去设置属性时,执行__setitem__
print(a["name"]) # 当你用中括号去获取属性时,执行__getitem__
del a["name"] # 当你用中括号去删除属性时,执行__delitem__

2.用处

# 需求让一个对象支持 点语法来取值 也支持括号取值
class MyDict(dict,list):def __getattr__(self, key):return self.get(key)def __setattr__(self, key, value):self[key] = valuedef __delattr__(self, item):del self[item]a = MyDict()
a[
"name"] = "jack"
print(a["name"])
print(a.name)a.age = 20
print(a["age"])

运算符重载

  当我们在使用某个符号时,python解释器都会为这个符号定义一个含义,同时调用对应的处理函数, 当我们需要自定义对象的比较规则时,就可在子类中覆盖大于、小于、等于、等一系列方法......

1.案例:

  原本自定义对象无法直接使用大于、小于来进行比较 ,我们可自定义运算符来实现,让自定义对象也支持比较运算符

class Student:def __init__(self,name,height,age):self.name &#61; nameself.height &#61; heightself.age &#61; agedef __gt__(self, other): # >判断的函数return self.height > other.heightdef __lt__(self, other): # <判断的函数return self.height < other.heightdef __eq__(self, other): # &#61;判断的函数if self.name &#61;&#61; other.name and self.age &#61;&#61; other.age and self.height &#61;&#61; other.height:return Truereturn Falsestu1 &#61; Student("jack",180,28)
stu2
&#61; Student("jack",145,27)
print(stu1 > stu2)
print(stu1 < stu2)stu3 &#61; Student("jack",180,28)
stu4
&#61; Student("jack",180,28)
print(stu3 &#61;&#61; stu4)

View Code

  上述代码中,other指的是另一个参与比较的对象,大于和小于只要实现一个即可,符号如果不同,解释器会自动交换两个对象的位置

迭代器协议

  迭代器是指具有__iter__和__next__的对象

  我们可以为对象增加这两个方法来让对象变成一个迭代器

1.实现&#xff1a;

class MyIter:# num传入&#xff0c;用来指定迭代次数def __init__(self,num):self.num &#61; num # 最大值&#xff0c;用来指定最大迭代次数self.c &#61; 0 # 初始值def __iter__(self):return selfdef __next__(self):self.c &#43;&#61; 1if self.c <&#61; self.num:return "哈哈"else:raise StopIteration # 返回错误for i in MyIter(10):print(i)

2.如何实现一个自定义的range

class MyRange:def __init__(self,start,end,step&#61;1):self.start &#61; startself.end &#61; endself.step &#61; stepdef __iter__(self):return selfdef __next__(self):a &#61; self.startself.start &#43;&#61; self.stepif a < self.end:return aelse:raise StopIterationfor i in MyRange(1,10,2):print(i)

上下文管理

  上下文&#xff1a;context

  在python中,上下文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代码区间,一个范围,例如with open&#xff0c;打开的文件仅在这个上下文中有效

1.涉及到的两个方法:

  enter&#xff1a;表示进入上下文(进入某个场景了)

  exit&#xff1a;表示退出上下文(退出某个场景了)

class MyOpen(object):def __init__(self,path):self.path &#61; pathdef __enter__(self):self.file &#61; open(self.path)print("enter...")return self # enter函数应该返回对象自己def __exit__(self, exc_type, exc_val, exc_tb):print("exit...")self.file.close()return True# exit函数&#xff0c;可以有返回值,是一个bool类型,用于表示异常是否被处理,仅在上下文中出现异常有用# 如果为True&#xff0c;则意味着&#xff0c;异常以及被处理了# 如果为False&#xff0c;则意味着&#xff0c;异常未被处理&#xff0c;程序将中断报错

with MyOpen(
"a.txt") as m:print(m)print(m.file.read())"123"&#43;1 # 错误信息&#xff0c;被exit处理了


转:https://www.cnblogs.com/francis1/p/11266886.html



推荐阅读
  • MySQL索引详解与优化
    本文深入探讨了MySQL中的索引机制,包括索引的基本概念、优势与劣势、分类及其实现原理,并详细介绍了索引的使用场景和优化技巧。通过具体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索引以提升数据库性能。 ... [详细]
  • 技术分享:从动态网站提取站点密钥的解决方案
    本文探讨了如何从动态网站中提取站点密钥,特别是针对验证码(reCAPTCHA)的处理方法。通过结合Selenium和requests库,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优化建议。 ... [详细]
  • DNN Community 和 Professional 版本的主要差异
    本文详细解析了 DotNetNuke (DNN) 的两种主要版本:Community 和 Professional。通过对比两者的功能和附加组件,帮助用户选择最适合其需求的版本。 ... [详细]
  • Python自动化处理:从Word文档提取内容并生成带水印的PDF
    本文介绍如何利用Python实现从特定网站下载Word文档,去除水印并添加自定义水印,最终将文档转换为PDF格式。该方法适用于批量处理和自动化需求。 ... [详细]
  • 使用Python在SAE上开发新浪微博应用的初步探索
    最近重新审视了新浪云平台(SAE)提供的服务,发现其已支持Python开发。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Django框架构建一个简单的新浪微博应用,并分享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 [详细]
  • 本题涉及一棵由N个节点组成的树(共有N-1条边),初始时所有节点均为白色。题目要求处理两种操作:一是改变某个节点的颜色(从白变黑或从黑变白);二是查询从根节点到指定节点路径上的第一个黑色节点,若无则输出-1。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 Windows 环境下使用 node-gyp 工具进行 Node.js 本地扩展的编译和配置,涵盖从环境搭建到代码实现的全过程。 ... [详细]
  • 探讨如何高效使用FastJSON进行JSON数据解析,特别是从复杂嵌套结构中提取特定字段值的方法。 ... [详细]
  • 1.如何在运行状态查看源代码?查看函数的源代码,我们通常会使用IDE来完成。比如在PyCharm中,你可以Ctrl+鼠标点击进入函数的源代码。那如果没有IDE呢?当我们想使用一个函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编写程序,检查给定列表中的元素是否形成交替峰值模式。我们将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并提供详细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深入解析:手把手教你构建决策树算法
    本文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中广泛应用的决策树算法,通过天气数据集的实例演示了ID3和CART算法的手动推导过程。文章长度约2000字,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 [详细]
  •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给定整数N的情况下,找到两个不同的整数a和b,使得它们的和最大,并且满足特定的数学条件。 ... [详细]
  •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pydoc工具的方法,并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命令行和浏览器查看Python内置函数的文档。此外,还提供了关于raw_input和open函数的具体用法和功能说明。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进行文本处理,包括分词和生成词云图。通过整合多个文本文件、去除停用词并生成词云图,展示文本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方法。 ... [详细]
  • 使用GDI的一些AIP函数我们可以轻易的绘制出简 ... [详细]
author-avatar
日全食x_354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