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Jerry通过校园招聘进入了SAP,并一直工作至今。在这将近13年的职业生涯里,我获得了哪些收益?
2007年1月,没有任何职场经历的Jerry,仿佛一张白纸一样,以实习生的身份加入了SAP成都研究院。而研究院在2006年刚刚在成都南边的天府软件园创立,除了第一批第二批在ERP行业富有经验的老前辈之外,其余加入的小伙伴们都是才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Jerry隐约记得当时SAP成都研究院的平均年龄才25多岁。
有一大群和Jerry一样年轻,朝气蓬勃的小伙伴们加入SAP成都研究院,我们开玩笑说研究院就是“大五”。SAP把Jerry从一个职场菜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SAP开发工程师,而Jerry也见证了SAP成都研究院从成立初30多个人到现在的发展壮大。
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觉得我们和SAP成都研究院一起成长。而SAP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我们这些毕业就一直待在这里的职场人士也充分认同。
如果06年Jerry在深圳腾讯和成都SAP两个offer中间选择了前者,Jerry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同来自全球各个地区的工程师们一起协同工作。
在SAP,Jerry曾经和来自美国,德国,法国,保加利亚,波兰,加拿大,以色列,印度,日本,巴西,捷克这些国家的同事一起远程或者现场工作过。英语是我们使用的工作语言。
Jerry因为从小喜欢玩电脑游戏,所以英语还不算太坏,大一下学期,大二上学期就分别顺利拿到了四六级证书。进入SAP之后,我的英语学习也没有落下,这使得我可以毫无任何障碍地阅读英文原版文档和书籍,并自然地同其他国家的开发人员在电话或者面对面地交流技术问题。感谢SAP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上班时能时时刻刻磨练英语的场所。有人说China崛起后,英语就没那么重要了?那么去各大英语兴趣班看看再说吧。
关于这一点,有的朋友可能不会同意,甚至对我提到的行业知识不屑一顾,毕竟2C的应用和2B应用需要的业务知识很不一样,而Jerry在SAP做开发,以2B应用为主。
如果说像一些前端框架,比如Vue,React这些,上手门槛较低,生态圈繁荣,学习资料丰富,大家学起来不是太费劲的话,相比较而言,2B领域的知识门槛要高一些,如果没有实际项目和SAP系统实战,仅靠研读SAP标准培训教材,以Jerry的亲身体会来说,效率很低,事倍功半。
我这里的“比较保值”的前提,是从业者对自己的定位是希望长期在SAP这个圈子里深耕。在这种前提下,SAP从业者们通过项目经验辛苦积累起来的行业知识比较保值,不会过时。
Jerry个人认为这些行业知识有点像我们以前计算机专业课里学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等等,因为即使现在谈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技术设施云化,然而企业的核心业务并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Jerry很感恩SAP给我提供了很多能够去国内很多伟大企业现场的机会,这些伟大的企业都是SAP的客户,在我还在学生时代时,这些企业的大名就早已如雷贯耳,当时的我,是压根也没有想到过,若干年后的一天,我会以专家的身份,前往这些企业去进行业务洽谈和问题沟通。而通过这些难得的出差机会,我能够了解到客户的实际业务痛点,了解到客户的业务流程和SAP产品标准功能之间存在的gap,所有这一切能够给我指明未来努力的方向。
SAP没有996. 这里的工程师们多才多艺,在Jerry的公众号“汪子熙”里已经有多位SAP成都研究院的同事们,分享了自己业余时间的兴趣爱好。有的是狂热的铁人三项爱好者,有的对书法和绘画感兴趣,有的对音乐感兴趣,自己掏钱报了成人钢琴/琵琶/古筝培训班;SAP成都研究院有建制完善的足球/篮球/羽毛球俱乐部,定期都有活动和参加比赛;而Jerry自己,如果您关注了我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就一定知道我是一名游泳爱好者。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SAP没有把大家当成只知道编程的机器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每年大中华区的最佳职场评选,SAP都会榜上有名:
要获取更多Jerry的原创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汪子熙":要获取更多Jerry的原创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汪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