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最有效手段就是一次做对,一次做好,不返工,追求交付零缺陷的目标。“对”就是没有错误,符合需求,“好”就是没有坏味道,易于修改。“做对”保证了产品的外部质量,“做好”保证了产品的内部质量,这样就可以减少软件缺陷、需求变更带来的返工。返工可能发生在生命周期的早期,也可能发生在后期,或者是交付以后,缺陷越早发现,越早解决,返工的工作量越少。有哪些手段可以保证不犯错,少犯错,及时纠错呢?
1需求阶段
需求调研:
要访谈客户、最终用户与间接用户;
要访谈高层、中层与底层的用户;
要准备好问题单;
采用原型法启发客户需求;
需求描述:
用户故事描述用户需求;
采用用例法描述功能需求;
当用户无法提出非功能性需求时,定义定义非功能性需求的缺省值;
需求确认:
采用多种方法确认需求;
采用需求交底、逆向培训、现场客户等方法确保需求沟通的一致性;
建立需求沟通的平台,确保需求的沟通能传递到每个相关人员;
在需求阶段开始编写系统测试用例,验证需求的可测试性;
建立需求与设计、代码、测试用例之间的跟踪关系;
用户、开发、测试人员参与需求的评审;
需求变更:
基于RTM进行需求变更的影响分析;
需求的变更要通知到相关人员;
对于需求的变更采用结对修改的方法;
人员:
对需求人员进行需求工程的专题培训,要求需求人员掌握需求工程的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技能。
2设计阶段
需求理解:
和需求人员对需求的理解达成一致;
对需求的拆分、细化,功能的设计要得到需求人员的认可;
设计:
要建立设计到需求的跟踪矩阵,确保设计的完备性;
采用结对设计的方法确保设计的正确性;
需求、设计、开发人员对设计进行技术评审,识别设计中的缺陷;
对设计人员进行培训、上岗资格认证,要求设计人员掌握架构设计、设计原则、设计模式、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的方法;
建立评价设计优劣的准则,包括类的设计、算法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的准则;
对于非功能性需求给出缺省的解决方案;
在设计中采用设计模式提高设计的合理性;
对于界面的设计尽早进行确认;
接口测试要早设计、早实现、早测试;
3编码阶段
和需求人员对需求的理解达成一致;
和设计人员对设计的理解达成一致;
在写代码之前先做了详细设计,对详细设计做了评审;
结对编程;
测试驱动的开发;
按照编码规范进行编码;
代码的静态检查;
代码评审;
持续集成;
代码重构;
编码人员要掌握常用的设计模式、重构的手法;
4测试阶段
测试人员参与需求评审,需求人员参与测试用例的评审;
建立测试用例与需求之间的映射关系,追求需求场景的覆盖率;
集成测试用例覆盖每一个接口的输入参数的每种等价类;
定义用例编写规范:
? 用例应覆盖正常操作、异常操作、边界条件
? 用例应该覆盖客户操作场景的各种等价类
? 每个用例应该详细描述出输入、操作步骤、期望的输出
? 区分不同的专项测试制定用例编写规范
? 坚持执行失效模式分析
定义质量目标,并努力达成质量目标:
? 每千行代码的平均测试工作量;
? 每千行代码测试用例的个数;
? 每千行代码发现的缺陷个数;
在客户各种可能的使用环境中进行测试,专人负责测试环境的维护;
针对非功能需求进行测试策略的设计;
先设计测试要点再设计测试用例;
非功能性需求要尽早测试;
先进行冒烟测试,再执行正式的测试;
定义测试结束的量化标准,定义软件交付的最低标准;
针对共性的需求建立复用用例库,每次测试时从中挑选用例,然后再补充完善用例;
尽可能模拟客户的环境进行软件的测试,应进行测试环境的组合设计。