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 HotTags
当前位置:  开发笔记 > 编程语言 > 正文

pythonlist添加元素_[Python]list.append()在for循环中每次添加的都是最后的一个元素...

首先得知道三点。1、程序的运行是需要去内存中申请地址的。2、赋值操作只是对于内存中某一块地址的引用。3、Python内置的id()函数。该函数从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得到当前生命下

首先得知道三点。

1、程序的运行是需要去内存中申请地址的。

2、赋值操作只是对于内存中某一块地址的引用。

3、Python 内置的 id()函数。 该函数从概念上可以理解为得到当前生命下的内存地址。

id(object)

Return the “identity” of an object. This is an integer which is guaranteed to be unique and constant for this object during its lifetime. Two objects with non-overlapping lifetimes may have the same id() value.

CPython implementation detail: This is the address of the object in memory.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a = 1

b = 1

c = a

d = b

print(id(1)) # value x

print(id(a)) # value x

print(id(b)) # value x

print(id(c)) # value x

print(id(d)) # value x

print(id(1) == id(a) == id(b) == id(c) == id(d)) # True

在此基础上去看 字典/dict :

当声明一个字典 info = {} 的操作时候,该字典就已经在内存中获取了某一块地址。

对该字典进行操作时,如 info['name'] = 'github' 的时候,这个字典依旧是之前所占用的地址。

可通过id 函数跟踪得到以下代码:

info = {}

print(id(info)) # value y

info['name'] = 'github'

print(id(info)) # value y

因此,对于你改进前的代码

pathlist.append(info)添加进去的始终是同一个info,准确的说,始终是同一块地址,而这个info内容在不停的修改。

参考以下代码:

info = {'name': 'github'}

pathlist = [info,]

print(id(info)) # value z

print(id(pathlist[0])) # value z

然后,对于改进后的代码

info = {} 的操作放在了循环内,结果就是每一次循环都申请使用一段新的地址,只不过依旧用info来引用。

可由一下代码对比:

info = {}

print(id(info)) # value m

info = {}

print(id(info)) # value n

两次打印的值是不等的。

另外

第一段代码中的

pathlist.append(info) #将dict添加进list中

这个注释,太 多 余 了。

希望能帮到你。



推荐阅读
  • 1.如何在运行状态查看源代码?查看函数的源代码,我们通常会使用IDE来完成。比如在PyCharm中,你可以Ctrl+鼠标点击进入函数的源代码。那如果没有IDE呢?当我们想使用一个函 ... [详细]
  • Explore how Matterverse is redefining the metaverse experience, creating immersive and meaningful virtual environments that foster genuine connections and economic opportunities. ... [详细]
  • Explore a common issue encountered when implementing an OAuth 1.0a API, specifically the inability to encode null objects and how to resolve it.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org.eclipse.ui.forms.widgets.ExpandableComposite类的addExpansionListener()方法,并提供了多个实际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方法。这些示例来源于多个知名开源项目,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详细]
  • 深入解析Spring Cloud Ribbon负载均衡机制
    本文详细介绍了Spring Cloud中的Ribbon组件如何实现服务调用的负载均衡。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源码结构及配置方式,帮助读者理解Ribbon在分布式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 [详细]
  • 本文深入探讨了 Java 中的 Serializable 接口,解释了其实现机制、用途及注意事项,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序列化功能。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将一个字符串按照指定的行和元素分隔符进行两次拆分,最终将字符串转换为矩阵形式。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实现这一功能:一种是使用循环与 split() 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列表推导式。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org.neo4j.helpers.collection.Iterators.single()方法的功能、使用场景及代码示例,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方法。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 GWT 中 PopupPanel 类的 onKeyDownPreview 方法,提供了多个代码示例及应用场景,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方法。 ... [详细]
  • 数据库内核开发入门 | 搭建研发环境的初步指南
    本课程将带你从零开始,逐步掌握数据库内核开发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重点介绍如何搭建OceanBase的开发环境。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Yii2 的 GridView 组件在列表页面实现数据的直接编辑功能。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和步骤,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这一实用技巧。 ... [详细]
  • 本文深入探讨 MyBatis 中动态 SQL 的使用方法,包括 if/where、trim 自定义字符串截取规则、choose 分支选择、封装查询和修改条件的 where/set 标签、批量处理的 foreach 标签以及内置参数和 bind 的用法。 ... [详细]
  • 使用 Azure Service Principal 和 Microsoft Graph API 获取 AAD 用户列表
    本文介绍了一段通用代码示例,该代码不仅能够操作 Azure Active Directory (AAD),还可以通过 Azure Service Principal 的授权访问和管理 Azure 订阅资源。Azure 的架构可以分为两个层级:AAD 和 Subscription。 ... [详细]
  • 本文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编写程序,检查给定列表中的元素是否形成交替峰值模式。我们将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并提供详细的代码示例。 ... [详细]
  • 本文详细介绍了Akka中的BackoffSupervisor机制,探讨其在处理持久化失败和Actor重启时的应用。通过具体示例,展示了如何配置和使用BackoffSupervisor以实现更细粒度的异常处理。 ... [详细]
author-avatar
幸福欧旭旭_320
这个家伙很懒,什么也没留下!
PHP1.CN | 中国最专业的PHP中文社区 | DevBox开发工具箱 | json解析格式化 |PHP资讯 | PHP教程 | 数据库技术 | 服务器技术 | 前端开发技术 | PHP框架 | 开发工具 | 在线工具
Copyright © 1998 - 2020 PHP1.CN. All Rights Reserved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1100号 | 京ICP备19059560号-4 | PHP1.CN 第一PHP社区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